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nèi)經(jīng).陰陽別論》曰∶二陽結(jié)謂之消。脈要精微論曰∶癉成為消中。逆調(diào)論曰∶心移熱于肺,傳為膈消也。
《巢氏病源》云∶夫消渴者,渴不止,小便多是也。由少服五石諸丸散,積經(jīng)年歲,石勢結(jié)于腎中,使人下焦虛熱。及至年衰,血?dú)鉁p少,不復(fù)能制于石。石勢獨(dú)盛,則腎為之燥,故引水小便而不禁也。其病變多發(fā)癰疽,此因熱氣留于經(jīng)絡(luò)不引,血澀,故成癰膿。
消渴有病口甘者,名為何?何以得之?此五氣之溢也,名曰痹癉。夫五味入于口,藏于胃,脾為之行其精氣。溢在脾,令人口甘,此肥美之所發(fā)。此人必素食甘美而多肥,令人內(nèi)熱,甘者令人滿,故其氣上溢,為消渴。厥陰之病,消渴重,心中疼,饑而不欲食,甚則欲吐蛔。又云∶五臟六腑,皆有津液。若臟腑因虛實(shí)而生熱者,熱氣在內(nèi),則津液竭少,故渴也。夫渴數(shù)飲,其人必眩。背寒而嘔者,因利虛故也。
不渴而小便多者,是為內(nèi)消,由腎氣虛耗,熱之所作,亦名腎消。
《內(nèi)經(jīng)》曰∶飲入于胃,游溢精氣,上歸于脾,脾氣散精,上歸于肺,通調(diào)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jīng)并行,合于四時(shí)五臟,陰陽揆度,以為常也?识嬎,蓋是脾液不上榮于肺,而肺獨(dú)燥,故多飲易渴。
《病機(jī)》論∶消渴之疾,三焦受病也,有上消中消腎消。上焦受病,多飲水而少食,大便如常,或小便清利,知其燥在上焦,屬于肺也,又謂之膈消病也。中焦受病,渴而飲食多,小便黃。經(jīng)曰∶熱能消谷。知其熱在中焦,屬于胃也,又謂之消中。下焦受病,初發(fā)小便淋下如膏油之狀,小便濁而有脂,甚至面色黎黑,形瘦而耳焦,知其病在下焦,屬于腎也,又名腎消。
經(jīng)云∶有心肺氣厥而渴者,有肝脾而渴者,有痹癉而渴者,有腎熱而渴者,有言胃與大腸熱結(jié)而渴者,有言小腸癉熱而渴者,有因病瘧而渴者,有因肥甘美食而渴者,有醉飽入房而渴者,有因遠(yuǎn)行勞倦遇大熱而渴者,有因傷寒胃干而渴者,有因病風(fēng)而渴者,雖五臟之部分不同,而病之所因各異,其為燥亡液一也。獨(dú)三焦為病甚,未必不由微而至于漸也。《易》曰∶履霜堅(jiān)冰至,君子當(dāng)謹(jǐn)其微也。
劉河間曰∶三消之疾,本濕寒之陰氣極衰,燥熱之陽氣太甚,皆因飲食服餌失節(jié),腸胃干涸,而氣液不得宣平,或耗亂精神,過違其度,或因大病,陰氣損而血液衰虛,陽 悍而燥熱郁甚;或因久嗜咸物,恣食炙爆,飲食過度,亦有年少服助陽金石丸散,積久石熱結(jié)于下焦,精液腎水不滋于上,水火不相既濟(jì),遂成三消。渴而引飲,飲水多而小便亦多,名曰上消。若飲食俱多而不甚渴,小便數(shù),消瘦者,名曰中消。若渴而飲水不絕,腿消瘦,而小便有脂液濁者,曰腎消。此三消者,皆燥熱之亢極者也。
消渴病總為心火所乘,肺金太燥,故渴而引飲,為氣旺血衰,水不制火。消中屬脾癉,熱而有三者之異,有困陰勝陽郁,久為熱中。經(jīng)云∶脈洪大,陰不足,陽有余,則為熱中。多食溲數(shù),為消中。陰狂興盛,不交精泄,則為強(qiáng)中,病至強(qiáng)中,其亦危矣。厥而白利,食已即饑,則為除中,病至除中不可治矣。
