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考研
醫(yī)學論文
醫(yī)學會議
考試寶典
網(wǎng)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wǎng)站地圖
   名族首頁  |   藏族醫(yī)學  |   蒙古族醫(yī)學  |   維吾爾族醫(yī)學  |   苗族醫(yī)學  |   傣族醫(yī)學  |   瑤族醫(yī)學  |   考試寶典  |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名族醫(yī)藥 >> 藏族醫(yī)學 >> 藏族醫(yī)藥 >> 正文:纈草 -藏藥甲別藥物說明書
    

纈草

  
品名
藏名:甲別
漢語拼音
XIECAO
拉丁名
Valeriana officinalis L.
英文譯名
銷售地區(qū)
保護品種
中藥材基原
為敗草科植物纈草的根及根莖。
動植物形態(tài)
多年生草本,高0.5~2m,具根莖及多數(shù)細長的須根;根肉質(zhì),淺棕色,多數(shù)簇生,有特異臭氣。莖直立,粗壯,中空,節(jié)間長,呈圓拄形,表面綠色或淺綠色,基部淡紫紅色,具縱條紋,被白粗毛,以節(jié)處較多,老時毛少,上部分枝;~叢出,早枯或殘存,具長柄,柄基部稍寬,呈鞘狀,淡紫紅色,柄上面凹陷成槽,下面呈棱狀半圓形或稍扭曲,葉為奇數(shù)羽狀復(fù)葉,小葉2~9對,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長0.5~5.2cm,寬0.3~1.5cm,先端漸尖,微彎,基部無小葉柄,稍向葉軸下延,兩緣不甚對稱,具疏齒,葉上面綠色,下面淺綠色,羽狀網(wǎng)脈,上面凹陷,在下面凸起,頂端裂片較大,卵形或長卵形,邊緣有疏鋸齒,及白色柔毛,上面毛少,下面被白色柔毛。莖生葉對生,有鞘狀葉柄,向上的葉柄漸短;葉亦為奇數(shù)羽狀復(fù)葉,由下而上葉形漸小,小葉披針形至線形,邊緣疏生2~6齒;ㄐ蝽斏蓚惴繝钊鼍蹅銏A椎狀,花多而小,初開時淡紫紅色,后變?yōu)榘咨,總苞片葉狀,2枚,羽裂,綠色,每花下有小苞片1 枚,披針形或條形,綠色,邊緣淡紫紅色,被粗白毛,花萼于子房頂端內(nèi)卷隆起成輪緣;花開放后近于平展,花冠5裂,裂片卵形,先端圓或微凹,花冠筒短小,基部一側(cè)稍突出微成囊狀;雄蕊3,伸出花冠處,花絲線形,下部稍扁,著生于花冠筒內(nèi)面裂片處,花藥卵圓形,2室,縱裂;子房下位,扁卵形,淡綠色, 3室,僅一室發(fā)育,一面具肋脈3條,另一面具肋脈一條,花柱絲狀,亦伸出花冠外,柱頭3淺裂。瘦果小,卵形而扁,長約4mm,基部近平截,頂端有羽狀冠毛,白色。種子1枚。
動植物資源分布
產(chǎn)于西藏、青海、甘肅、四川;華北、東北、西北至西南諸省區(qū)有分布,亞洲西部、北部和歐洲亦有分布。
動植物生態(tài)環(huán)境
生于海拔3200~4000m陰坡灌叢、林地、林下,河谷階地。
藥用動植物的栽培
花期6~7月,果期7~8月。
藥材的采收與儲藏
秋季采挖,除去地上部分及泥土,晾干。
藥用部位
以根及根莖入藥。
生藥材鑒定
性狀鑒別:根莖類圓柱形,較粗短,表面黃棕色至褐色,粗糙,上端有殘留莖基,中空,其外有鞘狀殘葉柄。根莖周圍和下端著生多數(shù)細長須根,長5~15cm,直徑約2mm,末端纖細,表面黃棕色至褐色,具縱皺紋,并有極微細支根或支根痕,有的可見“過橋”,具節(jié),長1~6cm。質(zhì)稍韌,斷面周圍黃褐色或棕褐色,中心黃白色。有特異臭氣,干品較鮮品臭氣更濃。味微辛辣,且有清涼感,后微苦。
以根頭粗壯,須根長,勻凈,外表黃棕色,斷面內(nèi)心黃白色,氣味濃烈者為佳。
顯微鑒別:1.根的橫切面:表皮細胞1層,細胞較大,類方形、長方形,栓化、微木化,外被角質(zhì)層,稍厚,紅棕色。下皮層細胞2~4層,類圓形、橢圓形或不規(guī)則形。皮層寬廣,占根的廣大部份,有的可見裂隙,有18~20層細胞,呈類圓形、卵圓形,接近下皮層處和皮層均有油細胞散在。內(nèi)皮層細胞1層,栓化、微木化,細胞切向排列,凱氏點明顯,有油滴散在,其外側(cè)有單個或2~3個厚壁細胞斷續(xù)排成環(huán),有的可見網(wǎng)狀壁孔。中柱鞘細胞1~2層,切向排列,中柱的次生構(gòu)造不發(fā)達。維管束外韌型,韌皮部較窄,細胞皺縮。形成層不明顯。木質(zhì)部排成環(huán)狀,可見導(dǎo)管、木纖維和木薄壁細胞,導(dǎo)管和木纖維均木化。髓細胞壁稍厚,有的有裂隙。薄壁細胞中含淀粉粒。有的根可見根毛。幼小的根可見初生木質(zhì)部為四原型。
