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拼音 | Tu si cao
|
維藥名 | 色日克月改
|
別名 | 阿夫忒蒙、阿福體門、阿福體水尼、阿福提門、可卡述西、可述昔《回回藥方三十六卷》,艾菲提蒙、開蘇斯、阿卡斯比里《藥物之園》
|
考證 | 《注醫(yī)典》載:“是有籽,有花,但無綠葉,莖細長而較易碎的一種草。氣味較重,子淡紅色!薄栋咨珜m殿》載:“是藥用莖、子和花的一種草,顏色淡黃或淡紅,具有與薄荷相似的氣味,味較苦,花小,白黃色,產(chǎn)于‘安塔克’地區(qū)的為佳品!薄栋莸匾浪帟份d:“此藥有兩種,產(chǎn)于‘依克熱提’或‘買克代斯’地區(qū)的為佳品,‘依克熱提’的菟絲草莖細,色黃;‘買克代斯’的菟絲草莖比其他地方的菟絲草莖較細,顏色較淡,子和花更小!薄端幬镏畧@》載:“色黃,春末或初夏自干而黃,苗莖似線,蔓延草木之上,無葉有花,花土黃淡紅色,花落之前結(jié)實,粒小如芥子,土黃色,初生有根,其根自斷,苦味較濃,生于田野或沙漠!睋(jù)上述維吾爾醫(yī)本草記載可知,古代維吾爾人早已認識到菟絲草為寄生植物,并能將它分為色黃而小者和色淺而大者兩種。所述植物特征和實物對照與現(xiàn)代維吾爾醫(yī)所用菟絲草一致,“莖細,色黃者”與日本菟絲草 Cuscuta japoni-ca Choisy相似,“莖更細,色更黃者”與菟絲子Cuscuta ohinensis Lam.相似。
|
中藥材基原 | 為旋花科植物菟絲子和日本菟絲草及其同屬植物的干燥地上部分。
|
動物礦物植物形態(tài) | 1.菟絲子Cuscuta chinensis Lam.參見“菟絲子”條。
喜生于田邊,荒地或灌叢處,寄主有豆科、菊科、蓼科、胡麻科、蕁麻科等的多種植物。全國各地有分布。國外伊朗、朝鮮、蒙古、前蘇聯(lián)等亦有分布。
2.日本菟絲草Cuscuta.japonica choisy
一年生寄生草本,與菟絲子主要區(qū)別為:莖較菟絲子粗壯,稍肉質(zhì),常是淡紅或紫紅色,直徑l~2mm;芗啥趟霠睿ü橘紅色,長鐘狀,花柱1,柱頭2裂;種子較前者大,直徑2~3mm;ㄆ诤凸谕罢呋蛏赃t。
喜生于河谷、河岸邊緣的蒿草叢及灌木林中,多寄生于木本及多年生草本植物上。我國甘肅、山東、江蘇、湖北、四川等大部分省區(qū)有分布;國外朝鮮、日本等地亦有分布。
|
栽培與養(yǎng)殖 | 生物學特性 喜高溫濕潤氣候,對土壤的要求不嚴。多寄生在河谷、河岸兩旁的草本或灌木叢植物上,寄主尤以大豆、黑豆為好。
栽培技術(shù) 用種子繁殖,種子采集后需進行冬化處理和藥劑拌種。6月中、下旬整地施肥,澆1遍水。先播種大豆,采取條播行距30cm,每1bm2用百種180~225kg,出苗后精心管理,保證全苗。待豆棵長到20~25cm,即第3對真葉剛長出時,則可播菟絲子,方法是順豆棵地壟散播,盡量靠近豆棵,以利于纏繞上豆棵,用種量每1bm2約22.5kg。
田間管理 菟絲子出苗前及時拔除大灰菜和甜穗谷,因該雜草籽粒和菟絲子相仿,收獲時不易分除。出苗期間要注意保持地面濕度,天晴地發(fā)干時,應(yīng)適當澆水。只要豆棵長很旺盛,雜草不易成荒,一般不用鋤草。
|
采收加工 | 秋季采收,曬干。
|
