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31 細胞缺氧時最常見的變化是 A.內質網(wǎng)擴張 B.核糖體脫落 C.線粒體腫脹 D.溶酶體增多 E.脂褐素增多 1.3.034 細胞水腫,電鏡下的形態(tài)改變是 A.溶酶體增大,增多 B.線粒體嵴增多 C.微絨毛增多 D.高爾基器多 E.線粒體及內質網(wǎng)腫脹 1.3.035 重度細胞水腫可繼發(fā) A.凝固性壞死 B.干酪樣壞死 C.溶解性壞死 D.凋亡 E.纖維蛋白樣壞死 1.3.040 最易發(fā)生脂肪變性的器官是 A.心 B.肝 C.脾 D.肺 E.腎 1.3.046 蓄積于細胞質內的脂肪可被下列哪種染色染成紅色? A.剛果紅染色 B.蘇丹Ⅲ染色 C.甲基紫染色 D.PAS染色 E.鋨酸染色 1.3.050 細動脈壁透明變性常見于 A.心、肝、腎、腦等處的細動脈 B.心、脾、肺、視網(wǎng)膜等處的細動脈 C.腎、腦、脾、視網(wǎng)膜等處的細動脈 D.肺、胰、脾、腸等處的細動脈 E.腎、腦、脾、心、視網(wǎng)膜等處的細動脈 1.3.053 肝細胞內透明變性,可見 A.Russell body B.Negri body C.Verocay body D.Aschoff body E.Mallory body 1.3.059 淀粉樣變性是指間質內有 A.蛋白質蓄積 B.黏多糖蓄積 C.黏多糖和蛋白質的蓄積 D.糖原蓄積 E.蛋白質-黏多糖復合物蓄積 1.3.062 結締組織、血管壁及細胞內透明變性的共同點是 A.發(fā)病機制相似 B.肉眼觀形態(tài)相似 C.組織學形態(tài)相似 D.后果相似 E.全部都是蛋白質蓄積所致 1.3.065 黏液變性是指間質內有 A.黏多糖蓄積 B.蛋白質蓄積 C.黏液蓄積 D.蛋白質和黏多糖的蓄積 E.蛋白質-黏多糖復合物蓄積 1.3.071 老年人心肌細胞內最易出現(xiàn)的色素是 A.瘧色素 B.膽紅素 C.黑色素 D.脂褐素 E.含鐵血黃素 1.3.072 H.E染色時,組織中沉積的鈣鹽呈 A.藍色粗顆粒狀 B.紅色顆粒狀 C.黃褐色顆粒狀 D.黑褐色顆粒狀 E.粉紅色顆粒狀 1.3.078 最能代表細胞壞死的三種改變是 A.核膜破裂、核碎裂、胞質濃縮 B.核溶解、胞質少和胞膜破裂 C.核溶解、胞質濃縮和胞膜破裂 D.核固縮、胞質固縮、細胞膜皺縮 E.核固縮、核碎裂、核溶解 1.3.083 凝固性壞死的組織學特點是 A.核碎片常見 B.細胞膜破裂 C.細胞、組織輪廓殘留 D.間質膠原纖維崩解 E.基質解聚 1.3.084 干酪樣壞死是下列哪種疾病的特征性病變? A.梅毒 B.麻風 C.結核 D.風濕病 E.阿米巴病 1.3.087 關于干性壞疽的敘述,下列哪項是不正確的? A.常見于四肢末端 B.常呈黑褐色 C.病變處皮膚皺縮 D.與周圍組織分界清楚 E.全身中毒癥狀明顯 1.3.088 關于濕性壞疽的敘述,下列哪項是不正確的? A.常見于腸、膽囊及子宮 B.壞死組織與周圍分界不清 C.新鮮標本有惡臭 D.常是動脈、靜脈循環(huán)均有障礙 E.全身中毒癥狀不明顯 1.3.089 關于氣性壞疽的敘述,下列哪項是正確的? A.干性壞疽合并厭氧菌感染所致 B.表皮擦傷合并腐敗菌感染所致 C.濕性壞疽合并厭氧菌感染所致 D.深在性開放性創(chuàng)傷合并厭氧產氣菌感染所致 E.