2.根莖橫切面:特征與根類同,區(qū)別點在于髓部較根的髓部大,且分布有石細胞群。內(nèi)皮層外側(cè)的厚壁細胞較根中為多。
粉末鑒別:本品呈淺褐黃色。淀粉粒眾多,主要為單粒,呈圓球形、盔帽形、闊卵形及類三角形,直徑4~35μm,臍點為點狀、裂隙狀、星狀,有的層紋隱約可見。也有復(fù)粒,由2~5粒組成。石細胞成群或單個散在,呈長卵形、四邊形,三角形及不規(guī)則形,長45~122~195μm,有的胞腔小,有的胞腔較大,個別石細胞三面增厚一面較薄,淡綠黃色或淡黃色。纖維碎片,成束或單個散在,直徑5~7μm,淺黃色。表皮組織碎片,細胞為長方形或方形,垂周壁波狀彎曲,淡黃棕色或黃棕色。內(nèi)皮層細胞碎片,縱切面觀呈長方形,有較密的細橫紋,外側(cè)有單個厚壁細胞,有的可見網(wǎng)狀壁孔,有的壁呈念珠狀增厚。導(dǎo)管為具緣紋孔及網(wǎng)紋,長108~445μm,直徑28~63μm。
中藥化學成分
本品根中能離析出75種物質(zhì)。日人加藤武司及德人Thies等對纈草成分進行了長期、系統(tǒng)的研究,查明了其主要成分。
1.揮發(fā)油:根中含揮發(fā)油0.5%~2%,甚至高達3%。其中有莰烯、蒎烯、苧烯、枯烯以及纈草烷(kesso-lane)、纈草醇(kessanol)、纈草二醇(kessol-glycol)、纈草酮(valeran- one)、龍腦醇和纈草環(huán)三酯(valepotriate)等。還有異戊酸龍腦酯(bornyl isovalerate,C(15)H(26)O)、乙酸龍腦酯(bornyl  acetate,C(12)H(20)O(2)) 、萜品醇(terpineol,C(10)H(18)O)、乙酸寬葉纈草酯(kessyl acetate,C(17)H(28)O(3))、寬葉纈草二醇(kesso-glycol,C(15)H(26)O(3))、葑烯(l-α-fenchene,C(10)H(16))、香葉烯(myrcene C(10)H(26))、水芹烯(phellandrene,C(10)H(16))、l-丁香烯、γ-萜品烯γ-terpinene,C(10)H(16))、萜品油烯(terpinolene,C(10)H(16))、雅檻藍樹油烯(deremo-philene,C(15)H(24)O)、別藍桉烯(l-alloaromade ndrene,C(15)H(24))、杜萜烯(l-γ-cadinene,C(15)H(24))、芹子倍半萜烯(l-γ-selinene,C(15)H(24))及纈草萜醇(Valer-ainol,C(15)H(26)O)。用溶劑提取法分離得:纈草萜酮(valeranone,C(15)H(26)O)、纈草萜酸(V-alerenic acid,C(15)H(22)O(2))、纈草萜醇酸(valerenolic acid,C(15)H(22)O(3))、纈草萜醛(valerenaL,valerenone,C(15)H(22)O)、橙皮酸(hesperitinic acid,C(10)H(10)O(4))。山萮酸(behenic acid,C(22)H(44)O(2))、杜萜醇(myrtenol,C(10)H(16)O)及其異戊酸酯、β-沒藥烯(β-bisabolene,C(15)H(24))、姜黃烯(curcumene,C(15)H(24)、喇叭茶腦(ledol,C(15)H(26)O)、
橄欖醇)(maaliol,C(15)H(26)O)及β-谷甾醇等。纈草環(huán)氧三酯(valepotriates)
按照結(jié)構(gòu)上的差異又分為三類,即valtratum(Ⅰ)、didr-ovaltratum(Ⅱ)和valtratum  hydrin (Ⅲ)另有纈草二醇乙酸酯kessolglycol  diacetate  (Ⅳ)其中纈草二醇酯及纈草環(huán)氧三酯類為纈草鎮(zhèn)靜的有效成分。纈草對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有效成分并非一種,主要是醚油及生物堿。也有人認為醇提取物最有效,新鮮汁液及揮發(fā)油作用較弱。