藥材鑒別 | 干燥莖多纏繞成團,呈棕黃色,柔細,粗不及1mm。葉退化成鱗狀片,多脫落;ù厣谇o節(jié),成球形。帶有圓形或扁球形的果實,呈棕黃色。氣微,味苦。
理化鑒別 分別取菟絲草粉末各0.5g,分別加甲醇5ml,振搖后浸漬lh,濾過,各為淺黃色濾液供下述試驗。
(1)兩者濾液各lml,加鎂粉少許及鹽酸數(shù)滴,兩者均呈粉紅色。
(2)分別取兩者濾液0.5ml,各加5%亞硝酸鈉l滴,兩者均呈黃色,再分別加入5%硝酸鋁各1滴,則菟絲草溶液黃色加深,大菟絲草轉(zhuǎn)為橙色,最后再各加入5%氫氧化鈉各3~4滴,均立即變?yōu)榧t色。
|
化學成分 | 菟絲子全草含淀粉酶、維生素[1]。 菟絲草種子含膽甾醇(cholesterol)、蕓苔甾醇(即油菜甾醇campesterol)、β-谷甾醇、豆甾M醇(stigmasterd)、香樹精(amyr-in)、三萜酸類以及樹脂苷、糖類、香豆精類、黃酮類等。日本菟絲草種子含糖苷、維生素A樣物質(zhì)[2]。 |
藥理作用 | |
炮制方法 | |
性味 | 二級干熱,味辛。
1.《注醫(yī)典》:“三級熱,一級末干!
2.《白色宮殿》:“二級熱,一級干。”
3.《拜地依藥書》:“絕對熱,二級干!
4.《醫(yī)學之目的》:“二級濕熱!
5.《藥物之園》:“三級干熱!
|
功效 | 清除異常黑膽質(zhì)或異常黏液質(zhì),散氣通阻,解郁除狂,爽心悅志,清腦安神,軟堅消腫。
|
主治 | 主治黑膽質(zhì)性或黏液質(zhì)性疾病,如寒性抑郁癥、神經(jīng)癥、抽筋、失眠,硬性炎腫等。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9~12g?扇霚珓⑴輨、訶子膏劑、蜜膏劑、蒸露劑、糖漿劑等制劑。
|
注意事項 | |
代用藥 | |
附方 | 1.治異常黑膽質(zhì)和黏液質(zhì)增多 取適量菟絲草,與適量食鹽和蜂蜜煎湯內(nèi)服。(《注醫(yī)典》)
2.治憂郁癥 取適量菟絲草、苦艾煎湯內(nèi)服!栋莸匾浪帟
3.治致病體液停留在體內(nèi) 取適量菟絲草、天山堇菜煎湯內(nèi)服。
4.治黑臉質(zhì)性頭痛,心悸膽怯 取適量菟絲草,浸泡在適量牛乳中與適量醋糖漿同服。
5.治飲酒性頭痛 取適量菟絲草、無核葡萄,浸泡于適量水中過一夜,溫火煎沸,過濾,待涼后取適量內(nèi)服。
6.治黑膽質(zhì)增多,抑郁癲狂 取適量菟絲草、藥西瓜、司卡摩尼亞脂,煎湯內(nèi)服。
7.治脾臟生阻 取適量菟絲草,煎沸,過濾,與適量醋糖漿同服。
8.治黑朋質(zhì)性惡夢 取適量菟絲草,煎沸1或2次,過濾,加入適量玫瑰花糖膏,待溶化后內(nèi)服。(3~8方出自《藥物寶庫》)
|
制劑 | 1.買提布合 艾非提蒙 湯 菟絲草、喀布爾訶子皮、薰衣草、長皮紅葡萄各30g,普通水龍骨15g,盒果藤根皮12g,番瀉葉21g。除菟絲草、薰衣草、番瀉葉外,余藥搗碎研粗,浸泡于400ml水中過一夜,溫火煮沸至剩200ml,將菟絲草裝入布袋,與其他2味草同時放入湯中,沸一二次,將鍋離火,待涼后,用干凈紗布過濾即可。性平。功能清除較復(fù)雜的異常黑膽質(zhì)和黏液質(zhì),安神,鎮(zhèn)驚。主治神經(jīng)衰弱,心腦血管疾病和神經(jīng)疼痛等神經(jīng)性疾病。內(nèi)服,每日2次,每次根據(jù)病情取適量服用。(《白色宮殿》)
