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黑神丸、九仙丹
|
處方來源 | 《普濟方》卷二五六引《博濟》。
|
藥物組成 | |
加減 | |
功效 | |
主治 | |
制備方法 | |
用法用量 | 上為極細末,入巴豆、豉膏研勻,后入杏仁,更研令極細,別研入飛羅面半匙,以井花水調(diào)如糊,漸次拌藥搜和得所,入臼中搗2000-3000杵為丸,如綠豆大,曬干,收入瓷瓶內(nèi)合頓,或微微火焙亦得,具湯使療如下:瘟疫時氣,陰陽二毒,傷寒及頭疼壯熱,每服10丸或15丸,用蔥白連須一莖,好茶1盞,潑蔥茶內(nèi)蓋定片時吞下,以衣被蓋,或吐或瀉,或只汗出便愈;如未吐未瀉未出汗,更吃熱茶1盞便愈,但避風2-3日將息;一切風,薄荷茶下5丸或7丸;傷寒腹?jié)M,姜湯送下7丸;一切氣,橘皮、生姜湯送下5至10丸;肺氣喘急,杏仁湯送下5丸;心痛,醋湯送下10丸;小便不通,蔥湯送下5丸;血刺、血疰、血癥,煎當歸酒送下5丸至7丸;呀呷、上氣、杏仁湯送下5丸;淋疾,滑石湯送下7丸;赤眼,山梔湯送下5丸,食后服;中惡心氣悶絕,面青手冷,桃仁湯送下7丸;水土痧氣,虛脹滿急,大小便赤澀,橘皮湯送下10丸,忌甘草;眼昏,葛粉湯送下5丸;疰刺氣,桃仁湯送下7丸;水瀉,新汲水送下3丸,忌熱湯;赤痢,山梔子7粒、百草霜同煎送下7丸;赤白痢,山梔子、干姜湯送下7丸;疳疾蛔蟲,粥飲送下5丸;食傷,茴香湯送下10丸;酒傷,嚼下10丸;奔豚氣絞痛,茴香湯送下7丸;水氣腫滿,煎桑皮湯送下10丸;腎瀉、送下5丸;氣疾或上引攻心,七棗湯送下5丸至7丸;小兒五疳八痢,腹脹氣惡,茴香湯送下5丸;四時宣轉(zhuǎn),以五更初溫茶送下7丸,須臾熱茶咽之,如轉(zhuǎn)瀉加多,以冷漿水服之即止。凡有諸般疾狀,只用熱茶酒任下5-7丸,無不瘥驗。約人臟腑虛實,加減丸數(shù)。如修治巴豆子,先以黃連水凈手。
|
用藥禁忌 | |
臨床應用 | |
藥理作用 | |
各家論述 | |
備注 | 黑神丸(《活人書》卷十八)、九仙丹(《醫(yī)方類聚》卷八十九引《王氏集驗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