消渴雖有數(shù)者之不同,其為病之肇端,則皆膏粱肥甘之變,酒色勞傷之過,皆富貴人病之,而貧賤者鮮有也。凡初覺燥渴,便當(dāng)清心寡欲,薄滋味,減思慮,則治可瘳;若有一毫不謹(jǐn),縱有名醫(yī)良劑,必不能有生矣。
岐伯曰∶消渴脈實(shí),疾久可治。脈弦小,病久不可治。《脈經(jīng)》曰∶緊數(shù)相搏,則為消渴。
脈軟而散者,富病消渴。又曰∶厥陰之為病,消渴,氣上沖心,心中疼熱,饑不欲食,食則吐,下之不肯止。
寸口脈浮而遲,浮則為虛勞,衛(wèi)氣不足,遲則榮氣竭。趺陽脈浮而數(shù),浮則為氣,數(shù)則消谷失堅(jiān)。緊數(shù)相搏,則為消渴,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致一斗,腎氣丸主之。心脈滑為渴(滑者陽氣勝。)心脈微小為消癉。脈實(shí)大,病久可治,實(shí)堅(jiān)大者死,細(xì)而浮短者死。
經(jīng)云∶熱yin所勝,治其甘苦,以甘瀉之,以辛潤之。大法用黃連、黃芩、梔子、石膏以瀉火,天門冬、麥門冬、五味子以潤燥,當(dāng)歸、地黃、芍藥以生血,黃柏、知母、人參、枸杞子以補(bǔ)腎水之源,天花粉、葛根以止渴。禁服半夏、蒼術(shù)、生姜、大料濃味。更詳三焦分治,其有不愈者乎?
【上消】肺也,多飲水而少食,大小便如常。東垣云∶膈消者,舌上亦裂,大渴引飲者是也,以白虎加人參湯主之。一云∶上焦渴是心火刑煉肺金所致,宜降火清金,以蘭香葉、白葵花、黃柏、知母加升麻,引清氣上升而渴自止。(春甫意謂∶降火潤燥而不效者,宜升清氣。)【中消】胃也,多飲食而小便黃。東垣云∶中消者,善食而瘦,自汗,大便硬,小便數(shù)。叔和云∶飲水多食,癉成消中是也,以調(diào)胃承氣湯、三黃丸之類主之。一云∶中焦渴,飲食入胃,傳送太急,不生津液,食已即饑,胃中有火,宜黃芩、石膏主之。
【下消】腎也,小便淋濁,如膠油之狀。東垣云∶下焦者,煩躁引火,耳葉焦干,小便如膏,腎水竭也,此為腎消,宜六味地黃丸之類。
夫消渴本乎熱也,而熱有內(nèi)外虛實(shí)之分。若傳經(jīng)之熱,熱甚液耗而為渴者,氣分受邪也,當(dāng)與寒涼淡滲之劑,速清其熱,熱去而陰生,陰生而渴止矣。若胃虛亡液,陰虧而為渴者,血受病也,當(dāng)與甘溫辛酸之劑滋溢其陰,陰生而燥除,燥除而渴已矣。
總論所謂末傳能食者,必發(fā)癰疽背瘡,有能食者,必傳中滿鼓脹,皆為不治之證也。東垣云∶末傳瘡疽者,火邪勝也,其瘡?fù)瓷醵粷。?jīng)曰∶有形而不痛,陽之類也。急攻其陽,無攻其陰,治在下焦元?dú),得?qiáng)者生,失強(qiáng)者死。末傳中滿者,以寒治熱,雖方士不能廢繩墨而更治。然臟腑有遠(yuǎn)近,心肺位近,宜制小其服,腎肝位遠(yuǎn),宜制大其服,皆適其至所為故。如過與不及,皆誅伐無過之地也;如膈消、中消制之太急,速過病所,久成中滿之病,正謂上消未除,中寒復(fù)生者也,治斯疾者,宜審之。
能食而渴者,白虎加人參湯,不能食而渴者,錢氏白術(shù)散倍加干葛之屬。上中既平,不復(fù)傳下消矣。先哲用藥,厥有旨哉。
治法總要,當(dāng)醫(yī)學(xué)檢驗(yàn)網(wǎng)以白術(shù)散養(yǎng)脾,自生津液,兼用好粳米煮粥,以膂肉切細(xì)煮服以養(yǎng)腎,則水有所司;又用凈黃連末入雄豬肚中,密扎,于斗米上蒸爛,添些蒸飯臼中杵粘,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百丸,食后米飲下,可以清心止渴。
