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軍事醫(yī)學執(zhí)業(yè)醫(yī)師考試大綱:核、化、生武器損傷防治學
單元 |
細目 |
要點 |
一、核物理基礎 |
輻射量及其單位 |
(1)放射性活度 |
(2)吸收劑量 | ||
(3)當量劑量 | ||
(4)有效劑量 | ||
二、電離輻射生物學效應 |
1.電離輻射對生物大分子作用 |
(1)電離輻射對DNA的作用 |
(2)電離輻射對蛋白質的作用 | ||
2.電離輻射對細胞和組織的作用 |
(1)細胞和組織的輻射敏感性 | |
(2)染色體畸變 | ||
三、核武器的殺傷作用及其防護 |
1.殺傷因素 |
(1)光輻射的致傷特點 |
(2)沖擊波的致傷特點 | ||
(3)早期核輻射的致傷特點 | ||
(4)放射性沾染的致傷特點 | ||
2.傷類 |
核武器爆炸后產(chǎn)生的傷類 | |
3.防護 |
(1)瞬時殺傷因素的防護 | |
(2)放射性沾染的防護 | ||
(3)戰(zhàn)時劑量控制限值:戰(zhàn)時γ射線全身外照射控制量(GJB2793-96);放射性落下灰在人體和物體表面沾染程度控制值(WSB44-2001) | ||
四、放射損傷 |
1.急性放射病 |
(1)定義、分型、分度、分期 |
(2)中重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的主要臨床特點 | ||
(3)早期病情分類診斷(GBZ104) | ||
(4)中重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治療原則、常用的抗放藥 | ||
(5)腸型、腦型放射病臨床特點 | ||
2.內照射放射損傷 |
(1)定義 醫(yī).學.全.在.線52667788.cn | |
(2)放射性核素在體內的代謝 | ||
(3)內照射損傷臨床特點 | ||
(4)治療原則、常用促排劑 | ||
3.復合傷 |
(1)定義與傷情分度 | |
(2)放射復合傷臨床特點 | ||
(3)治療原則 | ||
4. 皮膚放射損傷 |
皮膚急性放射損傷的臨床特點 | |
5. 小劑量照射及遠后效應 |
(1)小劑量照射的定義 | |
(2)常見的遠后效應 | ||
五、放射衛(wèi)生防護基礎 |
1.概述 |
放射防護的基本原則 |
2.防護標準 |
(1)國家標準中的個人劑量限值(GB18871-2002) | |
(2)國家標準規(guī)定的表面污染限值 | ||
3.放射衛(wèi)生防護 |
(1)外照射防護的基本原則 | |
(2)內照射防護的基本原則 |
推薦閱讀:醫(yī)師資格考試大綱(軍事醫(yī)學2013版)
更多執(zhí)業(yè)醫(yī)師資格證書查詢信息:
2012年執(zhí)業(yè)醫(yī)師資格證書查詢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