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名 | 藏名:執(zhí)合興
|
漢語拼音 | HONGERSHUTUFEN
|
拉丁名 | Ochotona erythrotis Buchner.
|
英文譯名 | |
銷售地區(qū) | |
保護(hù)品種 | |
中藥材基原 | |
動植物形態(tài) | 為國內(nèi)一大型鼠兔。體長165~250mm,體重125~350g左右。耳較大而圓,無尾。夏季體背全為棕黃褐色,腹部為白色或污白色,頭部自鼻端沿額部至兩耳殼呈銹黃色,四肢內(nèi)側(cè)呈紅褐色,四肢背面為白色或污白色。冬季時節(jié)體色略有改變,但變異不大,體背呈灰色而稍帶棕黃色,四肢和腹面與夏毛同色。
|
動植物資源分布 | 分布于青藏高原及四川、甘肅等省區(qū)。
|
動植物生態(tài)環(huán)境 | 常見于中國西南及西北部的高原地區(qū)。棲息于河谷間的裸露紅土巖、石巖、峭壁及礫巖地帶。在青海偶見于農(nóng)田附近活動;顒用艚荨Qň,單獨營穴,穴洞簡單,地下有1~2m長的洞道,分支少;或直接利用各種巖石縫隙作為棲居之地。主要以植物綠色葉莖或禾本科的蒿草為食,亦盜食農(nóng)作物。
|
藥用動植物的栽培 | |
藥材的采收與儲藏 | 全年收采。糞便多堆集于洞口,收集后篩凈泥土,揀去砂石,曬干。一般以糞熬膏備用。其方法將干糞以水浸泡,煮沸,棄去殘渣,將余水熬成膏即可。
|
藥用部位 | 以其糞入藥。
|
生藥材鑒定 | 性狀鑒別:干燥糞便呈長圓形或略長圓形,直徑4~6mm,外表棕褐色或灰褐色,粗糙。破碎后可見多數(shù)植物纖維及其他未消化物質(zhì)。陳久者氣微,新鮮者微臭。以粒大、均勻、無破碎、無質(zhì)雜者為佳。
|
中藥化學(xué)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xué)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中藥劑型 | 湯劑,散劑。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物作用與藥理效應(yīng) | |
藥代動力學(xué) | |
毒理學(xué) | |
藥物篩選 | |
新藥的臨床評價 | |
實驗動物的品種 | |
方劑組成 | |
藥物和劑量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味甘、苦,性平。
|
歸經(jīng) | |
功效 | 清胃、肝、腎熱。
|
性味分類 | |
主治 | 治胃痛、痛風(fēng)、目疾、經(jīng)閉,補(bǔ)養(yǎng)體力。
|
用法用量 | 配方用,4.5~9g。
|
用藥忌宜 | |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 |
選方 | 方一:五味紅耳鼠兔糞湯:紅耳鼠兔糞膏150g,馬兜鈴225g,哇夏嘎200g,紅花175g,熊膽5g。前三味先煎,取汁去渣,再加入紅花、熊膽,略煮后口服。治肝熱病。 方二:紅耳鼠兔糞獨味湯:紅耳鼠兔糞膏煎湯,祛風(fēng)化濕,清熱利尿。主治垢病、尿閉癥。 方三:十三味鼠兔青鵬散:紅耳鼠兔糞膏23g,麝香3g,紅花6g,小豆蔻9g,熊膽5g,唐古特烏頭20g,唐古特青蘭9g,訶子50g,紅景天14g,黑草烏50g,川木香10g,藏菖蒲9g,黑冰片6g。清熱涼血,殺癘鎮(zhèn)痛。主治六腑之血膽病,癘蟲降于腸胃之刺痛等癥,效如甘露。 方四:九味檀香散:白檀香、麝香、紅花獐牙菜、紅耳鼠兔糞膏、唐古特烏頭、小豆蔻、訶子、白刀豆、白糖。共研為散?芍螣嵝霸鍪⒂谀I。 方五:鈣質(zhì)結(jié)核、訶子、紅耳鼠兔糞膏如君;哇夏嘎、尼泊爾紫堇如皇后;寒水石如太子;藏木香、芫荽子、沙棘果膏如大臣;上藥共研。是治培根本布癥的通治方。 |
臨床運用 | |
各家論述 | |
考證 | 據(jù)《晶珠本草》記載:執(zhí)合興與朱砂、水銀同源,在溝口朝北的石巖縫隙中,如糖液一樣的巖石精汁聚集在一起流出來,其分類有六種、四種、五種之說!栋酥А酚涊d:夏天炎熱時,金、銀、銅、鐵、錫、鉛六精熔化如紫草茸汁,從石巖里流出來,即成執(zhí)合興!陡事栋瞬俊酚涊d:東西南北均產(chǎn),從石崖空洞里,流出甘露汁,四方流出四物,化成四種珍寶之汁液,有金、銀、銅、鐵之色!端牟酷t(yī)典》記載:錫、鉛同為一物,執(zhí)合興實有五種。 據(jù)調(diào)查,執(zhí)合興不知為何物。執(zhí)合興(有音譯為渣馴、札訓(xùn)等),1957年出版的《格西曲札藏文辭典》譯為五靈脂、石瀝清,1985年出版的《藏漢大辭典》譯為巖精,1986年出版的《晶珠本草》漢譯本譯為地松脂。青海地區(qū)藏醫(yī)均以紅耳鼠兔糞代用,據(jù)稱紅耳鼠兔有覓食執(zhí)合興之特性,故其糞具有執(zhí)合興之功效。 |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
網(wǎng) 名: | (必填項) |
評論內(nèi)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