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yǔ)拼音 | Ju sheng zi
|
苗藥名 | |
苗藥拼音 | |
別名 | |
考證 | |
中藥材基原 | 為菊科植物萵苣的種子。
|
動(dòng)物礦物植物形態(tài) | 萵苣Lactuca satiua L.
一年或二年生草本。莖直立,厚肉質(zhì),光滑無(wú)毛,高30~100cm。基生葉叢生,長(zhǎng)橢圓形、倒卵形或舌狀,亦有呈披針形者,全緣或邊緣皺褶,或有不整齊的齒狀缺刻,無(wú)柄;莖生葉互生,基部耳狀抱莖。頭狀花序有長(zhǎng)梗,排列成項(xiàng)生的圓錐狀花叢;總苞圓筒狀,苞片多層,覆瓦狀排列;花兩性,全部為舌狀花,舌片光瑞5齒裂,黃色;雄蕊5;子房下位,柱頭2裂。瘦果卵形,扁平,每面具3條突出的縱棱,先端具喙。種子黑褐色或灰白色;、果期5~7月。
全國(guó)大部分地區(qū)有栽培。
|
栽培與養(yǎng)殖 | |
采收加工 | 秋季果實(shí)成熟后,割取地上部分,曬干,打下種子,簸凈雜質(zhì)。
|
藥材鑒別 | 性狀鑒別 種子呈扇卵圓形,長(zhǎng)3~5mm,寬1~2mm,基部稍偏斜,頂端漸尖。外表面灰白色或黃白色,有細(xì)小的直紋理。外皮易搓掉,種仁灰褐色。氣微,味淡。
以色黃白、飽滿、無(wú)雜質(zhì)者為佳。
|
化學(xué)成分 | |
藥理作用 | |
性味 | 味微甘,性平。效輕、糙、鈍、燥。
|
功效 | |
主治 | 主治肺熱咳嗽,久咳不愈,肺臟瘍,失眠,氣喘,消化不良,惡心。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煮散劑,3~5g;或入丸、散。
|
注意事項(xiàng) | |
附方 | |
制劑 | |
臨床研究 | |
參考文獻(xiàn) | 藥理
(1)顧維彰,等.中藥通報(bào),1987,12(11):673
(2)郭蓉,等.內(nèi)蒙古藥學(xué),1988,7(2):21
|
苗藥名出處 | |
參考 | 《中華本草》蒙藥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