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級分類 | 常用植物藥
|
二級分類 | |
分類 | 抹斗咪
|
年份 | maatv douv miev
|
別名 | 旱蓮草、黑墨草
|
來源 | 菊科植物鱧腸 Eclipta prostrata(L.)L.的全草。
|
形態(tài)特征 | 一年生草本。莖直立,斜升或平臥,高20~60厘米,自基部分枝,全株被貼生糙毛,搓爛有黑色液汁。單葉對生,長圓狀披針形或披針形,長3~10厘米,寬0.5~2.5厘米,頂端尖或漸尖,基部楔形,邊有細鋸齒或為波狀;ò咨,雜性,舌狀花雌性,管狀花兩性;頭狀花序腋生或頂生。瘦果3棱形或扁四棱形,表面有瘤狀突起,免冠毛;ㄆ6~9月,果期9~10月。
|
生態(tài)分布 | 生于田邊、溝邊、田野濕潤地上。產(chǎn)于廣西各地縣市;分布于遼寧、河北、山東、江蘇、浙江、安徽、福建、廣東、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貴州、云南等省份。
|
采集加工 | 夏秋季采,曬干備用或鮮用。
|
性味 | 味甘、酸,性涼。
|
功效 | 涼血止血,養(yǎng)陰滋腎,清熱利濕,消腫,收斂。
|
傳統(tǒng)應(yīng)用 | |
用法用量 | 15~30克,水煎或搗汁服。
|
方例 | |
化學成分 | |
藥理 | 1.抑菌作用 用平板打洞法,證明墨旱蓮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傷寒桿菌、宋氏痢疾桿菌、綠膿桿菌有抑菌作用[1]。 2.保肝作用 墨旱蓮的苯、丙酮、石油醚和50%乙醇提取物對四氯化碳(CCl4)造成的肝損傷均有保護作用,其中以50%乙醇提取物作用最強。在(CCl4)所致的小鼠和大鼠肝損害模型,以AST(天冬氨酸轉(zhuǎn)氨酶)、ALT(丙氨酸轉(zhuǎn)氨酶)、總蛋白、總膽紅素和磺溴鈦鈉清除率上升等指標觀察,顯示墨旱蓮的乙醇提取物對肝功能有明顯保護作用[2]。 3.對免疫功能的影響 墨旱蓮煎劑以10g/kg和20g/kg給小鼠灌胃,能明顯增強幼年小鼠胸腺重量,提高小鼠碳粒廓清速率以及外周血中的白細胞數(shù)明顯增加2,4-二硝基氯苯(DNCB)所致的小鼠耳廓腫脹程度以及綿羊紅細胞(SRBC)所致的小鼠遲發(fā)型足墊腫脹度,還能明顯提高外周血中T淋巴細胞百分率;而對小鼠脾細胞分泌抗體功能及血清溶血素抗體含量均無明顯影響。上述結(jié)果說明墨旱蓮能明顯增強非特異性免疫和細胞免疫功能,對體液免疫似無影響[3]。墨旱蓮20%烯醇提取物顯著促進T、B淋巴細胞增殖;單體化合物S2、S3和S8顯著促進淋巴細胞轉(zhuǎn)化及增加白介素Ⅱ的產(chǎn)生[4]。 4.止血作用 將犬的股動脈半切斷,用墨旱蓮葉粉敷于出血處,并稍加壓迫,有良好的止血效果[1]。水提物亦有顯著止血作用[5]。 5.其他作用 墨旱蓮煎劑對食管癌109細胞有中等程度的殺傷作用[1]。此外,墨旱蓮對小鼠有明顯鎮(zhèn)靜、鎮(zhèn)痛作用[6]。旱蓮草乙醇提取物可明顯降低四氯化碳誘導(dǎo)的環(huán)己巴比妥睡眠時間的增加和氯苯唑胺麻痹時間的增加[7]。 6.毒性 小鼠灌胃給藥LD50為163.4g/kg±21.4g/kg,安全系數(shù)為700~750倍[6]。墨旱蓮水提液5g/kg灌胃,連續(xù)7d,未見小鼠骨髓多染紅細胞和有核細胞的微核率增加,表明墨旱蓮對染色體無損傷作用,無誘變性[8]。 |
化學成分參考文獻 | [1]Pal S N,et al.C A,1944,38:16093. [2]Wagner H,et al.Planta Med,1986,(5):370. [3]Sarg T M,et al.C A,1982,96:48951v. [4]Bhargava K K,et al.Indian J Chem,1972,10:810. [5]Krishnaswamy N R,et al.Tetrahedron Lett,1966,35:4227. [6]Das B,et al.Indin J Chem.Sect B,1991,30B(11):1052. [7]Mors W B,et al.C A,1989,111:189252h. [8]Sikrorir B C,et al.C A,1982,97:178774w. [9]Gang S P,et al.C A,1979,91:16727g. [10]Sinha S K P,et al.C A,1985,103:157396b. |
藥理參考文獻 | [1]陳可冀等:《抗衰老中藥學》,第1版,北京,中醫(yī)古籍出版社,1989:289。
[2]Bupinder Singh.國外醫(yī)學中醫(yī)中藥分冊,1991,13(6):29。
[3]胡慧娟等:《中國藥科大學學報》,1992,23(1):55。
[4]張梅等:《北京醫(yī)科大學學報》,1994,26(5):330。
[5]小菅卓夫等:《藥學雜志》,1981,101(6):501。
[6]周約伯等:《天津醫(yī)藥》,1986,14(8):490。
[7]Singh B,et al.《國外醫(yī)學),中醫(yī)中藥分冊,1994,16(2):101。
[8]翁玉芬等:《中國中藥雜志),1992,17(3):181。
|
附注 | |
出處 | 中國瑤藥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