丹溪云∶三消者,多屬血虛不生津液,宜四物湯為主。上消者,本方加五味子、人參、麥門冬、天花粉煎,入生藕汁、生地黃汁、人乳。飲酒人加生葛汁。中消者,本方加知母、石膏、滑石、寒水石,以降胃火。下消者,本方加黃柏、知母、熟地黃、五味子之類,以滋腎水,當(dāng)飲澡絲湯代茶。
(《寶鑒》)麥門冬湯 治消渴,日夜飲水不止,飲下即溲。
麥門冬 黃連 干冬瓜(各一兩)
上咀分四劑,每服水二盞煎一盞,溫服無時(shí),當(dāng)茶湯飲為妙。冬瓜如無干者,用新者一條重三斤,去皮穣分作十二塊,為十二服,每服一塊,日三四次。
(東垣)當(dāng)歸潤燥湯 治消渴,舌上白干燥,唇干,口干,眼澀,黑處見浮云,大便秘澀、干燥結(jié)硬,喜溫飲,陰頭短縮。
當(dāng)歸(酒洗) 升麻(各錢半) 柴胡 甘草(半生半炙,各六分) 黃柏 知母 石膏 桃仁麻仁 生地黃(酒洗。各錢半) 防風(fēng) 荊芥穗 紅花(各三分) 杏仁(六枚) 小椒(三粒)作一劑,水煎服。
地黃飲子 治消渴,咽干,面亦,煩躁。
人參 生地黃 熟地黃 天門冬(去心) 麥門冬(去心) 黃耆 澤瀉 石斛(去根) 枇杷葉(炙去毛) 枳殼(炒,丹溪無此味) 甘草(炙,各等分)
上咀,每服五錢,水盞半煎七分,食后服。
(河間)大黃甘草飲子 治男婦一切消渴不能止者。
大豆(先煮二三沸,淘去苦水再煮) 大黃(一兩半醫(yī)學(xué).全在線52667788.cn) 甘草(四兩,一指長槌碎)上用沸水一桶煎藥,同煮三五時(shí),如稠強(qiáng)更添水煮,豆?fàn)軟為度,盛于盆中放冷,令病人食豆,渴飲湯汁無時(shí),候食盡。如燥渴止罷藥,未止依前再煮。食之不過三劑,其病悉愈。
(東垣)和血益氣湯 治口舌干,小便數(shù),舌上赤脈,此藥生津液,除干燥。
當(dāng)歸(酒洗) 生地黃 黃連 黃柏(酒炒) 升麻(各一錢) 柴胡 甘草(半生半炙,各四分)麻黃根 知母(酒炒) 漢防己 羌活 杏仁(去皮尖) 桃仁(去皮尖,各五分) 石膏(六分)紅花(少許)
上水二盞煎一盞,溫服,忌酒醋濕熱面食。
(丹溪)瓊玉膏 治三消最妙。(方見咳嗽門)(《局方》)清心蓮子飲 治三消小便不清。(方見熱門)(《局方》)》黃耆六一湯 治男婦諸虛不足,胸中煩悸,時(shí)常消渴,或先渴而后發(fā)瘡,或病諸瘡而后發(fā)渴者,并宜服之。(方見自汗門)(《宣明》)麥門冬飲子 治膈消,胸滿煩心,津液少,短氣久為消渴。
麥門冬(去心) 生地黃 人參 五味子 天花粉 甘草(炙) 知母 茯神 干葛(各等分)
上咀,每服五錢,入竹葉十四個(gè)煎服。
梅花聚香湯 治消渴,飲水日至石斗,極病者可服之,立愈。
烏梅肉 天花粉 枇杷葉 麥門冬 五味子 栝蔞子 人參 黃耆 干葛(各一兩) 檀香(半兩)上為粗末,每日用一兩煎湯一斗,代茶水,飲無時(shí)。
神仙減水法 治三焦虛熱,三消渴疾,日夜飲水無度,此藥主之。
人參 天花粉 知母 宣黃連 苦參 麥門冬 浮萍 白藕豆 黃耆(各一兩) 黃丹(一錢)
上為細(xì)末,每服二錢,新汲水調(diào)下,妙。
梅蘇丸 治消渴鬲熱,能生津液。
白梅肉 紫蘇葉 烏梅肉(各半兩) 麥門冬(去心,七錢) 百藥煎(三兩) 訶子 人參(各一錢)甘草(炙,兩半)
上為末,煉黃臘為丸,芡實(shí)大。不拘時(shí)噙化一丸,津咽,路行解渴。
玉泉丸 治煩熱口渴。
麥門冬 人參 茯苓 黃耆(半蜜炙) 烏梅肉(焙) 甘草(各一兩) 天花粉 干葛(各兩半)
