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癥是指在正常情況下不該具有的、對某種特定對象產(chǎn)生異常強烈和不必要的恐懼,并出現(xiàn)回避意愿或(和)行為的一種神經(jīng)癥。
1、病前多有膽小、怕羞、被動、依賴、易焦慮、強迫傾向及個性內(nèi)向等性格特征。
2、自知力完整,明知無害卻不能克制,妨礙患者的工作、學習和日常生活。
3、排除焦慮癥、強迫癥、顳葉癲癇、精神分裂癥及正常人的恐懼反應(yīng)。
宜采用藥物治療控制焦慮或驚恐發(fā)作,然后來用行為療法消除其回避行為。
一、藥物治療:控制緊張、焦慮或驚恐發(fā)作,可選用丙咪嗪或阿普唑侖。
二、行為療法:用于各種恐怖癥都可取得良好的效果。治療以暴露療法為主,酌情選用系統(tǒng)脫敏或沖擊療法;同時配合反應(yīng)防止技術(shù),減輕或消除患者的回避行為。
三、其他心理療法:如精神分析、領(lǐng)悟療法、催眠療法,以及支持性心理治療,都可用以治療恐怖癥。
一、遺傳。研究結(jié)果提示廣場恐怖癥可能與遺傳有關(guān),且與驚恐障礙存在一定聯(lián)系。
二、精神分析理論。弗洛伊德把恐怖癥看作是起源于童年期的性心理沖突。通過置換這種防御機制,以某種無關(guān)重要的物體或情境象征地取代了引起心理沖突的人,從而避免了性心理沖突和分離焦慮。
三、條件反射理論。
四、生化。
【臨床表現(xiàn)】 返回
恐怖癥狀的共同特征是:
、倌撤N客體或情境常引起強烈的恐懼;
、诳謶謺r常伴有明顯的植物神經(jīng)癥狀,如頭暈、暈倒、心悸、心慌、顫傈、出汗等;
、蹖謶值目腕w和情境極力回避;
、芑颊咧肋@種恐懼是過分的或不必要的,但不能控制。
常見的臨床類型有以下三種:
一、廣場恐怖癥。
1、害怕離家外出。
2、害怕獨處。
3、害怕離家以后處于無能為力或無助狀況下,不能立即離開該場所。
常見的情況是患者害怕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如乘坐汽車、火車、地鐵、飛機;害怕到人多擁擠的場所,如劇院、餐館、菜市場、百貨公司等;害怕排隊等候;害怕出遠門等。嚴重的病例,可長年在家,不敢出門;甚至在家中也要人陪伴。在有人陪伴時,上述恐懼可顯著減輕。
二、社交恐飾癥。
主要表現(xiàn)為害怕處于眾目睽睽的場合大家注視自己;或害怕自己當眾出丑,使自己處于難堪或窘困的地步。因而害怕當眾說話或表演,害怕當眾進食,害怕去公共廁所解便,當眾寫字時控制不住手發(fā)抖,或在社交場合結(jié)結(jié)巴巴不能作答。害怕見人臉紅,被別人看見;或堅信自己臉紅,已被別人看到,因而惴惴不安者,稱赤面恐怖癥。害怕與別人對視,或自認為眼睛的余光在窺視別人,因而惶恐不安者,稱對人恐怖癥。
三、單純恐怖癥。
或稱特殊恐怖癥。表現(xiàn)為對以上兩種類型以外的某些特殊物體、情境或活動的害怕。這一綜合征包含3個成分:預(yù)期焦慮,即擔心自己會遇見引起恐懼的物體、情境或活動;恐懼本身;以及為了減輕焦慮采取的回避行為。患者害怕的往往不是與這些物體接觸,而是擔心接觸之后會產(chǎn)生可怕的后果。例如:患者不敢接觸尖銳物品,害怕會用這種物品傷害別人:不敢過橋,害怕橋會坍塌,自己掉下水去;害怕各種小動物會咬自己等。
以上各種恐怖癥可單獨出現(xiàn),也可合并存在。
本病以回避對物體、情境或活動的恐懼為特征;患者明知這種恐怖不合理或是過分的,但又不能控制。臨床表現(xiàn)特殊,因而診斷不難。需要鑒別的疾病有:
一、焦慮癥。焦慮可無特殊的對象或?qū)θ粘I钪锌赡馨l(fā)生某種意外的擔心,但無明顯的恐懼和回避行為。廣場恐怖癥可與驚恐發(fā)作同時存在;如果繼發(fā)于對驚恐發(fā)作的擔心,而不敢外出,則應(yīng)診斷為驚恐發(fā)作伴發(fā)廣場恐怖癥。
二、強迫癥。強迫癥狀源于患者內(nèi)心的某些思想或觀念,并非對外界事物的恐懼,常有強迫動作,而少有回避行為。
三、精神分裂癥?捎卸虝旱目植腊Y狀,但有其他精神癥狀同時存在,可資鑒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