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哪一項不屬于態(tài)度的構成成分(B)
A 認知
B 印象
C 情感
D 意向
【參考解析】態(tài)度的構成。(一)認知成分:認識、了解和評價;(二)情感成分:態(tài)度的核心;(三)行為傾向成分:反應的準備狀態(tài)。
2.在態(tài)度的三種成分中(A)成分相對獨立一些,與其它兩種成分的相互影響也小一些。
A 認知
B 印象
C 情感
D 意向
【參考解析】態(tài)度中三種成分一般來說是相互協(xié)調一致的,沒有矛盾的.但有時發(fā)生矛盾時,其中的情感因素起主要作用,而認知相對獨立一點.生活中 確實有這種情況,有些道理大家都懂得,但并不能真正轉變一個人的態(tài)度,因為認識上的轉變是容易的,要在思想情感上得到轉變就比較困難,也很緩慢.
3.維納的兩維度成敗歸因理論里運氣屬(B)
A 不穩(wěn)定的內在原因
B 不穩(wěn)定的外在原因
C 不安定的原因
D 不能接受的原因
【參考解析】維納根據海德的理論認為:人的行為的原因除了內因和外因外,還應考慮其穩(wěn)定性。所以行為的原因就可以分為(1)內因——外因方面; (2)穩(wěn)定——不穩(wěn)定方面共兩個緯度。兩個方面都很重要,是彼此獨立的。暫時——穩(wěn)定方面在形成期望、預測未來的成敗上至關重要。這樣就形成了四個范疇。
4.認同與順從的最大區(qū)別是(C)
A 前者是一時性的
B 前者是整個態(tài)度的根本轉變
C 前者是自愿的過程
D 前者是最穩(wěn)固的態(tài)度
5.各種媒體的廣告通過改變觀眾的態(tài)度來推銷其商品,這種改變態(tài)度的方法屬(D)
A 群體影響法
B 活動參與法
C 角色扮演法
D 勸導宣傳法
【參考解析】
改變態(tài)度的方法。(1)勸說宣傳法 ;(2)活動參與法;(3)角色扮演法;(4)團體影響法。
6.態(tài)度是個體對人、對事、對周圍世界所持有的一種具有(A)的反應傾向。
A 持久性與穩(wěn)定性
B 穩(wěn)定性與短暫性
C 一致性與短暫性
D 持久性與一致性
【參考解析】態(tài)度一旦形成以后,將會持續(xù)較長時間而不會輕易地改變,有些態(tài)度甚至融合成為個體人格的一部分.態(tài)度的穩(wěn)定性會在行為方式上表現出規(guī)律性,使同一個人對同一對象形成固定的反應傾向.
7.社會測量法主要是通過(B)的方式來收集具體資料,并將資料進行分析處理,從而得出結論。
A 人際關系圖
B 向群體成員提問題
C 參照測量法案
D 群體成員互相打分
【參考解析】社會測量法是一種測定團體人際關系的理論和方法。由美國心理學家J.L.莫雷諾于1930年提出,后來許多心理學家參與研究形成莫雷諾學派,其成果發(fā)表在莫雷諾主編的《社會測量》(1937~1955)雜志上。
莫雷諾的社會測量理論認為,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性聯(lián)系是最基本的社會關系,情感性聯(lián)系的基本類型有吸引(喜歡)、拒斥(反感)和中性(漠視)。通 過對人們之間的情感性聯(lián)系的測定,可以了解到社會的各種人際關系。該理論不能正確認識社會發(fā)展的基本矛盾及其對人際關系的影響,并用團體中揭示出來的社會 心理規(guī)律來解釋各種社會現象,不符合歷史唯物主義觀點。但是,這種社會測量方法對于研究團體內的人際關系不失為一種有用的工具。
社會測量法是向一個團體中的成員提出一些問題,要求他們按照一定的標準選擇自己的朋友,再根據這些選擇來分析團體的人際關系。在設計社會測量 時,研究者必須對下列3個問題作出決策:①向被試提出什么樣的選擇標準的問題。②允許被試有多少個選擇。③一次測量提多少個問題。選擇的標準有強弱之分。 例如,"畢業(yè)分配時你喜歡和班上的誰分到一起工作?"此問題對被試的生活較持久地起作用,屬于強標準。"你喜歡和班上的誰一起去郊游?"此問題可能是臨時 性、情境性的,屬于弱標準。問題也可以拒斥的方式提出。例如,"你不愿意和班上的誰一起去郊游?"在社會測量中,允許被試的選擇數可以限定(如限定被試選 擇喜歡或討厭者2~3人),也可以不限定。一次測量提多少個問題雖無嚴格限制,但一般提3~6個問題者為多。社會測量所得結果,通常用4種方法加以處 理:①圖示法。以小三角形或圓形代表團體中的每個人,他們之間的吸引或拒斥關系用實線或虛線連結起來。這種圖稱為社會關系圖。②矩陣法。作一個□×□的方 形表格(□表示一個團體的人數),表格的首行和首列填上被試的編號,以數值或符號在表格內記入團體各成員之間的吸引或拒斥關系。③指數法。根據每個人被選 擇數或被拒斥數計算出如地位指數、凝聚力指數等,比較其數值的大小。④統(tǒng)計法。用統(tǒng)計的方法處理團體成員的被選擇數或被拒斥數,如求等級相關、機遇比率 等。
社會測量法的優(yōu)點是簡便易行,能直觀地以數量化的形式表明團體的內部結構和人際間的吸引和拒斥關系。缺點是其信度和效度有時較低,難以查明人際吸引或拒斥的原因。
8.社會心理學家凱爾曼提出態(tài)度的轉變過程是(C)
A 認同→ 順從→ 內化
B 接受→ 順從→ 內化
C 服從→ 同化→ 內化
D 順從→ 接受→ 內化
【參考解析】
服從:人們?yōu)榱双@得物質與精神的報酬或避免懲罰而采取表面上的行為.
