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血液的其他檢驗 血液的其他檢驗主要分為貧血性疾病的血液檢驗與出血性疾病的血液檢驗兩大類,每一類都包含一系列亞項目。主要介紹如下: (一)貧血性疾病的檢驗 1.紅細胞比積(hematocrit,Hct)測定又稱血細胞比容測定。 【目的】 測定每升血液中紅細胞所占容積的比值。 【標本采集方法】 抽取靜脈血2ml,置于含雙草酸鹽抗凝劑的帶蓋試管內(nèi),充分混勻。抽血前檢驗試管中抗凝劑是否足夠,抽血后將注射器的針頭取下,使血沿試管壁緩緩注入試管,混勻時不要用力震蕩。 【參考值】 男性:0.40~0.50L/L(40~50Vol%) 女性:0.37~0.48L/L(37~48Vol%) 【臨床意義】 紅細胞比積除了受血漿容量影響外,主要與紅細胞的大小和數(shù)量有關。臨床常見的使紅細胞比積增高或減低的原因有: (1)紅細胞比積增高:相對性增多主要見于各種原因所致血液濃縮,如脫水、腹瀉、燒傷等,臨床常以此作為計算脫水病人輸液量的參考依據(jù)。紅細胞絕對性增多主要見于真性紅細胞增多癥。 (2)紅細胞比積減低:主要見于各種原因所致的貧血。由于不同類型貧血時紅細胞的體積不同,紅細胞比積的改變與紅細胞數(shù)不一定成正比,故應將紅細胞計數(shù)、血紅蛋白量和紅細胞比積三項檢驗結(jié)果結(jié)合起來,計算紅細胞各項平均值才有參考意義。 2.網(wǎng)織紅細胞計數(shù)(reticulocyte) 【目的】 測定網(wǎng)織紅細胞在單位容積血液中所含的數(shù)量。網(wǎng)織紅細胞是一種未完成成熟的紅細胞。網(wǎng)織紅細胞的增減既反映骨髓紅細胞增生的情況,也間接反映骨髓的造血功能。 【標本采集方法】 毛細血管采血。 【參考值】 百分數(shù) 絕對值 成人: 0.005~0.015(0.5%~1.5%) (24~84)×109/L 新生兒:0.02~0.06(2%~6%) (96~288)×109/L 【臨床意義】 (1)網(wǎng)織紅細胞增多:提示骨髓紅細胞增生活躍,常見于急性溶血性貧血、急性失血性貧血。缺鐵性貧血和巨幼紅細胞性貧血治療有效時,網(wǎng)織紅細胞可迅速增多。 (2)網(wǎng)織紅細胞減少:提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主要見于再生障礙性貧血。溶血性貧血及失血性貧血經(jīng)治療后網(wǎng)織紅細胞逐漸降低,示病情已得到控制,如網(wǎng)織紅細胞持續(xù)不降,甚至更見增高,示病情未得到控制或有所加重。 (二)出血性疾病的檢驗 人體內(nèi)存在著相當復雜的凝血和抗凝系統(tǒng)。正常情況下既能通過一系列凝血反應達到傷口止血、修復的目的,又能啟動一系列抗凝環(huán)節(jié)維持血管通透性,防止血栓形成。其中涉及的主要因素有血管壁的構(gòu)造、血小板及各種凝血因子的質(zhì)與量、抗凝物質(zhì)的多少等。兩個系統(tǒng)保持動態(tài)平衡,從而使血液循環(huán)正常進行。其中任何環(huán)節(jié)發(fā)生障礙,即可出現(xiàn)出血或凝血方面的異常。其中臨床表現(xiàn)為自發(fā)性出血或輕微損傷后出血不止。稱為出血性疾病。出血性疾病的檢驗大致包括血管、血小板、凝血因子及纖維蛋白溶解四個方面。 1.毛細血管抵抗力試驗(capillary resistance test,CRT) 【目的】 通過給血管加壓一定時間后檢驗血管通透性的改變,主要反映血管壁結(jié)構(gòu)功能是否正常,血小板及凝血因子對測定結(jié)果也有影響。 【操作方法】 在上臂束好血壓計袖帶,于肘下4cm處用色筆畫一直徑為5cm的圓圈,袖帶內(nèi)充氣使血壓計的壓力指數(shù)保持在收縮壓與舒張壓之間,一般不超過100mmHg,維持8min后解除袖帶壓力,再等5min后計算圓圈內(nèi)新鮮出血點的數(shù)目。 【參考值】 正常人陰性,新鮮出血點不超過10個。>10個出血點為陽性。 【臨床意義】 該試驗陽性提示: (1)毛細血管壁異常:如遺傳性出血性毛細血管擴張癥、過敏性紫癜、維生素C缺乏、血管性紫癜等。 (2)血小板數(shù)量減少或功能異常:如特發(fā)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再生障礙性貧血、血小板無力癥等。 (3)其他:如嚴重肝、腎疾病及服用大量抗血小板藥物。 2.血小板計數(shù)(platelet count,PC) 【目的】 測定單位容積血液中血小板的含量,主要了解血小板生成與消耗之間的平衡變化。 【標本采集方法】 毛細血管采血。 