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考研
醫(yī)學論文
醫(yī)學會議
考試寶典
網(wǎng)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wǎng)站地圖
   名族首頁  |   藏族醫(yī)學  |   蒙古族醫(yī)學  |   維吾爾族醫(yī)學  |   苗族醫(yī)學  |   傣族醫(yī)學  |   瑤族醫(yī)學  |   考試寶典  |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名族醫(yī)藥 >> 藏族醫(yī)學 >> 藏族醫(yī)藥 >> 正文:粗糙黃堇 -藏藥桑格絲哇藥物說明書
    

粗糙黃堇

  
品名
藏名:桑格絲哇
漢語拼音
CUCAOHUANGJIN
拉丁名
1.Corydalis scaberula Maxim.; 2.C.nigro-apiculata C.Y.Wu.; 3.C.conspersaMaxim.; 4.C.leucostachya C.Y.Wu et H.Chu-ang.; 5.C.sca-berula Maxim. var. glabra Z.C.Zuo et L.H.Zhou.
英文譯名
銷售地區(qū)
保護品種
中藥材基原
罌粟科植物粗糙黃堇、無毛粗糙黃堇、黑頂黃堇、密花黃堇以及白穗紫堇的全草。
動植物形態(tài)
1.粗糙黃堇:多年生草本,高約8~15cm。塊根成束,圓柱形漸狹或棒狀增粗,間或中下部稍膨大,末端具細長的尾尖。根莖縮短,具黑褐色的殘留葉鞘。莖1~4具縱棱,上部具葉,下部裸露,基部線形;~少數(shù),具長柄,向下變細成線形,長8~10cm,葉片輪廓長卵形,二至三回羽狀深裂,小裂片基部邊沿具微糙毛且具白色邊,背面密被粗糙的白色突起的鐘乳體,表面稍不明顯;莖生葉2枚,于莖上部近對生,葉片輪廓長圓形,長4~8cm,寬1~2cm,具短柄,其他與基生葉同型?偁罨ㄐ蛎芗嗷ǎL2~5cm;苞片菱形,下部楔形全緣,上半部扇形條裂,邊緣具軟骨質(zhì)糙毛;花梗短于苞片,微四棱具白色膜質(zhì)的翅邊;ǖS色;萼片2,鱗片狀邊緣撕裂;花瓣4,2輪,外輪上花瓣長1.5~2.5cm,先端具雞冠狀突起,距圓筒形,先端微彎或直,短于花瓣片,外輪下花瓣基部微具囊狀突起;內(nèi)輪二片略小,先端吻合具紫色頭;雄蕊6,花絲結(jié)合為二束,束體下部膨大呈橢圓形,花柱絲形,柱頭扁平二裂,具6個乳突頭。蒴果橢圓形,長約6~8mm;種子2列。無毛粗糙黃堇與原變種的區(qū)別,在于本變種塊根不具柄,葉片兩面無毛,苞片邊緣不具軟骨質(zhì)糙毛和蒴果下垂,長網(wǎng)形略呈節(jié)結(jié)狀而不同。
