教 案
2006 ~ 2007學年第 1 學期
課 程 名 稱 小兒腹瀉及液體療法
開 課 學 院 第一臨床學院
開 課 教 研 室 兒科學教研室
授 課 教 師 王波
職稱 副主任醫(yī)師
授 課 班 級 2003級臨床檢驗學本科
學 生 人 數
廣州醫(yī)學院教務處制
廣州醫(yī)學院教案
課程名稱 | 兒科學 | 授課題目(章節(jié)或主題) | 第十一章第八節(jié)《小兒腹瀉》及第四章第三節(jié)《小兒液體平衡的特點和液體療法》 | |||||||
授課教師 | 王波 | 所屬二級學院 | 第一臨床學院 | 所屬教研室 | 兒科學 | 職稱 | 副主任醫(yī)師 | |||
授課時間 | 2006年10月16日第7周星期一第1-2節(jié)第1次課 2006年10月18日第7周星期三第1-3節(jié)第2次課 | 授課時數 | 5學時 | |||||||
授課班級 | 醫(yī)學檢驗 專業(yè)(本科√□ ?啤) 2003 級 1大 班 | |||||||||
教學課型 | 理論課√□ 實驗課□ 習題課□ 討論課□ 實習(踐)課□ 其它□ | |||||||||
教材名稱、作者、出版社及出版時間 | 全國統編教材《兒科學》第6版,楊錫強等主編,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3年出版。 | |||||||||
教學目標與要求: (一)小兒腹瀉 【掌握】 1.小兒腹瀉的概念 介紹小兒腹瀉的概念。 2.小兒腹瀉的臨床表現及診斷,熟悉小兒腹瀉的鑒別診斷 重點講述小兒腹瀉的臨床表現,包括腹瀉的胃腸道癥狀、全身癥狀和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紊亂;重點講解腹瀉的診斷,包括病程、病情分類,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紊亂的程度和性質;介紹幾種常見類型腸炎的臨床特點,包括輪狀病毒、致病性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和真菌;一般介紹腹瀉的鑒別診斷。 3.小兒急性腹瀉的治療和液體療法 重點講解腹瀉的治療原則和方法,特別是液體療法,包括口服補液及靜脈補液的具體應用。 【熟悉】 小兒腹瀉的病因和發(fā)病機制 介紹小兒腹瀉的原因(易感因素、感染因素和非感染因素);分別講述飲食不當所致的飲食性腹瀉病、細菌腸毒素的作用及細菌侵襲腸粘膜的作用以及病毒性腸炎的發(fā)病機理。 【了解】 小兒遷延性和慢性腹瀉的臨床表現和治療 一般介紹小兒遷延性和慢性腹瀉的臨床表現和治療。 (二)小兒液體平衡的特點和液體療法 【掌握】 小兒常見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失調的臨床表現 重點講解小兒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失調的臨床表現,包括脫水的程度和性質,低鉀血癥和代謝性酸中毒。 【熟悉】 液體療法常用溶液的組成,掌握小兒液體療法的原則和方法 介紹各種常用溶液的組成、特點及適應癥,重點講解小兒液體療法的原則及計算方法。 【了解】 小兒體液代謝特點及水、電解質平衡的病理生理 扼要介紹小兒體液代謝的特點。 | ||||||||||
主要知識點、重點與難點: 【主要知識點】 (一)小兒腹瀉 1.小兒腹瀉的定義、概況和流行病學; 2.易感因素; 3.病因:感染因素、非感染因素; 4.發(fā)病機制; 5.臨床表現; 6.診斷和鑒別診斷; 7.治療; 8.預防。 (二)小兒液體平衡的特點和液體療法 1.小兒液體平衡的特點; 2.水與電解質平衡失調; 3.液體療法時常用的補液溶液; 4.液體療法。 【重點與難點】 1.小兒液體平衡特點; 2.腹瀉的液體療法。 | ||||||||||
教學方法(請打√選擇): 講授法√□ 討論法□ 演示法□ 自學輔導法□ 練習法(習題或操作) 讀書指導法□ PBL(以問題為中心的教學法)□ 案例法□ 其他√□講授過程中穿插討論和提問。 | ||||||||||
教學媒體(請打√選擇): 教材√□ 板書√□ 實物□ 標本□ 掛圖□ 模型□ 投影□ 幻燈√□ 錄像□ CAI(計算機輔助教學)□ | ||||||||||
