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胸外科論文程序化健康教育對先天性心臟病患兒家長的作用
【關鍵詞】 程序化 健康教育 先天性心臟病 兒童
先天性心臟病(先心病)是胎兒時期心血管發(fā)育異常引起的畸形疾病,常反復發(fā)作,嚴重威脅患兒身體健康[1]。程序化健康教育是將護理程序運用到健康教育之中,對提高了患兒的健康水平和依從性有一定作用[2,3]。為促進先心病患兒的健康,提高其生活質(zhì)量,2007年9月至2008年3月,我們對100例先心病患兒家長隨機進行程序化健康教育和一般健康教育的對照研究,結(jié)果顯示程序化健康教育更好的提高患兒家長的健康知識水平和患兒生活質(zhì)量。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07年9月至2008年3月在我院心外科住院的先心病患兒100例,其中男69例,女31例,年齡4個月~8歲;家長年齡24~40歲。
1.2 方法 1.2.1 分組:100例患兒隨機分為2組,對照組41例,教育組59例。2組年齡、性別比、文化程度、病情治療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2 教育方法:2組教育者均為責任護師。對照組進行一般健康知識宣教,程序化教育組按整體護理程序?qū)純杭议L實施程序化健康教育,具體方法如下:①評估。責任護師對新入院的患兒認真進行護理體檢,耐心詢問家長有關患兒的發(fā)病情況,并做好記錄。②診斷。通過醫(yī)生得知的資料和我們收集患兒家長的發(fā)病資料,整理后,確立護理診斷。③制定教育計劃。根據(jù)對患兒個體的評估和確立護理診斷并參考患兒家長的見解,制定適合患兒的健康教育計劃。④實施。信任是健康教育的基礎[4]。責任護師首先與患兒家長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取得患兒家長的信任與配合,然后根據(jù)每個患兒的病情給予實施教育。⑤評價。評價貫穿于教育過程的始終,通過教育—評價—反饋—再教育這4個階段不斷調(diào)整教育策略和內(nèi)容,以便隨時修訂教育計劃。健康教育的結(jié)局評價應著眼于提高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質(zhì)量[5]。出院前,責任護師再對患兒進行全面評估,并制定符合本人的出院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