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瑞麟
《難經(jīng)》著作于何時?作者是誰?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筆者本曾從《難經(jīng)》本身的學術(shù)觀點及其發(fā)展變化軌跡考察,提出兩點有力的內(nèi)證,又從兩漢時期的文獻推敲,得到三個方面佐證,從而認定《難經(jīng)》是戰(zhàn)國時期的作品,其作者是秦越人[1]!峨y經(jīng)》首創(chuàng)獨取寸口脈法,它的形成不是偶然的,它具有不同于古代其他切脈法的特點,它在脈學上取得了史無前例的偉大成就,其對漢以后脈學的滲透與影響,已為廣大學者所公認。然而,其對兩漢脈學的滲透與影響,由于過去對《難經(jīng)》成書年代與作者缺乏正確的認識,故未引起學術(shù)界的充分注意。本文就《難經(jīng)》脈學的形成、特點及其對兩漢脈學的滲透和影響略述管見,以就正于高明。
一、《難經(jīng)》脈學的形成
中醫(yī)切脈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
黃帝內(nèi)經(jīng)》中就有多種切脈法的詳細記述。例如:《素問·三部九候論》記載了一種遍診頭、手、足三部,每部天、地、人九候的切脈法,它在《內(nèi)經(jīng)》里占居脈診的主導(dǎo)地位。這種切脈法是在全身多個部位上,幾乎只要脈管顯露或脈動應(yīng)手的地方都要進行切脈。這在臨床實際運用上是很不方便的,須有一種簡便易行,且能作為診斷依據(jù)的切脈法來代替它。又如:《靈樞·禁服篇》和《素問·六節(jié)臟象論》都記載了一種寸口、人迎切脈法,它是取陽明經(jīng)之人迎脈與太陰經(jīng)之氣口脈兩個部位進行診察的切脈法。從人迎與氣口脈象的異?菏ⅲf明疾病可能發(fā)生在什么經(jīng)脈,并指出亢極則有危險的可能;兩者對比亦很重要,所謂“寸口主中,人迎主外”,用兩者概括陰陽、表里、臟腑的變化。這種切脈法反映了脈法由繁到簡的發(fā)展趨勢。再如《內(nèi)經(jīng)》里還記載了一種氣口切脈法,《素問·經(jīng)脈別論》說:“氣口成寸,以決死生。”《素問·五臟別論》說:“氣口何以獨為五臟主?岐伯曰:胃者,水谷之海,六府之大原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養(yǎng)五臟氣;氣口亦太陰也,是以五臟六腑之氣味,皆出于胃,變見于氣口。”《素問·陰陽應(yīng)象大論》說:“按尺寸,觀浮沉滑澀,而知病所生!睔饪冢侵竷墒謽锕莾(nèi)側(cè)橈動脈的切脈部位,這個部位和手的魚際相距一寸,故又名寸口,說明當時對此處動脈已經(jīng)特別重視。這種脈是獨取寸口切脈法以前的切脈法。到了戰(zhàn)國時期,《難經(jīng)》的作者秦越人深入研究了《內(nèi)經(jīng)》的脈法,在上述有關(guān)“三部九候”、“氣口”等理論的啟發(fā)下,又在醫(yī)療實踐中充分認識到典型抽樣的可靠性和必要性,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并使用了獨取寸口切脈法。
二、《難經(jīng)》脈學的特點
《難經(jīng)》非常重視脈學,將有關(guān)論脈的部分放在最前面,從第一難起至第二十一難止,整整用了四分之一的篇幅,論述了首創(chuàng)的獨取寸口切脈法!峨y經(jīng)》脈法的特點是:獨取兩手的寸口動脈,分寸、關(guān)、尺三部,浮、中、沉九候,經(jīng)脈配合臟腑定位,以候五臟六腑的疾病變化。
《難經(jīng)·一難》根據(jù)經(jīng)絡(luò)學說的原理,提出“寸口者,脈之大會,手太陰之動脈”這一論點,因而創(chuàng)立了“獨取寸口,以決五臟六腑死生吉兇”的診法!峨y經(jīng)·二難》在寸口部位上“分寸為尺,分尺為寸”,確定以寸、關(guān)、尺為三部。《難經(jīng)·十八難》進一步指出“三部者,寸關(guān)尺也;九候者,浮中沉也!毙纬闪霜毴〈缈谇忻}的三部九候法!峨y經(jīng)·十八難》首先提出“脈有三部,部有四經(jīng),手有太陰、陽明,足有太陽、少陰,為上下部,何謂也?然:手太陰、陽明金也,足少陰、太陽水也,金生水,水流下行而不能上,故在下部也。足厥陰、少陽木也,生手太陽、少陰火,火炎上行而不能下,故為上部。手心主、少陽火,生足太陰、陽明土,土主中宮,故在中部也。此皆五行子母更相生養(yǎng)者!边@是根據(jù)經(jīng)脈的表里關(guān)系和五行屬性,按五行相生的順序分別與經(jīng)脈相配合,作為臨床診察臟腑疾病的定位。這樣,《難經(jīng)》就用其首創(chuàng)的獨取寸口切脈法,取代了《內(nèi)經(jīng)》的遍診全身的三部九候法、寸口人迎切脈法和氣口切脈法等古代的切脈法,實是《難經(jīng)》的一大發(fā)明。