教學過程設計(包括講授內容、講授方法、時間分配、媒體選用、板書設計等): 【講授內容】 根據教學大綱的目的要求,結合教材的編排,講授以下內容: (一)小兒腹瀉 1.小兒腹瀉的定義、概況和流行病學; 2.易感因素; 3.病因:感染因素、非感染因素; 4.發(fā)病機制; 5.臨床表現; 6.診斷和鑒別診斷; 7.治療; 8.預防。 (二)小兒液體平衡的特點和液體療法 1.小兒液體平衡的特點; 2.水與電解質平衡失調; 3.液體療法時常用的補液溶液; 4.液體療法。 【講授方法】 以課堂大課講授為主,其間穿插討論和提問。 【時間分配】 小兒腹瀉需時2學時,小兒液體平衡的特點需2學時,腹瀉病的液體療法需1學時。 【媒體選用】 應用多媒體課件教學,包括文字、圖片、Flash動畫、流程示意圖圖解等,融合到授課幻燈片中。 【板書設計】 配合講授的內容,適當進行必要的板書,幫助學生的理解和教學的進行。 | ||||||||||
提問、課堂討論等師生互動的設計: 【提問】 1.醫(yī)院門診病人的疾病譜; 2.母乳喂養(yǎng)的好處; 3.血液中酸堿度的反映指標和PH值的涵意; 4.口服補液鹽的英文全稱。 【課堂討論】 1.俗話說“女人是水造的”,對嗎?男性和女性的體液分布特點有何異同。 2.腹瀉時需要止瀉嗎? | ||||||||||
教學小結、復習思考及作業(yè)題布置: 【教學小結】 對所講授的內容進行梳理,幫助學生將知識縱橫向聯系,易于記憶和理解,同時說明本課程的重點。 【復習思考】 1.利用學到的檢驗知識,如何運用簡單有效的實驗室檢查快速鑒別感染性和非感染性腹瀉? 2.臨床應用抗生素的利和弊。 【作業(yè)題】 1.ORS的使用原則 2.重度脫水的判斷 52667788.cn/yaoshi/ | ||||||||||
教學中的創(chuàng)新點(加強基礎與臨床聯系、外語運用、啟發(fā)學生思維、指導學生自學、介紹學科新進展等方面): 【加強基礎與臨床聯系】 1. 介紹醫(yī)院門診疾病譜的構成,說明腹瀉病的流行病學概況。 2. 緊密聯系檢驗系學生的專業(yè)特點,在講授腹瀉的病因、發(fā)病機制、臨床表現(大便性狀)、診斷和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紊亂等內容時,充分結合臨床病例資料、標本采集、檢驗結果分析進行教學,使學生有著直觀的認識,從而產生學習的興趣和思想的共鳴。 【外語運用】 重要的醫(yī)學概念、疾病名稱和專業(yè)術語標注英文全稱和縮寫。 【啟發(fā)學生思維】 結合學習的內容,對于臨床中和社會上的一些模糊或不正確認識進行講解、討論,啟發(fā)學生的臨床思維,運用學到的醫(yī)學知識解決實際醫(yī)學問題。 【指導學生自學】 因課時所限,對既往已在基礎課中學過的,《小兒液體平衡的特點和液體療法》中部分有關酸堿失衡的內容,指導學生進行自學和復習。 【介紹學科新進展】 在教前備課和課堂講授過程中,將本課程相關的新知識、新觀點和新研究進展融入其中。如中國腹瀉病2006年峰會的相關資料、國外(印度)有關鋅劑在腹瀉病中的應用研究、WHO有關ORS配方的更新等。 | ||||||||||
參考資料(包括輔助教材、參考書、文獻等): 1.《諸福棠實用兒科學》第7版(胡亞美等主編); 2.《實用臨床兒科學》(吳梓梁主編); 3.《小兒內科學》(吳梓梁主編); 4.協編教材《兒科學》第2版; 5.中國腹瀉病峰會(2006)、《中國醫(yī)學論壇報》相關的光盤和文獻資料。 | ||||||||||
教研室 意 見 | 教研室主任簽章: 年 月 日 | |||||||||
教學后記(即教學實施情況總結分析,在課程結束后填寫) 1執(zhí)業(yè)獸醫(yī).順利完成本課程相關內容的講授; 2.教學過程流暢,師生互動良好; 3.學生參與程度高,對臨床問題感興趣,對社會衛(wèi)生問題有一定的觸覺; 4.課程結束后,不少學生主動提問和索取教學資料,說明課程對檢驗系學生有著一定的吸引力; 5.作為第一次講授本科課堂大課,授課有兩至五分鐘延時,望日漸改進,力求完美。 | ||||||||||
教案制定日期: 2006年 10月 授課老師簽名:關鏡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