氣胸合并感染所致 1.3.093 光鏡觀察,凝固性壞死與干酪樣壞死的主要區(qū)別在于 A.HE染色壞死組織紅染、顆粒狀 B.壞死灶周有炎反應 C.壞死組織內可見細胞核碎片 D.壞死組織可繼發(fā)液化 E.壞死區(qū)內可見原有細胞和組織輪廓殘影 1.3.098 急性胰腺炎時,因脂肪壞死而致大量脂肪酸形成,常繼發(fā) A.凝固性壞死 B.干酪樣壞死 C.鈣皂形成 D.濕性壞疽 E.纖維蛋白樣壞死 1.3.105 不發(fā)生纖維蛋白樣壞死的組織是 A.神經組織 B.心肌間質 C.心內膜 D.皮下組織 E.小血管壁 1.3.108 下列病變中屬于不可逆性改變的是 A.細胞水腫 B.線粒體腫脹 C.粗面內質網(wǎng)脫顆粒 D.核碎裂 E.細胞膜破裂 1.3.110 纖維蛋白樣壞死物物質內不含有的成分是 A.免疫球蛋白 B.纖維蛋白 C.崩解的膠原纖維 D.類脂質 E.以上都不是 1.3.113 光鏡下HE染色的切片中,結締組織內有細絲、顆粒狀的紅染物質,可能是結締組織發(fā)生了 A.透明變性 B.淀粉樣變性 C.黏液變性 D.纖維蛋白樣壞死 E.干酪樣壞死 1.3.114 腸扭轉可致腸管發(fā)生 A.干性壞疽 B.濕性壞疽 C.氣性壞疽 D.液化性壞死 E.干酪樣壞死 1.3.117 電鏡下,證實細胞凋亡的特征性改變是 A.細胞皺縮 B.細胞器退變 C.染色質邊集 D.胞核裂解 E.凋亡小體形成 1.3.119 風濕病的病變組織易發(fā)生 A.透明變性 B.淀粉樣變性 C.黏液變性 D.氣球樣變 E.脂肪變性 1.3.123 下列哪種病變不易發(fā)生機化? A.腦血管畸形伴血栓形成 B.腦軟化灶 C.皮下陳舊性血腫 D.脾梗死灶 E.膿腫 1.3.124 下列哪種物質不出現(xiàn)在細胞內? A.三酰甘油 B.免疫球蛋白 C.淀粉樣物質 D.含鐵血黃素 E.黑色素 1.3.125 惡病質常致 A.局部性萎縮 B.全身性萎縮 C.壓迫性萎縮 D.失用性萎縮 E.內分泌性萎縮 1.3.126 結核球的本質是干酪樣壞死物被 A.鈣化 B.機化 C.包裹 D.液化 E.排出 1.3.128 病毒性肝炎時肝細胞最易發(fā)生的變性是 A.脂肪變性 B.透明變性 C.細胞水腫之水變性 D.淀粉樣變性 E.黏液變性 1.3.132 壞死對機體的影響大小與下列哪項無關? A.壞死細胞的生理重要性 B.壞死細胞的數(shù)量 C.壞死細胞的再生能力 D.發(fā)生壞死器官的儲備代償能力 E.壞死灶內有無鈣化 1.3.134 關于增生,下述哪項是錯誤的? A.增生的組織、器官體積增大 B.增生就是實質細胞增多 C.增生與激素和生長因子作用有關 D.生理和病理情況下均可增生 E.過度的病理性增生就會發(fā)展成腫瘤 2.3.038 肉眼觀察為不健康肉芽組織的標志是 A.鮮紅色、顆粒狀 B.蒼白色、并高出創(chuàng)面 C.傷口感染 D.傷口內有異物 E.傷口經久不愈 2.3.039 細胞再生過程中,生長停止的調控與下列哪種因素有關? A.腫瘤壞死因子(TNF) B.生長因子 C.白介素 D.細胞接觸抑制 E.神經生長因子 2.3.040 創(chuàng)傷性神經瘤的形成是由于 A.神經纖維斷端變性 B.神經纖維斷端的施萬細胞壞死 C.再生軸突與增生的施萬細胞和神經束衣的成纖維細胞混合在一起彎曲成團 D.施萬細胞的過度增生 E.施萬細胞與增生的結締組織混合在一起彎曲成團 3.3.002 淤血器官 A.色暗紅,體積增大,切面干燥,功能增強,溫度降低 B.