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拼音 | Li lu
|
蒙藥名 | 阿嘎西日嘎
|
別名 | 杜日吉德
|
考證 | 本品載于《認(rèn)藥白晶鑒》!墩J(rèn)藥白晶鑒》稱:“杜爾吉德生于沙地,節(jié)上莖叢生,具乳汁,葉綠色,花紅灰色,四瓣,果實(shí)三角狀圓形者為上品,無果實(shí)者為下品!薄稛o誤蒙藥鑒》稱:“葉似狠毒大戟……”并附植物形態(tài)圖1幅。據(jù)上述植物形態(tài)、生境、附圖特征,杜爾吉德應(yīng)為大戟科植物。其原植物需進(jìn)一步考證。蒙醫(yī)習(xí)稱藜蘆為杜爾吉德,并在臨床上應(yīng)用,故近代蒙醫(yī)藥文獻(xiàn)中均將杜日吉德作為藜蘆收載。
|
中藥材基原 | 為百合科植物黑藜蘆、毛穗藜蘆及興安藜蘆的根及根莖。
|
動物礦物植物形態(tài) | 1.黑藜蘆 Veratrum nigrum L.
多草生草本,高60~100cm。根多數(shù),細(xì)長,帶肉質(zhì)。莖直立。葉互生,廣卵形、橢圓形至卵狀披針形,長達(dá)30cm,寬約10cm,先端漸尖,全緣或帶微波狀,基部漸狹而下延呈鞘狀,抱莖;上面青綠色,下面灰綠色,兩面均無毛,平行脈隆起。頂生大圓錐花序,總軸及分枝軸均密被灰白色綿毛;雄花常生于花序軸下部,兩性花多生于中部以上,分枝軸基部有披針形苞片1枚,背面及邊緣密被細(xì)綿毛;花多數(shù),花;烤1小苞片,背面有細(xì)綿毛;花被6,紫黑色,卵形,先端尖或鈍,基部漸狹,長5~6mm,寬約12mm,上面光滑,下面被綿毛;雄蕊6,花絲絲狀;子房卵形,3室,花柱 3裂,先端外展。蒴果卵狀三角形,長1.5~2cm,熟時3裂。種子多數(shù);ㄆ7~8月,果期8~9月。
生于山野、林內(nèi)或灌木叢間。分布于我國大部分地區(qū)。
2.毛穗藜蘆 Veratrum maackii Regel
多年生草本,高60~100cm。莖較纖細(xì),塞部稍粗,直徑5~10mm,被具橫脈的葉鞘所包,枯萎后殘留帶棕褐色有風(fēng)眼的纖維網(wǎng)。葉長矩圓狀披針形至條形,長15~20cm,寬1.5~3cm,先端長漸尖或漸尖,皺折,兩面無毛,基部收縮成柄;葉柄長4~5cm。圓錐花序,通常疏生較短的側(cè)生花序,斜升,長2~8cm,頂生總狀花序與側(cè)生花序等長或更長;總軸和分枝軸疏生綿毛;花多數(shù),疏生;小苞片卵狀披針形,長2~3mm,寬約1.5mm,背面密生柔毛或僅邊緣被綿毛;花梗較長,長5~15mm,疏被綿毛;花被片黑紫色,近矩圓形,開展或反折,長3~6mm,寬約2mm,先端鈍,基部無柄,全緣;雄蕊長約為花被片的1/2;子房無毛。蒴果直立,長1~2cm。花期7~8月,果期8~9月。
生于林下、灌木叢和山地草甸。分布于黑龍江、吉林、遼寧、內(nèi)蒙古、山東等地。
3.興安藜蘆 Veratrum dahuricum(Turcz.)Loes.f.
