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處方來源 | 貴州醫(yī)藥1983,(5):45 |
劑型 | 湯劑 |
藥物組成 | 茵陳20g,梔子20g,虎杖20g,茅根20g,柴胡20g,茯苓25g,苡仁25g,山楂25g,敗醬草20g,生甘草10g。 |
加減 | 黃疸型重用茵陳、虎杖、茅根、蒲公英、白花蛇舌草;惡心嘔吐加枳殼、白蔻、半夏;納呆腹脹加藿香、厚樸、萊菔子;肝大加丹參、茜草、莪術(shù)。服上方7劑后加大棗、白術(shù)、丹參。 |
功效 | |
主治 | 急性傳染性肝炎。 |
制備方法 | |
用法用量 | 口服。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 | |
臨床應(yīng)用 | 治療急性傳染性肝炎104例,男性77例,女性27例;年齡3-51歲。結(jié)果:痊愈45例,占43%;顯效49例,占42%;好轉(zhuǎn)15例,占14%。其中治療不超過1個月,服藥不超過20劑即達臨床治愈者65例,占62.5%;復(fù)發(fā)2例,占1.9%。 |
藥理作用 | |
毒性試驗 | |
化學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生產(chǎn)廠家 | |
各家論述 | |
備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