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名 | 藏名:隆肖
|
漢語拼音 | HEMAOTUOWU
|
拉丁名 | Ligularia achyrotricha (Diels) Ling.
|
英文譯名 | |
銷售地區(qū) | |
保護品種 | |
中藥材基原 | 為菊科植物褐毛橐吾的干燥全草。
|
動植物形態(tài) | 多年生草本,高達1.5m。根多數(shù),肉質(zhì),徑2~4mm,頸部密被褐色枯存葉柄。莖直立,由不育葉叢外側(cè)抽出,徑1cm,生褐色疏柔毛,上部具分枝。基生葉紙質(zhì),圓形或腎形,徑達50cm,先端圓形,罕有凹裂,邊緣具三角狀鋸齒,齒端有軟骨質(zhì)小尖,兩面光滑,脈掌狀,葉柄粗壯,長20~30cm,徑6~7mm,紫紅色,基部鞘狀;莖生葉小,腎形,葉柄下部膨大,呈鞘狀,上部變細,被褐色疏柔毛,頭狀花序無舌狀花,多數(shù),具總梗,組成聚傘狀圓錐花序,苞葉線形;總苞鐘狀筒形,徑8~11mm,總苞片1列,長圓形,長7~10mm,先端急尖,背面被淡黃色疏柔毛,花管狀,黃色,長約8mm,管部與檐部等長;冠毛紫褐色,約與小花等長,粗毛狀。瘦果圓柱狀,光滑。
|
動植物資源分布 | 分布于青海、甘肅西南部、四川西北部。
|
動植物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海拔3600~3900m的沼澤、流水邊。
|
藥用動植物的栽培 | 花果期7~9月。
|
藥材的采收與儲藏 | 6~7月采集全草,洗凈泥土,晾干,備用。
|
藥用部位 | 以干燥全草入藥。
|
生藥材鑒定 | 性狀鑒別:根多數(shù),黑褐色;根頸部密被褐色枯存葉柄殘基。莖粗壯,質(zhì)脆,易折斷,中空,表面具縱皺紋,被褐色疏柔毛。葉片完整者展開后呈圓形或腎形,邊緣具三角狀鋸齒,圓形葉具紫紅色長柄,腎形葉柄成膨大的鞘,抱莖,被褐色疏柔毛。頭狀花序在莖頂排成聚傘狀圓錐花序,花棕褐色,氣微,味澀稍苦。 顯微鑒別:1.莖(直徑約1cm)橫切面:表皮細胞一層,類方形,較小,外壁微突,被角質(zhì),并可見多細胞非腺毛或毛基痕,及凹下氣孔。皮層外側(cè)1~3層細胞呈切向延長,壁稍厚,內(nèi)側(cè)細胞類圓形,壁較薄,內(nèi)皮層不明顯。中柱維管束不規(guī)則環(huán)列,外韌型,韌皮纖維束發(fā)達。細胞壁增厚,木化,與木質(zhì)部內(nèi)側(cè)的纖維群聯(lián)接環(huán)抱維管束,韌皮部扁半圓形,形成層不明顯,木質(zhì)部由導管、木薄壁細胞、木纖維組成,全部或部分木化。髓寬廣,中間大部破損呈空腔,髓細胞類圓形,微木化,壁孔明顯,其間散在小型的周木維管束。 2.葉橫切面:表皮細胞類方形或扁方形,細胞外壁多呈乳頭狀突起,被厚的角質(zhì)層,上表皮氣孔凹下,下表皮氣孔微凸,上下表皮均被多細胞非腺毛,以下表皮為多,上表皮內(nèi)側(cè)有下皮細胞一列,類方形。柵欄組織細胞2~3列,短柱狀細胞排列緊密;海綿組織細胞不規(guī)則形,排列疏松,有大的空隙。主脈維管束上卜表皮內(nèi)側(cè)均有厚角細胞,下表皮內(nèi)側(cè)為多,厚達4~6層細胞,上表皮內(nèi)側(cè)2~3層細胞;維管束3個,三角形排列,韌皮部狹窄,木質(zhì)部倒扁形,韌皮部與木質(zhì)部均有非木化纖維束。 