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臣曰:有物有聲為嘔,有物無聲為吐,有聲無物為噦(音yuě,干嘔),噦即干嘔也。
三者雖有分別,無不由胃氣不和所致。主治之法,先辨外感內(nèi)傷,及寒熱虛實(shí),更詳他證所因,斯對證立方,隨手奏效。至面青爪黑,腹痛肢厥,立見險危矣。
外感風(fēng)寒,小柴胡湯,加陳皮、茯苓,或藿香正氣散。
內(nèi)傷飲食,枳術(shù)二陳湯,加香、砂、曲、麥;或和胃飲,加砂、半、藿香。
胃寒嘔吐,生姜飲:生姜一兩、半夏五錢、橘紅三錢52667788.cn、藿香二錢,丁香二分。或砂半理中湯,加白蔻、丁香。
胃熱嘔吐,石膏一兩、麥冬五錢52667788.cn/shiti/、炒梔三錢、黃連二錢、枇杷葉;溫膽湯加黃連、麥冬、竹心。
胃實(shí)嘔吐,三一承氣湯;或二陳湯加枳實(shí)、大黃。
蟲積嘔吐,四君,去草,加烏梅、花椒;或理中,去草,加榧子、雷丸。
停水嘔吐,四苓散,加陳皮、半夏、生姜;或平胃散,加苓、夏、藿、砂、烏梅、炮姜、生姜。
百藥不效,汞硫散,水銀一錢、硫磺二錢,研末,姜汁開水下。
胃寒,參姜飲,人參五錢、炮姜三錢、炙草一錢;或華陀方:人參一兩、炮姜三錢、丁香、陳皮各二錢、砂仁三錢。
胃熱,二陳湯加石膏、黃連;或涼膈散。
火虛,八味丸,姜湯下;或六味回陽飲。
蟲積,理中湯去甘草,加檳榔、黃連、烏梅、花椒;或化蟲丸:史君、蕪荑、鶴虱、胡粉、檳榔、枯礬、楝根。
食積,大和中飲;或香砂平胃散加苓、夏、查、麥、曲。
統(tǒng)用二陳湯,寒吐加砂仁、炮姜;熱吐加炒梔、黃連;虛吐加參、芪、焦術(shù);實(shí)吐加枳、樸、硝、黃;蟲吐加史君、烏梅;停水加姜、術(shù)、豬澤;痰飲加參、術(shù)、砂、姜;傷食加香附、砂仁;傷酒加葛根、黃連;氣逆加沉香、木香;中菌毒加參、術(shù)、姜、附;二劑加熟地。
日月、肺俞、胃俞、曲澤、通谷、通里、太溪、太沖、意舍、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