自從《難經(jīng)》獨取寸口切脈法問世以后,就獨占醫(yī)壇,成了歷代醫(yī)家切脈的準繩,直到現(xiàn)代中醫(yī)臨床仍然沿用不衰。誠然,“至今天下言脈者,由扁
鵲也!眱汕Ф嗄陙淼呐R床實踐證明,它不僅診察方便,能夠作為診斷的依據(jù),而且可以作為進一步研究中醫(yī)脈學,實現(xiàn)中醫(yī)脈診現(xiàn)代化的基礎(chǔ)。正如張山雷《難經(jīng)匯注箋》所說:“《素問》診脈之法,三部九候,本不獨取寸口。古法蓋極繁賾,至《難經(jīng)》則獨取寸口,簡而能賅,遂開診法之大宗。此《難經(jīng)》所以為醫(yī)家萬古不祧之祖也”。
三、《難經(jīng)》脈學對兩漢脈學的涌透和影響
戰(zhàn)國時期秦越人著作《難經(jīng)》,獨取寸口切脈法是其討論的中心內(nèi)容之一,它早就滲透于兩漢脈學之中,被兩漢醫(yī)學家繼承、推廣和在臨床實踐中廣泛運用,對兩漢脈學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這是歷史事實。
1.西漢初年,淳于意對《難經(jīng)》脈學的繼承:據(jù)司馬遷《史記·扁鵲倉公列傳》記載,淳于意答漢帝詔問時有這樣一段問答:“問臣意:所診治病,病名多同而診異,或死或不死,何也?對曰:病名多相類,不要知,故古圣人為之《脈法》以起度量,立規(guī)矩權(quán)衡,安繩墨,調(diào)陰陽,別人之脈各名之,與天地相應(yīng),參合于人,故乃別百病以異之,有數(shù)者能之,無數(shù)者同之。然《脈法》不可勝驗,診疾人以度異之,乃可別同名,命病主在所居。今臣意所診者,皆有診籍,所以別之者,臣意所受師方適成,師死,以故表籍所診,期決死生,觀所失所得者合《脈法》,以故至今知之!;在這里淳于意三次提到《脈法》,明確指出《脈法》是“古圣人為之”而不是他的著作,并反復(fù)強調(diào)他在臨床實踐中是以《脈法》為理論依據(jù)給病人診斷疾病“期決死生”的。這種《脈法》所載的脈法就是《難經(jīng)》獨取寸口切脈法,這從下列幾個方面可以得到證明。一是王叔和《脈經(jīng)·卷五·扁鵲陰陽脈法第二》所載三陽三陰脈象,與今本《難經(jīng)·七難》所述,基本相同。二是王冰《素問注》中曾幾次征引《脈法》的內(nèi)容,在《素問·三部九候論》和《素問·平人氣象論》注文中“《脈法》曰”的內(nèi)容,與今本《難經(jīng)·十四難》首段所述的內(nèi)容相同。三是何愛華教授曾經(jīng)分析《史記·扁鵲倉公例傳》所載倉公之全部診籍——二十六例病案,以診法而論,除屬于“望診”二例,屬于“問診”二例外,尚有二例模糊不明,共計六例。其余全部之二十例皆為“切脈法”,占總數(shù)之77%。其中四例皆謂診“脈口”、“左口”、“右口”等,無一例道及診“人迎”或“趺陽”者。且有二例候得“心脈濁躁”,二例候得“肝脈弦出左口,躁濁而靜,少陽初代”,三例候得“腎主濁,在太陰,脈澀而不屬”等,三例候得“肺氣熱,不平而代,乍躁乍大,脈來散數(shù)”等以候五臟六腑病變之事實。由此觀之,倉公診籍實為執(zhí)《難經(jīng)》“獨取寸口,以決五臟六腑死生吉兇之法”者的具體實例,證明《難經(jīng)》獨取寸口切脈法的特點與倉公診籍運用的脈法,即是《難經(jīng)》首創(chuàng)的獨取寸口切脈法[3]。
2.東漢初年,涪翁、程高、郭玉對《難經(jīng)》脈學的推廣:范曄《后漢書·方術(shù)列傳·郭玉傳》記載了東漢名醫(yī)郭玉的生平事跡,從中可知東漢初年的醫(yī)學家涪翁→程高→郭玉的醫(yī)學是師徒相授,一脈相承,推廣了《難經(jīng)》的脈學。
