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肺癆草、石虎 |
漢語拼音 | liu ye jian jue |
英文名 | |
藥材基原 | 為劍蕨科植物柳葉斂蕨的全草。 |
動(dòng)植物形態(tài) | 植株高15-35cm。根莖細(xì)弱,長而橫走,密被棕褐色、卵狀披針形鱗片。葉遠(yuǎn)生;葉柄長2-5cm,或近無柄,與葉片同色或下部稍帶褐色,基部疏被卵狀披針形鱗片,向上光滑;葉片近肉質(zhì),披針形,長12-30cm,中部寬1-2cm,有時(shí)可達(dá)3cm,先端長漸尖,向基部漸變狹,常下延全緣,干后稍反卷;中脈上面平坦,下面隆起,不達(dá)頂端,小脈網(wǎng)狀無內(nèi)藏小脈。孢子囊群線形,多少下陷葉肉,通常在10對以上,由中脈兩側(cè)各成1行;無囊群蓋。 |
資源分布 | 分布于中南、西南、及陜西、甘肅、安徽、江西、福建、臺灣等地。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附生于海拔200-1200m的山坡樹干巖石上。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夏、秋季采收,洗凈,去須根及葉柄,曬干。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
中藥化學(xué)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xué)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xué) | |
藥代動(dòng)力學(xué) | |
毒理學(xué)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微苦;性涼 |
歸經(jīng) | |
功效 | 清熱解毒;利尿。 |
功效分類 | 清熱解毒藥;利尿藥 |
主治 | 尿路感卵;咽喉腫痛;胃腸炎,狂犬咬傷。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15一30g。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yùn)用 | |
各家論述 | 《新華本草綱要》:根莖:用于癆傷咳嗽。 |
考證 | 始載于《中國蕨類植物圖譜》。 |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
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 | Loxogramme salicifolia (Makino) Makino[Gymnogramme salicifolia Makino] |
科屬分類 | 劍蕨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