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十八 濕病諸候(凡三論)
隋 巢元方
濕病,由脾胃虛弱,為水濕所乘,腹內(nèi)蟲動,侵食成 也。多因下利不止,或時病后,客熱結(jié)腹內(nèi)所為。其狀,不能飲食,忽忽喜睡,綿綿微熱,骨節(jié)沉重,齒無色,舌上盡白,細瘡如粟。若上唇生瘡,是蟲食五臟,則心煩懊;若下唇生瘡,是蟲食下部,則肛門爛開;甚者腑臟皆被食,齒下上齦悉生瘡,齒色紫黑,利血而濕,由水氣也。
脾與胃合,俱象土,胃為水谷之海,脾氣磨而消之,水谷之精,化為血氣,以養(yǎng)腑臟。
若脾胃和,則土氣強盛,水濕不能侵之。脾胃虛弱,則土氣衰微,或受于冷,乍傷受于熱,使水谷不消化,糟粕不儐實,則成下利,翻為水濕所傷。若時病之后,腸胃虛熱,皆令三尸九蟲,因虛動作,侵食五臟,上出唇口,下至肛門。胃虛氣逆,則變嘔噦。蟲食腑臟傷敗,利出瘀血,如此者死。其因脾胃虛微,土氣衰弱,為水濕所侵,蟲動成,故名濕也。
又云∶有天行之濕,初得不覺,行坐不發(fā),恒少氣力,或微利,或不利,病成則變嘔吐,即是蟲內(nèi)食受于臟。
又云∶有急結(jié)濕,先因腹痛下利,膿血相兼出,病成翻大小便不通,頭項滿痛,小腹急滿,起坐不安,亦是內(nèi)食五臟。凡如此者,雖初證未發(fā)于外,而心腹亦常煩懊,至受于臨困,口及肛門方復(fù)生瘡,即死也。
心 者,由臟虛,諸蟲在腸胃間,因虛而動,攻食心,謂之心 。初不覺他病,忽忽嗜睡,四肢沉重。此 或食心,則心煩悶懊痛,后乃侵食余處。
診其脈沉而細,手足冷,內(nèi)濕 在心也。
人有嗜甘味多,而動腸胃間諸蟲,致令侵食腑臟,此猶是也。凡食五味之物,皆入于胃,其氣隨其腑臟之味而歸之。脾與胃為表里,俱象土,其味甘,而甘味柔潤受于脾胃。
脾胃潤則氣緩,氣緩則蟲動,蟲動則侵食成疳 也。但蟲因甘而動,故名之為疳也。
其初患之狀,手足煩疼,腰脊無力,夜臥煩躁,昏昏喜妄,嘿嘿眼澀,夜夢顛倒,飲食無味,面失顏色,喜睡,起即頭眩,體重, 脛酸疼。其上食五臟,則心內(nèi)懊惱;出食咽喉及齒齦,皆生瘡,出黑血,齒色紫黑;下食腸胃,下利黑血;出食肛門,生瘡爛開。胃氣虛逆,則變嘔噦。急者數(shù)日便國家醫(yī)學考試網(wǎng)死;亦有緩者,止沉嘿,支節(jié)疼重,食飲減少,面無顏色,在內(nèi)侵食,乃至數(shù)年,方上食口齒生瘡,下至肛門傷爛,乃死。
又云∶五疳,一是白疳,令人皮膚枯燥,面失顏色。二是赤疳,內(nèi)食人五臟,令人頭發(fā)焦枯。三是蟯疳,食人脊膂,游行五臟,體重浮腫。四是疳,食人下部疼癢,腰脊攣急。五是黑疳,食人五臟,多下黑血,數(shù)日即死。凡五疳,白者輕,赤者次,蟯疳又次之,疳又次之,黑者最重。皆從腸里上食,咽喉齒齦并生瘡,下至谷道傷爛,下利膿血,嘔逆,手足心熱,腰痛嗜睡。秋冬可,春夏極。
