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描述:
|
水腫是指眼瞼、頭面、四肢、腹背或全身浮腫的癥狀。一般按病之新久緩急和邪正虛實而有 |
陽水、陰水之分。外邪侵襲,或勞倦內(nèi)傷,或飲食失調(diào),使氣化不利而水液潴留,泛溢肌膚 | |
則發(fā)為水腫。其常見疾病有風水、皮水、石水、正水、腎水、溢飲、脾水、心衰、經(jīng)行浮腫 | |
、子腫等。凡以水腫為主要表現(xiàn)的疾病,可以歸納為水腫病類。 | |
臨床對以水腫為主癥的病種尚未能確定時,可以水腫待查作為初步診斷,并進行辯證論治。 | |
發(fā)病原因:
|
水腫之發(fā),病本在腎,與肺、脾、膀胱、三焦等多個臟腑相關(guān)。陽水者多為外感風邪濕毒, |
內(nèi)侵臟腑所致:風邪外襲,內(nèi)舍于肺,肺失宣降,水道不通,以致風水相搏,流溢肌膚,發(fā) | |
為水腫;濕毒侵淫肌膚,內(nèi)歸脾肺,水濕受阻,溢于肌膚,發(fā)為水腫;素食生冷,脾為濕困 | |
,失其健運,水濕不化,泛于肌膚,而成水腫;濕熱內(nèi)盛,或風濕日久化熱,口焦失其升清 | |
降濁功能,三焦決瀆失職,水道壅滯不通,而成水腫。陰水者多為正氣不足,臟腑功能失常 | |
所致;飲食不節(jié),勞倦太過,脾氣虧虛,運化失司,水濕停聚,橫溢肌膚,而成水腫;生育 | |
不節(jié),或房勞過度,腎精虧耗,腎氣內(nèi)伐,失去化氣行水功能,使膀胱開合氣化失常,水液 | |
內(nèi)停,形成水腫。陽水屬實證,陰水多本虛標實之證。 | |
疾病辨析:
|
腹脹大為主,皮色蒼黃,腹部脈絡暴露,無或僅下肢等處輕度浮腫者,為鼓脹。 |
根據(jù)伴隨癥及實驗室檢查等進行診斷思考,如: | |
★ 腎系疾病見水腫者,小便化驗常見蛋白、管型等,其病有皮水、石水、正水、腎水等。 | |
★ 水腫從下肢開始,伴心悸怔忡,唇指紫紺者,多為心衰。 | |
★ 長期營養(yǎng)不良,或久病遷延,癥見顏面及下肢水腫、全身消瘦、面白無華、血漿白蛋白 | |
及膽固醇降低、血糖低者,多為脾水。 | |
★ 因過敏而突發(fā)局限性水腫者,為風水。 | |
★ 婦女行經(jīng)期間出現(xiàn)水腫,行經(jīng)后自然消退者,為經(jīng)行浮腫。婦人妊娠中晚期出現(xiàn)下肢明 | |
顯水腫者,為子腫。 | |
★ 婦女體弱浮腫,伴畏冷、乏力、脈遲等癥者,可能為溢飲。 | |
除血、小便、大便常規(guī)檢查外,可選擇性地作胸腹部X線攝片、B型超聲波、心電圖、超聲 | |
心動圖檢查,選擇性地作血鉀、鈉、鈣、鎂、氯化物、血糖、血漿蛋白、血脂、肌酐、尿素 | |
氮、醛固酮檢測,以及腎功能、尿17-酮類固醇、尿17羥-皮質(zhì)類固醇等檢測,以明確 | |
引起水腫的原因。 | |
治療方法:
|
風水相搏證 |
證候:眼瞼浮腫,繼則四肢及全身皆腫,來勢迅速,多有惡寒發(fā)熱,無汗,肢節(jié)酸楚,小便 | |
不利,舌淡紅,苔薄白,脈浮。 | |
治法:疏風解表、利水消腫。 | |
主方:越婢加術(shù)湯 | |
用法: | |
加減:可酌加浮萍、茯苓、澤瀉;風熱偏盛,加連翹、桔梗、板藍根、鮮茅根;風寒偏盛, | |
去石膏,加蘇葉、桂枝、防風;咳嗽較甚,加杏仁、前胡;汗出、惡風,加防己、黃芪。 | |
風熱水停證 | |