同化:人們不是被迫而是自愿地接受他人的觀點、信念,使自己的態(tài)度與他人的要求相一致.
內化:這是人們真正從內心深處相信并接受他人的觀點而徹底地轉變自己的態(tài)度.
9.下面有關態(tài)度三種成分說法正確的是(BC)
A 態(tài)度的三種成分之間發(fā)生矛盾時,認知因素會起決定因素
B 態(tài)度的三種成分之間發(fā)生矛盾時,意向與情感的關系超過意向與認知的關系
C 態(tài)度的三種成分中,認知成分相對獨立一些
D 情感是行為的直接準備狀態(tài),是進行具體行動之前的思想傾向。
10.下面哪一項屬于利他行為的特征(B)
A 由于外在因素的影響
B 利他者會有一定的付出或損失
C 希望獲得某種回報
D 不會給利他者帶來生命財產的威脅
【參考解析】利他行為的特征:第一、以利他為目的;第二、自覺自愿,沒有任何外界壓力;第三、利他者本人會有損失
11.道拉德的動機論認為(A)是引起侵犯的一個原因。
A 挫折
B 遺傳基因
C 侵犯榜樣
D 動物攻擊性
【參考解析】多拉德(Dollard)認為攻擊是由挫折所引起,所謂「挫折-攻擊假說」(frustration-aggression hypothesis)的解釋是,當一個人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如遭受阻撓、挫折、攻擊行為也就會產生,例如強盜勒索未遂,竟持刀殺人,就是這個道理.不 過,由挫折所引起的行為反應并不一定是攻擊性的行為,挫折也可能產生退縮(拔腿就跑)、求助或者變本加厲、更加努力等等不同的行為反應.
12.弗洛伊德是從人的(D)來解釋人的攻擊性的。
A 挫折經歷
B 遺傳基因
C 對侵犯性行為有意或無意的觀察學習
D 破壞性本能
【參考解析】弗洛伊德提出了生本能和死本能.死本能代表了毀滅與破壞.當個體的死本能指向內在的自己時,個體就會折磨自己,再嚴重就成為受虐狂,甚至自殺,毀滅自己.而當死本能的能量指向外在時,個體就會表現出對他人、對社會的破壞、傷害、征服.
13.以下哪種攻擊性行為屬于手段性攻擊行為(BCD)
B 母雞攻擊靠近小雞群的貓
C 蜜蜂蜇偷吃蜂蜜的熊
D 炸毀敵方的碉堡
【參考解析】手段性攻擊:也有傷害他人的意圖,但主要目的不是要看被攻擊者的痛苦,而是想獲得其他好處。
14.影響侵犯性行為產生的主要因素有(ABCD)
A 個人所受到挫折
B 個人的性格與認知水平、道德觀念
C 侵犯性榜樣
D 當時的情景
【參考解析】一切威脅和傷害其他個體的行為。主要表現在同種個體之間和各種矛盾沖突中,但在廣義上也包括種間的捕食和反捕食行為?蓞^(qū)分為以下 幾種類型:(1)爭奪空間和資源;(2)社群內的優(yōu)勢等級;(3)爭奪和保衛(wèi)配偶;(4)親子關系即親代管教和懲戒子代的行為(主要是哺乳動物);(5) 種內自殘現象;(6)捕食和反捕食(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