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 浮類脈 | 主病 | 特征 |
1 | 浮 | 浮脈主表征(脈必浮而有力),可見于風水 | 浮脈輕取即得,重按稍減而不空 |
2 | 洪 | 洪脈主熱證 | 洪脈極大,來盛去衰 |
3 | 濡 | 濡脈主陰陽氣血諸虛 | 濡脈浮而細軟 |
4 | 散 | 散脈主元氣離散 | 散脈浮大無根,至數(shù)不齊 |
5 | 芤 | 芤脈主失血或陰傷 | 芤脈浮大中空,如按蔥管 |
6 | 革 | 革脈主亡血、失精 | 革脈弦急中空,如按鼓皮 |
二 | 沉類脈 | 主病 | 特征 |
7 | 沉 | 沉脈主里證,沉而有力為里實,沉而無力為里虛 | 沉脈輕取不應,重按始得 |
8 | 伏 | 伏脈主邪閉,厥證,痛證 | 伏脈貼著筋骨重按才得 |
9 | 牢 | 牢脈主陰寒內盛 | 牢脈沉按實大弦長 |
10 | 弱 | 弱脈主氣血虧虛 | 弱脈沉而柔細 |
三 | 遲類脈 | 主病 | 特征 |
11 | 遲 | 遲脈主寒證,遲而有力為寒實證(注:或為實熱證),遲而無力為虛寒證 | 遲脈來去遲慢,一息三至 |
12 | 緩 | 緩脈主濕,或主脾虛 | 緩脈比遲脈稍快,一息四至,脈來怠緩 |
13 | 澀 | 澀脈主精傷,血少,氣滯,血瘀 | 澀脈遲細而短,往來艱澀 |
14 | 結 | 結脈主陰盛氣結,也主氣血虛衰 | 結脈遲緩而時止,止無定數(shù) |
四 | 數(shù)類脈 | 主病 | 特征 |
15 | 數(shù) | 數(shù)脈主熱;數(shù)脈亦主虛證 | 數(shù)脈一息五至以上 |
16 | 疾 | 疾脈主陽極陰竭,元氣將脫 | 疾脈一息七八至,脈來急疾 |
17 | 促 | 促脈主陽盛實熱,血氣痰飲,宿食停滯;促脈也主元氣虛衰 | 促脈數(shù)而時止,止無定數(shù) |
18 | 動 | 動脈主痛,主驚 | 動脈滑數(shù)有力,脈形如豆,撅撅動搖 |
五 | 虛類脈 | 主病 | 特征 |
19 | 虛 | 虛脈主虛證 | 虛脈舉之無力,按之空虛 |
20 | 微 | 微脈主氣血諸虛 | 微脈極細極軟,似有似無,至數(shù)不明 |
21 | 細 | 細脈主氣血兩虛;諸虛勞損 | 細脈脈細如線,但應指明顯 |
22 | 代 | 代脈主臟氣虛微 | 代脈脈來動而一止,止有定數(shù),良久方來 |
23 | 短 | 短脈主氣病,短而無力主氣虛證,短而有力主氣實證 | 短脈首尾俱短,不及本位 |
六 | 實類脈 | 主病 | 特征 |
24 | 實 | 實脈主實證,實脈也可見于陰寒厥冷之證 | 實脈浮中沉三部舉按均有力 |
25 | 長 | 長脈主陽證,如肝陽有余,或陽盛內熱之證 | 長脈首尾端直,超過本位 |
26 | 滑 | 滑脈主痰飲,宿食,實熱,蓄血 | 滑脈往來流利,應指圓滑,如盤走珠 |
27 | 弦 | 弦脈主肝膽病,主痰飲,主諸痛,主瘧疾,弦脈亦主虛 | 弦脈端直以長,如按琴弦 |
28 | 緊 | 緊脈主寒,主痛,主宿食 | 緊脈脈來繃緊,狀如牽繩轉索 |
至數(shù):一息4-5至,每分鐘17-18息,脈搏每分鐘72-80至。 | |||
年齡:年齡越小,脈搏越快,嬰兒每分鐘120-140至,五六歲的幼兒每分鐘脈搏90-110次。 | |||
身材:高大脈象比較長;矮小脈象比較短。瘦子脈象偏;胖子脈象偏沉。 | |||
受氣:正常脈也會有春弦、夏洪、秋浮、冬沉的變化。 | |||
正常:脈象必須具備有胃、有神、有根。不浮不沉,不快不慢,從容和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