2.黑頂黃堇:無毛草本,高15~20cm。小根棍棒狀,多數(shù)成束,基部膨大,向下逐漸變細至末端呈細長尾尖,且具多數(shù)纖維根。莖多條,圓筒狀,具棱,上部多分枝,向下逐漸變狹至基部成線形;~具長柄,約長5~13cm,基部細弱成線形,葉片輪廓寬卵形,羽狀三深裂,側(cè)裂片無柄,2~3深裂,裂片倒卵形或長圓形,頂端具軟骨質(zhì)尖頭,葉背灰綠色,莖生葉3~4,生于莖的上部,葉柄短或近無柄,2~3回羽狀深裂,小裂片長條形或倒披針形?偁罨ㄐ蝽斏,長約3~5cm,苞片二裂,緣具白色膜質(zhì)邊緣,花序基部苞片葉狀,羽狀分裂,上部苞片全緣或偶淺裂,狹條形;花小,花梗直立;萼片極小,膜質(zhì),略呈圓形,長2mm,具有不對稱的尖齒或細長裂片;花黃白色,長2.2cm,花瓣4,二輪,外輪上片具卵圓形的囊狀突起,背部略具雞冠,高約1mm,長圓筒狀,頂端圓下彎且微內(nèi)鉤,短于瓣片,下片瓣片圓形,先端具小尖頭,爪寬線形,向基部漸尖,外輪瓣片與花梗著生處前方具三角形或乳突狀突起;內(nèi)輪二片,其瓣片基部具耳狀突起,先端圓形,藍紫色,爪狹楔形,與瓣片等長,雄蕊6,花絲結(jié)合成二束,花絲膜質(zhì)披針形,花藥較小,密腺長僅達距的2/5;子房長橢圓形,胚珠多數(shù)2列,花柱短于子房,柱頭二裂,裂瓣各具四個頭狀乳突。蒴果下垂具明顯條棱;種子類圓形,黑色具光澤。
3.密花黃堇:多年生鋪散草本,高6~14cm。根簇生,纖維狀增粗,側(cè)根多數(shù),呈長條狀簇生于根莖的四周,長約8cm,徑2mm,根莖粗壯被有黃褐色膜質(zhì)鱗片。莖圓形,基部分枝,直徑3~3.5mm,中空具縱棱,棱間被白粉或被稀疏毛;~具長柄,基部擴大成鞘,葉片輪廓長圓形,二回羽裂,小裂片又2裂,稍有重迭,具短尖,葉背被白色短柔毛;莖生葉互生,葉柄短約2.5mm,葉片與基生葉同型,或小裂片稍長。總狀花序多花縮短成頭狀,著生在彎曲的花莖頂端。苞片菱形明顯長于花梗(近于花瓣狀),倒披針形或類圓形,長9~15mm,寬4~10mm,外部邊緣紫紅色,呈波狀、細齒狀及1~3淺裂齒,花梗長2mm,著生在花下部的1/3處;萼片2,三角形邊緣淺裂呈流蘇狀,花暗白色或淡黃色,具棕色斑點或碎斑紋,瓣端紫紅色;花瓣4,2輪,外面二片花瓣尾部距圓筒狀,長7mm,約為上部裂瓣的一半,整個距向下內(nèi)彎成鉤狀,前端背部具狹的雞冠狀突起;內(nèi)面二片分離具長爪,瓣片邊緣反卷,沿背部中線具棱,端具小尖頭,其基部兩側(cè)具耳,雄蕊6,二束,基部擴大各與內(nèi)、外花瓣對生;柱頭扁平二裂,每裂又具2~4個頭狀突起;子房橢圓形半透明,被白色柔毛,果實短圓形長8mm。
4.白穗紫堇:無毛草本,高15~20cm。根莖棒狀多數(shù)成束,長達10cm,粗約0.5cm。莖1~4,上部粗壯其上葉片稀疏,向下逐漸變細,近基部呈線狀;~少數(shù),葉柄長12~15cm,近基部線狀,葉片輪廓卵形,長3~3.5cm,二回羽狀分裂,一回裂片深裂,具小柄,二回裂片無柄,小裂片狹披針形或狹矩圓形,葉面綠色,葉背具白粉;莖生葉3~4,下部葉柄較長,上部葉柄短,其余與基生葉相似;ǘ鄶(shù),組成緊密的頂生總狀花序,長5~7cm;苞片掌狀深裂或全裂,小裂片線狀狹條形;花梗極短,短于苞片,且被其覆蓋;萼片鱗片狀,早落;花白色,上花瓣長約2.5cm,瓣片長卵形漸尖,其頂端具細而長的雞冠狀突起,高約2mm,距圓錐形,長約為瓣片的3/5,先端反折;下花瓣長約1.1cm,背面具細的雞冠
狀突起,中部微收縮,在瓣片下面具囊狀突起;內(nèi)輪瓣片長約1cm,倒卵形,頂端具黑褐色斑塊,一側(cè)生有小囊,基部截形,爪狹鍥形,比瓣片略長;雄蕊長約0.8cm;花藥小,線狀披針形;蜜腺長為距的2/5;子房狹橢圓形,長約0.3cm;花柱長于子房;柱頭二裂倒卵形,其中具有二個乳頭狀突起。
