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考研
醫(yī)學論文
醫(yī)學會議
考試寶典
網(wǎng)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wǎng)站地圖
中醫(yī)理論中醫(yī)臨床診治中醫(yī)藥術語標準中國方劑數(shù)據(jù)庫中醫(yī)疾病數(shù)據(jù)庫OCT說明書不良反應中草藥圖譜藥物數(shù)據(jù)藥學下載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中醫(yī)侶山堂 > 中醫(yī)書籍 > 正文:目病
    

醫(yī)學正傳:目病

論東垣曰∶按陰陽應象論云∶諸脈者皆屬于目。又曰∶目得血而能視。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注于目而為之睛,睛之窠為眼,骨之精為瞳子,筋之精為黑眼,血之精為目窠之總絡,氣之精為白眼,肌肉之精則為約束,裹擷筋骨血氣之精而與脈并而為系,上屬于腦,后出于項。是故瞳子…

東垣曰∶按陰陽應象論云∶諸脈者皆屬于目。又曰∶目得血而能視。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注于目而為之睛,睛之窠為眼,骨之精為瞳子,筋之精為黑眼,血之精為目窠之總絡,氣之精為白眼,肌肉之精則為約束,裹擷筋骨血氣之精而與脈并而為系,上屬于腦,后出于項。是故瞳子黑眼法于陰,白眼赤脈法于陽,故陰陽合德而為睛明也。是以五臟、六腑、十二經(jīng)脈、三百六十五絡,其血氣皆稟受于脾土,而上貫于目而為明。故目者心之使也,心者神之舍也,故精神亂而不守,卒然見非常之怪,若邪中其睛則精散,精散則視歧,視一物為兩也。因事煩擾,飲食失節(jié),勞役過度,致脾胃虛弱,心火大旺,則百脈沸騰,血脈逆行,經(jīng)曰天明則日月不明,邪害空竅是也。夫脾者諸陰之首,目者血脈之宗也,故脾虛則五臟之精氣皆失所司,不能歸明于目矣。心者君火也,主藏神明,宜靜而安,相火代行其令,相火乃包絡之火,主百脈皆榮于目。既勞役妄動,又因邪氣所并而損血脈,是故諸病生焉。醫(yī)目者若不先理脾胃及養(yǎng)血安神,乃治標不治本,是不明主理者也,學人其可不用心乎。

脈法

左寸脈洪數(shù),心火炎也。關弦而洪,肝火盛也。

右寸關俱弦洪,肝木挾相火之勢而來,侮所不勝之金,而制己所勝之土也。

方法

丹溪曰∶目病屬風熱、血少、神勞、腎虛。

河間曰∶在腑則52667788.cn/kuaiji/為表,當除風散熱;在臟則為里,當養(yǎng)血安神。如暴失明,昏澀翳膜,眵淚斑入眼,皆風熱也。一云∶斑入眼,此肝氣盛而發(fā)在表也,宜表散以去之。如昏弱不欲視物,內障見黑花,瞳子散大,皆里也,血少神勞腎虛也,宜養(yǎng)血補水安腎以調之。

瞳子散大,皆辛熱所為也,辛主散,熱乘之,當除風熱,涼血益血,以收耗散之氣。芩、連苦寒,除邪氣之盛為君,當歸身、生地黃養(yǎng)血涼血為臣,五味子酸溫體浮,收瞳子散大,地骨皮、天門冬瀉熱補氣,或用滋陰地黃丸最妙。

久病昏暗,以熟地黃、當歸根為君,羌活防風、甘菊花之類佐之。

暴發(fā)赤腫,以黃芩、防風為君以瀉火,黃連當歸為臣以養(yǎng)血,羌活、柴胡、升麻、白芷、甘草為使,白睛紅加白豆蔻少許。

又方 治血熱壅痛,四物湯加草龍膽、防己、防風、羌活。一云,實熱上沖眼痛,用黃連瀉火,當歸補血。

勞役,飲食不節(jié),內障昏暗,蔓荊子

蔓荊子 人參 甘草(炙) 黃 黃柏芍藥(酒炒,各一錢)

上細切,水煎服。

又方 治眼痛。用生地黃酒浸搗爛 眼上,又用草烏、南星、干、桂枝為末,醋調貼兩足心,時用牛膝膏洗眼。

肥人風熱上壅,眼目疼痛。

防風 羌活 荊芥 酒芩(各二錢)

水煎服。

瘦人目痛,乃是血少兼熱,須用養(yǎng)血藥,少加風藥。

當歸 生地黃(酒洗) 玄參 防風 荊芥 菊花 川芎(各等分)

上細切,水煎服。

(以上丹溪方法凡十條)

滋陰地黃丸(東垣)

熟地黃(一兩) 生地黃(一兩五錢) 柴胡(八錢) 天門冬 炙甘草 枳殼 地骨皮 黃連 五味子(各三錢)

