⑵粘連帶壓迫腸管形成內(nèi)疝:此種粘連帶的位置多較深,有時可同時壓閉腸管及系膜,還可伴有部分性腸扭轉(zhuǎn)[圖2],常用手指探查,可能難以辨別是腸扭轉(zhuǎn)還是粘連帶。因此,粘連帶的切除必須在直視下進行,不可在手指探查下盲目切斷,以免將腸系膜誤認為是粘連帶,造成不應有的損傷。粘連帶切除后,即可見腸內(nèi)容物下行,梗阻以下癟縮腸管再度充盈,說明梗阻已經(jīng)解除。此時,應觀察腸壁受壓處能否存活。如該處有血運障礙,但范圍較窄者,可行漿肌層間斷內(nèi)翻縫合,將其向腸腔內(nèi)翻入。如壞死區(qū)域較大,應行腸切除吻合術。粘連帶切除后遺留的粗糙面,可作間斷內(nèi)翻縫合,使重新被漿膜覆蓋。
⑴ | ⑵ |
圖3 分離腸間粘連 |
、悄c袢間粘連:腸袢間粘連如未引起梗阻,可不作分離,以免損傷腸壁,引起更廣泛的粘連。如已引起梗阻,則應行腸袢間粘連分離。粘連疏松者,可用手指鈍性分離,但應注意避免撕裂腸漿膜層;對緊密的粘連,則可用剪刀作銳性分離[圖3]。粘連分離后的粗糙面,可采用腸管間互相縫合覆蓋,或?qū)⒛c系膜縫于腸壁覆蓋[圖4 ⑴ ⑵]。
⑴漿膜缺損 | ⑵腸管間互相縫合 |
腸管間相互縫合時,粗糙面應距腸管彎曲部3cm以上,以免縫合后形成銳角,引起梗阻。粗糙面也可將腸管沿縱軸旋轉(zhuǎn),用其自身的系膜縫蓋粗糙面;也可用大網(wǎng)膜覆蓋之[圖4 ⑶]。如廣泛粘連,分離后應考慮行腸折疊術。如局部腸管粘連成團,無法分離或分離后漿膜層損傷嚴重時,可考慮作腸切除及端端吻合術。
⑶將腸系膜縫于腸壁 |
圖4 覆蓋腸壁粗糙面 |
、日尺B成團:可行切除作對端吻合,但應盡量保留有生機的腸管,以防發(fā)生術后營養(yǎng)吸收障礙。對不易切除的梗阻腸段,可用梗阻的上下腸袢間作側(cè)側(cè)吻合捷徑手術,但術后每可發(fā)生腹痛、腹脹、腹瀉、厭食、貧血、消瘦等癥狀,故應盡量避免。
5.縫合切口 粘連松解,梗阻解除后,可將腸管自十二指腸懸韌帶開始由上而下或自回盲部開始由下而上地順序送回腹腔。逐層縫合腹壁,一般不置引流條。如腸管明顯膨脹,分離粘連前未作腸減壓,分離后送回腹腔有困難時,可作腸減壓術,使腸排空后再送回腹腔,縫合腹壁;必要時可加張力縫合。行腸減壓及腸切除縫合的病人,切口以置膠皮片引流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