上為末,蜜丸彈大。每服一丸,溫湯嚼下。
川黃連丸 治消渴。
川黃連(五兩) 天花粉 麥門冬(去心,各二錢半)
上為末,生地黃汁并牛乳和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米湯下。
茯兔丸 治消渴通用,亦治白濁。
菟絲子(制) 北五味子(七兩) 白茯苓(五兩) 石蓮肉(二兩)
上為細(xì)末,干山藥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米湯下。
(丹溪)四汁膏 治三消,止熱渴。
黃連末 天花粉末(各二兩) 牛乳汁 藕汁 生地黃汁 生姜汁(少許)上以藕汁、地黃汁熬膏,入前三味搜和,佐以姜汁,和蜜為膏,徐徐留舌上,以白湯少許送下。能食者,加軟石膏、天花粉。
三和甘露飲 大治消渴,每日進(jìn)二服,小便短澀者宜服之。
滑石 石膏 人參 知母 白術(shù) 茯苓 豬苓 澤瀉 甘草(各等分)每服五錢,水二盞煎一盞,食遠(yuǎn)溫服。
二消丸 治消渴骨蒸。
宣黃連(去毛凈,不拘多少為末)上取東瓜自然汁,和連末成餅陰干,再碾為末,用冬瓜汁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用東瓜湯送下,或大麥湯下亦可。
朱砂黃連丸 治心虛蘊(yùn)熱,或因飲酒過多,發(fā)為消渴。
辰砂(一兩) 宣連(三兩) 生地黃(二兩)
上為細(xì)末,煉蜜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前燈心棗湯下。
枇杷葉(炙去毛) 栝蔞根 黃耆 干葛 蓮房 甘草(炙,各一錢)
上水二盞煎一盞,食前服。小便不利者,加茯苓。
黃 湯 治諸渴。
黃耆(蜜炙) 茯苓 栝蔞根 麥門冬 生地黃 五味子 甘草(炙,各一錢)水煎溫服。
天花散 治消渴。
天花粉 生地黃 麥門冬 干葛(各二錢) 五味子 甘草(各一錢)
上作二服,每服水盞半,粳米百粒,煎一盞,食遠(yuǎn)服。
烏梅五味子湯 治消渴,生津液。
烏梅 五味子 百藥煎 巴戟(去心酒浸) 甘草(炙,各二錢)
上作二服,水二盞煎一盞,空心服。
參 湯 治消渴。
人參 桔梗 天花粉 甘草(各兩半) 黃耆(鹽湯炒) 白芍藥 白茯苓 五味子(各一兩)
上咀,每服五錢,水盞半煎一盞,日四進(jìn)。
栝蔞散 治壯盛時(shí)不自謹(jǐn),瓷情縱欲,年長腎氣虛弱,不能房事,多服丹石,真氣既盡,石氣孤立,唇口焦干,津液自泄,小便赤黃,大便干實(shí),小便日夜百十行,當(dāng)除熱補(bǔ)虛。
天花粉 宣黃連 白藕豆 白茯苓 寒水石 甘草節(jié) 人參 白術(shù) 石膏 豬苓(各等分)為細(xì)末,每服二錢,白湯調(diào)下。
玉壺丸 (一名天花丸)治消渴引飲無度。
人參 天花粉(各等分)
上為末,煉蜜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棗門冬湯下。
降心湯 治心火上炎,腎水不濟(jì),煩渴引飲,氣血日消。
天花粉 人參 當(dāng)歸 遠(yuǎn)志(去心,生姜汁拌,焙干) 白茯苓 黃耆(炙) 川芎 北五味子 熟地黃 甘草(炙,各五分)
水二盞,棗二枚,煎服。
天王補(bǔ)心丹 寧心保神,益血固精,壯力強(qiáng)志,令人不忘。清三焦,化痰涎,祛煩熱,療咽干口燥,育養(yǎng)心氣。(方見虛損門。)
加減三黃丸 治消渴,及治服丹石毒致成此疾。