粉未鑒別:黃綠色。非腺毛多碎斷,完整者為多細胞非腺毛,由5~20多個細胞組成,長短不一,長至lmm以上,頂端細胞細長,常扭曲成鞭狀;短者不扭曲,且先端漸尖,下部細胞類方形或長方形,直徑27~50μm,內(nèi)充黃棕色顆粒物。葉碎片上表皮細胞表面觀類多角形,垂周壁較平直,稍增厚,有時呈念珠狀,隱見細角質(zhì)紋理,分布有稀疏的氣孔和非腺毛;下表皮細胞類多角形或長多角形,垂周壁深波狀彎曲,壁薄,分布有密集的氣孔和非腺毛。氣孔長圓形、類圓形,長47~63μm,直徑44~51μm,副衛(wèi)細胞3~6個,不定式。莖表皮細胞表面觀長方形或斜長方形,端壁斜向聯(lián)接,垂周壁平直,分布有氣孔和眾多的非腺毛或類圓形毛痕。苞片上表皮細胞表面觀多角形,壁平直,稍厚,表面具密集的細長角質(zhì)紋理;下表皮細胞表面觀條形或類長方形,壁稍厚,其間分布有厚壁細胞。厚壁細胞與表皮細胞同型,長175~280μm,直徑15~38μm,壁厚4~11μm,微木化,孔溝稀疏,層紋明顯。冠毛為多列單細胞的分枝毛,分枝長刺狀,先端銳尖,細胞直徑10~17μm,壁厚約4μm,木化,具類圓形壁孔;ǚ哿5S色,類圓形,直徑31~38μm,外壁分層明顯,微波狀,表面具銳刺突,萌發(fā)孔3,多不明顯。纖維眾多,細長,成束散在,末端鈍尖,直徑5~7μm,壁厚,胞腔線形,具斜裂隙狀紋孔。果皮碎片黃棕色,表面觀細胞長方形或多角形,壁厚7~13μm,具橫向的細角質(zhì)紋理。螺紋、網(wǎng)紋導管直徑11~32μm。木薄壁細胞長方形,壁稍厚,木化,壁孔類圓形,不均勻分布。草酸鈣晶體較多,黃綠色,直徑4~17μm。 |
中藥化學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中藥劑型 | 洗劑。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物作用與藥理效應 | |
藥代動力學 | |
毒理學 | |
藥物篩選 | |
新藥的臨床評價 | |
實驗動物的品種 | |
方劑組成 | |
藥物和劑量 | |
藥物配伍 | 脫發(fā)洗劑:新鮮褐毛橐吾。
|
藥性 | 味甘、苦,性涼。
《形態(tài)比喻》:味甘、苦。
《藏藥配方新編》:味甘、苦,性涼。
《新編藏醫(yī)學》:味甘、苦,性涼。
《藏醫(yī)百科全書》:味甘、苦,性涼。
|
歸經(jīng) | |
功效 | 清熱解毒。
|
性味分類 | |
主治 | 治龍熱病、脾熱病、白喉、疫癘、瘡癤、皮膚病。
|
用法用量 | 常配方用,6~9g。
|
用藥忌宜 | |
不良反應及治療 | |
選方 | 脫發(fā)洗劑:新鮮褐毛橐吾的根粉碎成細粉,加適量濃酒,洗發(fā),可治脫發(fā)。
|
臨床運用 | |
各家論述 | |
