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首頁醫(yī)學考研考研院校執(zhí)業(yè)醫(yī)師執(zhí)業(yè)藥師執(zhí)業(yè)護士
在線動畫醫(yī)學E書醫(yī)學下載醫(yī)學英語醫(yī)學圖片臨床技能
醫(yī)學論壇
加入收藏
設為首頁
最新更新
...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臨床技能 >> 醫(yī)學論文 >> 藥學 >> 文章正文
  肝豆湯對肝豆狀核變性皮膚成纖維細胞模型銅代謝的影響           ★★★ 【字體:

肝豆湯對肝豆狀核變性皮膚成纖維細胞模型銅代謝的影響

文章來源:醫(yī)學全在線 更新時間:2006-5-16 4:40:53 技能論壇

 

內(nèi)容提要 目的:在細胞水平探討中藥復方肝豆湯治療肝豆狀核變性的機理。方法:通過建立23例肝豆狀核變性皮膚成纖維細胞模型,觀察加入含肝豆湯兔血清前后細胞內(nèi)Cu2+、Zn2+等微量元素含量的變化。結果:加入含肝豆湯兔血清前與加入24h后相比較,細胞內(nèi)銅含量從(80.94±34.76)ng/mg,減少到(46.90±22.14)ng/mg(P<0.01),細胞內(nèi)鋅含量從(140.43±33.81)ng/mg,增加到(151.43±37.83)ng/mg(P<0.01)。結論:肝豆湯具有顯著的細胞內(nèi)排銅作用和使細胞內(nèi)鋅含量增加的作用。


Effect of Gandou Decoction on Copper Metabolism of Skin Fibroblast of 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 Model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ytological mechanism of Gandou Decoction (GDD) in treating 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 (HLD).Methods: Twenty-three in vitro models of cultured skin fibroblast of HLD were established to observe the intracellular change of microelements (Cu2+, Zn2+, etc.) content before and after adding rabbit′s serum containing GDD.Results: After being treated with GDD contained serum for 24 hours, the intracellular content of Cu2+ decreased from (80.94±34.76) ng/mg to (46.90±22.14) ng/mg, P<0.01, while that of Zn2+ increased from (140.43±33.81) ng/mg to (151.43±37.83) ng/mg, P<0.01.Conclusion: GDD is quite effective in removing the intracellular copper and increasing the intracellular zinc.


  Key words hep 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 Gandou decoction, model of cultured skin fibroblasts of 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 rabbit serum containing Gandou decoction, intracellular contents of copper and zinc


  肝豆狀核變性(HLD)又稱Wilson病,是一種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性銅代謝障礙疾病。本病由于銅離子緩慢地在肝、腦、腎等全身各器官廣泛沉積,出現(xiàn)錐體外系及肝癥狀等復雜多樣的臨床表現(xiàn)。因此HLD患者須終身使用驅銅藥物以糾正體內(nèi)Cu2+離子的正平衡。目前國內(nèi)外使用的青霉胺等驅銅藥物雖可獲得一定療效,但有較多的近期或遠期毒副作用,使部分患者被迫放棄長期維持治療。楊任民等于70年代首創(chuàng)中藥復方肝豆湯治療HLD,初步獲得了較好的排銅效果,且在20余年的臨床應用中不斷合理調(diào)整組方,取得了較為滿意的臨床療效(1,2)。本研究通過以HLD患者皮膚制備的HLD皮膚成纖維細胞模型(以下簡稱細胞模型)中加入含肝豆湯兔血清(以下簡稱含藥血清),觀察加入含藥血清前后細胞模型中銅、鋅等微量元素含量的變化,以探討肝豆湯在細胞水平的排銅效果,進一步闡明肝豆湯的排銅機理。


  材料與方法


  1 材料 隨機選取臨床表現(xiàn)及銅代謝檢查全部符合診斷標準(3)的23例HLD住院患者。其中男18例,女5例;年齡8~40歲,平均(22.43±9.19)歲。隨機選取雄性成年新西蘭白兔10只,體重(3.0±0.1)kg。實驗動物由安徽醫(yī)科大學實驗動物中心提供。