色蒼白,體積增大,切面干燥,功能減退,溫度降低 C.色暗紅,體積增大,切面濕潤,功能增強,溫度降低 D.色暗紅,體積增大,切面濕潤,功能減退,溫度降低 E.色蒼白,體積縮小,切面濕潤,功能增強,溫度升高 3.3.003 心衰細胞見于 A.左心衰竭時肺泡腔內 B.右心衰竭時肺泡腔內 C.肺水腫時肺泡腔內 D.肝淤血時肝臟內 E.脾淤血時脾臟內 3.3.008 檳榔肝的形成是由于 A.肝小葉間靜脈淤血和結締組織增生 B.肝臟出血和肝細胞壞死 C.肝細胞壞死和結締組織增生 D.中央靜脈及肝竇淤血和肝細胞脂肪變性 E.小膽管和結締組織增生 3.3.011 血栓形成是指 A.血液發(fā)生凝固形成固體質塊的過程 B.在活體組織內血液發(fā)生凝固形成固體質塊的過程 C.心血管腔內血液成分發(fā)生凝固形成固體質塊的過程 D.在活體的心血管腔內血液發(fā)生凝固或血液中的某些有形成分相互粘集形成固體質塊的過程 E.活體組織內紅細胞發(fā)生凝固形成固體質塊的過程 3.3.032 最常見的栓子是 A.血栓 B.脂肪 C.空氣 D.羊水 E.寄生蟲 3.3.037 下列栓塞哪項能導致彌散性血管內凝血? A.脂肪栓塞 B.羊水栓塞 C.空氣栓塞 D.減壓病 E.血栓栓塞 3.3.041 脾、腎梗死灶肉眼檢查的主要特點為 A.多呈地圖狀、灰白色,界限清楚 B.多呈不規(guī)則形、暗紅色,界限不清 C.多呈楔形、暗紅色,界限不清 D.多呈地圖形、暗紅色,界限不清 E.多呈楔形、灰白色,界限清楚 3.3.042 引起肺出血性梗死的主要原因是 A.肺靜脈阻塞,肺動脈淤血,側支循環(huán)不能建立 B.左心衰竭,肺靜脈回流受阻 C.肺動脈阻塞,肺靜脈壓增高,支氣管動脈供血不足,側支循環(huán)不能建立 D.肺動脈及支氣管動脈同時阻塞 E.肺靜脈及支氣管動脈同時阻塞 3.3.043 容易發(fā)生出血性梗死的器官是 A.心 B.腎 C.腦 D.腸 E.脾 3.3.045 肺梗死患者胸痛的主要原因是 A.肺通氣障礙 B.梗死區(qū)胸膜炎 C.壞死組織刺激支氣管 D.出血灶刺激支氣管 E.以上都不是 3.3.048 貧血性梗死發(fā)生于 A.組織疏松的器官 B.有雙重血液供給的器官 C.組織結構致密的器官 D.嚴重淤血的器官 E.以上都不是 3.3.054 健康孕婦在分娩時突然出現(xiàn)發(fā)紺、呼吸困難、休克,應考慮為 A.過敏性休克 B.羊水栓塞 C.心力衰竭 D.肺水腫 E.血型不合引起急性溶血 3.3.055 引起脾、腎、肺梗死最常見的原因是 A.動脈受壓閉塞 B.動脈痙攣 C.動脈栓塞 D.血栓形成 E.動脈粥樣硬化 3.3.088 風濕性心臟病二尖瓣上的疣狀贅生物是 A.白色血栓 B.紅色血栓 C.混合血栓 D.透明血栓 E.血凝塊 3.3.092 尸體解剖時血管中常見到的固體質塊是 A.白色血栓 B.紅色血栓 C.混合血栓 D.透明血栓 E.血凝塊 4.3.001 下列哪項最符合炎癥的定義? A.是機體血管系統(tǒng)對致炎因子的反應 B.是致炎因子誘發(fā)的機體的血管反應 C.是具有血管系統(tǒng)的活體組織發(fā)生的防御反應 D.是具有血管系統(tǒng)的活體組織的損傷反應 E.是具有血管系統(tǒng)的活體組織對損傷因子的防御反應 4.3.006 炎癥反應最重要的特征是 A.血管擴張 B.血漿滲出 C.纖維蛋白(纖維素)滲出 D.白細胞游出 E.紅細胞漏出 4.3.014 漿液性卡他的發(fā)病部位是 A.