歸身(酒浸洗) 黃芩(各五錢) 人參(二錢)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一百丸,茶清下。

秘傳撥云退翳丸(又名神仙退云丸,秘傳) 治一切內外障膜遮睛昏暗,大效。

栝蔞根 枳實 甘草(炙) 蔓荊子 薄荷(各五錢) 川芎 密蒙花芥穗 地骨皮 甘菊花 白蒺 羌活(各一兩) 蛇蛻 蟬蛻 黃連(各三錢) 川椒(七錢五分,去目炒) 當歸(一兩五錢,酒浸焙) 草決明(五錢,炒) 木賊童便浸一宿,去節(jié),焙干)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每兩分作十丸,每服一丸,食后臨臥服,日進三服。翳障,米飲下。睛暗,當歸湯下。內障,木香湯下。

退云丸有犀角五錢,干地黃一兩,無蔓荊子、甘草、川椒。婦人,當歸湯下。有氣,木香湯下。

羊肝(局方) 治一切目疾,不問內外翳障青等證。

白乳羊肝(一具,以竹刀去膜) 黃連(一兩) 甘菊花 防風 薄荷(去梗) 荊芥穗 羌活 當歸 川芎(各三錢)

上為細末,將羊肝蒸熟,同藥末杵爛為丸,漿水下。

春雪膏(東垣)點赤眼效。

樸硝(不拘多少),置豆腐上蒸化,待流下以瓷器盛之。

爛翳驗方用茜草根燒灰,以燈心點之,須臾大痛,以百節(jié)草刮之。

神效明目湯(東垣) 治眼楞緊急,致倒睫拳毛,及上下瞼皆赤爛,睛疼昏暗,晝則冷淚常流,夜則眼澀難開。

細辛(二分) 蔓荊子(五分) 防風(一錢) 葛根(一錢五分) 甘草(二錢) 一方加黃 (一錢)

上細切,作一服,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渣臨臥溫服。

明目細辛湯 治兩目發(fā)赤微痛,羞明畏日,怯風寒,怕火光,眼睫成紐,眵糊多,隱澀難開,眉攢腫悶,鼻塞,涕唾稠粘,大便微硬。

川芎(二分) 生地黃(酒浸洗) 蔓荊子(各三分) 當歸身梢 白茯苓 本(各四分) 荊芥穗(五分) 防風麻黃根 羌活(各八分) 細辛(少許) 紅花(少許) 川椒(四粒) 仁(七個,去皮尖,細研)

上細切,作一服,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渣臨臥稍熱服,忌酒、醋、濕面。

復明散(東垣) 治內障。

青皮(去穣,三分) 陳皮(去白) 川芎 蒼術(各五分) 炙甘草 生地黃 連翹 柴胡(各一錢) 黃 (一錢五分) 當歸身(二錢)

上細切,作一服,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渣稍熱服。忌酒、醋、濕面、辛熱、大料物之類。

助陽和血湯(東垣) 治眼發(fā)之后,微有上熱,白睛紅,隱澀難開,睡多眵淚。

蔓荊子(一分) 香白芷(三分) 柴胡 黃 炙甘草 當歸身(酒洗) 防風(各五分) 升麻(七分)

上細切,作一服,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渣稍熱服。

歸葵湯(一名連翹飲子,東垣) 治目中溜火,惡日與火光,隱澀難開,小角緊,視物昏花,迎風有淚。

柴胡(三分) 生甘草 蔓荊子 連翹 生地黃 當歸身 紅葵花 人參(各四分五厘) 黃 酒黃芩 防風 羌活(各七分半) 升麻(一錢)

上細切,作一服,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渣食后服。

救苦湯(東垣) 治眼暴發(fā)赤腫,瞼高苦疼不可忍者。

桔梗 連翹 紅花 細辛(各二分) 當歸身(夏月減半) 甘草(炙,各一錢) 蒼術 草龍膽(各一錢四分半)

羌活(太陽) 升麻(陽明) 柴胡(少陽) 防風 本 黃連(各二錢) 生地黃 黃柏 黃芩 知母(各三分) 川芎(六分)

上細切,作一服,水二盞,煎52667788.cn/shouyi/至一盞,去渣食后服。若苦疼,則多用苦寒藥,兼治本經(jīng)之藥,再行加減。如睛昏,加知母、黃柏。

益陰腎氣丸(東垣)此壯水之主,以鎮(zhèn)陽光。

澤瀉 茯神(各二錢五分) 生地黃(酒洗) 牧丹皮 山茱萸歸梢(酒洗) 五味子 干山藥 柴胡(各五錢) 熟地黃(二兩)

