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考研
醫(yī)學論文
醫(yī)學會議
考試寶典
網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站地圖
中醫(yī)理論中醫(yī)臨床診治中醫(yī)藥術語標準中國方劑數據庫中醫(yī)疾病數據庫OCT說明書不良反應中草藥圖譜藥物數據藥學下載
您現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中醫(yī)理論 > 中醫(yī)書籍 > 正文:治傷寒看證法則
    

傷寒六書:治傷寒看證法則

凡看傷52667788.cn/zhuyuan/寒,先觀兩目,或赤或黃。赤為陽毒,六脈洪大有力,燥渴者,輕則三黃石膏湯,重則大承氣。黃為疸證,如小水不利,或赤,兼小腹脹滿,不痛,渴而大便實,脈來沉實有力者,為濕熱發(fā)黃,輕則茵陳五苓散,重則茵陳湯,分利小水,清白為愈,黃自…

凡看傷52667788.cn/zhuyuan/寒,先觀兩目,或赤或黃。赤為陽毒,六脈洪大有力,燥渴者,輕則三黃石膏湯,重則大承氣。黃為疸證,如小水不利,或赤,兼小腹脹滿,不痛,渴而大便實,脈來沉實有力者,為濕熱發(fā)黃,輕則茵陳五苓散,重則茵陳湯,分利小水,清白為愈,黃自退矣。劫法開在殺車槌方前。

次看口舌有無苔狀。如見滑白色者,邪未入里,屬半表半里證,宜小柴胡和解。舌上黃苔者,胃腑有邪熱也,宜下之,調胃承氣湯。大便燥實,脈沉有力而大渴者,方可下。便不實,脈不沉,微渴者,未可下,尤宜小柴胡湯。舌上黑苔生芒刺者,是腎水克于心火,十有九死,急用大承氣下之無疑矣,此邪熱已極也。劫法開在殺車槌方前。

已后以手按其心胸至小腹,有無痛處。若按之當心下硬痛,手不可近,燥渴譫語,大便實,脈來沉實有力,為結胸證,急用大陷胸湯加枳、桔下之,量元氣虛實,宜從緩治。若按心胸雖滿悶,不痛,尚為在表,未入乎腑,乃邪氣填乎胸中,只消小柴胡加枳、桔以治其悶。如未效,本方對小陷胸一服,如神。若按之當心下脹滿而不痛者,宜瀉心湯加枳、桔,是痞滿也。以手按之小腹若痛,而52667788.cn小水自利,大便黑,兼或身黃,譫妄燥渴,脈沉實者,為蓄血,仁承氣,下盡黑物則愈。若按之小腹脹滿,不硬痛,小水不利,即溺澀也,五苓散加減利之。不可大利,恐耗竭津液也。若按小腹繞臍硬痛,渴而小水短赤,大便實者,有燥屎也,大承氣下之。劫法備開殺車槌方前。

再后問其大小便通利若何,有何痛處,及服過何藥,方知端的。務使一一明白,證脈相對,庶得下藥無差。

凡看傷寒,若見吐蛔者,雖有大熱,忌下涼藥,犯之必死。蓋胃中有寒,則蛔上膈,大兇之兆,人皆未知,急用炮干理中湯一服,加烏梅二個,花椒十粒,服后待蛔定,卻以小柴胡退熱。蓋蛔聞酸則靜,見苦則安矣。

凡治傷寒,若煩渴欲飲水者,因內水消竭,欲得外水自救,大渴欲飲一升,正可與一碗,常令不足,不可太過。若恣飲過量,使水停心下,則為水結胸等證。射于肺為喘,為咳;留于胃為噎,為噦;溢于皮膚為腫;蓄于下焦為癃;滲于腸間則為利下,皆飲水多之過也。又不可不與,又不可強與。經云∶若還不飲非其治,強飲須教別病生。正此謂也。

凡治傷寒,若經十余日以上,尚有表證宜汗者,與羌活沖和湯微汗之。十余日,若有里證宜下者,可與大柴胡湯下之。蓋傷寒過經,正氣多虛,恐麻黃、承氣太峻,誤用麻黃令人亡陽,誤用承氣令人不禁,故有此戒。若表證尚未除,而里證又急,不得不下者,只得以大柴胡通表里而緩治之。

又老弱又血氣兩虛之人,有下證者,亦用大柴胡下之,不傷元氣。如其年壯力盛者,不在禁例,從病制宜。

凡治傷寒,尺脈弱而無力者,切忌汗下;寸脈弱而無力者,切忌發(fā)吐,俱宜小柴胡和之。

凡治傷寒,若汗下后不可便用參、 大補,宜小柴胡加減和之。若大補,使邪氣得補而熱愈盛,復變生他證矣。所謂治傷寒無補法也。如曾經汗下后果是虛弱之甚,脈見無力者,方可用甘溫之劑補之,此為良法。其勞力感寒之證,不在禁補之例,看消息用之。

凡治傷暑,與傷寒俱有熱,若誤治之,害矣。傷寒則外惡寒而脈浮緊,傷暑則不惡寒而脈虛,此為不同治。經云∶脈盛身寒,得之傷寒;脈虛身熱,得之傷暑。治宜小柴胡湯加石膏、知母,或人參白虎湯。天久yin雨,濕令大行,蒼術白虎湯。若元氣素弱而傷重者,用清暑益氣湯治之。

...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版權申明 -誠聘英才 - 網站地圖 - 醫(yī)學論壇 - 醫(yī)學博客 - 網絡課程 - 幫助
    醫(yī)學全在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6007007號
    百度大聯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站 中網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