動植物資源分布
1.粗糙黃堇:產(chǎn)于西藏中北部、青海、甘肅、四川西部。 2.黑頂黃堇:產(chǎn)于青海南部。 3.密花黃堇:產(chǎn)于西藏北部、四川西北部。 4.白穗紫堇:產(chǎn)于青海南部。
動植物生態(tài)環(huán)境
1.粗糙黃堇:生于海拔4000~5300m的高山草地和石礫草坡以及流水灘旁。 2.黑頂黃堇:生于海拔3600~4300m的山坡林下、高山草地或高山沼澤。 3.密花黃堇:生于海拔4500~5300m的多石河岸和高山石礫地以及高山溪流水溝旁。 4.白穗紫堇:生于海拔4000~4300m左右的河岸階地陽坡。
藥用動植物的栽培
1.粗糙黃堇:花期6~3月,果期7~9月。
2.黑頂黃堇:花期7~8月。
3.密花黃堇:花期7~8月。
4.白穗紫堇:花期7~8月。
藥材的采收與儲藏
在每年七、八月間,花期盛開季節(jié),采集全草,洗凈根部泥土,除去枯葉,晾干。
藥用部位
以全草入藥。
生藥材鑒定
性狀鑒別:1.粗糙黃堇:為干燥小全草。地上部分皺縮成團,塊根成束,紡錘形,上部具柄,末端具細長的尾尖;外表黃棕色,具縱條棱,質(zhì)脆易折,斷面平整,角質(zhì)樣,外部灰黃色,具孔洞和零星的小圓孔,中心呈黑褐色。根莖極短,具黑揭色的殘留葉鞘。各部濕展后,莖與基生葉柄基部向下漸細,成絲狀,多與根莖斷離。葉片為多回羽狀深裂,小裂片基部邊沿微具糙毛和白色邊,背面粗糙;莖生葉二枚;ò櫩s成團,苞片菱形,邊緣具軟骨質(zhì)糙毛。花冠淡黃,內(nèi)輪瓣片先端紫色,外輪瓣片具雞冠狀突起,且比距為長。雄蕊6,二束;柱頭二裂,花柱絲狀;蒴果橢圓形。氣微,味苦。無毛粗糙黃堇的區(qū)別,在于塊根上部不具細柄;葉片無毛,苞片不具軟骨質(zhì)糙毛;蒴果長條形,略呈節(jié)結(jié)狀。
2.黑頂黃堇:為干燥小全草或切為段,長短不等,塊根紡錘形、棍棒狀或圓錐狀,長1~4cm,直徑為3~6mm,表面棕黃色或黃白色,有縱溝紋;有時兼生纖維狀根數(shù)條,長約6~10cm,直徑約1mm,質(zhì)硬脆,易折斷,斷面平坦,灰棕色,角質(zhì)樣。根莖小塊狀,上有棕褐色須狀彎曲的莖及葉柄斷痕。地上部分皺縮,并多自莖、葉基部斷離,莖上部圓柱狀,淡綠色,具縱棱,下部棕褐色逐漸變細至成線狀。葉片皺縮,多次羽狀深裂,基生葉葉柄細弱,成棕褐色線形,莖生葉無柄,生于莖的上部;ǘ鄶(shù)集生于莖頂,黃白色,囊管狀,先端唇形,瓣尖有黑綠色斑塊。蒴果表面具明顯條紋,種子類圓形,黑色具光澤。氣微,味苦。
3.密花黃堇:全株皺縮成團。根多數(shù)呈長條狀簇生于圓柱狀根莖的四周,長短不一,粗約2mm,黑褐色,表面有縱皺紋,質(zhì)脆易折,斷面類圓形,呈蠟質(zhì)略平整,皮部寬厚,木部位于中心,二者均密布大而明顯的孔洞,且其間被一紅褐色環(huán)帶所分開。根莖粗狀被有黃褐色的膜質(zhì)鱗片。莖圓形,扭曲或彎折,具縱棱,棱間被白粉或被稀疏毛,表面淡綠或桔黃色,質(zhì)軟易折,斷面皮部及內(nèi)面略帶淺紅褐色,中空,四壁密布帶狀或細條狀的膜質(zhì)髓片,葉濕展后可見,基生葉柄擴大成鞘,葉片輪廓長圓形,二回羽裂;莖生葉,葉柄短;ㄐ蚨嗷,縮短成頭狀,小花萎縮,暗白色或淡黃色,具棕色斑點,瓣端紫紅色;苞片花瓣狀,長于花梗,倒披針形或類圓形,邊緣紫紅色,呈波狀或細齒狀。果實矩圓形或長圓形,長約8mm,果皮黑褐色有縱皺紋,花柱宿存,柱頭彎曲。氣微,味苦。