  2 方法


  2.1 含藥血清制備 按肝豆湯組方(大黃8g黃連10g 黃芩10g 半枝蓮15g 澤瀉15g 魚腥草15g)分別準確稱取大黃等6味中藥煎煮,制備成不含大黃或僅含大黃或含大黃的肝豆湯分別用真空冷凍干燥系統(tǒng)濃縮至各約150ml。以肝豆湯中的君藥大黃的有效成分之一大黃酚為代表成分判斷肝豆湯血藥濃度(4)。隨機選取5只新西蘭白兔,每只兔先灌服不含大黃的肝豆湯濃縮液30ml,24h后再灌服等量僅含大黃的肝豆湯濃縮液,24h后再灌服等量含大黃的肝豆湯濃縮液。每隔30min采血2ml以HPLC(Beckman公司)檢測(5)。求取兔一次灌服肝豆湯后血藥濃度及達峰時間。次日開始逐日每只灌服肝豆湯濃縮液30ml,每日首次灌藥后于達峰時間采血2ml檢測。達穩(wěn)態(tài)濃度后于第10日在首次灌藥后達峰時間采血制備含藥血清(6)。隨機選取5只新西蘭白兔,實驗前禁食1天,按上法制備空白血清。


  2.2 肝豆湯細胞藥理學實驗 從HLD患者取皮膚進行離體皮膚成纖維培養(yǎng)制備HLD細胞模型。細胞培養(yǎng)參照陳秀珍等方法(7)。待細胞總數(shù)達105~106個,可檢測出細胞內(nèi)Cu2+、Zn2+含量,此即構成1個細胞模型。通過連續(xù)傳代培養(yǎng),可同時建立多個相同的細胞模型。采用改良Loway法(7)計算細胞模型總蛋白含量及Cu2+、Zn2+含量。以細胞模型Cu2+、Zn2+含量與總蛋白含量的比值(ng/mg)作為細胞模型Cu2+、Zn2+含量測定值。從23例細胞模型中隨機選取5例,每例含6個相同的細胞模型。分別加入含藥血清及空白血清各0.04、0.4、4.0ml(分別含大黃酚0.04、0.4、4.0μg),重新培養(yǎng)24h后檢測Cu2+含量,根據(jù)結果確定最適加藥劑量。仍取上述5例細胞模型,每例含14個相同細胞模型。每7個相同細胞模型為1組。分別加入等量含藥血清及空白血清(加入量取上述最適加藥劑量)。重新培養(yǎng)4、8、16、24、32、40、48h測定Cu2+含量,根據(jù)結果確定加入含藥血清后最佳收集細胞時間。肝豆湯對23例細胞模型的療效:每例3個相同細胞模型,將23例細胞模型平行分為3組,每組含23個細胞模型,一組未加血清,另兩組分別加入等量含藥血清及空白血清,重新培養(yǎng)后測定其Cu2+、Zn2+含量。


  結  果


  1 含藥血清血藥濃度 兔一次灌服肝豆湯血藥濃度檢測結果顯示,大黃酚的吸收峰與 其他成分吸收峰分離良好,表明肝豆湯中非大黃的其他成分,空白血清中的成分及大黃中非大黃酚的成分對大黃酚的檢測均無干擾。將血藥濃度測定值與對應時間數(shù)據(jù)按中國藥學會數(shù)學藥理專業(yè)委員會的實用藥代動力學計算程序3P87進行處理,得到如下藥代動力學參數(shù):半衰期T1/2(ke)=6.3596h,達峰時間T(peak)=2.7816h,最大血藥濃度Cmax=0.9489μg/ml。次日開始逐日灌服肝豆湯濃縮液,理論上達穩(wěn)態(tài)血藥濃度時間為5T1/2(ke)≈32.8h。根據(jù)藥代動力學參數(shù)進行推算穩(wěn)態(tài)血藥濃度C=FX/vkt≈1.01μg/ml。5只兔血藥濃度測定均值第1~9天分別為1.0213、1.0065、1.0702、1.0800、1.1005、1.1026、1.0907、1.1036、1.1042μg/ml。測定值與理論值接近。為盡量使肝豆湯中其他有效成分達穩(wěn)態(tài)血藥濃度,故延長灌藥時間到10天。第10日首次灌藥后2.7h取血制備含藥血清,血藥濃度測定值分別為1.1073、1.0802、1.0604、1.0538、1.1023μg/ml。對含藥血清和空白血清的Cu2+含量進行測定表明二者無顯著性差異。