關節(jié) B.心包 C.皮膚 D.黏膜 E.肺泡壁 4.3.015 關于纖維蛋白性炎的敘述,下列哪項是正確的? A.合并有少量中性粒細胞浸潤時應稱為化膿性纖維蛋白性炎 B.當出現(xiàn)機化以后便引起纖維蛋白性粘連 C.其好發(fā)部位為黏膜、漿膜和肺 D.假膜的成分包括纖維蛋白、白細胞、間皮細胞和細菌 E.喉部假膜常與其下方的黏膜疏松粘連,易剝脫 4.3.016 假膜性炎指的是 A.黏膜的纖維蛋白性炎 B.漿膜的纖維蛋白性炎 C.皮膚的纖維蛋白性炎 D.黏膜的漿液性炎 E.漿膜的漿液性炎 4.3.018 下列腸道疾病中哪種屬假膜性炎? A.腸傷寒 B.腸結核 C.急性細菌性痢疾 D.中毒型細菌性痢疾 E.阿米巴痢疾 4.3.020 下列肺部炎癥中哪種屬纖維蛋白性炎? A.肺結核 B.病毒性肺炎 C.大葉性肺炎 D.小葉性肺炎 E.支原體肺炎 4.3.023 關于蜂窩織炎的描述,下列哪項是正確的? A.常由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 B.常見部位是內臟器官、肌肉和闌尾 C.與細菌分泌的激酶和玻璃酸酶(透明質酸酶)有關 D.細菌不容易經組織間隙、淋巴管和血道蔓延擴散 E.常有明顯的組織壞死 4.3.024 下列哪項最能反映膿腫的本質? A.是局限性化膿性炎,局部有組織壞死液化和膿腔形成 B.發(fā)病部位為皮下和肌肉 C.致病菌為金黃色葡萄球菌 D.愈合后局部常有瘢痕形成 E.時彌漫性化膿性炎,有組織壞死液化 4.3.031 在細菌感染的炎癥病變中,最常見的炎細胞是 A.淋巴細胞 B.漿細胞 C.中性粒細胞 D.嗜酸粒細胞 E.單核-吞噬細胞 4.3.032 在病毒感染的病灶中最常見的炎細胞是 A.淋巴細胞 B.漿細胞 C.中性粒細胞 D.嗜酸粒細胞 E.單核-吞噬細胞 4.3.033 膿細胞是指變性、壞死的 A.淋巴細胞 B.漿細胞 C.中性粒細胞 D.嗜酸粒細胞 E.單核-吞噬細胞 4.3.034 在寄生蟲感染引起的炎癥病灶中,最常見的炎細胞是 A.淋巴細胞 B.漿細胞 C.中性粒細胞 D.嗜酸粒細胞 E.單核-吞噬細胞 4.3.038 下列哪種細胞在慢性炎中較常見? A.中性粒細胞 B.嗜酸粒細胞 C.嗜堿粒細胞 D.漿細胞 E.肥大細胞 4.3.039 肉芽腫性炎中類上皮細胞來源于 A.中性粒細胞 B.嗜酸粒細胞 C.巨噬細胞 D.淋巴細胞 E.漿細胞 4.3.041 屬于急性增生性炎的是 A.腸傷寒 B.細菌性痢疾 C.急性膽囊炎 D.非特異性腸炎 E.急性闌尾炎 4.3.043 菌血癥出現(xiàn)在 A.炎癥的早期 B.炎癥的中期 C.炎癥的后期 D.炎癥的慢性期 E.炎癥的恢復期 4.3.044 膿腫膜的主要成分是 A.周邊正常組織 B.炎細胞 C.肉芽組織 D.壞死組織 E.纖維蛋白 4.3.047 肉芽腫主要是由下列哪種細胞增生形成? A.成纖維細胞 B.巨噬細胞 C.淋巴細胞 D.漿細胞 E.血管內皮細胞 4.3.049 下列哪種病變中有Langhans巨細胞存在? A.新月體 B.傷寒小體 C.Aschoff小體 D.結核結節(jié) E.硅結節(jié) 4.3.051 下列哪項不符合炎性息肉的特點? A.突出于黏膜表面 B.由實質細胞增生形成 C.常有蒂與黏膜相連 D.屬于慢性炎 E.常見于鼻黏膜和子宮頸 4.3.069 關于膿腫的敘述,下列哪項是正確的? A.為彌漫性化膿性炎 B.為局限性化膿性炎 C.