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 醫(yī)學微生物學
授課題目 | 病毒的感染與免疫檢查與防治 | 授課日期 | 年 月 日 | ||
授課班級 | 授課時數(shù) | 3 | 授課方式 | 理論課 | |
授課重點難點 | 一、垂直傳播的概念 二、病毒持續(xù)感染的類型,特點 三、病毒的致病機理 四、干擾素 五、抗病毒免疫的特點 六、中和抗體和中和試52667788.cn/job/驗、血凝抑制抗體 七、標本的采集與送檢 八、病毒的細胞培養(yǎng) 九、病毒分離培養(yǎng)的方法與細胞病變效應(CPE) 十、病毒感染的現(xiàn)代診斷方法 十一、病毒感染的免疫預防 | ||||
授課內(nèi)容與時間分配 | 一、整體水平的病毒感染:50’ (一)病毒感52667788.cn/jianyan/染的方式和途徑:概念和舉例 1、水平傳播:呼吸道,消化道,密切接觸,泌尿生殖道 2、垂直傳播:胎盤,產(chǎn)道,母親—胎兒 (二)病毒感染的類型:概念和舉例 1、隱性感染 2、慢性感染——乙肝 4、慢病毒感染——SSPE (三)感染的過程與結局 (四)動物模型 二、細胞水平的病毒感染:30’ (一)溶細胞型感染 (二)穩(wěn)定狀態(tài)感染 (三)細胞調(diào)亡 (四)細胞增生與細胞轉化 (五)病毒基因的整合 三、抗病毒免疫:20’ (一)非特異性:屏障,吞噬體液中殺菌物質(zhì) 1、獲得性非特異性免疫 2、干擾素,干擾現(xiàn)象,干擾素定義,功能,抗病機理、意義 (二)特異性免疫 1、病毒抗原的加工與遞呈 2、體液免疫作用:中和抗體,非中和抗體,抗體介導對靶細胞的作用, 抗體介導促進作用 3、細胞免疫作用:殺傷性T細胞,輔助性T細胞,細胞因子 四、免疫病理作用:30’ 五、病毒感染的檢查方法 (一)標本的采集和送檢 1、用于分離病毒的標本 2、用于檢測抗體的標本 (二)病毒的分離培養(yǎng)方法 1、動物接種 2、雞胚接種 3、細胞培養(yǎng) 原代細胞培養(yǎng)、二倍體細胞培養(yǎng)、傳代細胞培養(yǎng)、細胞病變效應(CPE) (三)病毒感染的其他診斷方法 1、光學顯微鏡檢查包涵體 2、電子顯微鏡檢查病毒體 3、檢測病毒的抗原與核酸:免疫熒光、ELISA、核酸雜交、PCR等 4、檢測病毒的抗體:中和試驗、血凝抑制試驗、ELISA等 六、抗病毒治療 1、抑制病毒脫殼:金剛烷胺 2、核苷類藥物:碘尿苷、無環(huán)鳥苷、丙氧鳥苷、AZT等 3、病毒蛋白酶抑制劑 七、病毒感染的預防 1、人工主動免疫:減毒活疫苗、滅活疫苗、基因工程疫苗 2、人工被動免疫:人血清免疫球蛋白、特異性的人血清球蛋白 | ||||
小結復習思考題 | 1、爸爸,媽媽傳染給自己的孩子是否屬于垂直傳播?為什么? 2、病毒如何引起細胞病變?細胞有那些反應? 3、什么是干擾素,是如何產(chǎn)生的?有哪些主要功能? 4、舉例說明潛伏感染和慢病毒感染。 5、病毒是如何致病的?與細菌致病有何不同? 6、病毒免疫的特點有哪些?與抗細菌免疫最大的不同點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