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稱(英文) | dislocation of temporomandibular joint |
拚音 | NIEXIAHEGUANJIETUOWEI |
別名 | 顳頜關節(jié)脫位,下頜關節(jié)脫位,中醫(yī):失欠頰車,落下頜,脫頜,頜頦脫下,俗稱:吊下巴, |
西醫(yī)疾病分類代碼 | 關節(jié)疾病與損傷 |
中醫(yī)疾病分類代碼 | |
西醫(yī)病名定義 | 顳頜關節(jié)是由下頜骨的一對髁狀突和顳骨的一對下頜窩組成。髁狀突和關節(jié)窩均在關節(jié)內,關節(jié)囊薄弱松弛,尤以前壁為甚。關節(jié)囊內有一纖維軟骨關節(jié)盤,呈卵圓形,與關節(jié)囊緊密相連,對顳頜關節(jié)的穩(wěn)定起重要作用。顳頜關節(jié)是人體頭面部唯一能活動的關節(jié),屬左右聯(lián)動關節(jié),它的主要運動是下頜骨的下掣、上提、前伸、后退及側轉。 下頜髁狀突超越出正常關節(jié)運動的范圍,滑出關凹以外,不能自行回復者稱為部下頜關節(jié)脫位。顳頜關節(jié)脫位,是臨床上常見的脫位之一。 |
中醫(yī)釋名 | |
西醫(yī)病因 | 可因過度張口運動、習慣性脫位、損傷和骨折所造成。 |
中醫(yī)病因 | 顳頜關節(jié)脫位與內、外因均有密切關系,內因主要為肝腎虛損,外因主要為張口過大或外力為打擊或杠桿力作用。 |
季節(jié) | |
地區(qū) | |
人群 | 多見于老年人及體質虛弱者。 |
強度與傳播 | |
發(fā)病率 | |
發(fā)病機理 | |
中醫(yī)病機 | |
病理 | 脫位可分急性、復發(fā)性和陳舊性等。脫位的方向以髁狀突滑過關節(jié)結節(jié)前方的前脫位最為常見。髁狀突后移至外側下壁的后脫位少見,僅見于損傷的患者。髁狀突關節(jié)向內或向外脫位亦只見于髁狀突發(fā)生骨折時。 |
病理生理 | |
中醫(yī)診斷標準 | |
中醫(yī)診斷 | |
西醫(yī)診斷標準 | 顳頜關節(jié)脫位診斷標準: (一)雙側前脫位 1.過度張口或暴力打擊等外傷史。 2.語言不清,吞咽困難,咬食不便,口涎外溢。 3.下頜松垂,頦部前突,上下齒列不能咬合,下齒列突于上齒列之前,咬肌痙攣。 4.雙側顴弓下方可觸及髁狀突,雙側耳屏前方可觸及凹陷。 (二)單側前脫位 1.多有過度張口或暴力打擊等外傷史。 2.口呈半開,語言不清,咬食不便,吞咽困難,口涎外溢,不能自動開合。 3.口角歪斜,頰部向前突出,并向健側傾斜。 4.患側顴弓下可觸及髁狀突,患側耳屏前方可觸及凹陷。 |
西醫(yī)診斷依據(jù) | |
發(fā)病 | |
病史 | 多有過度張口或暴力打擊等外傷史。 |
癥狀 | |
體征 | 單側性脫位時,口不能閉合,呈半開,語言不清,咬食不便,吞咽困難,口涎外溢,不能自動開合?诮峭嵝,頰部向前突出,并向健側傾斜;紓榷坝邪枷,在患側顴弓下可觸及髁狀突,中線偏向健側,牙咬合錯位。 雙側性脫位時,口張大不能閉合,語言不清,吞咽困難,咬食不便,流涎,下頜松垂,頦部前突,上下齒列不能咬合,下齒列突于上齒列之前,咬肌痙攣。雙側顴弓下方可觸及髁狀突,雙側耳前區(qū)凹陷,中線無偏斜。 |
體檢 | |
電診斷 | |
影像診斷 | |
實驗室診斷 | |
血液 | |
尿 | |
糞便 | |
腦脊液 | |
其他診斷 | |
免疫學 | |
組織學檢驗 | |
西醫(yī)鑒別診斷 | 本病應與髁狀突骨折相鑒別。髁狀突骨折多由跌傷或外力直接打擊下頜部所致,因翼外肌的牽拉,可向內前方移位,骨折部腫脹、疼痛,口涎流出,據(jù)此癥狀及體征可與顳頜關節(jié)脫位鑒別,拍X線片可以明確診斷。 |
中醫(yī)類證鑒別 | |
療效評定標準 | 治愈:復位滿意,功能完全恢復。 |
預后 | |
并發(fā)癥 | |