證候:眼瞼浮腫,延及全身,來勢迅速,發(fā)熱,微惡風寒,咽喉紅腫疼痛,身發(fā)瘡癤,甚則 | |
潰爛,小便不利,舌質(zhì)紅,苔薄黃,脈浮數(shù)。 | |
治法:疏風清熱、利水消腫。 | |
主方:麻黃連翹赤小豆湯 | |
用法: | |
加減:腫勢蔓延,加茯苓皮、大腹皮、澤瀉、木通;咽喉疼痛,加射干、黃芩、山豆根;皮 | |
膚潰爛、瘡瘍,加土茯苓、紫花地丁、蒲公英;風盛瘙癢,加地膚子、苦參、白鮮皮。 | |
水濕內(nèi)停證 | |
證候:全身水腫,按之沒指,不易恢復,小便短少,身體困重,胸悶腹脹,納呆泛惡,苔白 | |
膩,脈濡緩。 | |
治法:化濕利水。 | |
主方:五苓散合五皮飲 | |
用法: | |
加減:腫甚而喘,加麻黃、杏仁、葶藶子;胸悶腹脹,加青皮、厚樸、枳實。 | |
濕熱壅盛證 | |
證候:遍身浮腫,皮膚繃急光亮,脘腹脹悶,煩熱口渴,小便短黃,或大便干結(jié),舌紅,苔 | |
黃膩,脈沉數(shù)或濡數(shù)。 | |
治法:清熱利濕消腫。 | |
主方:疏鑿飲子 | |
用法: | |
加減:煩熱、口渴,加梔子、黃芩、黃柏;大便不通,加大黃、枳實、厚樸;尿痛、尿血, | |
加大薊、小薊、白茅根;腫甚喘滿,加葶藶子、杏仁、防己。 | |
脾氣虛水泛證 | |
證候:下肢腫脹,按之凹陷不易恢復,脘腹痞滿脹悶,納呆,便溏,面色萎黃,神疲乏力, | |
聲低氣短,小便短少,舌淡苔白湍,脈弱。 | |
治法:健脾益氣、利水消腫。 | |
主方:春澤湯 | |
用法: | |
加減:小便不利,加木通、前仁;脾虛濕甚,加山藥、黃芪、防己。 | |
脾陽虛水泛證 | |
證候:肢體浮腫,腰以下為甚,按之凹陷不起,腹脹納少,面色萎黃,畏冷肢涼,小便短少 | |
,大便或溏,舌淡胖,苔白膩或白滑,脈沉緩或弱。 | |
治法:溫補脾陽、利水消腫。 | |
主方:實脾飲 | |
用法: | |
加減:氣短、聲低,加人參、黃芪;小便短少,加桂枝、澤瀉、前仁。 | |
水氣凌心證 | |
證候:水腫日甚,心悸胸悶,氣息喘促,倚息不得臥,畏寒肢冷,口淡不渴,舌淡胖,脈弦 | |
細。 | |
治法:溫補心陽、化氣行水。 | |
主方:真武湯 | |
用法: | |
加減:小便不利,加益母草、丹參、前仁、澤瀉;畏寒、肢冷,加桂枝。 | |
血瘀水停證 | |
證候:久病水腫,腹大青筋,口渴但欲漱水不欲咽,肌膚甲錯,面色黧黑,舌質(zhì)紫暗,苔潤 | |
,脈沉遲澀。 | |
治法:活血化瘀、化氣利水。 | |
主方:血府逐瘀湯合四苓散 | |
用法: | |
加減:瘀血甚者,加益母草、三棱、莪術(shù)等。 | |
腎陽虛水泛證 | |
證候:面浮身腫,腰以下尢甚,按之凹陷不起,心悸,氣促,腰部冷痛酸重,尿少,四肢厥 | |
冷,怯寒神疲,面色灰暗或淡白,舌質(zhì)淡胖,苔白,脈沉細或沉遲無力。 | |
治法:溫補腎陽、利水消腫。 | |
主方:濟生腎氣丸 | |
用法: | |
加減:氣短、神疲,加人參、黃芪;心悸、氣喘,加遠志、朱砂、黃芪。 | |
陰虛水停證 | |
證候:水腫反復發(fā)作,精神疲憊,腰酸遺精,口咽干燥,五心煩熱,舌紅,脈細數(shù)。 | |
治法:滋陰利水。 | |
主方:六味地黃湯 | |
用法: | |
加減:小便不利,加豬苓;腰膝酸軟,加懷牛膝、杜仲、枸杞;失眠、多夢,加阿膠、女貞 | |
子、酸棗仁、五加皮;五心煩熱,加五味子、地骨皮、麥冬、玉竹。 | |
其他療法:
|
一般處理:應吃無鹽或低鹽飲食。 |
