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漢語拼音 |
zao jia ye
|
英文名 |
leaf of Chinese Honeylocust
|
藥材基原 |
為豆科植物皂莢Gleditsia sinensis Lim.的葉。
|
動(dòng)植物形態(tài) |
1.皂莢 喬木,高達(dá)15cm。刺粗壯,通常分枝,長可達(dá)16cm,圓柱形。小枝無毛。一回偶數(shù)羽狀復(fù)葉,長12-18cm;小葉6-14片,長卵形、長橢圓形至卵狀披針形,長3-8cm,寬1.5-3.5cm,先端鈍或漸尖,基部斜圓形或斜楔形,邊緣有細(xì)鋸齒,無毛;s性,排成腋生的總狀花序;花萼鐘狀,有4枚披針形裂片;花瓣4,白色;雄蕊6-8;子房條形,沿縫線有毛。莢果條形,不扭轉(zhuǎn),長12-30,寬2-4cm,微厚,黑棕色,被白色粉霜;ㄆ4-5月,果期9-10月。
|
資源分布 |
分布于東北、華北、華東、華南、以及四川、貴州等地。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路邊、溝旁、住宅附近。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chǔ)藏 |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
中藥化學(xué)成分 |
葉含黃酮甙:木犀草素-7-葡萄糖甙(luteolin-7-glucoside),異槲皮甙(isoquercitrin),牡荊素(vitexin),異牡荊素(isovitexin),葒草素(orientin),異葒草素(isoorientin)。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xué)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xué) |
|
藥代動(dòng)力學(xué) |
|
毒理學(xué)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辛;溫
|
歸經(jīng) |
肺經(jīng)
|
功效 |
祛風(fēng)解毒;生發(fā)
|
功效分類 |
祛風(fēng)藥
|
主治 |
風(fēng)熱瘡癬;毛發(fā)不生
|
用法用量 |
外用:10-20g,煎水洗。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yùn)用 |
洗風(fēng)瘡。渫用。
|
各家論述 |
|
考證 |
出自《本草綱目》。
|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
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 |
Gleditsia sinensis Lam.[G.horrida Willd.]
|
科屬分類 |
豆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