【參考值】 (100~300)×109/L 【臨床意義】 (1)血小板減少:血小板低于100×109/L稱血小板減少。見于:①造血功能障礙,如再生障礙性貧血、白血病、放射線損傷、骨髓纖維化等。②血小板破壞過多,如特發(fā)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瘢、脾功能亢進。③血小板消耗亢進,如彌散性血管內(nèi)凝血。 (2)血小板增多:見于:①骨髓增生性疾病,如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真性紅細胞增多癥、特發(fā)性血小板增多癥。②反應性增多,如急性或慢性炎癥、急性失血或溶血等。 3.出血時間測定(bleeding time,BT)指皮膚損傷出血到自然停止出血所需的時間。 【目的】 觀察從皮膚損傷出血到自然停止所需的時間,了解血小板數(shù)量、功能及血管壁的結(jié)構(gòu)、功能狀況。 【標本采集方法】 用采血針在指端刺出約3mm小傷口,從血液自然流出時開始計量,每隔30s用干燥濾紙或棉球吸去流出的血液直至流血自然停止。注意所刺傷口不要太深,傷口切勿擠壓。 【參考值】 Duke法:1~3min,>4min為異常 Ivy法:2~6min,>7min為異常 【臨床意義】 出血時間延長見于血小板減少或功能異常,如原發(fā)性或繼發(fā)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血小板無力癥等。也可見于尿毒癥、維生素C缺乏癥、遺傳性出血性毛細血管擴張癥等引起的血管壁結(jié)構(gòu)或功能異常,以及乙酰水楊酸、雙嘧達莫(潘生丁)等抗凝藥物的影響。4.血塊退縮試驗測定(clot retraction test,CRT) 【目的】 測定血液凝固后出現(xiàn)血凝塊退縮所需要的時間,了解血小板的數(shù)量與功能。 【標本采集方法】 抽取靜脈血1ml,除去針頭后將血沿試管壁緩緩注入干燥試管中,申請單上注明血液剛一接觸試管壁的準確時間,即刻送檢。 【參考值】 30~60min開始退縮,24h內(nèi)完全收縮。血塊退縮度(析出血清量與全血量之比)40%~50%,貧血者的糾正值為58%~97%。 【臨床意義】 血塊退縮不良見于血小板減少或功能異常,如特發(fā)性或繼發(fā)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血小板無力癥等。 5.凝血時間測定(clotting time,CT) 【目的】 測定離體的血液發(fā)生凝固所需的時間,了解內(nèi)源性凝血機制有無異常。 【標本采集方法】 (1)試管法:抽取靜脈血3ml,除去針頭后將血沿試管壁緩緩注入3個試管,每管1ml,記錄即刻時間后送檢。 (2)玻片法:毛細血管采血。 【參考值】 試管法:4~12min 玻片法:2~5min〖ZK〗〗 【臨床意義】 凝血時間延長見于血友病、嚴重的肝臟損害、阻塞性黃疸、彌散性血管內(nèi)凝血、應用肝素、雙香豆素等抗凝藥物。 6.血漿凝血酶原時間測定(plasma prothrombin time,PPT)通常稱為凝血酶原時間測定(prothrombin time,PT)。 【目的】 在血漿中加入組織因子和鈣溶液后測定血漿凝固所需的時間。了解外源性凝血機制有無異常。 【標本采集方法】 抽取靜脈血1.8ml,注入含3.8%枸櫞酸鈉溶液0.2ml的試管內(nèi)充分混勻。 【參考值】 11~13s,應設正常對照。病人檢測結(jié)果超過正常對照3s以上有意義。為加強檢測的準確性,可計算凝血酶原時間比值:即病人血漿的凝血酶原時間/正常人血漿的凝血酶原時間,正常比值為1±0.1。此值增大提示相關凝血因子減少。 【臨床意義】 (1)凝血酶原時間延長:見于嚴重肝病、阻塞性黃疸、維生素K缺乏、纖維蛋白溶解亢進、先天性凝血酶原或纖維蛋白原缺乏癥、應用華法令、雙香豆素等抗凝藥物等。 (2)凝血酶原時間縮短:主要見于血液高凝狀態(tài),如彌散性血管內(nèi)凝血早期、腦血栓形成等。 7.血漿魚精蛋白副凝試驗(plasma protarnine paracoagulation test, PPPT或3P試驗) 【目的】 為檢驗血液中可溶性纖維蛋白單體復合物和纖維蛋白降解產(chǎn)物的試驗。主要了解有無纖維蛋白溶解亢進現(xiàn)象。 【標本采集方法】 同血漿凝血酶原時間測定。 【參考值】 陰性。 【臨床意義】 陽性是血管內(nèi)纖維蛋白溶解的標志。主要見于彌散性血管內(nèi)凝血的早期纖維蛋白溶解亢進時,后期因纖織蛋白進一步降解成更小的片段可轉(zhuǎn)變?yōu)殛幮浴?/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