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希望能夠討論一下29條和30條,這兩個是難點。也有關(guān)一些重要問題的爭議,希望各位參與。不另外開帖。覺得此樓氛圍甚好。繼續(xù)保持哦。列出條文先:
29:傷寒脈浮,
自汗出,小便數(shù),心煩,微惡寒,腳攣急,反與桂枝,欲攻其表,此誤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煩躁,吐逆者,作
甘草干姜湯與之,以復其陽。若厥愈足溫者,更作
芍藥甘草湯與之,其腳即伸。若胃氣不和,譫語者,少與調(diào)胃承氣湯。若重發(fā)汗,復加燒針者,
四逆湯主之。
30:問曰:證像陽旦,按法治之而增劇,厥逆,咽中干,兩脛拘急而譫語。師曰:言夜半手足當溫,兩腳當伸,后如師言。何以知此?答曰:寸口脈浮而大,浮則為風,大為虛,風則生微熱,虛則兩脛攣,病形像桂枝,因加
附子參其間,增桂令汗出,附子溫經(jīng),
亡陽故也。厥逆咽中干,陽明內(nèi)結(jié),譫語煩亂,更飲甘草干姜湯,夜半陽氣還,兩足當熱,脛尚微拘急,重與芍藥甘草湯,而乃脛伸。以承氣湯微溏,則止其譫語,故知病可愈。
對照:20:太陽病,發(fā)汗,遂漏不止,其人惡風,小便難,四肢微急,難以屈伸者,
桂枝加附子湯主之
首先,認可30條非偽。反與桂枝,欲攻其表,此誤也。此桂枝是否即指桂枝湯?病形像桂枝,因加附子參其間,增桂令汗出,附子溫經(jīng),亡陽故也。30條告訴你用的是桂枝加附子湯。亡陽的原因不是附子溫經(jīng),而是附子溫經(jīng),助桂枝過度發(fā)汗而汗出過多亡陽。如此分析則可以看出29條誤治的結(jié)果是誤用桂枝加附子湯所導致的。而且主要原因是附子溫經(jīng)增加了桂枝的發(fā)汗作用,所以言亡陽故也,責在附子。顯然,29條具有與20條相同的陽虛見證,但病的本質(zhì)不同,加用附子是誤治。至少除了陽虛,還有其他見證。
桂枝加附子湯是四肢微急,而29條但言腳攣急。包括30條所言,皆是兩脛,腳。證像陽旦,按法治之而增劇。所謂增劇,當知原有癥狀有不同程度增加。所此處腳攣急癥狀加劇而厥,應仍但指腳。29條若厥愈足溫者30條夜半陽氣還,兩足當熱,脛尚微拘急。此明確告知寒在下焦。而且寒加重是因為汗出過多損傷陽氣所致。其原因卻是因加附子參其間增桂令汗出。用附子反未能如陽虛漏汗證助桂令汗止。
桂枝加附子湯漏汗不止,小便難,是否因陰液損傷而導致?陽虛所漏之汗,雖為陽性體液,漏而不止當然能是整體體液不足,但與陰液損傷無關(guān)。想桂枝湯自汗出,也是用同等芍藥,今漏汗損液如此,亦未加芍,當知陰液未損。溫陽固表止汗則體液得以回復則病愈。既無陰液之損,何來四肢微急因陰液虧損不利關(guān)節(jié)之說?結(jié)合2930條來看,四肢微急仍當為陽虛不能溫煦營陰,營陰郁滯而導致關(guān)節(jié)不利。29條若厥愈足溫者,更作芍藥甘草湯與之,其腳即伸。30條夜半陽氣還,兩足當熱,脛尚微拘急,重與芍藥甘草湯,而乃脛伸。明確言足溫是問題的根本和前提,衛(wèi)陽溫煦營陰之后,才能作芍藥甘草湯與之。
29條之所以不能用桂枝加附子湯,關(guān)鍵是20條是全身上下皆有寒,故言四肢微急,而29條在于寒在下,故言腳攣急。小便數(shù)是下焦陽虛,膀胱氣化不利點滴而出,其每次小便的量必不為多。小便數(shù)微惡寒腳攣急可知里陽虛,虛在下。心煩為何?29條加劇了癥狀是咽中干,煩躁吐逆,當知心煩為寒水之氣上凌于心所致,所以心煩。因下焦陽氣更虛,不但使津液不能得到氣化而上承咽喉,還使下焦寒水之氣進一步上凌心而煩躁。損傷脾陽和射肺而吐逆。誤治到此地步,甘草干姜湯之選,當無疑義。
甘草干姜湯之后,有三個若。三個若的理解應當并列接在用甘草干姜湯后。30條是用來解釋29條的,所以其言按法治之而增劇,厥逆,咽中干,兩脛拘急而譫語是籠統(tǒng)說法而不是同時見證,意思是誤治后出現(xiàn)這些癥狀。具體先后次序仍以29條為依據(jù)。第一個若,是服甘草干姜湯后厥愈足溫而腳仍不伸用芍藥甘草伸之的情況。第二個若是如果甘草干姜湯溫補中焦過頭了,引起胃氣不和,或也可視為邪氣從脾臟還出胃腑了,所以用調(diào)胃承氣湯微下而止譫語。第三個若,是用甘草干姜湯救治后,雖然第一步誤治是加劇了各種癥狀,但還能見到29條的初始證,且并未因用甘草干姜而有所改善,一者說明甘草干姜湯藥力不夠,不足以復其陽,則陽虛本重,二者如又發(fā)汗,復加燒針,則陽氣更虛,導致四逆湯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