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傷寒論》之少陽病,全篇包括傳經(jīng)、欲已、欲解等在內(nèi),僅有10條原文,自古至今,在少陽病的概念上,將“少陽病”與“小
柴胡湯證”等同看待。一見少陽病,即用
小柴胡湯治之,一見小柴胡湯證,即曰少陽病。對其病位的認識上指認系半表半里,其“表”有指太陽者,有指三陽者;其“里”有指陽明者,有指太陰者,有指三陰者;其半表半里病位,有言介于太陽陽明之間者,有言在三陽三陰即陽明太陰之間者,近時有人又提出半表半里從屬于八綱(本報2006年6月26日《二個六經(jīng)莫混淆》和8月24日《“半表半里”衍生于八綱》二文);對于其提綱證,有持否定態(tài)度者,有主張加入小柴胡湯證的四個主證者,更有據(jù)“有柴胡證,但見一證便是,不必悉具”而主張以往來寒熱、胸脅苦滿為提綱者等等。
一、少陽病提綱確當,妄加內(nèi)容則謬
263條:“少陽之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觀其提綱,既不同于太陽病之“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屬主要脈癥表現(xiàn),又不同于陽明病之“胃家實”屬病理特征,而是三個自覺癥狀,其意義何在?作為一經(jīng)病之提綱,首先要能確切反映出本經(jīng)病的特點,其次,要有一定的排它性,其三,對臨床診斷上要有預見性。對照此三點,再審視三癥:其一,少陽屬膽和三焦,其中膽為中清之腑,內(nèi)寄相火,附于肝,具有疏泄功能,三焦為人體水火之通道,且少陽主樞,病在少陽,膽汁疏泄不利,少陽樞機失常,三焦郁而為熱,
膽熱上騰則口苦,《內(nèi)經(jīng)》曰:“病有口苦者,名曰膽癉”者是也。少陽之脈夾咽,熱傷津液則咽干。少陽經(jīng)脈起于目銳眥,且膽與肝相表里,肝開竅于目,膽熱上擾則目眩。此三個癥狀結(jié)合在一起,頗能反映邪入少陽,樞機不利,疏泄失常,膽火內(nèi)郁,上犯清竅,灼傷津液之少陽病病機特點。其二,此三個癥狀屬熱證、實證的表現(xiàn),符合三陽特點,三陰證不備。太陽病一般多口和舌潤。有人提出,口苦咽干非少陽所獨有,理由是189條有“陽明中風,口苦咽干,腹?jié)M微喘,
發(fā)熱惡寒,脈浮而緊”之語,以此說明陽明病也是口苦咽干,實則本條雖言“陽明中風”,卻為三陽合病,其發(fā)熱惡寒,脈浮而緊是太陽表證未解,腹?jié)M微喘屬陽明里證,口苦咽干為少陽病變,即使陽明病中間有口苦咽干,一則多不與目眩相伴,二則又多伴明顯、較重之里熱等,其口多渴,因此,此三個癥狀結(jié)合在一起,又有排它性。其三,太陽病表寒證,口和舌潤,一見口苦咽干目眩,則知邪有內(nèi)傳化熱之機,
麻黃、
桂枝決不可用,而陽明燥熱又較其嚴重、明顯,不難與少陽病鑒別,因此,將此三個自覺癥狀作為少陽病提綱,確能提高預見性。
有人提出將小柴胡湯證的四個主癥加入,但嘿嘿不欲飲食、心煩喜嘔非少陽所獨有;往來寒熱,胸脅苦滿二癥,雖為少陽病比較多見的表現(xiàn),但卻不是一定必見的癥狀,諸多情況下二者不見。將此四癥作為提綱,若臨床患者不具此表現(xiàn),則有漏診、誤診之失,不符合提綱的基本要求。
二、少陽病為里熱,而非半表半里
關(guān)于少陽病病位的半表半里之說,自成無已《注解傷寒論》在為96條作注時稱:“病有在表者,有在里者,有在表里之間者。此邪氣在表里之間,謂之半表半里證”以來,幾乎已成定論,這就造成了中醫(yī)基本概念的混亂,引起了半表半里證部位無休止的爭議,使本來十分明確的概念虛玄化。其實,少陽病病位在膽與三焦,病位屬里,性質(zhì)屬熱、實,所謂半表半里根本不存在,純屬誤解,理由有三。
其一,從八綱而言,病變部位只有表和里。表里、內(nèi)外都是相對而言的。太陽為表,其余五經(jīng)病變均屬里證;陰陽相較,三陽病屬表,三陰病屬里。否則,若一定要說半表半里,其理解也只能有二,一是將“半”理解為“一半”,那么,少陽病系一半表證,一半里證,此顯然與少陽病表現(xiàn)不符,即使將少陽病算作一半表證一半里證,也難以理解和定位,另“一半里證”是陽明之熱,或是三陰之寒?二是將“半”解作“不”,即少陽病為“不表不里證”,“不內(nèi)不外證”,近時有人指出:“以八綱解釋,半表半里,為表之里,里之外的病位”(本報2006年8月24日《“半表半里”衍生于八綱》),那么這種病位既不在人體的外表,又不在人體的內(nèi)里,它究竟在人體的何部位?該文進一步指出“張仲景所指的半表半里不是少陽或其他某一臟腑或某一經(jīng)絡,而是泛指表之內(nèi)里之外廣闊的胸腹腔間,它包括了許多臟腑,因謂臟腑相連!彪y道“它包括了許多臟腑”無一屬里?明明知道少陽病邪在于膽,膽又附于肝,既然肝屬里屬內(nèi),同一部位的膽卻既不屬里,也不屬內(nèi),將其定位在何處?既然八綱病位只有“表里”,那么,半表半里是“從屬”于“表”,還是“從屬”于“里”?