4,白穗紫堇:根莖棒狀,多數(shù)成束,粗約0.5cm。莖粗細不一,粗狀者莖上部灰綠色,具粗條棱,質(zhì)脆易折,斷面平整,邊緣深波狀,綠色或有的被黃色圓塊所充滿,散布細小圓孔,中央具數(shù)條橫向的白色條帶;細弱者(莖下部)黃褐色,斷面不規(guī)則,四周由小圓孔組成四個或多個大團塊,中心淺黃褐色。葉片輪廓卵形,葉面黃綠色,葉背灰黃綠色,具白粉,二回羽狀分裂;\黃白色,內(nèi)輪先端具黑紫色斑,花梗極短,被掌狀全裂的苞片所覆蓋。氣微,味苦。
顯微鑒別:1.粗糙黃堇根上部不膨大處橫切面:類圓形或三角圓形。根最外層為栓化細胞層。中柱大,三元木質(zhì)部呈三叉狀排列。形成層于大導管群外沿明顯。篩管群成三直線,自大導管群外射出,韌皮薄壁細胞類圓形,排列在篩管群與導管群間的三角地帶中,內(nèi)含灰黑色膠狀物質(zhì)。膨大部的橫切面長圓形,周圍有深淺不等的波齒。與不膨大處的區(qū)別在于皮層細胞擠壓變形成彎曲長條狀。導管成“一”字形排列。形成層于導管群外成環(huán)狀。篩管群集中于帶狀,導管群兩側(cè)的沿線上,將中柱分成兩個半圓,中柱薄壁細胞于其中,細胞長圓形或類圓形,壁波狀彎曲,內(nèi)含細小淀粉粒。
2.粗糙黃堇莖橫切面:近圓形。表皮內(nèi)具下皮層。厚角組織四束。外韌維管束4個(亦見6~7),各維管束外圍的薄壁細胞部分壁木化增厚,束中形成層明顯。
3.粗糙黃堇葉表皮:兩面皆具不定式氣孔。表皮細胞圓多角形,大小不等,核明顯,且有大型半月形或分叉狀的單細胞非腺毛。
4.無毛粗糙黃堇塊根不膨大部分橫切面:與粗糙黃堇相比,區(qū)別在于塊根膨大處橫切面長圓形,大小導管各成二組,在中心處斷離,并各形成新的形成層環(huán),從而成為兩個并立的維管束。
5.無毛粗糙黃堇莖橫切面:五邊形。棱角下有厚角組織,皮層內(nèi)側(cè)的細胞含顆粒狀物質(zhì)。維管束6個(亦有8~10),具纖維細胞組成的維管束帽。
6.無毛粗糙黃堇葉的表皮:上表皮細胞多角形,下表皮細胞圓多角形,垂周壁略呈念珠狀或重迭狀,細胞內(nèi)含眾多砂晶或方晶,表面無毛。
7.黑頂黃堇塊根橫切面:類圓形,皮層外側(cè)為栓化細胞層。皮層甚窄,細胞長方形,切向延長,排列緊密,內(nèi)含淀粉粒,其間分布有類圓形氣腔。內(nèi)皮層明顯,細胞扁長方形。導管四束,環(huán)列大小相間,形成層于木質(zhì)部外圍略成環(huán)狀。篩管群半徑向排列,中柱中散在薄壁性石細胞。根膨大部分,髓部大。
8.黑頂黃堇莖橫切面:五邊形。表皮由1層細胞組成,棱角下有厚角組織。環(huán)管纖維與維管束帽連接成環(huán)。維管束5個,與角相對。束中形成層明顯,髓部及髓射線寬廣。
9.黑頂黃堇葉表皮:兩面皆具不定式氣孔,上面稀疏,表皮細胞壁薄,核明顯。上表皮氣孔稀少,表皮細胞小,呈五角形或多角形,角銳,壁平直。下表皮細胞類方形、類長方形,或稍不規(guī)則形,細胞大小懸殊,壁淺波狀彎曲。氣孔較密集。