黃芩(春四兩,夏六兩,秋六兩,冬三兩) 黃連(春四兩,夏七兩,秋三兩,冬二兩) 大黃(春三兩,夏一兩,秋二兩,冬四兩)
上為細(xì)末,煉蜜丸,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白湯下,一月愈。
(《寶鑒》)天花粉丸 治渴通用。
黃連(二兩,童便浸) 白扁豆(炒去皮) 白茯苓(各一兩) 牡蠣粉 知母 天花粉 苦參 辰砂 鐵胤粉(各半兩) 蘆薈(一分) 金銀箔(各二十片)上取栝蔞根汁和生蜜,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棗門冬湯下。
(《玉機(jī)》)酒蒸黃連丸 治消渴飲水無度,小便五七十次,發(fā)熱瘦弱口干,食已如饑,此名消癉。今以苦味無毒除熱,止消渴,濃腸胃。
黃連(八兩凈)酒一升,重湯蒸,伏時(shí)曬干,為末,滴水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前溫水下。
豬肚丸 治諸消渴。
川黃連(五兩) 干葛 知母 茯神 麥門冬(去心) 熟地黃(各一兩) 栝蔞(三兩) 人參(一兩) 粟米(一合)入石臼中為細(xì)末,裝凈豬肚內(nèi),密縫,置甑中,蒸極爛,乘熱杵細(xì),若硬少加蜜,丸梧桐子大,飲湯下五十丸。
(《良方》)醍醐膏 治消渴。
烏梅(一斤槌碎,甜水四大碗煎至一碗,濾去渣) 白沙蜜(五斤) 砂仁末(半兩)上入砂鍋,慢火熬赤色,成膏為度,取下放冷,加白檀末三錢,麝香一字?jǐn)噭颍源善魇①A密封,夏月涼水調(diào),冬月沸湯調(diào)服。
珍珠 辰砂(另研) 人參 黃連(各半兩) 龍腦 天花粉(一兩) 銀箔(五十片)
上為細(xì)末,煉蜜丸,芡實(shí)子大。每服一丸,空心日午及臨臥時(shí)細(xì)嚼,麥門冬湯送下。
神效散 治消渴。
白芍藥 甘草(各等分)每服三錢,水煎服。
白虎加人參湯 治上焦消渴引飲。
人參(一錢) 石膏(二錢) 知母(一錢半) 甘草(五分)
水盞半煎八分,溫服。《宣明》麥門冬飲子同服。
人參石膏湯 治膈消,上焦燥渴,不飲多食。
人參(二錢) 黃芩 知母 杏仁(各一錢) 甘草(七分) 石膏(三錢) 粳米(一撮)
水煎服。
(東垣)絳雪散 治消渴,飲水無度小便數(shù)者,大有神效。
黃芩 黃丹 防己 栝蔞根(各等分)
上為細(xì)末,每服二錢,溫漿湯下,日進(jìn)三服即止。
(東垣)生津甘露湯(一名清涼飲) 治中消,能食而瘦、口舌干,自汗,大便結(jié),小便數(shù)。
升麻(四分) 防風(fēng) 甘草(半炙) 防己 生地黃 當(dāng)歸(六分) 柴胡 羌活 黃耆(炙) 知母黃芩(酒炒,各八分) 桃仁(去皮尖,十枚,另研) 龍膽草(酒洗) 石膏 黃柏(各一錢)杏仁(十枚,另研)
上水二盞煎一盞,溫服。
(東垣)生津甘露飲子 治消渴,上下齒皆麻,舌根強(qiáng)硬腫痛,食不能下,時(shí)有腹脹,或?yàn)a黃如糜,名曰飧泄,身目俱黃,四肢痿弱,前陰如水,尻臀腰背寒,面黧色,急痛,善嚏,喜怒不常,健忘。
藿香(二分) 柴胡 黃連 木香(各三分) 白葵花 麥門冬 當(dāng)歸身 蘭香(各五分) 蓽澄茄甘草(半炙) 梔子 白豆蔻 白芷 連翹 姜黃(各一錢) 石膏(一錢半) 杏仁(去皮尖) 酒黃柏(各八分) 知母(酒炒) 桔梗(各三錢) 升麻 人參(各二錢) 全蝎(五枚去足)
上為細(xì)末,湯泡蒸餅,和作餅子,日中曬半干杵細(xì)。每用一錢,于掌上食后舐之,隨津咽下,或用白湯少許下。
