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級分類 | 常用植物藥
|
二級分類 | |
分類 | 鉗頭浮
|
年份 | gemh douh bone
|
別名 | 魔芋、花桿南星、花麻蛇、蛇棒根
|
來源 | 天南星科植物魔芋Amorphophallus rivieri Durieu的塊莖。
|
形態(tài)特征 | 多年生草本。有扁球形的塊莖,頂部中央除基后多少下凹;莖部周圍生多數(shù)肉質(zhì)很及須根。先花后葉,葉1枚,綠色,3全裂,裂片2歧分裂再現(xiàn)狀深裂,小裂片互生,大小不等,自基部向上漸大,長圓狀橢圓形,長2~8厘米,頂端驟狹漸尖,基部宛楔形,外側(cè)下延成翅狀;葉柄長40~80厘米,有暗紫色或白色斑紋。花莖1,長50~70厘米;佛焰苞長20~30厘米,卵形,下部呈漏斗形,外面綠色而雜有暗色斑塊,里面深紫色;肉穗花序比佛焰苞長1倍,下部為雌花序,長約6厘米,紫色;上接能育雄花序,長約8厘米,最上為附屬器,圓錐形,長20~25厘米;花單性,無花被;花柱與子房等長,長約2毫米,柱頭邊緣3裂。漿果球形或扁球形,熟時黃色;ㄆ4~6月,果期8~9月。
|
生態(tài)分布 | 生于疏林下、林緣或溪谷兩旁濕潤地,或栽培。產(chǎn)于廣西隆林、金秀、昭平、全州等縣市;分布于云南、四川、貴州、湖北、甘肅、陜西等省份;越南、泰國也有。
|
采集加工 | 夏秋季采,除去葉及須根放通風處或沙藏備用。
|
性味 | 味辛,性寒。有毒。
|
功效 | 消腫散結(jié),行氣止痛,化痰止咳,消積,利尿。
|
傳統(tǒng)應用 | |
用法用量 | 9~15克,水煎3小時以上,取汁服;外用適量煮熟搗敷患處或磨醋取汁涂。
|
方例 | |
化學成分 | |
藥理 | 1.抑癌作用 以8%的魔芋精粉,混勻于92%的普通飼料中,3批試驗喂飼73~96.4星期,對甲硝基亞甲基 胍(MNNG)誘發(fā)LACA小鼠肺癌有抑制和預防作用,其發(fā)病率從70.87%下降到19.38%,每只小鼠平均肺癌瘤數(shù)減少為對照組(MNNG組)的1/8,肺腺瘤樣增生灶的數(shù)目從22%減少到7%,異型增生灶從5.5%減少到1.6%,肺癌惡變的百分率從81.96%降至51.11%「‘,‘I。含10%魔芋精粉的飼料l。J以抑制回,2一二甲基濟誘發(fā)大鼠腸癌和結(jié)腸癌的發(fā)生率卜],精粉可以降低小鼠自生性肝腫瘤的發(fā)生率[‘,’]。魔芋水提取物對小鼠移植肉瘤 Sl。的抑瘤率達 49.8%[\白魔芋制品對小鼠移植 S180肉瘤、艾氏( ESC)癌、 HOPS肝癌、 U14宮頸癌的抑瘤率分別為 59. 74%。54. 02%、 52. 79%和 40.86%;而且能提高動物免疫能力,使巨噬細胞吞噬功能和T淋巴細胞轉(zhuǎn)化率增加[7]。 2.減肥作用 出生24d的SD大鼠,喂高脂肪高營養(yǎng)飼料同時加入1.9mg/g體重和19mg/g體重的魔芋45d。兩組動物體重的增長低于對照組,但高、低劑量組無區(qū)別。給藥組脂肪組織重量及脂肪細胞小于對照組,而糞便濕重大于對照組。說明魔芋能減少脂肪的堆積,而且有效劑量一旦達到,再加大劑量也不能產(chǎn)生更快的減肥效果[8]。35例肥胖患者經(jīng)魔芋片治療2~3個月,體重由74.55±9.33kg降至71.25±9.27kg,皮下脂肪厚度由3.32±0.54cm下降至3.01±0.45cm。并使患者伴有的高膽固醇和三酸甘油降為正常[9]。 3.