上為細末,勿犯鐵器蒸搗,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淡鹽湯下。

當歸龍膽湯(東垣) 治眼中白翳。

防風 石膏(各二分) 柴胡 羌活 五味子 升麻(各三分) 甘草 酒黃連 黃 (各四分半) 黃芩(酒炒)

黃柏(酒炒) 當歸身(酒洗) 草龍膽(酒洗) 芍藥(各七分五厘)

上細切,作一服,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渣入酒少許,熱服。

瀉陰火丸(一名連柏益陰丸,東垣)

石決明(三錢, ) 羌活 獨活 當歸梢 甘草 五味子 防風(各五錢) 草決明 條黃芩 黃連(酒炒) 黃柏(鹽酒炒) 知母(各二錢)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五十丸,茶清下。

療本滋腎丸(東垣)

黃柏(酒炒) 知母(酒炒)

各等分,為細末,滴水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百丸至一百五十丸,空心淡鹽湯下。

加味滋腎丸(東垣)

肉桂(三分) 黃連(一錢) 姜黃(一錢) 苦參(三錢) 苦葶藶(酒洗炒) 石膏(覺肚冷勿用) 黃柏(酒炒) 知母(去毛,酒炒,各五錢)

上為細末,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百丸,白湯送下,空心服,以食壓之。

退翳膏(東垣) 治黑白翳。

蕤仁 升麻(各三分) 連翹 防風 青皮(各四分) 甘草 柴胡(各五分) 當歸身(六分) 荊芥穗(水半盞浸) 生地黃(各一錢五分) 黃連(三錢)

上細末,水一碗,煎至半碗,去渣更上火煎半盞,入荊芥水二匙,入蜜少許,再上火熬勻,瓷器盛貯,頻點之。

龍膽飲子(東垣) 治疳眼,流膿,生疳翳,濕熱為病。

谷精草郁金 蛇蛻 炙甘草(各五分) 麻黃(一錢五分) 升麻(二錢) 青蛤粉 草龍膽 黃芩(炒) 羌活(各三錢)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溫茶清調下。

還睛紫金丹 治目眶歲久赤爛,俗呼為赤瞎是也,當以三棱針刺目眶外以瀉濕熱。如眼生倒睫拳毛,兩目緊,蓋內伏火熱而攻陰氣,法當去其熱內火邪,眼皮緩則毛立出,翳膜亦退,用手法攀出內瞼向外,以針刺之出血。

白砂蜜(二十兩) 爐甘石(二十兩,火 七次,淬水內,連水浸半日。)黃丹(六兩,水飛) 烏賊骨(二錢) 麝香硼砂(各一錢,入盞內,放于瓶口上熏干) 白丁香(直者,五分) 輕粉(一字)

上將白砂蜜于砂石器內慢火熬,掠去沫,下甘石,次下丹,以柳枝攪,次下余藥,以不粘手為度,作丸如雞頭實大,每用一丸,溫水化開洗之。

重明散(河間) 治一切風熱內外障膜眼疾。

川獨活 川羌活 川芎 吳射干 仙靈脾 防風 甘草 井泉石 蒼術(各五錢) 丹參 白術 石決明 草決明(各三錢)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半,煎至一盞,溫服,日三服。

石膏羌活散(河間) 治久患雙目不明,遠年近日內外翳障,風熱昏暗,倒睫拳毛,一切眼疾頭風,并皆治之。

羌活(治腦熱頭風) 密蒙花(治羞明怕日) 木賊(退翳障) 白芷(清利頭目) 細辛 干菜子(二味起倒睫)

麻子(起拳毛) 川芎(治頭風) 蒼術(明目暖水臟) 黃芩(洗心退熱) 甘菊花 荊芥穗(治目生瘡) 石膏(治頭痛退熱) 本(治偏頭風,一方治頂痛) 甘草(解藥毒)

上各等分,為細末,每服一錢至二錢,食后臨臥用蜜水調下,茶清亦可,日進三服,服至十日漸明,二十日平安。

黃連膏(河間) 治一切眼目疼痛,瘀肉扳睛,風癢淚落不已。

黃連(半斤) 樸硝(一斗,以水淘凈,陰干用) 白丁香(五升,以水一斗淘凈,去土,研細用)

上量水入硝、香釜內,熬至七分淘出,令經(jīng)宿,水面浮芽者取出挖干,以紙袋子盛,風中懸至風化,將黃連細末熬清汁灑干,入風硝,更加豬、羊膽,和蜜令勻,點眼極妙。

滌昏膏(河間) 治一切風壅眼目,疼痛不可忍者。

白砂蜜(一斤) 黃連(一兩) 沒藥(五錢) 黃丹(一兩,炒紫色)