人參白木湯 治胃膈癉熱煩滿,饑不欲食,癉成為消中,善食而瘦,燥熱郁甚而成消渴,多飲水而小便數(shù)。兼療一切陰虛陽實(shí),風(fēng)熱燥郁,頭目昏眩,中風(fēng)偏枯,酒過積毒,腸胃燥澀,并傷寒雜病,產(chǎn)后煩渴,氣液不得宣通。
人參 白術(shù) 當(dāng)歸 芍藥 大黃 梔子 荊芥穗 薄荷 桔梗 知母 澤瀉(各半兩) 茯苓連翹 栝蔞根 干葛(各一兩) 甘草(三兩) 藿香葉 青木香 官桂(各二錢) 石膏(二兩)寒水石(二兩) 滑石(八兩)
上為細(xì)末,每服五錢,水一盞入盆硝半兩、生姜三片煎半盞,入蜜少許,溫服;漸加至十余錢,得臟腑流利取效。如常服,以意加減。如腸胃郁結(jié),濕熱內(nèi)甚,自利者,去大黃、芒硝服。
甘露膏 治消渴飲水,善食而瘦,自汗,大便結(jié)燥,小便頻數(shù)。
半夏 甘草(半炙) 白蔻仁 人參 蘭香葉 升麻 連翹 桔梗(各五分) 防風(fēng)(一錢) 知母(酒炒,錢半) 石膏(三錢)
上為細(xì)末,湯浸蒸餅,和作薄片曬干,為粗末。食后姜湯下二錢。
(錢氏)加味白術(shù)散 治消谷善饑。
人參 白術(shù) 茯苓 甘草(炙) 藿香(各八分) 干葛(一錢) 木香 枳殼(麩炒) 五味子柴胡(各四分)水煎,食遠(yuǎn)溫服。
茯神丸 治消中,煩熱消谷,小便數(shù)。
人參 茯神 生地黃 黃連 麥門冬(去心) 枳殼(麩炒) 牡蠣粉 石蓮子(去心) 黃(蜜炙) 知母(各半兩) 栝蔞子(七錢半)
上為細(xì)末,煉蜜和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遠(yuǎn)米飲下。
消痞丸 治三焦壅滯,丹熱中消渴,及治心火上炎,上為咳血、衄血,下為大小便血,腸風(fēng)痔漏,小兒消疳積滯。
黃連 葛根 青黛 牽牛(頭末,各半兩) 大黃 黃柏 山梔 薄荷 濃樸 藿香(各二錢半)木香 官桂(各一錢) 黃芩 小茴香(炒,各二錢)
上為細(xì)末,水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白湯下。
人參散 治消食善飲,而食后數(shù)小便弱者。
人參 砂仁 白術(shù) 梔子 桔梗 栝蔞 連翹 澤瀉(各錢半) 葛根 黃芩 大黃 白茯苓 甘草薄荷(各一錢) 石膏 寒水石 滑石(各錢半)
水二盞,蜜少許,煎八分,溫服。
加減腎氣丸 治腎氣不足,心火上炎,口舌干燥,多渴飲水,肢體消瘦,并皆治之。
山茱萸肉 白茯苓 牡丹皮 熟地黃(浸酒中) 五味子 山藥(炒) 鹿角霜 澤瀉(各一兩)官桂 沉香(各半兩)
上為細(xì)末,煉蜜為丸,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米飲或鹽湯任下。弱甚者加附子一兩,兼常服黃耆六一湯。
加減八味丸 治腎水枯竭,不能上潤,心火上炎,不能既濟(jì),心煩燥渴,小便頻數(shù),白濁,陰痿弱,飲食不多,肌膚漸消如削,或腿腫,腳先瘦小,宜降心火,生腎水,煩渴即止。
白茯苓 牡丹皮 澤瀉(酒蒸。各八錢) 五味子(微炒,一兩半) 山萸肉 肉桂 熟地黃(酒蒸) 山藥(炒,各二兩)
上為末,煉蜜丸,梧桐子大。每服四十丸,五更溫酒鹽湯任下,晚間再服。此藥不惟止渴,亦免生癰,久服永除渴疾,氣血加壯。
平補(bǔ)丸 治腎消不渴,肌肉瘦削,小便澀數(shù)而瀝,如欲滲之狀。