2.伊提口非力 艾非提蒙 訶子蜜膏(亦忒列法力 阿福體木尼)菟絲草、盒果藤根皮、番瀉葉各20g,喀布爾訶子皮、余甘子皮、黃訶子皮各40g,水龍骨根、薰衣草、玫瑰花各12g,洋茴香、黑鹽各8g,蜂蜜732g。藥物研成細粉,過羅,將煉蜜加入全部藥粉,攪拌摻勻,制成蜜膏劑。性平。功能凈血,鎮(zhèn)驚,安神,清除異常黑膽質(zhì)和黏液質(zhì)。主治各種神經(jīng)病,干寒和濕寒性精神分裂癥,癲?,心腦血管硬化,白細胞增多。內(nèi)服,每日2次,每次l~5歲老1~2g,5~10歲者2~4g,10歲以上者酌情4~6g。(《回回藥方三十六卷》)
3.蘇福非 艾非提蒙 散 菟絲草、喀布爾訶子、西青果、薰衣草、牛舌草、水龍果、鹽各等量。藥物研成細粉,過羅即可。功能降低過盛異常有黑膽質(zhì)。主治抑郁癥。內(nèi)服,每日2次,每次15g。(《回回藥方三十六卷》)
4.艾比 艾非提蒙 小丸 菟絲草6.8g,阿里紅3.4g,水龍骨3.4g,薰農(nóng)草3g,阿亞熱吉3g,盒果藤根皮24g。研成細粉,這籮,涼開水調(diào)和制成0.5g的小丸即可。功能清理血液,消炎止痛,清除異常黑膽質(zhì),降緩狂躁,鎮(zhèn)驚安神。主治各種黑膽質(zhì)疾病,偏頭痛等。內(nèi)服,每日2次,每次10丸。(《醫(yī)學之目的》)
5.庫日斯 艾非提蒙 片 菟絲草、盒果藤根皮各30g,菠斯阿魏15g。藥研成細粉,過羅,與涼開水制成0.5g的片劑即可。功能開通腸道阻滯。主治腸梗阻等。內(nèi)服,酌情每次取3g與馬奧力 奧蘇力水送下。(《拜地依藥書》)
6.謝日比提 艾非提蒙 糖漿 菟絲子、菊苣根、甘草、黃瓜子各30g,甜瓜子、菟絲草、小茴香、香瓜子、甘草膏各20g,刺糖100g,方糖250g。除了甘草膏、刺糖、方糖之外的藥研成粗粉,浸泡在2500ml水中過一夜,煎煮,過濾后放入甘草膏粉,刺糖溶汁,方糖,煎沸1次即可。功能補心補肝,退燒,止咳,寬胸,利尿,通便。主治復(fù)雜性異常體液引起的傷寒和結(jié)核性發(fā)燒等。內(nèi)服,每日3次,每次100ml。(《治療法則精華》)
7.斯日坎吉本 艾非提蒙 醋糖漿 菟絲草30g,水龍骨、盒果藤根皮18g,牛舌草、鐵線蕨、菊苣子、菟絲子、菊苣根各15g,藿香、玫瑰花、香香科各12g,羅勒子、丁香羅勒、青香蘭、多郎菊、郁金、矢車菊、三條筋、蘋果、甘松各9g,玫瑰花糖膏500g。藥物浸泡于適當?shù)乃羞^一晝夜,煎煮,過濾,放入玫瑰花膏,煎成黏糖狀時放入適當?shù)慕停磳⒓宸袝r離鍋即可。功能清除已被成熟的異常黑膽質(zhì)。主治各種黑膽質(zhì)性疾病,如抑郁癥、病病等。內(nèi)服,每日2~3次,酌情每次取適量服用。(《醫(yī)學之目的》)
|
參考文獻 | 化學成分 [1]江蘇新醫(yī)學院.中藥大辭典(下冊).上海:上海科學技術(shù)出版社,1977.2005 [2]劉勇民,等.維吾爾藥志(下冊)烏魯木齊;新疆科技衛(wèi)生出版社(K).1999.831 藥理 [1]江蘇新醫(yī)學院.中藥大辭典(下班).上海:上?茖W技術(shù)出版社,1977.2005 |
維藥名出處 | 《注醫(yī)典》
|
參考 | 《中華本草》民族藥卷:維吾爾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