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白七、牛尾參、水揚(yáng)羅 |
漢語拼音 | hong suan qi |
英文名 | |
藥材基原 | 為百合科植物油點(diǎn)草的根或全草。 |
動植物形態(tài) | 油點(diǎn)草 多年生草本,植株可達(dá)1m。根狀莖橫走。莖上部生短糙毛。葉互生,近無柄,抱莖;葉片卵狀橢圓形、長圓形至長圓狀披針形,長8-16cm,寬6-9cm,先端漸尖或急尖,基部心形或圓形,邊緣具短糙毛,兩面疏生短糙伏毛。二歧聚傘花序頂生或生于上部葉腋,花序鈾和花梗生有淡褐色短糙毛,并間生細(xì)腺毛;花梗長1.4-2.5cm;苞片很小,花疏生;花被片6,離生,卵狀橢圓形至披針形,長1.5-2cm,開放后自中下部向下反折,綠白色或白色,內(nèi)面具多數(shù)紫紅色斑點(diǎn);外輪3片較內(nèi)輪為寬,在基部向下延伸而呈囊狀;雄蕊6,花絲中上部向外彎垂,具紫色斑點(diǎn),花藥長圓形,背著,2室;子房3室,柱頭3裂,每裂片上端又二深裂,密生腺毛。蒴果直立,長2-3cm。種子小而扁,卵形或圓形;ü6-9月。 |
資源分布 | 分布于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廣東、廣西、貴州。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海拔800-2400m的山地林下、草叢中或巖石縫隙中。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夏、秋季采挖,洗凈,曬干。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
中藥化學(xué)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xué)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xué) | |
藥代動力學(xué) | |
毒理學(xué)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甘;平 |
歸經(jīng) | |
功效 | 補(bǔ)肺止咳 |
功效分類 | 補(bǔ)肺止咳藥 |
主治 | 肺虛咳嗽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9-15g。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yùn)用 | |
各家論述 | |
考證 | |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Tricyrtis macropoda Miq. |
科屬分類 | 百合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