其二,張仲景并未說少陽病屬半表半里證。推測成氏之說,恐與148條陽微結(jié)證有關(guān):“傷寒五六日,頭汗出,微惡寒,手足冷,心下滿,口不欲食,大便硬,脈細者,此為陽微結(jié),必有表,復有里也。脈沉,亦在里也,汗出為陽微,假令純陰結(jié),不得復有外證,悉入在里,此為半在里半在外也。脈雖沉緊,不得為少陰病,所以然者,陰不得有汗,今頭汗出,故知非少陰也,可與小柴胡湯。設不了了者,得屎而解!蓖ㄆ秱摗分淮艘惶幪岬健按藶榘朐诶锇朐谕庖病,且主用小柴胡湯治之,恐是以此推論,小柴胡湯證屬“半在里半在外也”,又基于將少陽病等同于小柴胡湯證,從而推知少陽病屬“半在里半在外也”。這是一種誤解,此處的“此為半在里半在外也”既非指陽微結(jié)的病位屬“半在里半在外”,也非指其證候為一半表證一半里證,而是指臨床表現(xiàn)和病機。此外證指“汗出”,其里指的是熱邪內(nèi)郁。要明白此問題,首先要弄清楚“純陰結(jié)”和“陽微結(jié)”的概念。所謂純陰結(jié),是因脾
腎陽虛,陰寒凝滯,溫運無力所致的大
便秘結(jié),而不夾雜其它兼證者;而因熱邪結(jié)滯于里而致的大便秘結(jié),稱
陽結(jié),熱邪輕微者,叫陽微結(jié)。再看本條證候,大便硬結(jié)不通,微惡寒,手足冷,心下滿,口不欲食,脈沉細緊,頗似陰結(jié)之證,但惟有“頭汗出”,系陰結(jié)證不備,乃陽郁于里而蒸于上的確證,文中特提出:“陰不得有汗(外證),今頭汗出,故知非少陰也,”進一步論證:“(外證)汗出為陽微,假令純陰結(jié),不得復有外證(汗出),悉入在里,此為半在里(熱結(jié)于里之不大便)半在外(頭汗出)也!薄邦^汗出”與脈沉細合參,則知熱不太盛,從而得出“此為陽微結(jié)”的診斷。抓著了病變的性質(zhì)是陽熱內(nèi)郁而非陽虛寒凝,則知微惡寒、手足冷、脈沉細緊,皆陽氣內(nèi)郁而致的假寒征象,心下滿、口不欲食也是陽郁氣機不暢之故。此處之“必有表,復有里也”及“此為半在里半在外也”是指在里之熱結(jié)陽郁,一方面(半)閉結(jié)氣機,使在里之大便秘結(jié)不通,另一方面(半)蒸騰于上,則外、表見于頭汗出,其既非指此證之機在于邪結(jié)在不表不里,也非是指該證屬一半表證一半里證,而是“此為陽微結(jié)”于里、于腸道,使用小柴胡湯的目的,從后文“設不了了者,得屎而解”可知,在于通大便,冀通過“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氣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若藥后仍不了了,則應隨機佐入通便之品,便通結(jié)開,諸證可愈矣。從此而言,所謂半表半里之說,純是對仲景原意的誤解。
其三,《傷寒論》已明確少陽病邪結(jié)部位主要在“脅下”(膽)。97條:“血弱氣盡,腠理開,邪氣因入,與正氣相搏,結(jié)于脅下。正邪分爭,往來寒熱,休作有時。嘿嘿不欲飲食,臟腑相連,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嘔也。小柴胡湯主之!北緱l已明確指出,少陽病病位為“邪氣因入,與正氣相搏,結(jié)于脅下”,其“臟腑相連,其痛必下,邪高痛下,”尤當注意,是對“邪氣因入,與正氣相搏,結(jié)于脅下”病位的進一步明示!芭K腑相連”,指“脅下”的膽與肝相連。“高”和“下”的概念,歷來解釋不確切,多認為系指部位而言,以致對此理解頗難,是教學的難點。此“高”和“下”是指五行順序,邪惡結(jié)在膽肝,膽肝屬木,病情表現(xiàn)在脾胃,脾胃屬土,本病木乘土,木為“高”而土為“下”。再須注意的是“痛”,多釋為“疼痛”,有指出