降血糖作用 KGM給糖尿病患者每日服用3.0g或7.8g,第7日起效,第30日血糖從8.5mmol/L±1.1mmol/L(15.3mg/dl±19.3mg/dl)降至5.8mmol/L±0.6mmol/L(103.5mg/dl±11.0mg/dl),90d后血清膽固醇及血糖值分別降低11.2%和29%并可減少降糖藥量或不用降糖藥。糖尿病患者服用魔芋食品,第30日及第65日的空腹和餐后2h血糖,及實驗末的糖化血紅蛋白(GHb)均明顯下降。糖耐力試驗表明,健康人服用KGM2.6g,30min后血糖降低7.3%;血清胰島素降低13%[10-12]。 4.其他作用 用1%魔芋精粉飼料喂養(yǎng)大鼠18個月,可延緩腦神經(jīng)膠質(zhì)細胞、心肌細胞和大、中動脈內(nèi)細胞的老化過程,預防動脈粥樣硬化,改善心、腦和血管功能[13]。對血清、骨的鈣磷含量及骨骼(骨小梁體積、骨小梁周長、類骨質(zhì)周長、類骨質(zhì)表面、骨皮質(zhì)厚度)均未見不良影響[14]。對老齡雌鼠除老齡性生理性失骨外,魔芋精粉不會加重骨質(zhì)疏松的進展[15]。KGM可降低維生素E在腸內(nèi)的吸收,不影響維生素B12的吸收[16]。 |
化學成分參考文獻 | [1]賈成禹等:《生物化學雜志》,1988,4(5):407。 [2]Kyoei K,et al.C A,1982,97:78701b. [3]王映芬等:《北京醫(yī)科大學學報》,1994,26(4):317。 [4]Fujikawa E,et al.C A,1982,96:50926j. [5]Suzuki M.C A,1980,93:112521x. [6]崔熙等:《中國中藥雜志》,1989,14(12):743。 [7]崔熙等:《營養(yǎng)學報》,1992,14(2):221。 [8]李松林等:《中國中藥雜志》,1996,21(8):456。 [9]Logawa B,et al.C A,1974,80:112586d. |
藥理參考文獻 | [1]羅德元等:《華西醫(yī)科大學學報》,1991,22(3):287。
[2]羅德元等:《中華腫瘤雜志》,1992,14(1):48。
[3]蔣與剛等:《解放軍預防醫(yī)學雜志》,1995,13(1):27。
[4]Mizutan M T.Cancer Lett,1983,19(1):1.
[5]Mizutani M T.Cancer Lett,1982,17(1):27.
[6]楊倉良:《毒藥本草》,第1版,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1993:94。
[7]古卓良等:《南京部隊醫(yī)藥》,1994,(4):19。
[8]孫恪遵等:《營養(yǎng)學報》,1991,13(2):161。
[9]陽道呂等:《華西醫(yī)訊》,1989,4(4):401。
[10]土井邦紘等:《糖尿病》,1981,17(3):204。
[11]黃承鈺等:《營養(yǎng)學報》,1989,11(4):306。
[12]土井邦紘等:《糖尿病》,1982,25(3):197。
[13]彭恕生等:《營養(yǎng)學報》,1994,16(3):280。
[14]張茂玉等:《營養(yǎng)學報》,1994,16(2):160。
[15]張銀柱等:《華西醫(yī)科大學學報》,1994,25(3):341。
[16]李志孝等:《甘肅中醫(yī)學院學報》,1989,(1):56。
|
附注 | |
出處 | 中國瑤藥學
|
網(wǎng) 名: | (必填項) |
評論內(nèi)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