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漢語拼音 | yang bai la shu |
英文名 | |
藥材基原 | 為木犀科植物美洲綠(木岑)格的樹皮。 |
動植物形態(tài) | 落葉喬木,高10-20m。樹皮灰色,粗糙,皺裂。頂芽圓錐形,尖頭,被褐色糖秕狀毛。小枝紅棕色,圓柱形,被黃色柔毛或禿凈。羽狀復(fù)葉長18-40cm;葉柄長2-5cm;葉軸圓柱形,上面具較寬的淺溝,常無毛;小葉7-9枚,薄革質(zhì),長圓狀披針形、狹卵形或橢圓形,長4-13cm,寬2-8cm,頂生小葉與側(cè)生小葉幾等大,先端漸尖或急尖,基部闊楔形,葉綠具不明顯鈍鋸齒或近全緣,下面疏被絹毛;小葉無柄或下方1對小葉具短柄。圓錐花序生于去年生枝上,長5-20cm;花密集,雄花與兩性花異株,與葉同時(shí)開放;花序梗短;花梗纖細(xì),被短柔毛;雄花花萼小,萼 齒不規(guī)則深裂,花藥大,長圓形,花絲短;兩性花花萼較寬,萼齒淺裂,花柱細(xì),柱頭2裂。翅果狹倒披針形,長3-5cm,寬0.4-0.7cm,上中部最寬,先端鈍圓或具短尖頭,翅下延近堅(jiān)果中部,堅(jiān)果圓柱形,長1.5-2cm,寬約2mm,脈棱明顯;ㄆ4月,果期8-10月。 |
資源分布 | 道旁或庭園栽培。分布于沈陽、北京、天津、西安、烏魯木齊 等地。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秋、冬季整枝時(shí)剝?nèi)淦ぃ衅,曬干?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
中藥化學(xué)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xué)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xué) | |
藥代動力學(xué) | |
毒理學(xué)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苦;性寒 |
歸經(jīng) | 肝;大腸;肺經(jīng) |
功效 | 清熱燥濕;清肝明目;收斂止血 |
功效分類 | 清熱燥濕藥 |
主治 | 濕熱瀉痢;月經(jīng)不調(diào);帶下崩漏;目赤腫痛;牛皮癬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6~12g。外用:適量,煎水洗;或 搗敷。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yùn)用 | |
各家論述 | 《新華本草綱要》:樹皮。味苦,性寒。有清熱燥濕,清肝明目,收斂止血的功能。用于腸炎,痢疾,月經(jīng)不調(diào),白帶,崩漏,目赤腫痛。急性結(jié)膜炎,慢性支氣管炎。外用于牛皮癬。 |
考證 | 始載于《華北經(jīng)濟(jì)植物志要》。 |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Fraxinus pennsylvanica Marsh.var.lanceolata (Borkh.)Sarg. |
科屬分類 | 木犀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