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源水谷痢者,由體虛腠理開(kāi),血?dú)馓,春傷于風(fēng),邪氣留連在肌肉之間,后遇脾胃大腸虛之臟大腸腸也處,入于胃風(fēng)洞療脈澀氣外成廣濟(jì)療赤白水谷冷熱等痢方。
地榆(六分) 白術(shù)(五分) 赤石脂(七分研) 濃樸(六分炙) 干姜(六分) 熟艾(四分) 龍骨(七分) 甘草(四分炙) 黃連(十分) 烏梅(六分熬) 人參(六分) 當(dāng)歸(五分)
上十二味搗篩為末,蜜丸以米飲汁服二十丸如梧桐子大,日三服,加至三十丸。(出第四卷中)
集驗(yàn)論黃帝問(wèn)曰∶人若溏泄下痢者,何也。對(duì)曰∶春傷于風(fēng),夏生溏泄,腸 久風(fēng),亦為溏泄也。
又療熱水谷下痢。黃連阿膠湯方。
黃連 阿膠(炙各二兩) 梔子(三十枚) 烏梅(二十枚) 黃柏(一兩)
上五味切,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分為再服神良。(備急同肘后名烏梅湯療熱下 )
又方:黃連(一升金色者) 陳米(五合)
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分52667788.cn/rencai/再服。(肘后文仲同并出第四卷中)
刪繁療52667788.cn/shiti/中焦熱水谷下痢。藍(lán)青丸方。
藍(lán)青(汁三升) 黃連(八兩) 黃柏(四兩) 阿膠(五兩) 白術(shù) 地榆 地膚子 烏梅肉(各三兩)
上八味搗篩為散,用藍(lán)汁和,微火上煎取可為丸,丸如杏子大,飲進(jìn)三丸。(出第四卷中)崔氏療水谷痢方。
干姜(三分) 雞子(二枚) 小豆(二百粒炒令香) 黃連(三分)
上四味,搗篩三味,納雞子黃白中,熟攪令相得,微火上炒,令可丸。一服五十丸如小豆大,旦以飲服,瘥即停。(出第三卷中)
文仲療因仲夏熱多,令人發(fā)水谷痢,腸中鳴轉(zhuǎn),一瀉五六升水方。
黃連(去毛) 濃樸(各三兩)
上二味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頓服之。(出第三卷中)
必效療水谷痢方。
小豆(一升煮) 臘(二兩煮)
上三味和,頓服之即愈。
又方:棕 皮(燒灰)
上一味研,以水和服三方寸匕。(并出第二卷中)
古今錄驗(yàn)療熱水谷下痢方。
黃連 阿膠(各二兩) 梔子(二十枚)
上三味切,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分為三服。
又方:黃連 當(dāng)歸 甘草(炙各二兩) 酸石榴皮(三兩)
上四味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分為三服。(并出第十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