2.生物堿:有纈草堿(valerine,C(10)H(15)N)、纈草恰堿(chatinine,C(10)H(22)O(2)N(2))、纈草堿A(alkaloid  A,C(18)H(20)ON)、纈草堿B(alkaloid B,O(18)H(21)O(2)N)、木天蓼堿(actinidine,C(10)H(13)N)、纈草胺堿(valeriamine,C(11)H(15)ON)及獼猴桃堿等。
3.纈草素類:纈草素(valepotrlatium,valtrate,valepotriate C(22)H(30)O(8)、異戊酸基二氫纈草素(Isovaleroxy-hydroxy-dihydrovaltrate,IVHD-valtrate,C(27)H(38)O(10))、氯化纈草素(valechlorine)、7- 表去乙酰異纈草素(7- epideacetyl-isovaltrate)、纈草定素(valeridineine)、乙酰纈草素(acevaltrate)以及纈草甙(valerosidatum,C(21)H(34)O(11))。此外還有氯原酸、咖啡酸、纈草酸、異纈草酸、異阿魏酸及樹酯、鞣質(zhì)。
理化性質(zhì)
理化鑒別:1.取本品粉末約2g,用乙醚5~10ml冷浸半小時,時時振搖。濾取乙醚液1ml,于水浴蒸干,加入2滴2,4-二硝基苯肼,即出現(xiàn)黃色沉淀。 2.取本品粉末約2g,用水飽和正丁醇5ml進行萃取,取正丁醇濾液約1ml,加入2滴稀鹽酸,分層(勻振搖),加入2滴碘化汞鉀試液,于兩液界面下可發(fā)生白色沉淀。(檢查生物堿) 3.取本品乙醚浸出液0.5ml,加醋酸緩沖液(pH 約4.6)5ml,甲基橙試液0.1ml,氯仿5ml混合振搖,分取氯仿層,加入硫酸乙醇液(硫酸12ml,無水乙醇88m1)3ml,氯仿層顯紅色。
中藥化學鑒定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炮制方法
中藥劑型
湯劑,膏劑。
中藥制藥工藝
藥物作用與藥理效應(yīng)
1.對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作用:有鎮(zhèn)靜作用,能加強大腦皮層的抑制過程,減低反射興奮性,解除平滑肌痙攣?膳c溴劑合并用于各種神經(jīng)興奮狀態(tài),心血管神經(jīng)官能癥,甲狀腺機能亢進等;對青、小、家等均有鎮(zhèn)靜作用;自纈草中分離所得的纈草三酯一組物質(zhì)對小鼠有安定作用,并有改善其協(xié)調(diào)動作的能力,對自由活動的也顯示某種安定作用,使其興奮、攻擊狀態(tài)有所降低,而對外界的反應(yīng)則不受影響。纈草本身并不引起動物睡眠,但可增強巴比妥的睡眠作用,抑制動物的一般活動。,其浸劑給小鼠口服或腹臟注射(40mg/20g(體重)),只有一般鎮(zhèn)靜作用,對條件反射僅有非常輕微的影響,故認為是屬于非特異性的。也有人用時值計(chronaximeter)的方法證明,大鼠腹腔注射纈草提取物可抑制乙醇的作用,而與溴化物、嗎啡、水合氯醛等不同。根的提取物對電刺激中腦網(wǎng)狀結(jié)構(gòu)、中心灰白質(zhì)所引起的皮層額葉的覺醒波,有提高電刺激閾值的作用。對小鼠的士的寧性驚厥有抑制作用,并可用之作為生物效價的鑒定方法。浸劑或酊劑(蒸去乙醇)對豚鼠皮下注射,能升高體溫,但又能增強安替比林的解熱作用(可能是纈草對血管運動中樞的抑制)。異纈草酸(α- 烯丙基異纈草酸)有鎮(zhèn)痛作用。高村圭一等研究發(fā)現(xiàn)纈草有鎮(zhèn)靜作用,通過實驗(包括動物急性毒性,抗電致痙攣作用,降體溫作用,抑制自發(fā)行動,對刺激的反抗行為,延長巴比妥的睡眠時間等),初步確定纈草成分的鎮(zhèn)靜作用存在著下列的遞降順序:
8一乙酸酯>2,8-雙乙酸酯>2-乙酸脂-8-酮基>二羥基-8-酮基>2-乙酸脂>纈草二醇。8-乙酸酯化合物100mg/kg的鎮(zhèn)靜作用強度相當于安定(diazepam)3mg/kg。纈草環(huán)氧酯的藥理和臨床實驗表明,它不僅有鎮(zhèn)靜作用,而且尚使服用者能集中精力和更有效地工作。
