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考研
醫(yī)學論文
醫(yī)學會議
考試寶典
網(wǎng)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wǎng)站地圖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理論教學 > 基礎學科 > 病理學 > 正文:第一節(jié) 腎小球腎炎(glomerulonephritis)
    

腎小球腎炎(glomerulonephritis)(泌尿系統(tǒng)疾;腎小球腎炎;彌漫性毛細血管內(nèi)增生性腎小球腎炎)

五、彌漫性膜性腎小球腎炎

  彌漫性膜性腎小球腎炎(diffuse membranous glomerulonephritis)的主要病變?yōu)閺浡阅I小球毛細血管基底膜增厚,常伴有大量蛋白尿,是引起腎病綜合征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腎小球無明顯炎癥現(xiàn)象,故又稱為膜性腎病。起病緩慢,病程長,多見于青年和中年人,兒童患者較少。

  病理變化

  病變?yōu)閺浡,鏡下可見腎小球毛細血管壁增厚,通透性明顯增加,早期病變輕,不易察覺,易與輕微病變性腎小球腎炎混淆。隨病變進展,管壁增厚逐漸加重。

  電鏡下可見毛細血管基底膜表面,上皮細胞下,有多數(shù)細小的小丘狀沉積物;啄け砻嫘纬稍S多釘狀突起插入小丘狀沉積物之間。銀染色基底膜及釘狀突起呈黑色。釘狀突起與基底膜垂直相連形如梳齒(圖12-17,圖12-18)。免疫熒光法證實沉積物內(nèi)含免疫球蛋白和補體,多為IgG和C3,沿基底膜表面呈顆粒狀熒光。早期沉積物和基底膜釘狀突起少而細小,以后逐漸增多、增大,基底膜增厚,釘狀突起伸向沉積物表面將沉積物包圍,最后大量沉積物被埋藏在增厚的基底膜內(nèi),基底膜高度增厚(圖12-19)。沉積物在增厚的基底膜內(nèi)逐漸溶解,使基底膜呈蟲蝕狀。以后這些空隙由基底膜物質(zhì)充填。由于基底膜高度增厚,故毛細血管腔狹小,甚至阻塞。系膜硬化,最后整個腎小球被玻璃樣變。

圖12-17 膜性腎小球腎炎示意圖

1.膜性腎小球腎炎的病變特點示上皮細胞下小丘狀電子致密沉積物
及毛細血管基底膜形成釘狀突起插在沉積物之間
2.膜性腎小球腎炎病變發(fā)展過程

Ⅰ期:基底膜表面小形丘狀沉積物
Ⅱ期:基底膜表面形成釘狀突起插入沉積物之間,銀染色形似梳齒
Ⅲ期:沉積物被增生的基底膜包圍,埋藏于基底膜內(nèi)
Ⅳ期:基底膜增厚,其中部分沉積物消散,呈蟲蝕狀

圖12-18 膜性腎小球腎炎

電鏡下見腎小球毛細血管基底膜表面,上皮細胞下電子致密沉積物,基底膜向表面突出伸入沉積物之間,上皮細胞足突融合 ×12000

圖12-19 膜性腎小球腎炎

電鏡下見腎小球毛細血管基底膜增厚,電子致密沉積物被增生的基底膜包圍并埋藏于基底膜內(nèi) ×16000

  腎小球毛細血管損傷,通透性顯著增加,大量蛋白由腎小球濾過進入腎小管,部分被腎小管再吸收。近曲小管上皮細胞濁腫,胞漿內(nèi)常有玻璃樣變顆粒和大量脂肪空泡。晚期隨腎小球病變加重,腎小管也萎縮。間質(zhì)纖維組織增生,炎性細胞浸潤較少。

  肉眼觀,早期可見腎腫脹,體積增大,色蒼白。切面皮質(zhì)明顯增寬,髓質(zhì)無特殊變化。晚期,腎體積縮小,表面呈細顆粒狀。

  臨床病理聯(lián)系

  膜性腎小球腎炎是引起腎綜合征最常見的原因之一。成人腎病綜合征由膜性腎小球腎炎引起者約占40%,小兒僅占5%。膜性腎小球腎炎時,腎小球基底膜嚴重損傷,通透性顯著增加,大量蛋白包括大分子蛋白都可由腎小球濾過引起嚴重的非選擇性蛋白尿。由于大量蛋白由尿中排出,血漿蛋白降低,引起低蛋白血癥,血漿膠體滲透壓降低,血管內(nèi)液體滲入組織間隙,引起水腫。同時血容量減少,腎小球血流量和腎小球濾過減少,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引起水鈉潴留,進一步加重水腫。因此水腫很嚴重,往往為全身性,以眼瞼和身體下垂部分最明顯,嚴重者并可有胸水和腹水

  高脂血癥的原因還不很清楚,可能由于低蛋白血癥刺激肝合成各種血漿蛋白包括脂蛋白增多,因此病人有高脂血癥和高膽固醇血癥。由于血脂過高,血漿內(nèi)的脂蛋白也可由腎小球濾過,引起脂尿癥。

  膜性腎小球腎炎時,腎小球內(nèi)無明顯增生和炎癥現(xiàn)象。早期,毛細血管不狹窄,血流通暢,故血尿不多見,血壓不高,無明顯氮質(zhì)血癥。晚期,毛細血管阻塞,腎小球硬化,可引起高血壓和腎功能衰竭。

  結局

  膜性腎小球腎炎起病緩慢,病程較長。病變輕者,癥狀可消退或部分緩解。多數(shù)則反復發(fā)作,對皮質(zhì)激素治療效果不顯著。發(fā)展到晚期,大量腎單位纖維化、硬化,可導致腎功能衰竭和尿毒癥。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頁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申明 -誠聘英才 - 網(wǎng)站地圖 - 醫(yī)學論壇 - 醫(yī)學博客 - 網(wǎng)絡課程 - 幫助
醫(yī)學全在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6-202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12017320號
百度大聯(lián)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wǎng)站 中網(wǎng)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