西醫(yī)治療 | 治療原則:應安定病人情緒,使勿過分緊張,用手法或器械復位。如肌肉過度痙攣不能復位,可在局麻或全麻下復位。復位后,應限制下頜運動2-3周,使損傷組織得以恢復,以免復發(fā),造成習慣性脫位。陳舊性脫位須用手術復位。 一、非手術療法: (一)手法整復: 1.新鮮脫位:復位較易。 (1)口內復位法:患者坐在低椅上,術者立于患者之前。先用消毒紗布包裹術者兩拇指,然后將兩拇指放置在患者左右兩側下臼齒的嚼合面上,其他各指放于兩側下頜角下緣。此時,囑患者不要緊張,不要用力,不要閉嘴,謹防下頜骨滑回原位時咬傷手指。然后術者兩拇指用力下壓,外部各指逐漸地向上抬下頜骨的前部,在聽到一聲彈響時,下頜骨髁狀突即滑回下頜凹內。此種操作不需麻醉。若兩側脫位同時整復困難,可先整復一側,再整復另外一側。 (2)口外復位法(點穴整復法):在嚼肌緊張復位困難時,可采用此法;颊咦唬^倚于墻壁,囑其精神不要緊張,術者立十患者對面。以兩手拇指放于患者髁狀突的前緣,即"下關"穴位處,用力向后向上壓擠髁狀突。此時,患者感覺兩下頜酸麻,兩顳部困脹,嚼肌松弛,口內流涎。術者同時以兩手的食、中指托住兩下頜角。以環(huán)、小指托住下頜體的下緣,各指配合向前、向上托下頜角,常在不知不覺中將脫位整復。 (3)單側口外復位法:患者與術者體位同前。如患者左側脫位,頭向健側偏45°。術者以左手掌托住患者頦部,右手拇指放于脫位側的髁狀突前緣,其余四指放于頸后。右手拇指向后推髁狀突,左手協(xié)調的向后端送下頰部,當聽到滑動響聲時,復位即已成功。此法適用于顳頜關節(jié)單側脫位的患者。 2.陳舊性脫位:因其周圍已有程度不同的纖維變性,整復比較困難。整復時,可先在臼嚼面墊一軟木塞,然后上抬頦部,由于杠桿作用,可將下頜髁狀突向下方牽拉而滑入下頜凹內復位。 (二)固定方法:復位成功后,把住頦部,維持閉口位,用繃帶兜住下頜部,然后十字線環(huán)繞,在頭頂上打結。固定時間1~2周。或用四頭帶固定。 二、手術療法: 手術適應癥:①手法整復失敗者;②陳舊性脫位。 手術方法:切開復位;髁狀突切除術。 |
中醫(yī)治療 | 一、復位手法: 1.口腔內復位法。 2.點穴復位法。 3.單側口外復位法。 4.木塞整復法。 5.口腔外復位法。 以上具體手法均參照‘西醫(yī)治療’欄內容。 二、固定方法:復位成功后,用四頭帶兜住下頜部,四頭分別在頭頂上打結,固定時間1~2周。 三、練功活動:詳‘康復’欄。 四、藥物治療:初期宜舒筋活血,促使筋絡舒展,氣血暢通運行,可內服舒筋活血湯;中后期以補肝腎,壯筋骨,養(yǎng)氣血為主,常用壯筋養(yǎng)血湯、補腎壯筋湯、八珍湯等。習慣性脫位應重用補氣血,壯筋骨之藥。一般不用外敷藥,必要時可用舒筋藥水,如舒筋止痛水、正骨水、茴香油等涂擦患側關節(jié)周圍,每日2~3次。 五、其他療法:硬化劑關節(jié)腔內注射法。習慣性脫位,可在局部浸潤麻醉下,于張口位,分別向兩側關節(jié)腔注入5%魚肝油酸鈉0.5ml,經(jīng)2~3次治療,多可使關節(jié)囊纖維化和收縮。限制顳頜關節(jié)活動,預防再脫位。 |
中藥 | |
針灸 | |
推拿按摩 | |
中西醫(yī)結合治療 | |
護理 | |
康復 | 在固定期間,經(jīng)常主動作咬合動作,以增強嚼肌的牽拉力。鼓勵患者自行按摩。 |
預防 | |
歷史考證 | 祖國醫(yī)學對本病積累了豐富經(jīng)驗,醫(yī)籍也有較詳細的記載。隋·巢元方《諸病源候論·唇口病諸侯》中云:"失欠頰車蹉候,腎主欠,陰陽之氣相引則欠,諸陽之筋脈有循頜車者,欠則動于筋脈,筋脈挾有風邪,邪因欠發(fā),其氣急疾,故會失欠,頜車蹉也"。這是顳頜關節(jié)脫位最早的記載。唐·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七巧病·治失欠頰車蹉開張不合方》記載了口腔內復位法:"一人以手指牽其頤以漸推之,則復入矣,推當疾出指,恐誤嚙傷人指也。"此后,明·陳實功《外科正宗》,清·吳謙《醫(yī)宗金鑒·正骨心法要旨》等,對本病的病因病理變化及分類、治療方法,均有明確的認識和較科學的治療經(jīng)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