2.對循環(huán)、呼吸的作用:纈草中某些成分對動物(犬、貓、兔、小鼠)有降低血壓的作用。在離體蛙心上,它能抑制強心甙對蛙心的收縮作用,但不能拮抗烏頭堿引起的心律不整。適當劑量注入貓或兔的靜脈或直腸,可興奮呼吸,但在水合氯醛深麻醉時,則并無興奮作用,大劑量還可抑制正常動物的呼吸。纈草根提取物與士的寧、苯丙胺等都能興奮人的雙眼拮抗試驗(Retinal rivalry),而巴比妥、安定等則可抑制此試驗。
3.抗菌作用:從纈草中提出的總生物堿有抗菌作用,特別是對革蘭氏陽性細菌效力較好。從其中分出的兩種生物堿——纈草堿、鬃草寧堿亦有作用,但效力較低。
4.其他作用:有某些抗利尿作用。浸劑靜脈注射于犬,可加速體內(nèi)的血凝過程,在體外則無影響。提取物可抑制離體小腸,大劑量則有興奮作用,后者可被阿托品阻斷。對垂體-腎上腺系統(tǒng)無作用。用柱層析法可從根中分出某種解除平滑肌痙攣的成份。對兔的四氯化碳性肝壞死,有一定的保護作用。
藥代動力學
毒理學
纈草油之毒性頗低,大鼠口服的半數(shù)致死量與耐受量(即每日口服1次共8周,不發(fā)生明顯損害,體重增長與對照組無明顯差異的量)之比為7.0,遠低于芥子油。
藥物篩選
新藥的臨床評價
實驗動物的品種
犬,貓,兔,小鼠,蛙。
方劑組成
藥物和劑量
藥物配伍
方一:纈草,得哇沙棘,甘草,拉貢。 方二:纈草,木香,綠絨蒿檀香。
藥性
辛、苦,溫,有微毒。
歸經(jīng)
功效
寧心安神,祛風止痛,解毒。
性味分類
主治
用于心悸、失眠、風濕痹痛、月經(jīng)不調(diào)、崩漏及其引起的體虛,食物中毒引起的發(fā)燒,乳蛾,口蹄疫,瘡潰爛等。
用法用量
配方或單用,6~9g。
用藥忌宜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選方
方一:纈草100g,得哇100g,沙棘100g,甘草100g,拉貢100g。上五味共研為粗粉,適量,煎水,灌腸。一日1~2次,一次適量。用于癱瘓、四肢屈伸不利等癥。
方二:纈草50g,木香50g,綠絨蒿50g,檀香50g。以上共研細粉,以新鮮酥油調(diào)敷頭部,一日換藥1~2次。用于感冒之頭皮疼痛,受熱后之頭皮痛,眼睛如煙熏后灼痛等癥。
臨床運用
用樟救湯治療克山病,并配合硫酸根改鹽、改水,取得一定療效。樟救湯處方為:樟木15g,小救駕(纈草)9g、紅花6g、五靈脂6g。成人一日一劑,兒童半劑。
各家論述
考證
《月王藥診》載:甲別用于婦科病、月經(jīng)不調(diào)、崩漏及其引起之體虛、干枯、肌瘦、面無血色、精神萎靡,本品單味煎湯內(nèi)服。《四部醫(yī)典》論述本記載:甲別用于反復(fù)發(fā)燒、關(guān)節(jié)疼痛、食物(飯食或肉食存放過久)中毒引起的發(fā)燒,有較好的作用。《四部醫(yī)典藍琉璃》記載:甲別長得又高又細,葉向上,橢圓形,花淡黃色,很香,味苦。草可用于反復(fù)發(fā)燒,肉食或飯食中毒引起的發(fā)燒!毒е楸静荨芬度缫鈱殬洹酚涊d:治炎癥、脾臟病、絞腸痧、白喉、乳蛾,特別是干四肢膿水特效。引《圖鑒》記載:甲別生園中,葉如胡蘿卜葉,狀如三鑒分開呈品字狀,花黃色有光澤。氣味芳香,味苦,性涼。功效清熱,解毒,消炎。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評論加載中...
    網(wǎng) 名: (必填項)
    評論內(nèi)容:
    關(guān)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quán)申明 -誠聘英才 - 網(wǎng)站地圖 - 醫(yī)學論壇 - 醫(yī)學博客 - 網(wǎng)絡(luò)課程 - 幫助
    醫(yī)學全在線 版權(quán)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12017320號-1
    百度大聯(lián)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wǎng)站 中網(wǎng)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