考證 | 《晶珠本草》記載:肖芒解瘡癤毒。隆肖莖紅色,中空有髓,較大,有節(jié);葉大,油綠;花粗糙,有紅、黃兩種;果實狀如菱角。本品之名有肖洛西瑪、夏納、曲哇奧木布。肖芒包括日肖、隆肖、曲肖、洛肖、甲肖、三種嘎肖,共有九種。《形態(tài)比喻》記載:隆肖生長在沼澤地帶;莖較大,紅色;葉扁平,青綠色,油潤;花紅色,粗糙、簇生;果實狀如菱角。味甘、苦,功效治諸瘡!度缫鈱殬洹酚涊d:肖芒治乳娥、白喉。讓鈞多吉說:肖芒消腫、解蟲毒。據(jù)查證,《晶珠本草》記載肖芒所分九種,目前在臨床實踐中常根據(jù)功效分為三類,即日肖、肖芒(包括隆肖、曲肖、洛肖、甲肖)、嘎肖。原植物各地使用不同,屬于有待進一步考證、澄清的一大類群種。在調(diào)查中,發(fā)現(xiàn)日肖、隆肖、曲肖的原植物大都使用菊科橐吾屬的植物,肖芒(含甲肖)的原植物大都使用蓼科的多種植物,嘎肖的原植物大都使用菊科垂頭菊屬的植物。 日肖:日肖所分大小二種,因生態(tài)、功效相同,未考。所用原植物基本屬菊科橐吾屬(LigulariaCass.)植物,各地僅是種的差異。西藏用生長在林下的酸模葉囊吾Ligulariarumicifolia(Dumm. )S.W. Liu和長在水邊、灌叢中的蒼山橐吾Ligularia tsangchanensis(Franch.)Hand.-Mazz.;四川若爾蓋用生長在林下的蹄葉橐吾Ligularia fischerii(Ledeb.)Turcz.;青海用生長在沼澤地中的本品及少用的線葉垂頭菊Cremanthodiumlineare Ma- xim.。除線葉垂頭菊外,均可做本品入藥。 洛肖:青海用腎葉山蓼Oxyria digyna(L.) Hill,已收入;云南迪慶、四川甘孜及青海又用喜馬拉雅垂頭菊Cremanthodium decaisnei C. B. Clarke。甲肖:青海用皺葉酸模Rumex crispus L. 和酸模Rumex acetosa L.二者均已收入。但云南迪慶地區(qū)用皺葉酸模作隆肖和酸模作肖芒總類,此不同用法,待查。 隆肖:青海用褐毛橐吾Ligularia achyrotricha (Diels) Ling和箭葉橐吾Ligularia sagitta (Maxim.)Mattf.,云南迪慶用舷葉橐吾Ligularia cymbulifera(w.w.Sm.)Hand.-Mazz. 和大黃橐吾Ligularia duciformis(C. Wink1.) Hand.-Mazz.,四川甘孜用東俄洛橐吾Ligularia tongolensis (Franch. ) Hand、-Mazz.!恫貪h大辭典》將隆肖誤譯為大黃,因而曾一度將大黃作隆肖入藥,實則原植物指大黃葉橐吾和褐毛橐吾。在松潘土名稱大黃。 曲肖:云南迪慶用大黃葉橐吾和蓮葉橐吾Ligularia nelumbifolia (Bur.et Franch.)Hand.-Mazz.。二者均收入;青海用箭葉橐吾,但其葉非圓形而與《晶珠本草》記載不符。 嘎肖:《晶珠本草》記載分三種,嘎肖七哇、嘎肖強哇、嘎肖浪哇,藏醫(yī)不常用,各地未見記載!毒е楸静荨窛h譯本,譯注為刺果酸模,將嘎肖作巴天酸模Rumex patientia L. 收入。值得商榷,因酸模屬植物花淡綠色;而《晶珠本草》描述的三種嘎肖均為黃色花。據(jù)李多美先生意見和《西藏中草藥》的記載,嘎肖應為垂頭菊屬(Cremanthodium Benth.)開黃花的植物。認為后一種說法較為合適,但究屬哪種原植物,待查。 |
藥物應用鑒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