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處方來源 | 陜西中醫(yī)1991,12(3):104 |
劑型 | 湯劑 |
藥物組成 | 黨參30g,山藥30g,白茅根30g,茯苓皮30g,雞內(nèi)金15g,白術(shù)15g,佛手15g,郁金15g,大腹皮15g,茜草香櫞15g,澤瀉15g,沉香5g,蟄蟲各5g。 |
加減 | 腹脹加厚樸、炒萊菔子;發(fā)熱加青蒿、地骨皮;大便干結(jié)加大黃;肝區(qū)疼痛加川楝子、玄胡、白蒺藜;陽虛加制附子、肉桂;陰虛加石斛、沙參;有精神癥狀加百合、菖蒲;出血加仙鶴草、三七;貧血加阿膠、雞血藤;脾大加穿山甲、牡蠣;球蛋白高加丹皮、赤芍、丹參。 |
功效 | |
主治 | 肝硬化腹水。 |
制備方法 | |
用法用量 | 日1劑水煎服。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 | |
臨床應(yīng)用 | 治療肝硬變腹水84例中,男52例,女32例;年齡15-62歲;病程3個月至9年。結(jié)果:經(jīng)治療37-145日,腹水及消化道癥狀基本稍失,肝功能基本恢復(fù)正常為顯效,共45例;主要癥狀減輕,腹圍減少5cm以上,肝功能有一定改善為好轉(zhuǎn),共31例;癥狀、體征及肝功能均無改善,甚或惡化及死亡為無效,共8例;總有效率90.48%。 |
藥理作用 | |
毒性試驗(yàn) | |
化學(xué)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生產(chǎn)廠家 | |
各家論述 | |
備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