單方驗方: | |
★ 鮮鯉魚1條(約500g,去腸雜),生姜15g,蔥15-30g,米醋30-50 | |
mL,共燉,不放鹽,喝湯吃魚,適用于水腫日久不消者。 | |
★ 綠豆30g,制附子30g,水煎,煮熟吃豆。 | |
★ 玉米須60g,洗凈煎水服,連服6個月。 | |
針炙療法:常用水分、氣海、三焦俞、足三里、三陰交等為主穴,配以肺俞、脾俞、腎俞、 | |
大杼、合谷、水溝、偏歷、陰陵泉等。 | |
常用利尿消腫中藥:茯苓、澤瀉、薏苡仁、車前子、滑石、木通、防己、赤小豆、冬瓜皮、 | |
茯苓皮、生姜皮等,可在辯病、辯證的基礎(chǔ)上選用。 | |
西藥治療:利尿劑可用雙氫克尿寒、速尿、利尿酸鈉等。 |
經(jīng)論書籍: | 《經(jīng)絡全書》 | 《四圣心源》 | 《內(nèi)經(jīng)評文》 | 《靈樞懸解》 | 《素問懸解》 | 更多>> |
傷寒金匱: | 《傷寒說意》 | 《傷寒心法要訣》 | 《傷寒懸解》 | 《傷寒尋源》 | 《傷寒醫(yī)訣串解》 | 更多>> |
診治書籍: | 《脈訣刊誤》 | 《脈訣乳! | 《脈理求真》 | 《脈確》 | 《脈象統(tǒng)類》 | 更多>> |
本草書籍: | 《本草崇原》 | 《本草從新》 | 《本草撮要》 | 《本草分經(jīng)》 | 《本草綱目》 | 更多>> |
方言書籍: | 《洪氏集驗方》 | 《華佗神方》 | 《回生集》 | 《本草分經(jīng)》 | 《急救便方》 | 更多>> |
內(nèi)科書籍: | 《中國醫(yī)籍考》 | 《中風論》 | 《重訂靈蘭要覽》 | 《重訂廣溫熱論》 | 《止園醫(yī)話》 | 更多>> |
婦科書籍: | 《產(chǎn)寶》 | 《產(chǎn)鑒》 | 《婦科秘方》 | 《婦科秘書》 | 《婦科問答》 | 更多>> |
兒科書籍: | 《保嬰撮要》 | 《保幼新編》 | 《慈幼便覽》 | 《慈幼新書》 | 《達生編》 | 更多>> |
外科書籍: | 《金瘡秘傳禁方》 | 《救傷秘旨》 | 《立齋外科發(fā)揮》 | 《傷科補要》 | 《傷科大成》 | 更多>> |
五官書籍: | 《白喉全生集》 | 《白喉條辨》 | 《包氏喉證家寶》 | 《喉科秘訣》 | 《喉科指掌》 | 更多>> |
針灸書籍: | 《針經(jīng)指南》 | 《針灸大全》 | 《針灸甲乙經(jīng)》 | 《針灸聚英》 | 《針灸神書》 | 更多>> |
醫(yī)論書籍: | 《思考中醫(yī)》 | 《四圣懸樞》 | 《塘醫(yī)話》 | 《推求師意》 | 《外經(jīng)微言》 | 更多>> |
醫(yī)案書籍: | 《馬培之醫(yī)案》 | 《奇癥匯》 | 《三家醫(yī)案合刻》 | 《邵蘭蓀醫(yī)案》 | 《孫文垣醫(yī)案》 | 更多>> |
綜合書籍: | 《急救廣生集》 | 《景岳全書》 | 《明醫(yī)雜著》 | 《明醫(yī)指掌》 | 《儒門事親》 | 更多>> |
養(yǎng)生書籍: | 《食療方》 | 《壽世傳真》 | 《壽世青編》 | 《心醫(yī)集》 | 《服食導餌》 | 更多>> |
其它書籍: | 《本草問答》 | 《瘋門全書》 | 《厘正按摩要術(shù)》 | 《醫(yī)暇卮言》 | 《圓運動的古中醫(yī)學》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