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處方來源 | 《金匱》卷下。
|
藥物組成 | 訶黎勒10枚(煨)。
|
加減 | |
功效 | 溫澀固腸。
|
主治 | 氣利。
|
制備方法 | 上為散。
|
用法用量 | 粥飲和,頓服。
|
用藥禁忌 | |
臨床應用 | 1.氣利:予昔寓克白路,治鄉(xiāng)人陶姓曾用之。所用為訶子殼,取其味澀能止。彼以藥末味澀,不能下咽,和入粥中強吞之,日進一服,三日而止。氣利用止?jié)X黎勒散者,實因久利而氣虛下陷,意與近人治晨泄用四神丸略同。 2.氣痢:楊某,男,38歲。1957年秋,患痢疾已三天,小腹疼痛,里急后重,頻欲登廁,每次多排出少量粉凍樣腸垢,純白無血,有時則虛坐努責,便之不出。自覺肛門有物嵌頓重墜,晝夜不已。前醫(yī)曾予芍藥湯加減,一劑后,病情加劇。邀診。舌苔白滑,脈沉帶緊。詢之知發(fā)病前后未見寒熱現(xiàn)象,似屬氣痢,乃試用《金匱》訶黎勒散:訶子10枚(煨,剝去核),研末,用米粥湯一次送服。約隔一小時許,當肛門窘迫難忍之時,經用力努掙,大便迅即直射外出。從此肛門如去重負,頓覺舒適,后調理脾胃之方而康復。 |
藥理作用 | |
各家論述 | 1.《金匱玉函二注》:訶黎勒有通有澀,通以下涎液,消宿食,破結氣,澀以固腸脫;佐以粥飲引腸胃,更補虛也。 2.《金匱要略心典》:訶黎勒澀腸而利氣,粥飲安中益腸胃,頓服者,補下治下制以急也。 3.《金匱要略易解》:此方獨用一味訶黎勒并收溫斂虛滑、消除垢濁的功效,更調以粥飲來益胃補虛以助谷氣、化精微,復上升之常,平下泄之變,真可謂善于利用藥的專長及其兼長了。 |
備注 |
經論書籍: | 《經絡全書》 | 《四圣心源》 | 《內經評文》 | 《靈樞懸解》 | 《素問懸解》 | 更多>> |
傷寒金匱: | 《傷寒說意》 | 《傷寒心法要訣》 | 《傷寒懸解》 | 《傷寒尋源》 | 《傷寒醫(yī)訣串解》 | 更多>> |
診治書籍: | 《脈訣刊誤》 | 《脈訣乳! | 《脈理求真》 | 《脈確》 | 《脈象統(tǒng)類》 | 更多>> |
本草書籍: | 《本草崇原》 | 《本草從新》 | 《本草撮要》 | 《本草分經》 | 《本草綱目》 | 更多>> |
方言書籍: | 《洪氏集驗方》 | 《華佗神方》 | 《回生集》 | 《本草分經》 | 《急救便方》 | 更多>> |
內科書籍: | 《中國醫(yī)籍考》 | 《中風論》 | 《重訂靈蘭要覽》 | 《重訂廣溫熱論》 | 《止園醫(yī)話》 | 更多>> |
婦科書籍: | 《產寶》 | 《產鑒》 | 《婦科秘方》 | 《婦科秘書》 | 《婦科問答》 | 更多>> |
兒科書籍: | 《保嬰撮要》 | 《保幼新編》 | 《慈幼便覽》 | 《慈幼新書》 | 《達生編》 | 更多>> |
外科書籍: | 《金瘡秘傳禁方》 | 《救傷秘旨》 | 《立齋外科發(fā)揮》 | 《傷科補要》 | 《傷科大成》 | 更多>> |
五官書籍: | 《白喉全生集》 | 《白喉條辨》 | 《包氏喉證家寶》 | 《喉科秘訣》 | 《喉科指掌》 | 更多>> |
針灸書籍: | 《針經指南》 | 《針灸大全》 | 《針灸甲乙經》 | 《針灸聚英》 | 《針灸神書》 | 更多>> |
醫(yī)論書籍: | 《思考中醫(yī)》 | 《四圣懸樞》 | 《塘醫(yī)話》 | 《推求師意》 | 《外經微言》 | 更多>> |
醫(yī)案書籍: | 《馬培之醫(yī)案》 | 《奇癥匯》 | 《三家醫(yī)案合刻》 | 《邵蘭蓀醫(yī)案》 | 《孫文垣醫(yī)案》 | 更多>> |
綜合書籍: | 《急救廣生集》 | 《景岳全書》 | 《明醫(yī)雜著》 | 《明醫(yī)指掌》 | 《儒門事親》 | 更多>> |
養(yǎng)生書籍: | 《食療方》 | 《壽世傳真》 | 《壽世青編》 | 《心醫(yī)集》 | 《服食導餌》 | 更多>> |
其它書籍: | 《本草問答》 | 《瘋門全書》 | 《厘正按摩要術》 | 《醫(yī)暇卮言》 | 《圓運動的古中醫(yī)學》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