10.密花黃堇條狀根橫切面:類圓形。邊緣有深淺不等的波齒。皮層外側(cè)為栓化細胞層,皮層寬厚,外側(cè)細胞小型,壁較厚,排列緊密。內(nèi)皮層明顯,細胞小型,偏長方形,凱氏點顯見。中柱鞘為1環(huán)薄壁細胞。初生木質(zhì)部于中心呈三叉狀,次生木質(zhì)部導管位于三叉間,韌皮部作三束,嵌于各次生木質(zhì)部外方。有些根內(nèi)側(cè)皮層由長骨狀細胞形成大而密的氣腔,內(nèi)皮層則不明顯,導管數(shù)個相聚成束,環(huán)列于髓部周圍。薄壁細胞含淀粉粒。
11.密花黃堇莖橫切面:5~7邊形。表皮1列,細胞類方形或長方形,外壁微突出,壁下為厚角組織。皮層細胞含樹脂狀物質(zhì)。外韌維管束5~7(有的2個并列),維管束鞘細胞壁薄,數(shù)層呈冠狀。束中形成層明顯。
粉末鑒別:1.粗糙黃堇粉末:黃綠色,味苦;ǚ哿n悎A球形,表面隱見稀疏不均勻的突起,其間埋藏有小砂晶,萌發(fā)溝3條,直徑約35μm。可見單細胞的非腺毛,細胞壁不規(guī)則彎曲,根部膨大,胞壁增厚,表面光滑,常有小砂晶附卷。長180~450μm,直徑22~35μm,葉碎片隨處可見,氣孔為不定式,副衛(wèi)細胞4~5個,表皮細胞呈大小不等的多角形,細胞壁顯著增厚且呈重迭狀。淀粉粒細小,多為單粒,卵圓形,類圓球形,臍點點狀,裂隙狀,“人”字形,層紋易察,直徑7~15~22μm。復粒少見,由2~3小粒組成。草酸鈣小方晶,砂晶眾多,直徑7~18~55μm。導管為網(wǎng)紋、螺紋導管,直徑14~32μm。
2.無毛粗糙黃堇粉末:黃綠色,味苦。葉碎片上可見不定式氣孔,副衛(wèi)細胞多4個,上表皮細胞多角形,下表皮細胞類圓多角形,細胞壁均增厚,有些地方并呈重迭狀,細胞內(nèi)含有細小的草酸鈣砂晶和方晶;ǚ哿n悎A形,直徑約28μm,表面隱見點狀、線狀的紋理,并附著小的晶體。萌發(fā)孔3個。厚角細胞類方形,角隅處增厚。淀粉粒多為單粒,類圓形,臍點點狀、裂隙狀,直徑6~25μm,復粒2~3小粒組成。草酸鈣的砂晶、方晶眾多,直徑5~28μm。
3.黑頂黃堇粉末:灰綠色,味苦;ǚ哿n悎A球形,表面較光滑,直徑約35μm,萌發(fā)孔三個。葉碎片上表皮細胞小,多角形,角銳,細胞壁平直,分布有稀疏的不定式氣孔,副衛(wèi)細胞4~5個;下表皮細胞不規(guī)則形,細胞壁淺波狀彎曲,有些略呈念珠狀增厚,明顯大于上表皮細胞?梢婇L方形或方形、多角形薄壁性木化石細胞,胞腔大,紋孔明顯且密集,層紋明顯,短徑32~98μm,長徑70~145μm。淀粉粒眾多,單粒類圓形,臍點明顯,點狀,直徑為7~18~28μm,復粒由2~3小粒組成。網(wǎng)紋、螺紋導管易察,直徑12~45μm。
4.密花黃堇粉末:污綠色,味苦;ǚ哿n悎A球形,表面具有不規(guī)則的點狀疣突,直徑約30μm,萌發(fā)孔3個。葉碎片表皮細胞類長方形、類方形,呈淺波狀彎曲,細胞壁略呈念珠狀增厚,分布有不定式氣孔,副衛(wèi)細胞4~5個。木栓細胞長方形、類方形,細胞壁呈不規(guī)則的淺波狀彎曲,壁厚化、木栓化,常有球晶附著于表面,直徑約5μm。纖維眾多,頭部漸尖或鈍圓,細胞呈不規(guī)則的彎曲狀,直徑寬處43μm,縊縮處約13μm?梢姾Ъ毎,晶體多為球形或類球形。粉末不含有淀粉粒。