《郭玉傳》首先談到了郭玉的師承關(guān)系!俺,有老父不知何出,常漁釣于涪水,因號涪翁。乞食人間,見有疾者,時下針石,輒應(yīng)時而效。著《針經(jīng)》、《診脈法》傳于世。弟子程高尋求積年,翁乃授之。高亦隱跡不仕。玉少師事高,學診六微之技,陰陽隱側(cè)之術(shù)。”說明郭玉年輕時拜程高為師學醫(yī),程高的醫(yī)學是涪翁傳授的,涪翁曾經(jīng)著作《針經(jīng)》和《診脈法》在社會上流傳。郭玉向程高學習的內(nèi)容,有醫(yī)方、診斷、測候三陽三陰脈候、考究陰陽變化的技術(shù)。唯有《難經(jīng)·七難》完整地記載著一年六季三陽三陰脈候。由此可見,郭玉學習測候三陽三陰脈候的技術(shù),實由《難經(jīng)》而來。
《郭玉傳》接著記述郭玉在東漢和帝時(公元89~105年)曾任太醫(yī)丞,診治疾病多有效驗,并載郭玉精通《難經(jīng)》首創(chuàng)的獨取寸口切脈法的一個頗有意義的故事!昂偷蹠r,為太醫(yī)丞,多有效應(yīng)。帝奇之,仍試令嬖臣美手腕者與女子雜處帷中,使玉各診一手,問所疾苦。玉曰:左陰右陽,脈有男女,狀若異人,臣疑其故。帝嘆息稱善!边@個故事說明郭玉是獨取兩手寸口脈進行切脈的,并熟練地從左右兩手的不同脈象表現(xiàn)區(qū)別男女陰陽,這正是他具體運用了《難經(jīng)·十九難》所述以尺部脈之強弱區(qū)別男女之不同脈象的方法。
3.東漢末年,張仲景對《難經(jīng)》脈學的運用:張仲景《
傷寒雜病論·序》有“勤求古訓,博采眾方,撰用《素問》、《九卷》、《八十一難》、《陰陽大論》、《胎臚藥錄》,并平脈辨證,為《傷寒雜病論》,合十六卷”的記述。說明張仲景撰寫《傷寒雜病論》時,參考了五部古典醫(yī)籍,而《難經(jīng)》是其中之一。張仲景在序文里,似乎批判了“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陽,三部不參”的獨取寸口切脈法。但從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當時的醫(yī)學界已經(jīng)普遍盛行獨取寸口切脈法了。因為隨著時間的推移,臨床實踐的檢驗,證明它是一種簡便易行切實可靠的脈法。
張仲景似乎是主張寸口、人迎和趺陽三部合參的脈法,但從今本《傷寒論》和《金匱要略方論》中可以看到他運用獨取寸口切脈法最多,診趺陽脈很少,沒有看到診人迎脈的記載,證明獨取寸口脈法是被他廣泛運用的事實。何愛華教授曾經(jīng)考察關(guān)、尺二部脈法,在今本《傷寒論》的49、50、120、128、129、154、244、268、286、363等各條中,都有記載。在今本《金匱要略方論》的第六、九、十、十二、十五、十六、十七等各篇中,也有關(guān)、尺二部脈法的記載。尤以《傷寒論·辨陽明病脈證并治篇》中第244條的“太陽病,寸緩、關(guān)浮,尺弱”和《金匱要略方論·血痹
虛勞病脈證并治第六》的“血痹,陰陽俱微,寸口、關(guān)上微,尺中小緊”的記載,寸關(guān)尺三部脈法更為明確。[4]這些,都是張仲景撰用《八十一難》運用獨取寸口切脈法的具體例證。
《難經(jīng)》記述的一些具體病脈,在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中也有類似的記載。例如:《難經(jīng)·五十八難》記述了五種傷寒的脈象,其中的中風、傷寒之脈象,《傷寒論》所述與之十分接近!峨y經(jīng)》說:“中風之脈,陽浮而滑,陰濡而弱。”而《傷寒論》說:“太陽中風,陽浮而陰弱!薄峨y經(jīng)》說:“傷寒之脈,陰陽俱盛而緊澀!倍秱摗氛f:“脈陰陽俱緊者,名為傷寒!睆倪@里可以看出:張仲景描述太陽中風和傷寒的脈象,完全是祖述《難經(jīng)》的。
《難經(jīng)》脈法的記述,在張仲景的著作中亦有所征引!秱摗て矫}法篇》說:“問曰:經(jīng)說脈有三菽六菽重者,何謂也?師曰:人以指按之,如三菽之重者,肺氣也。如六菽之重者,心氣也。如九菽之重者,脾氣也。如十二菽之重者,肝氣也。按之至骨者,腎氣也!边@里的“經(jīng)說”,即是指《難經(jīng)》所說。因這段答詞,是引述《難經(jīng)·五難》的原文。
以上事實證明,《難經(jīng)》脈法對張仲景《傷寒雜病論》脈學的滲透和影響是很深遠的。
參考文獻
[1]張瑞麟.中華醫(yī)史雜志1995;25(2):114.
[2]何愛華.人民保健1960;(3):167.
[3]茍香濤選注,王浩、茍小川整理.(《歷代燕醫(yī)傳選讀》,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3月18~56頁.
[4]何愛華.上海中醫(yī)藥雜志1958;(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