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級分類 | 常用植物藥
|
二級分類 | |
分類 | 元今
|
年份 | wiangh nqimv
|
別名 | 石蘭、石劍、山柴刀、蛇舌風、偏培涯
|
來源 | |
形態(tài)特征 | 植株高10~30厘米。根狀莖長而橫走,密被深褐色披針形的鱗片,上部邊緣有睫毛。葉疏生,革質,披針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8~20厘米,寬2~5厘米,兩端漸尖,邊全緣而略背卷,上面有星狀毛或近無毛,并有小凸點,下面密被灰棕色星狀毛,中脈和側脈明顯;葉柄基部有關節(jié),并被鱗片和星狀毛。孢子囊群生于葉背的側脈間,排列緊密而整齊,黃棕色,無蓋,雜以星狀毛。
|
生態(tài)分布 | 生于巖石上或樹干上。產于廣西各地縣市;分布于長江以南各省份及臺灣。
|
采集加工 | 全年可采,洗凈鮮用或切片曬干備用。
|
性味 | 味甘、苦,性涼。
|
功效 | 利尿排石,涼血止血,清熱解毒,平喘。
|
傳統應用 | |
用法用量 | 15~30克,水煎服。
|
方例 | 1.腎炎 元今(石韋)30克,紫九牛(翼核果)、銅達且緊(大薊)根、桿中(白茅根)、能禿咪(車前草)各30~60克,石古咪(淡竹葉)30克,參亮(杉樹)二層皮9~15克,每天1劑,水煎,分2次服。
2.慢性氣管炎 元今(石韋)30克,培干(草棉)根15克,雙亮端(雞桑)15克,九季風(三加皮)15克,龍骨風(樹蕨)9克,五爪風(粗葉榕)15克,培八亮(批杷)葉6克,冰糖30克,水煎服。
3.腎炎水腫 元今(石韋)30克,得骨亮(臺灣泡桐)根15克,同性咪(酢漿草)10克,能禿咪(車前草)30克,水煎服,并用上藥加雙鉤鉆(鉤藤)、過山風(南蛇藤)、白面風(羊耳菊)各適量,水煎洗身。
4.尿路結石 元今(石韋)30~60克,紫九牛(翼核果)30克,良留亮(垂柳)根30克,能禿咪(車前草)30克,陽龍表(梔子)30克,(甘草)10克,八套咪(木賊)10克,木恐碎(海金沙)30克,每天1劑,水煎代茶多飲。
5.大毒瘡 元今(石韋)、葉撒(山芝麻)各適量,搗爛敷患處或水煎外洗患處。
|
化學成分 | |
藥理 | 1.鎮(zhèn)咳、祛痰作用 煎劑提取物、異杧果甙腹腔注射、口服給藥,對小鼠均有明顯祛痰作用,但狗口服煎劑提取物連續(xù)3星期或6星期,在位氣管袋內痰量未有明顯變化。二氧化硫刺激大鼠產生慢性氣管炎后,用煎劑提取物灌胃,連續(xù)20d,用藥組動物氣管腺泡的體積比對照組明顯縮小,杯狀細胞數量也減少。這些形態(tài)上的變化同病人用藥后痰液減少的現象相符合[1]。 2.抗菌、抗病毒作用 石韋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炭疽桿菌、白喉桿菌、大腸桿菌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及抗甲型流感病毒、抗鉤端螺旋體(黃疸出血型)作用[2]。 3.毒性 小鼠灌服煎劑提取物、異杧果甙的LD50分別為48g/kg和4.65g/kg[1]。 |
化學成分參考文獻 | [1]Hiroshi Hikino,et al.Chem Pharm Bull,1963,11:409. [2]李潔等:《藥學學報》,1992,27(2):153。 [3]水野瑞夫等:《植物學報》,1986,28(3):339。 |
藥理參考文獻 | [1]上海第一醫(yī)學院等:《醫(yī)藥工業(yè)》,1973,(6):1。
[2]周邦靖:《常用中藥的抗菌作用及其測定方法》,第1版,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重慶分社,1986:117。
|
附注 | |
出處 | 中國瑤藥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