又云∶面青頰赤,眼無精光,唇口燥,腹脹有塊,日日瘦損者是疳。食人五臟,至死不覺。
又云∶五疳緩者,則變成五蒸。五蒸者,一曰骨蒸,二曰脈蒸,三曰皮蒸,四曰肉蒸,五曰血蒸。其根源初發(fā)形候雖異,至受于蒸成,為病大體略同。皆令人腰疼心滿,虛乏無力,日漸羸瘦,或寒熱無常,或手足煩熱,或逆冷,或利,或澀,或汗也。五蒸別自有論,與虛勞諸病相從也。
卷之十八 九蟲病諸候(凡五論)
九蟲者,一曰伏蟲,長四分;二曰蛔蟲,長一尺;三曰白蟲,長一寸;四曰肉蟲,狀如爛杏;五曰肺蟲,狀如蠶;六曰胃蟲,狀如蝦蟆;七曰弱蟲,狀如瓜瓣;八曰赤蟲,狀如生肉;九曰蟯蟲,至細微,形如菜蟲。
伏蟲,群蟲之主也;紫x,貫心則殺人。白蟲相生,子孫轉(zhuǎn)多,其母轉(zhuǎn)大,長至四五尺,亦能殺人。肉蟲,令人煩滿。肺蟲,令人咳嗽。胃蟲,令人嘔吐,胃逆喜噦。弱蟲,又名膈蟲,令人多唾。赤蟲,令人腸鳴。蟯蟲,居胴腸,多則為痔,極則為癩,因人瘡處以生諸癰、疽、癬、 、 、疥、齲蟲,無所不為。
人亦不必盡有,有亦不必盡多,或偏有,或偏無者。此諸蟲依腸胃之間,若腑臟氣實,則不為害,若虛則能侵蝕,隨其蟲之動而能變成諸患也。
三蟲者,長蟲、赤蟲、蟯蟲也。為三蟲,猶是九蟲之數(shù)也。長蟲,蛔蟲也,長一尺,動則吐清水,出則心痛,貫心則死。赤蟲,狀如生肉,動則腸鳴。蟯蟲至細微,形如菜蟲也,居胴腸間,多則為痔,極則為癩,因人瘡處,以生諸癰、疽、癬、 、 、疥、齲蟲,無所不為。
此既是九蟲內(nèi)之三者,而今別立名,當以其三種偏發(fā)動成病,故謂之三蟲也。其湯熨針石,別有正方,補養(yǎng)宣導(dǎo),今附于后。
《養(yǎng)生方.導(dǎo)引法》云∶以兩手著頭相叉,長引氣,即吐之。坐地,緩舒兩腳,以兩手從外抱膝中,疾低頭,入兩膝間,兩手交叉頭上,十二通,52667788.cn/pharm/愈三尸也。
又云∶叩齒二七過,輒咽氣二七過,如此三百通乃止。為之二十日,邪氣悉去;六十日,小病愈;百日,大病除,三蟲伏尸皆去,面體光澤也。
蛔蟲者,是九蟲內(nèi)之一蟲也。長一尺,亦有長五六寸;蛞蚋K虛弱而動,或因食甘肥而動。其發(fā)動則腹中痛,發(fā)作腫聚,去來上下,痛有休息,亦攻心痛?谙餐孪鸭巴虑逅瀭恼邉t死。
診其脈,腹中痛,其脈法當沉弱而弦,今反脈洪而大,則是蛔蟲也。
寸白者,九蟲內(nèi)之一蟲也。長一寸而色白,形小褊,因腑臟虛弱而能發(fā)動;蛟骑嫲拙疲辉埔桑枝貫牛肉炙食,并食生栗所成。
又云∶食生魚后,即飲乳酪,亦令生之。其發(fā)動則損人精氣,腰腳疼弱。
又云∶此蟲生長一尺,則令人死。
蟯蟲,猶是九蟲內(nèi)之一蟲也。形甚細小,如今之蝸蟲狀。亦因腑臟虛弱,而致發(fā)動,甚者則能成痔、 、疥、癬、癩、癰、疽、 諸瘡。
蟯蟲是人體虛極重者,故蟯蟲因之動作,無所不為也。
點擊查看:<<諸病源候論>>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