腹痛者,此誤也,非指疼痛,而是指脾胃的癥狀表現(xiàn),故曰:“邪高痛下,故使嘔也!闭切敖Y(jié)在膽(脅下),才導致了一系列癥狀,而膽與肝相連,都屬于里無疑。
三、少陽病與小柴胡湯證互不等同
其一,小柴胡湯證并非皆少陽病,它有陽明病,如229條:“陽明病,發(fā)潮熱,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脅滿不去者,與小柴胡湯。”230條:“陽明病,脅下硬滿,不大便而嘔,舌上白苔者,可與小柴胡湯,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氣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
熱入血室證,如144條:“婦人中風,七八日續(xù)得寒熱,發(fā)作有時,經(jīng)水適斷者,此為熱入血室,其血必結(jié),故使如瘧狀,發(fā)作有時,小柴胡湯主之。”陽微結(jié)證,已如前述。雜病腹痛,100條:“傷寒。陽脈澀,陰脈弦,法當腹中急痛,先與小建中湯,不差者,小柴胡湯主之!比柡喜。99條:“傷寒四五日,身熱惡風,頸項強,脅下滿,手足溫而渴者,小柴胡湯主之!必赎
嘔吐,379條:“嘔而發(fā)熱者,小柴胡湯主之!辈詈蟀l(fā)熱,394條:“傷寒差后,更發(fā)熱,小柴胡湯主之。脈浮者,以汗解之;脈沉實者,以下解之!比绱说鹊,小柴胡湯證較為復雜,正是由此,101條始言:“傷寒中風,有柴胡證,但見一證便是,不必悉具。”
其二,少陽病非皆小柴胡湯主之。少陽病非皆可用小柴胡湯主之,換言之,少陽病并非皆與小柴胡湯證吻合,如264條:“少陽中風,兩耳無所聞,目赤,胸中滿而煩者,不可吐下,吐下則悸而煩。”其證因是病初,正氣未虛,恐小柴胡湯原方即不可照用,方中
人參之類,用之恐有助邪之嫌。265條:“傷寒,脈弦細,
頭痛發(fā)熱者,屬少陽。少陽不可發(fā)汗,發(fā)汗則譫語,此屬胃。胃和則愈,胃不和,煩而悸!贝松訇柌≈}弦細,頭痛發(fā)熱,亦當辨證用藥,若有正氣相對虛弱,小柴胡湯用之可也,若無正虛,恐全用小柴胡湯亦是不妥。上二證,若無虛,可用清利膽熱之法,更為合適。即使266條,已經(jīng)明確邪入少陽,但其用藥亦當斟酌,非可用小柴胡湯原方:“本太陽病不解,轉(zhuǎn)入少陽者,脅下硬滿,干嘔不能食,往來寒熱,尚未吐下,脈沉緊者,與小柴胡湯!
如上所述,少陽病與小柴胡湯證之間,并非等同,至于半表半里之說,更是后人所加,今日既已約定成俗,用其概念來指代少陽病位的特定性,也未尚不可,不過,只能作為一個名詞或符號用之,不能認真定位。
-----------請問老師:少陽的少應該怎么讀?是讀少年的少,還是讀多少的少?
還有少陽與厥陰之間的關(guān)系是什么?
學生無師,也無學友切磋,只好求助網(wǎng)絡,望名師賜教。
-----------少陽病提綱病情,包括了經(jīng)腑兩方面.不會有錯的.
-----------少陽病提綱,就是經(jīng)腑同病。
三七生先生提到
開合樞就很好描述了少陽主樞的功能,什么半表半里是后世的說法,非仲師原意。
[
本帖最后由 禮上醫(yī) 于 2007/5/11 22:15 編輯 52667788.cn/wsj/]
-----------少陽為陽樞,開則行經(jīng),合則入腑。
-----------少陽病以小柴胡湯加減.似無疑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