中藥化學成分
密花黃堇內(nèi)含乙酰紫堇靈(acetylcorynoline,C(23)H(23)O(6)N)、紫堇靈(coryxnoline,C(21)H(21)O(5)N)、柯諾星(corynocine,C(22)H(28)O(4)N(2))等生特堿。
理化性質(zhì)
中藥化學鑒定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炮制方法
中藥劑型
散劑。
中藥制藥工藝
藥物作用與藥理效應
藥代動力學
毒理學
藥物篩選
新藥的臨床評價
實驗動物的品種
方劑組成
藥物和劑量
藥物配伍
檀香,短管耳草、蒂達、紅花、榜嘎各,竹黃,牛黃,紫堇。
藥性
苦,寒。
歸經(jīng)
功效
清赤巴之熱。
性味分類
主治
瘟病時疫、燒傷、赤巴病之熱癥。
用法用量
常配方用。
用藥忌宜
不良反應及治療
選方
檀香100g,短管兔耳草、蒂達、紅花、榜嘎各150g,竹黃250g,牛黃1g,紫堇150g。共研細粉,色淡黃,氣微香,味苦。清熱解毒。用于新、舊熱病。一次2~3g,一日2次。
臨床運用
各家論述
考證
詳見當日絲哇(高山紫堇)的歷史部分。
附高山紫堇:
據(jù)《圖鑒》記載,當日絲哇生長在岡底斯山麓的水石交界處,是神仙種植之藥。葉厚而細,莖中空而細長,花分藍色和黃色兩類!毒е楸静荨穼斎战z哇分為七種。生長在高山近雪線處有二種,花藍紫色或藍色帶有花斑點的,稱為孕吾絲濃;花黃色或帶有露狀斑點的,稱為當日絲哇。生長在高山草甸、石礫間的有三種,花白黃色,長于陽坡石縫間的,稱為桑給絲哇;花黃色而長于陰坡碎石間的,稱為加達絲哇;花紫紅色,長于高山沙礫,水邊的為木瓊絲哇。生長在低處的有二種,長于河川、山溝,花藍色的稱為玉周絲哇,長于林間和溫暖川地的為東納絲哇。另外,還有許多種,都可根據(jù)形態(tài)和生境分別包括在上述七種之中!毒е楸静荨酚址Q:各種生境之當日絲哇,功效相似,僅有藥效程度之差異。
本品為《晶珠本草》記載的七種絲哇之一,列為中品。生長在海拔4000m左右至雪線以下的陽坡石縫中;S白色。
藥物應用鑒別
...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評論加載中...
    網(wǎng) 名: (必填項)
    評論內(nèi)容:
    沒有相關(guān)文章
    關(guān)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quán)申明 -誠聘英才 - 網(wǎng)站地圖 - 醫(yī)學論壇 - 醫(yī)學博客 - 網(wǎng)絡課程 - 幫助
    醫(yī)學全在線 版權(quán)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12017320號-1
    百度大聯(lián)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wǎng)站 中網(wǎng)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