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處方來源 | 內(nèi)蒙古中醫(yī)藥1992,11(4):8 |
劑型 | 湯劑 |
藥物組成 | 柴胡10g,黃芩10-15g,川芎15-30g,白芷10-15g,赤白芍各15-30g,薄荷30-50g(后下),全蝎3-6g,僵蠶10g,牛膝30-60g,細辛3-10g,生甘草6g。 |
加減 | |
功效 | |
主治 | 偏頭痛。 |
制備方法 | |
用法用量 | 日1劑水煎服,半月為1療程。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 | |
臨床應用 | 治療偏頭痛60例,均為門診患者,男6例,女54例;年齡21-57歲;病程1月至27年;本組患者均有典型的單側或雙側偏頭痛癥狀,并經(jīng)檢查后排除腦外傷、腫瘤、高血壓、動脈炎、鼻竇炎等疾患。結果:治愈(癥狀消失,腦血流圍基本正常,隨訪半年未復發(fā))25例,顯效(頭痛明顯減輕,腦血流圖好轉,隨訪半年病情穩(wěn)定)18例,好轉(頭痛減輕,發(fā)作次數(shù)減。少)13例;總有效率為93.4%。服藥期間均無不良反應。 |
藥理作用 | |
毒性試驗 | |
化學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生產(chǎn)廠家 | |
各家論述 | |
備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