  2 肝豆湯細胞藥理學實驗 23例細胞模型隨機選取5例,以△Cu2+比值(加空白血清Cu2+比值-加含藥血清Cu2+比值)為療效指標,分別加入含藥血清及空白血清各0.04、0.4、4.0ml重新培養(yǎng)24h,其△Cu2+比值分別為1.376、44.206、48.270ng/mg,表明加入0.4ml含藥血清時療效增加已較明顯,故取此量為最適加藥劑量。仍取上述5例細胞模型,分別加入0.4ml含藥血清及等量空白血清重新培養(yǎng)4、8、16、24、32、40、48h,其△Cu2+比值分別為1.86、8.93、15.80、49.05、54.22、56.90、56.94ng/mg,表明加含藥血清重新培養(yǎng)24h療效已近最大。故取其為加含藥血清后最佳收集細胞時間。23例細胞模型平行分成3組,一組未加血清,另兩組分別加入0.4ml含藥血清及等量空白血清,重新培養(yǎng)24h,Cu2+、Zn2+含量測定結果通過配對t檢驗統(tǒng)計學處理表明:23例細胞模型加入肝豆湯后細胞內(nèi)Cu2+含量較加藥前顯著減少(t=9.736,P<0.01);細胞內(nèi)Zn2+含量較加藥前顯著增加(t=2.827,P<0.01);Cu2+/Zn2+比值較加藥前顯著下降(t=9.11,P<0.01),見表1。


表1 23例細胞模型肝豆湯治療前后細胞內(nèi)


  Cu2+、Zn2+含量比較 (±s)


組 別 Cu2+比值(ng/mg) Zn2+比值(ng/mg) Cu2+/Zn2+ 
未加血清 80.94±34.76* 140.43±33.81* 0.61±0.29* 
加空白血清 78.71±33.59* 143.71±36.88* 0.59±0.28* 
加含藥血清 46.90±22.14 151.43±37.83 0.34±0.20 


  注:與加含藥血清組比較,*P<0.01


討  論


  HLD雖已確定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性銅代謝障礙疾病,但其確切的發(fā)病機制尚未完全闡明。Uzman推測HLD患者肝細胞內(nèi)可能存在一種與銅有特殊親和力的異常蛋白(8)。Shapiro和Erans先后用凝膠柱層析法在HLD患者肝細胞中分離出含銅較健康人高10倍以上的金屬巰蛋白(MT)(9,10)。近年在HLD離體培養(yǎng)的皮膚成纖維細胞中也發(fā)現(xiàn)了大量MT,其含銅量較正常對照組高數(shù)倍(11)。因細胞內(nèi)銅沉積部位在細胞漿和溶酶體(12),更有人推測細胞內(nèi)銅傳遞鏈為:銅→大分子蛋白→金屬巰蛋白→溶酶體→排出細胞(13)。現(xiàn)已確認,HLD基因位于13號染色體長臂上(13q14.3),編碼一種P型銅轉運ATP酶(ATPTB)(14,15),稱ATPTB基因。故推測HLD患者是由于基因缺陷造成HLD細胞內(nèi)MT含量異常增高,因細胞內(nèi)MT具有原發(fā)性高銅親和力和對銅的高誘導性兩種異常(16),使細胞內(nèi)銅離子蓄積,同時也引致掌管金屬代謝功能的細胞內(nèi)溶酶體障礙(17)。


   安徽中醫(yī)學院肝豆研究組根據(jù)大多數(shù)患者具有眼黃、口苦口臭、尿黃便秘、舌質(zhì)紅、苔黃或黃膩、脈弦數(shù)或弦滑等癥候,依中醫(yī)辨證推斷:銅毒內(nèi)聚、肝膽濕熱內(nèi)蘊為其主要病機,故立清熱解毒、利膽燥濕,通腑利尿之法,同時結合現(xiàn)代HLD病理生理機制而取兼具利膽、高鋅低銅的中藥組成肝豆湯復方(1,2)。胡文彬等對34例HLD患者服肝豆片2號(與肝豆湯組方同)的臨床觀察表明(18),肝豆湯確有顯著的向膽汁、大便及尿中排銅效果。臨床癥狀也獲得了改善。


  本實驗結果進一步表明,肝豆湯確有顯著的細胞內(nèi)排銅和使細胞內(nèi)鋅含量增加的作用,細胞內(nèi)Cu2+、Zn2+比值也顯著降低,從而在細胞水平進一步證明了肝豆湯的確切療效,同時證明在肝豆湯的治療作用下,細胞內(nèi)呈現(xiàn)低銅高鋅的改善。有作者證明,HLD細胞模型在含藥血清作用下,細胞內(nèi)MT含量及MT結合銅的能力顯著下降。Menard等研究表明,食物中的銅和口服鋅劑誘導小腸粘膜細胞合成MT,通過鋅和銅與MT競爭性地結合,鋅劑可對組織中已沉積的銅具有間接的清除作用(19)。故推測除富含鋅的肝豆湯中的鋅離子可能通過載體蛋白轉運到細胞內(nèi),競爭與MT的結合而阻止銅在細胞水平的沉積,并促進銅從細胞內(nèi)排出外,肝豆湯尚有降低細胞內(nèi)MT含量的作用,但其排銅的確切機制尚待進一步探討。

參考文獻


  1,楊任民.中西醫(yī)結合治療肝豆狀核變性初步臨床觀察.新醫(yī)學附刊(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1976;4∶209.


