鉤蟲病是我國五大寄生蟲病之一,對人危害極大。鉤蟲呈世界性分布,全球感染人數(shù)估計仍有9億之多。感染人體的鉤蟲主要有二種:即十二指腸鉤蟲(Ancylostoma duodenale Dubini,1843)和美洲鉤蟲(Necator americanus Stiles,1902)。另外,錫蘭鉤蟲偶可寄生人體,危害與前二種鉤蟲相似。古犬鉤蟲和巴西鉤蟲的幼蟲可引起人皮膚幼蟲移行癥(cutaneous larval migrans),其特點是皮膚上呈現(xiàn)出蜿蜒彎曲的線狀皮疹,故稱匐形疹(creeping eruption)。
一、形態(tài)
成蟲:鉤蟲長約1cm,肉紅色,死后為灰白色。其前端較細,有一口囊。美洲鉤蟲與十二指腸鉤蟲形態(tài)有許多異同點(參看下表可以鑒別二者)。
腺體:頭腺1對,主要分泌抗凝素;咽腺3對,主要分泌乙酰膽堿酯酶、膠原酶;排泄腺1對,主要分泌蛋白酶。
二種鉤蟲成蟲形態(tài)鑒別 | ||
鑒別要點 |
十二指腸鉤蟲 |
美洲鉤蟲 |
體形 |
“C”型 |
“S”形 |
幼蟲:分桿狀蚴和絲狀蚴兩個階段。絲狀蚴大小約為0.5-0.7×0.025mm,為感染階段,當侵入人體時,其表面覆蓋的鞘膜被脫掉。
蟲卵:橢圓形、殼薄,無色透明。從人體排出時,卵內(nèi)多為2-4個細胞,卵殼與細胞間有明顯的空隙,二種鉤蟲卵不易區(qū)別。
二、生活史
主要掌握以下幾點:從感染幼蟲到成蟲產(chǎn)卵時間:5-7周。
成蟲寄生部位:小腸上段
診斷階段:蟲卵;絲狀蚴
感染階段:絲狀蚴
致病階段:成蟲、絲狀蚴
體內(nèi)移行:皮膚→血循環(huán)→右心→肺→氣管→咽→小腸
感染方式、途徑:經(jīng)皮膚,赤足下地接觸疫土
可能的其它感染方式與途徑:經(jīng)口直接吞入絲狀蚴;生食轉(zhuǎn)續(xù)宿主的肉類;經(jīng)胎盤、母乳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