上以蜜同黃丹熬黑,以水二大盞,煎黃連成稠汁,去渣入前丹、蜜內,煎熬稠,更入沒藥末,同煎數(shù)沸,濾去渣,洗眼甚妙。

金絲膏(河間) 治一切目疾昏暗,視物如絲羅所遮,或癢或痛。

宣黃連(半兩,細切,水一盞浸一宿取汁,再添水浸渣,經(jīng)半日許取汁,并放用) 山梔子(二錢,捶碎,入前黃連汁內,加水同煎六、七十沸) 白砂蜜(一兩) 白礬(一兩) 井鹽(一分,如無,以青鹽代之)

上用銀瓷器煎藥十余沸,用上細片絹加紙數(shù)重再濾過,銀罐子盛貯,時常點眼。

地芝(東垣) 治不能遠視而能近視,以此除風熱。

生地黃 天門冬(各四兩) 枳殼(炒) 甘菊花(各二兩)

上為末,煉蜜丸,茶、酒任下。

眼睫方(東垣,即倒睫拳毛也)

木鱉子(一個)

去殼為末,綿裹塞鼻中,左目塞右,右目塞左,一、二夜其睫自正。

點眼光明丹 治一切風熱上壅,兩目赤腫澀痛,風弦爛眼,及內外翳障等證。

白爐甘石(一兩,以黃連五錢煎濃汁,濾去渣,用炭火 爐甘石通紅,淬黃連汁內,如此者七次,研) 辰砂(一錢) 硼砂(二錢) 輕粉(五分) 片腦(三分,多至五分) 麝香(一分)

如赤眼腫痛,加乳香、沒藥各五分。內外翳障,加珍珠五分,鴨嘴膽礬二分,熊膽二分。爛弦風眼,加銅青五分,飛丹五分;蛞灾T藥總合為一,治諸般眼疾。

上各研為極細末,一處和勻,再研一、二日無聲,銀瓶盛貯,密封口不可令泄氣,點眼極妙。

(丹溪活套)云∶東垣謂目能遠視而不能近視,火盛而水虧也,法當補腎,六味地黃丸主之。目能近視而不能遠視,有水而無火也,法當補心,定志丸加茯苓主之。又曰∶不能近視,晨服地黃丸,不能遠視,臥服定志丸,是皆通手足少陰經(jīng)也。是以知不能近視者,腎水虧欠也,不能遠視者,心血不足也。凡目暴發(fā)赤腫,宜用羌活、防風、柴胡、白芷、升麻、酒制芩、連、甘草、生地黃、當歸身。白睛紅,少加白豆蔻。又曰∶凡眼暴發(fā)赤腫,須以防風、黃芩為君,當歸、生地黃、黃連和血瀉火藥為臣使。凡目久痛或內障昏暗,須以熟地黃、當歸根為君,以羌活、防風、菊花、荊芥穗、生甘草之類為佐使也。

(祖?zhèn)鞣?

固本還睛丸 治遠年一切目疾,內外翳膜遮睛,風弦爛眼,及老弱人目眵多糊,迎風冷淚,視物昏花等證,悉皆治之。

天門冬(去皮心,酒浸一宿,另杵如泥) 麥門冬(去心焙干) 生地黃(酒浸焙,勿犯鐵) 熟地黃(酒洗凈,再用瓷蒸,勿犯鐵,以上各三兩) 人參(一兩五錢) 白茯苓 干山藥 枸杞子(各一兩五錢) 川牛膝(一兩酒洗)

石斛(一兩,去蘆酒洗) 草決明(微炒) 杏仁(去尖皮,另研) 甘菊花(用小金錢) 菟絲子(酒浸三宿,另研,焙干) 枳殼(麩炒黃色) 羊角(以上各一兩,細銼取凈末八錢) 烏犀角(八錢,銼細生用) 五味子(七錢,焙干) 甘草(七錢,炙) 防風(八錢,去蘆) 白蒺藜(七錢,杵去刺) 黃連(七錢,去毛) 川芎(七錢) 青葙子(八錢,微炒)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鹽湯下。

復明膏 去翳膜立效。

人參 川歸 硼砂(生研,各一錢五分) 青鹽 乳香(另研) 沒藥(另研) 蘆薈(各一錢) 珍珠(五分) 麝香(五分,后加) 黃丹(一兩,水飛,炒) 海螵蛸(五錢,炒) 黃連(四錢,炒) 黃柏(六錢) 赤爐甘石(淬數(shù)次) 白沙蜜(半斤) 蕤仁(五錢,去殼) 白蘞(一錢五分)

上各研為極細末,先將白蜜煎沸,掠去沫再熬,滴水中沉碗底不散可用,然后入前藥末,略沸攪勻,瓷罐收貯,日三、五次點之效。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申明 -誠聘英才 - 網(wǎng)站地圖 - 醫(yī)學論壇 - 醫(yī)學博客 - 網(wǎng)絡課程 - 幫助
    醫(yī)學全在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6007007號
    百度大聯(lián)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wǎng)站 中網(wǎng)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