  2,楊任民.中藥治療肝豆狀核變性107例療效觀察.中醫(yī)雜志1993;34(11)∶676—677.


  3,楊任民主編.肝豆狀核變性.合肥:安徽科技出版社,1995∶167—168.


  4,王浴生主編.中藥藥理與應用.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83∶73.


  5,羅文毓.大黃中五種蒽醌衍生物的HPLD測定.藥物分析雜志1989;9(5)∶259—262.


  6,龐志功.大黃素大黃酚在兔體內(nèi)藥代動力學研究.西安醫(yī)科大學學報1993;14(4)∶346—349.


  7,陳秀珍編著.體細胞培養(yǎng)技術.上海:上海醫(yī)科大學出版社,1989∶56—57.


  8,Bremner I. Metallothionein: Some aspect of its structure and function metabolism. Chem Sci1983;21∶17.


  9,Shapiro J, Morell AG, Scheinberg IH. A Copper protein of human liver. J Clin Invest1961;40∶1081.


  10,Elmes ME, Jasan B. Metallothionein and liver disease. Lancet1987;2∶866.


  11,陳 嶸.肝豆狀核變性離體培養(yǎng)細胞內(nèi)金屬巰蛋白代謝的研究.中華神經(jīng)精神科雜志1993;26(6)∶327—330.


  12,陳 嶸,梁秀齡,劉焯霖,等.肝豆狀核變性離體皮膚成纖維細胞模型研究.中山醫(yī)科大學學報1995;16(2)∶48—50.


  13,陳 嶸,梁秀齡,劉焯霖,等.銅孵育對肝豆狀核變性離體培養(yǎng)細胞內(nèi)銅在不同分子量蛋白上分布的影響.中華神經(jīng)精神科雜志1994;27(2)∶70—72.


  14,Bull PC, Thomas GR, Rommens JM, et al. The&nbs p;wilson disease gene is a putative Copper transporting p-type TP ase similar to the menkes gene. Nature Genet1993;5∶327.


  15,楊任民,范玉新,余 龍,等.肝豆狀核變性基因的一種新型錯義突變.中華醫(yī)學雜志1997;77(5)∶344—347.


  16,陳 嶸.不同濃度銅孵育對肝豆狀核變性離體培養(yǎng)細胞內(nèi)銅含量的影響.中國神經(jīng)精神疾病雜志1994;19(4)∶200—203.


  17,張影如.肝豆狀核變性患者離體培養(yǎng)成纖維細胞系的建立和生物學鑒定.中山醫(yī)科大學學報1993;14(1)∶200.


  18,胡文彬,楊任民.肝豆片2號對肝豆狀核變性微量元素的影響及臨床療效的研究.中國實用內(nèi)科雜志1997;17(5)∶582.


  19,楊任民,鮑元程,蔣永亮,等.口服硫酸鋅對60例肝豆狀核變性患者尿排銅及血微量元素的研究.中華醫(yī)學雜志1986;66(4)∶211—213.

 

...
文章錄入:凌云    責任編輯:凌云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發(fā)表評論】【加入收藏】【告訴好友】【打印此文】【關閉窗口
    最新熱點 最新推薦 相關文章
    嘌呤類藥物作用及巰基嘌呤甲基轉移酶遺傳
    心肌預缺血:一種內(nèi)源性的心肌保護機制
    苯妥英鈉對精神分裂癥幻聽的療效觀察
    抗精神病藥致急性肌張力障礙相關因素分析
    胰島素抵抗及胰島素抵抗綜合征研究展望
    人參皂甙對動物學習記憶影響的研究進展
    端粒酶與胃、結腸腫瘤的關系及其調(diào)控
    端粒酶及其在肺癌診斷中的應用進展
    吡喹酮和青蒿琥酯對家兔心臟和呼吸功能的
    藥養(yǎng)胃散對大鼠胃腸粘膜中前列腺素生長抑
    本站部分內(nèi)容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來信告訴我們,歡迎您提供意見和建議!醫(yī)學考研網(wǎng),執(zhí)業(yè)醫(yī)師,執(zhí)業(yè)藥師,執(zhí)業(yè)護士 站長:凌云 皖ICP備0600700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