一定有膿腔形成 D.局部組織增生明顯 E.中性粒細胞彌漫浸潤 4.3.070 關于竇的敘述,下列哪項是錯誤的? A.是由深部膿腫或壞死發(fā)展而成的 B.深部膿腫或壞死向體表穿破而成 C.深部膿腫或壞死向自然管道穿破形成 D.均為化膿性炎所致 E.是只有一個開口的病理性盲管 4.3.076 關于炎癥的敘述,下列哪項是不正確的? A.血管反應是炎癥的中心環(huán)節(jié) B.任何損傷因素均可作為致炎因子 C.炎癥對機體既有利,又有潛在危害性 D.炎癥既有局部反應,又可有全身反應 E.凡是炎癥都應用抗生素治療 4.3.080 下列哪項不屬于增生性炎? A.傷寒 B.細菌性痢疾 C.急性鏈球菌感染后腎小球腎炎 D.子宮頸息肉 E.炎性假瘤 4.3.082 關于毒血癥的敘述,下列哪項是錯誤的? A.一般不會出現(xiàn)蛋白尿 B.病人的血培養(yǎng)沒有細菌生長 C.臨床上病人出現(xiàn)全身中毒癥狀 D.由細菌的毒素或毒性產物吸收入血引起 E.嚴重時會出現(xiàn)中毒性休克 4.3.083 關于敗血癥的敘述,下列哪項是錯誤的? A.敗血癥的病人有全身中毒癥狀 B.敗血癥的病人可出現(xiàn)皮膚、黏膜出血點 C.細菌進入血后便稱為敗血癥 D.敗血癥的病人可有肝、脾和淋巴結大 E.血培養(yǎng)常有細菌生長 4.3.088 關于慢性炎的敘述,下列哪項是不正確的? A.根本原因是致炎因子持續(xù)存在并不斷損傷組織 B.常由急性炎轉化而來 C.不會急性發(fā)作 D.有的慢性炎病因不十分清楚 E.有的慢性炎起病時沒有急性炎的表現(xiàn) 4.3.096 炎性息肉的特點應不包括 A.屬于慢性炎 B.有局部黏膜、腺體或肉芽組織增生 C.形成了突出于黏膜表面的腫塊 D.好發(fā)部位為鼻黏膜和子宮頸 E.因是癌前病變而引起重視 4.3.097 炎性假瘤不具有如下特點 A.是一種良性瘤 B.肉眼形態(tài)和X線所見與腫瘤相似 C.常見的好發(fā)部位是眼眶和肺 D.由局部組織的炎性增生形成 E.為一邊界清楚的腫瘤樣團塊 5.3.001 下列哪項是惡性瘤的主要特征? A.核分裂象多見 B.細胞多、間質少 C.瘤巨細胞形成 D.浸潤性生長和轉移 E.出血壞死 5.3.002 含有三個胚層組織成分的腫瘤稱為 A.間葉瘤 B.混合瘤 C.畸胎瘤 D.錯構瘤 E.迷離瘤 5.3.003 下列哪項是診斷惡性瘤的主要根據(jù)? A.腫瘤有出血 B.腫瘤有壞死 C.腫瘤的異型性明顯或瘤細胞原始、幼稚 D.腫瘤有潰瘍形成 E.老年人、進行性消瘦 5.3.004 良、惡性瘤的最根本的區(qū)別在于 A.切除后是否復發(fā) B.腫瘤生長的快慢 C.腫瘤細胞的異型性 D.是否呈浸潤性生長 E.用手是否可以推動 5.3.005 下列哪項腫瘤是惡性瘤? A.多形性腺瘤 B.甲狀腺囊腺瘤 C.成肌纖維細胞瘤 D.軟骨母細胞瘤 E.髓母細胞瘤 5.3.006 癌與肉瘤的最主要區(qū)別是 A.瘤細胞的分布方式不同, B.組織來源不同 C.腫瘤內血管多少不同 D.轉移的途徑不同 E.發(fā)生的年齡不同 5.3.007 Krukenberg瘤的本質是 A.直腸腺癌 B.胃黏液癌 C.卵巢癌 D.乳腺癌 E.腎細胞癌 5.3.008 易經血道轉移的腫瘤是 A.胃癌 B.絨毛膜癌 C.皮膚鱗狀細胞癌 D.乳腺癌 E.食管癌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