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杏石甘湯方治療
咳嗽寒束,
麻黃解表,
杏仁石膏降氣清熱,還有一個類似方是麻黃杏仁
薏苡甘草湯,解表除濕;降逆的功效沒有了,成了散水的方劑了;我想用
半夏換石膏,變成麻黃杏仁半夏甘草湯,請問各位老師學長,此方還是否具有解表止咳的功效?還有沒有其他效用?有前人這樣用過嗎?
-----------咋沒人回呢,大伙都忙啥呀
-----------應該沒有這么配伍的。半夏,氣味辛平,燥濕化痰,和胃止嘔。若再與麻黃配伍,恐其性燥熱太過。肺為嬌臟,喜清潤而苦溫燥,喜輕靈而忌重濁。所以這種配伍恐怕不適宜。
若內(nèi)有寒飲射肺,而致咳逆等癥狀,就可用
小青龍湯了(內(nèi)有麻黃和半夏)。
-----------是沒問題啦,問題在這和麻杏甘石湯的診斷不同。你可以參看范中林六經(jīng)辯證醫(yī)案,這樣處方頂多叫做三拗湯加半夏。麻杏甘石湯是風溫,脈見陰陽俱盛為外感未癒,溫病條辨曰右大於左,是可以用此方最精準的脈象。三拗湯則是關部浮緊,加半夏治嘔吐逆氣,為風寒後遺癥,可以和麻黃連翹
赤小豆湯參看,某種程度來說,可以治因食道逆流引起的咳嗽,但效用不大,反而此方治療因風寒入侵的腹脹、泄瀉相當有效。麻杏薏甘湯則為風濕痺痛、治療邪中陽明,濕滯,對更年期癥候群有相當療效。辯證上一是風溫為溫邪、一是風寒汗後邪仍在陽明之表、一是風濕流著於陽明,差異相當大。
-----------喔,還有,喜歡用經(jīng)方的話,那種什麼肺為嬌臟之類的50年代大陸西學中的人編出來的屁話就可以丟掉了。不然請教,何以肺痿用甘草炮
姜湯這麼重濁溫燥的藥物?肺癰葶藶大棗瀉肺湯呢?皂莢丸呢?麻黃可不也是極為燥烈,但是說到用麻黃湯治咳治氣喘大家都說不行,論到寒飲射肺倒是很反射的說小青龍湯?裡面乾薑、細辛不是更溫燥?請拜託,一切都在診斷,只須用
桔梗湯就不要用小青龍湯,該用麻黃
附子細辛湯就不要手軟只用清燥救肺湯。如果更嚴重,還得用到四逆湯來哮喘、
吐血呢。
-----------感謝兩位老師學長,Luminoun老師講得非常透徹,反駁也有道理。
對于風寒入侵的腹脹、泄瀉,此方和
葛根湯加半夏相較使用上有何不同呢。
不才揣測,如果患者素體虛弱,寒閉又不重的話,應該用葛根湯加半夏。
小青龍湯能否這樣用呢,三方比較,小青龍沒有杏仁,對于杏仁這個藥,治療咳逆,除了痲杏石甘湯,還有一個是麥門鼕湯(補充,還有
桂枝湯加杏仁厚樸),還請老師多作講解。
師道之不傳亦久矣,人欲無惑亦難矣,很久沒老師出來講解了,時值咳嗽風行,分辨此數(shù)方的用法很有必要的。
再補充一下,還魂湯”(麻、杏、草),似乎此幾味藥使用得當確能起大癥。
[
本帖最后由 smo0o 于 2007/11/26 14:10 編輯 52667788.cn/shiti/]
-----------哦,我是找資料路過,別叫我老師,擔不起。對於三拗湯和葛根湯的差異,其實傷寒論陽明篇寫得很清楚。葛根湯因為有津液虧損的問題,脈上面來說不會有三拗湯(麻黃湯)那麼雄厚、緊象明顯。小青龍湯則無論外感或是雜病,都是治水,金匱裡頭有提到寸口脈沈而遲為病水,請自己翻一下,至於方中治水要藥是
五味子。至於什麼素體怎樣的,因為我自己不那樣辨證,抱歉無法給意見。麥門冬湯不治咳,拿來治咳效果奇差,條文是說『火逆上氣,咽喉不利,止逆下氣者』,一個字的咳都沒提到,同樣的證和脈象,還不如用
射干麻黃湯加減,麥門冬湯如果是治慢性咽喉炎效果還不錯,或是治療水腫或眩暈,別被一些自稱是傷寒專家騙了,出個方加了一堆藥,說是麥門冬湯,還不如說是某某方加麥門冬比較貼切。如果是火逆上氣的咳,葛根芩連湯加半夏反而更有效。我比較有興趣的是您提到還魂湯,事實上還要加
肉桂,才是還魂湯,這個一定要清楚,診斷是不同的。好啦,祝你我在中醫(yī)的路上一路精進,我不會再上來回了,主要是看到還魂湯提起興趣罷了。喔,小青龍湯本來就是治療素體虧虛的患者,請別加一堆補脾腎的藥物進去,若是別種脾、腎虧虛而氣喘的患者,應當另外議方,不是拿小青龍湯來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