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藥分類 |
西藥
|
作用分類 |
激素及影響內(nèi)分泌的藥物\甲狀旁腺及鈣代謝調(diào)節(jié)藥
|
英文名 |
VitaminD2*,Ergocalciferol
|
漢語拼音 |
|
別名 |
骨化醇,鈣化醇,麥角骨化醇
|
藥物組成 |
|
性狀 |
本品為無色針狀結晶或白色結晶性粉末。無臭,無味。遇光或空氣易變質(zhì)。極易溶于氯仿,易溶于乙醇、丙酮或乙醚,略溶于植物油,不溶于水。熔點115-118℃(分解)。
|
功效 |
|
主治 |
預防和治療各種原因引起的維生素D缺乏癥,包括佝僂病、骨軟化癥、嬰兒手足搐搦癥、甲狀腺功能低下,還有妊娠、哺乳期和結核病的補鈣。
|
用途 |
|
方解 |
|
藥理作用 |
本品促進鈣沉著,抑制其排泄。促進腸內(nèi)鈣磷的吸收,促進骨基質(zhì)的鈣化。長期服用出現(xiàn)血漿和尿鈣、磷量增加,鈣沉積在動脈、腎等組織中。
|
體內(nèi)過程 |
本品胃腸吸收良好,膽汁對其腸吸收是必需的。脂肪吸收不良降低本藥的吸收,維生素D及其代謝產(chǎn)物與特異的α-球蛋白結合,經(jīng)血液循環(huán)轉(zhuǎn)運到全身其它部位,儲蓄于肝和脂肪。本藥起效慢,作用維持時間長,反復給藥有累積作用。維生素D2在肝臟被維生素D-25羥化酶羥基化為25-羥代謝物(如骨化二醇),后者在腎臟經(jīng)維生素D-1羥化酶代謝為抗佝僂病活性最高的1,25-雙羥代謝物(如骨化三醇),并在腎進一步被代謝為1,24,25-三羥衍生物。代謝物及維生素D2主要經(jīng)膽汁及糞便排泄,少量經(jīng)尿排出。
|
劑型 |
注射劑,膠丸劑
|
規(guī)格 |
注射液:5mg/ml(20萬u),10mg/ml(40萬u)。膠丸劑:0.125mg(5000u),0.25mg(1萬u)。
|
用法用量 |
1.預防維生素D缺乏癥 ①成人用量 口服:0.01-0.02mg(40-800u)/d②對易患佝僂病的嬰兒 用量可達7.5mg(30萬u)。③用母乳喂養(yǎng)的嬰兒0.01mg(400U)/d。
2.治療佝樓病 根據(jù)病情,口服:0.0625-0.125mg(2500-5000u)/d,活動期0.125-0.250mg(5000-1.0萬u)/d;不能口服及重癥患者,肌內(nèi)注射:7.5-15mg(30萬-60萬u)。
3.骨軟化癥(由于長期服用抗驚厥藥引起)①成人口服:0.025-0.1mg(1000-4000u)/d。②小兒:0.025mg(1000u)/d。
4.嬰兒手足搐搦癥 口服:O.05-0.125mg(2000-5000u)/d,1個月后改為0.01mg(400u)/d。
5.甲狀旁腺功能低下 ①成人口服:1.25-3.75mg(5萬-15萬u)/d。②小兒:1.25-12.5mg(5-50萬u)/d。
|
不良反應 |
短時間攝入超量或長時間服用大量維生素D,可導致嚴重的中毒反應。慢性維生素D中毒引起的高鈣血癥可引起眩暈、嘔吐、便秘、腹痛、肌無力、骨痛等,并可導致全身血管鈣化、腎鈣質(zhì)沉積、軟組織鈣化、高血壓和腎功能衰竭,小兒生長發(fā)育停止,多見于長期應用維生素D21800u/d之后,個別敏感的病人甚至可因而引起中毒。
|
注意事項 |
高血鈣癥、維生素D增多癥、高磷血癥伴腎性佝僂病患者禁用。動脈硬化、心功能不全,以致并發(fā)高鈣血癥及高膽固醇血癥者慎用。高磷血癥、對維生素D高度敏感,以及腎功能不全者亦慎用。另外嬰兒及孕婦應慎用。
①制酸藥中的鎂劑與維生素D同用,特別對慢性腎功能衰竭病人可引起高鎂血癥。②巴比妥、苯妥英鈉、抗驚厥藥、撲米酮等可降低維生素D的效應,通過肝微粒體酶的誘導,促使維生素D代謝。長期服用抗驚厥藥時應補給維生素D,以防骨軟化癥。③降鈣素與維生素D同用可抵消前者對高鈣血癥的療效。④大劑量鈣劑或利尿藥與常用量的維生素D同用,有發(fā)生高鈣血癥的危險。⑤考來烯胺、考來替泊、礦物油、硫糖鋁等均能減少小腸對維生素D的吸收。⑥洋地黃類與維生素D同用時應謹慎,因維生素D引起高鈣血癥,容易誘發(fā)心律失常。⑦大量的含磷藥物與維生素D同用,可誘發(fā)高磷血癥。
|
貯藏 |
避光,充氮,密封,在冷處保存。
|
備注 |
*號為英文名國際非專利藥名(International Nonproprietary Names for Pharmaceutical Substances ,簡稱INN)或無國際專利藥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