多年生草本,高70~150cm。莖粗壯,基部直徑8~15mm,為僅具縱脈的葉鞘所包,枯死后殘留形成無網(wǎng)眼的纖維束。葉橢圓形或卵狀橢圓形,長10~20cm,寬5~10cm,平展,先端漸尖,基部無柄,抱莖,背面密生銀白色柔毛。圓錐花序,近紡錘形,側(cè)生總狀花序多數(shù),斜升,最下部者偶有再次分枝,與頂端總狀花序近等長;主軸和分枝軸密生綿毛,小花多數(shù),密生,小苞片近卵形,長約3mm,背面和邊緣有毛;花梗較長,長3~7mm,被綿毛;花被片淡黃綠色,橢圓形或卵狀橢圓形,長7~10mm,寬3~5mm,近直立或稍開展,先端銳尖或稍鈍,基部收縮成柄,邊緣哨蝕狀,背面具短毛;雄蕊長約為花被片的一半;子房圓錐形,密生柔毛。花期7~8月,果期8~9月。
生于山地草甸和草甸化草原。分布于東北、內(nèi)蒙古、新疆等地。
|
栽培與養(yǎng)殖 | |
采收加工 | 5~6月未抽花莖時采挖,除去苗葉,曬干或用開水浸燙后曬干。
|
藥材鑒別 | 性狀鑒別(1)黑藜蘆 根莖圓柱形,長2~4cm,直徑0.7~1.5cm。表面棕黃色或土黃色,上端殘留葉基及毛鱗狀物,四周生有眾多細(xì)根。根細(xì)長,略彎曲,長10~20cm,直徑0.1~0.4cm。表面黃白色或灰褐色,有較密的橫皺紋,下端多縱皺紋。質(zhì)堅(jiān)脆,斷面類白色。中心有淡黃色的中柱,易與皮部分離。氣微,味極苦,粉末有強(qiáng)烈的催嚏性。
(2)毛穗藜蘆 根莖呈圓柱形,黃棕色,頂端殘留葉柄殘基及黑色纖維,下部密生20~30條。根細(xì)柱狀,直徑約0.02cm,長短不等,微彎曲,棕黃色,質(zhì)脆,斷面灰白色,味苦澀。
(3)興安藜蘆 形似藜蘆。根莖長1~1.5cm,直徑1~2cm。根長5~8cm,直徑1~2mm。
均以根莖粗狀、表面黃白色、斷面粉性、味苦者為佳。
顯微鑒別 (1)黑藜蘆 根橫切面:表皮細(xì)胞略徑向延長,外壁稍厚,下皮為2~3列類圓形細(xì)胞,無細(xì)胞間隙。皮層占根絕大部分,外側(cè)有大型切向裂隙,薄壁細(xì)胞含針晶束及淀粉粒。內(nèi)皮層明顯,內(nèi)壁及側(cè)壁增厚,胞腔成“V”或“U”字形,通過細(xì)胞位于木質(zhì)部束外。中柱鞘為1列薄壁細(xì)胞,排列緊密。木質(zhì)部發(fā)達(dá),由木薄壁細(xì)胞和組成。導(dǎo)管類圓形,壁較厚,黃色微木化,原生導(dǎo)管較小,后生導(dǎo)管較大。韌皮部束位于木質(zhì)部束弧角間,7~14原型,細(xì)胞較小。
根莖橫切面:最外為黑褐色的后生皮層,為3~4列細(xì)胞;皮層約占半徑的1/3,有周木型葉跡維管束散在;內(nèi)皮層細(xì)胞內(nèi)壁及側(cè)壁增厚;有多數(shù)維管束散在,近皮層處密,多為外韌型,內(nèi)部者多為周木型,尚可見自中柱鞘發(fā)生的根跡組織。
(2)興安藜蘆 根橫切面:表皮細(xì)胞略徑向延長;腔隙約占皮層寬度的1/2~2/3,含草酸鈣針晶束;中柱小,初生木質(zhì)部8~12原型。
理化鑒別 取本品粉末0.2g,加3%稀鹽酸5m1,水浴上加熱5min,時時振搖,濾過。取濾液lm1,加磺化汞鉀試液1~2滴。顯淡黃色沉淀。(檢查生物堿)
|
化學(xué)成分 | 1.黑藜蘆 根莖含原藜蘆堿(Protovera-trine)A,藜蘆馬林堿(veramarine),計(jì)米定堿(germidine),藜蘆嗪(verazine)[1],藜蘆胺(veramine),藜蘆酰棋盤花堿(vera-troylzy gadenine)[2],藜蘆堿胺(veratrum-alkamine)A~D[3],藜蘆米寧(veramiline),茄咪啶(solamidine)[4]等生物堿。還含β-谷甾醇,胡蘿卜苷,硬脂酸等[5]。
