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名 | 藏名:賽窩達爾亞干
|
漢語拼音 | DONGELUOHUANGQI
|
拉丁名 | Astragalus tongolensis Ulbr.
|
英文譯名 | |
銷售地區(qū) | |
保護品種 | |
中藥材基原 | 為豆科植物東俄洛黃芪的根。
|
動植物形態(tài) | 多年生草本,高60~80(~100)cm。根圓柱形,長40~50cm,徑10~20mm,表皮黃褐色至棕褐色。莖粗壯,直立,中空,不分枝,有節(jié),光滑,縱棱細而明顯;奇數(shù)羽狀復葉,長10~15cm;小葉7~11(~13),葉片長圓形或長卵圓形,長2~5cm,寬6~17mm,先端鈍尖或橢圓或有小尖頭,基部寬楔形,全緣,兩面均無毛;頂生小葉柄,長4~6mm;側生小葉對生,近無柄;托葉大,橢圓形,長15~35mm,寬10~14mm,先端銳尖,基部擴展?偁罨ㄐ蛞干,總梗長10~15cm,花密集排列在總梗上半部,密被黑色柔毛;小花梗短,長約2mm;苞片線形,長4~5mm,疏生黑色緣毛,花萼鐘狀,頂端5齒,萼外面淡綠色,無毛,兩面上部和萼齒內面均被黑色硬毛;花冠蝶形,黃色,旗瓣匙形,長15~18mm,先端圓形或微缺,中部以下漸狹翼瓣、龍骨瓣與旗瓣等長,其爪較瓣片長約一倍或更多;雄蕊10,二體;子房上位,有長柄,密彼黑色柔毛,花柱與柱頭無毛。莢果長圓形,被黑色柔毛。
|
動植物資源分布 | 產(chǎn)于西藏東南部、青海、甘肅、四川西部和西南部及云南西北部。
|
動植物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海拔3200~4100m的林地、林下、河谷階地。
|
藥用動植物的栽培 | 花期6~7月,果期7~8月。
|
藥材的采收與儲藏 | 春初、秋末采挖,除去殘莖、須根,曬干。
|
藥用部位 | 以根入藥。
|
生藥材鑒定 | 性狀鑒別:呈類圓柱形,粗壯,多自上部分枝。長短不一,長15~45cm,直徑1.5~2cm,表皮淡棕色、淡棕黃色、黃褐色,有扭曲縱紋,橫向皮孔明顯,并常見栓皮剝落后的棕褐色疤痕。質韌,不易折斷,折斷面粗纖維狀,略顯粉性,橫切面外側一圈呈黃白色,疏松、,中心(木質部)黃色或淺黃色,紋理細密,其間有棕色形成層環(huán)。氣微,味微苦。 顯微鑒別:根橫切面:木栓組織5~8列,細胞扁平,壁栓化,胞腔中含紅棕色或黃色物質。皮層窄,細胞切線向排列。韌皮部寬,纖維束呈同心層環(huán)狀排列,每束纖維2~45根,壁增厚微木化;薄壁細胞類圓形。形成層明顯。射線3~8列,由木部中央向外射出,至邊緣彎曲或橫列,形成大的裂隙,細胞長圓形。木質部寬廣,導管單個或數(shù)個成群;木纖維的特化同于韌皮部;木薄壁細胞類圓形,薄壁細胞中充滿淀粉粒。 粉末鑒別:淡黃白色。淀粉粒眾多,單粒,卵圓形或橢圓形,直徑5~19μm,臍點不顯或多呈裂縫狀。纖維隨處散在,單根或束生,長19~50μm,直徑5~31μm,頂端尖,厚壁彎曲,腔狹窄,紋孔多。導管較多,具梯紋和網(wǎng)紋,直徑15~46mm,以網(wǎng)紋導管為主,紋孔多呈彎曲的縫狀。 |
中藥化學成分 | |
理化性質 | 理化鑒別:毛管像在紫外光下,像式為A2BC,像構造式α1(褐色)-α(2)(亮淺藍色)一β(亮綠黃色)-γ(灰棕色)。
|
中藥化學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構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中藥劑型 | 散劑,膏劑,湯劑。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物作用與藥理效應 | |
藥代動力學 | |
毒理學 | |
藥物篩選 | |
新藥的臨床評價 | |
實驗動物的品種 | |
方劑組成 | |
藥物和劑量 | |
藥物配伍 | 方一:東俄洛黃芪、獨一味。
方二:東俄洛黃芪、唐古特瑞香。
方三:東俄洛黃芪、蕁麻、藏茴香。
|
藥性 | 甘、微辛,溫。
|
歸經(jīng) | |
功效 | 消炎,接骨,排膿,干黃水。
|
性味分類 | |
主治 | |
用法用量 | 內服每次6~9g;外用適量。
|
用藥忌宜 | |
不良反應及治療 | |
選方 | 方一:東俄洛黃芪、獨一味各等份。研細末,用于骨折、骨傷引起的骨髓炎。一日2次,一次6~9g。 方二:東俄洛黃芪、唐古特瑞香各等份。搗成糊狀,外敷,治風濕痹癥之腫脹疼痛等癥。 方三:東俄洛黃芪、蕁麻、藏茴香各等份。煎水,擦洗。治癰癤疔毒、皮膚瘙癢。 |
臨床運用 | |
各家論述 | |
考證 | |
藥物應用鑒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