2.毛穗藜蘆 根莖含藜蘆嗪,當(dāng)歸酰棋盤花胺(ange-loylzygadenine)[6],毛穗藜蘆堿(maackinine),計(jì)馬尼春堿(ger-manitrine),棋盤花堿(zygadenine),藜蘆嗪寧(verazinine)[7]。
3.興安藜蘆 地下部分含偽芥芬胺(pseudojervine),藜蘆堿苷(veratroslne),齊芬胺(Jervine),藜蘆定(verdine)[8]等生物堿。
|
藥理作用 | 1.催吐作用 藜蘆所含的總生物堿口服可引起嘔吐,本品為強(qiáng)力催吐劑[1~3]。 2.降壓作用 黑藜蘆乙醇提取物給麻醉犬靜注,能使血壓下降,并伴有心跳減慢、呼吸抑制。其降壓作用是反射性的,即藥物作用于心、肺和頸動脈竇感受器(區(qū)),通過迷走神經(jīng)反射性地引起血壓下降。對慢性高血壓狗口服,連續(xù)14d,亦有降壓作用。其中貓靜注后,可使血壓下降70%,且能維持?jǐn)?shù)小時之久[1]。藜蘆提取液對麻醉犬或貓亦有明顯而持久的降壓作用,無快速耐受現(xiàn)象,對腎性高血壓狗亦有降壓作用[4~6]。其水浸液,總生物堿給麻醉狗或貓靜注,能使血壓下降、心跳變慢、呼吸抑制[2,5~7]。 3.抗微生物及滅蟲作用 藜蘆水浸劑對堇色毛癬菌、許蘭黃癬菌和各種小芽胞癬菌等多種皮膚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2]。藜蘆還抑制結(jié)核桿菌。1%~5%黑藜蘆溶液對蚊、蠅、虱、蚤有強(qiáng)烈殺滅作用[1]。 4.毒性 本品毒性猛烈,給小鼠皮下注射本品浸出液的LD50為1.78±0.38mg/kg[8];芥芬胺給小鼠靜注的LD50為9.3mg/kg[1]。本品全株有毒,以根的毒性最大。除可由消化道吸收外,尚能通過皮膚吸收入血,主要從腎臟排泄。藜蘆有明顯的蓄積作用。動物試驗(yàn)證明,其毒性表現(xiàn)為瞳孔散大、對光反射消失、后肢癱瘓、抽搐、惡心、嘔吐、流涎、腹瀉、便血、心律不齊、呼吸困難、昏迷,終因呼吸抑制而死亡[1]。 |
炮制方法 | 用于催吐則制膏,瀉下則同大麥炒(10kg藜蘆用50kg大麥)。
|
性味 | 味苦、辛,性平。效銳、糙、重、浮、稀。有毒。
|
功效 | 催吐,瀉下。
|
主治 | 主治協(xié)日病,不消化癥,鐵垢巴達(dá)千,劍突痞,痧癥,腹脹,蟲癥,疫熱,熾熱,毒熱,胎衣不下,水腫,瘡疽。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研未,1~2g;或入丸、散。
|
注意事項(xiàng) | 年邁、體弱者慎用,孕婦、幼兒、赫依病患者禁服。
|
附方 | |
制劑 | |
藥物分類 | 植物藥
|
參考文獻(xiàn) | 化學(xué)成分
(1)Bondarenko N V.C A,1979,91:207412k
(2)Bondarenko N V.C A,1982,96:65653s
(3)忠建,等.蘭州大學(xué)學(xué)報(bào),1981,(1):80
(4)清水文治,等.藥學(xué)雜志(日),1959,79(5):615
(5)楊崇仁,等.云南植物研究,1987,9(3):359
(6)趙偉杰,等.中藥通報(bào),1986,11(5):294
(7)Zhao W J,et a1.Chem Pharm Bul1,1989,37(11):292
|
蒙藥名出處 | 《認(rèn)藥白晶鑒》
|
參考 | 《中華本草》蒙藥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