菟絲子(制) 山茱萸 益智仁 當(dāng)歸(各半兩) 川楝子 牛膝(酒洗) 葫蘆巴(炒) 杜仲(制)肉蓯蓉(酒浸) 巴戟(去心,各三兩半) 乳香(二兩)
上為細(xì)末,糯米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前棗湯下。
(子和)葛根丸 治消渴腎消。
葛根(三兩) 天花粉(二兩) 鉛丹(一兩炒飛) 附子(一兩,炮去皮臍)
上為末,煉蜜丸,梧桐子大。每服十丸,日進(jìn)三服。治日飲石水者,春夏去附子。
枸杞子丸 治腎消,久渴困乏,小便滑數(shù)。
枸杞子 白茯苓 牛膝(酒洗) 菟絲子(制) 麥門冬 熟地黃 黃耆(炙) 牡蠣粉(各一兩)雞內(nèi)金(炙,半兩) 桑螵蛸 栝蔞根 牡丹皮(各七錢)
上為細(xì)末,煉蜜為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前米飲下。
(《三因》)鹿茸丸 治失志傷腎,腎虛消渴,小便無度。
鹿茸(酥炙) 麥門冬 熟地黃 黃耆 五味子 雞 (酒炒) 肉蓯蓉 山茱萸肉 破故紙(炒,各七錢半) 茯苓 地骨皮 人參 玄參 牛膝(酒浸。各兩半)
上為末,煉蜜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米飲下。
蓯蓉丸 止消渴,補(bǔ)心腎。
黃 (鹽湯拌) 蓯蓉(酒洗) 巴戟(酒浸) 澤瀉 龍骨 菟絲子(酒煮) 磁石( 淬)茯苓 桂心 萆 鹿茸(去毛酥炙) 牛膝熟地黃 遠(yuǎn)志 破故紙(少) 山藥(炒) 杜仲(制) 茯苓 石斛 五味子 山茱萸肉 覆盆子(各一兩) 附子(炮去皮臍,八錢)
上為末,煉蜜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米飲下。
珍珠粉丸 治腎消,白液隨溲而下,或夢遺精滑。
黃柏(一斤,新瓦炒令褐色) 蛤蚧(一對酥炙)
上為細(xì)末,水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前溫酒下。
(秘方)補(bǔ)腎地黃丸 降心火,補(bǔ)腎水,治消渴,除骨蒸,壯筋骨,明目。
生地黃(半斤,酒浸二百,蒸爛研膏,與黃柏拌,曬干) 黃柏(一斤,銼細(xì)與地黃同拌,曬)天門冬 麥門冬 人參 枳殼 條芩 當(dāng)歸 熟地黃 甘菊(各二兩)
上為末,煉蜜丸,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溫酒下。
烏梅木瓜湯 治飲酒積熱,酷毒熏蒸五臟,津液枯焦,血泣小便并多,肌肉銷爍,好飲冷漿。
木瓜 烏梅(打碎不去仁) 麥芽(炒) 草果 甘草(各等分)每服七錢、水二盞,姜三片,煎八分溫服。
白豆蔻湯 治酒毒消渴。
黃連 葛根 天花粉 麥門冬(各一錢) 五味子 白豆蔻 陳皮(各五分) 黃柏 甘草(各七分)
上水二盞,葉葉二十個(gè),煎一盞,溫服。
(消爍肌肉如蟲之蝕,此乃膏液之滿,諸方書謂之強(qiáng)中,宜大建中湯治之。)
大建中湯 治蠱病,小腹急痛,便尿失精,溲出白液,此真精不守。
黃耆(蜜炙) 遠(yuǎn)志(去心) 當(dāng)歸(酒浸) 澤瀉(各一錢) 人參 龍骨 甘草(炙) 芍藥(各一錢)
上咀,作二服,每服水二盞,姜三片,煎八分,食前服。
此證脾風(fēng)傳腎,名曰疝瘕,小腹冤熱而痛,出白液,一名蠱。蠱者,事也,在蠱卦上艮下巽,以少男而惑于長女,消爍脂肉如蟲之蝕,日見損削,乃膏液之消也。諸書謂之強(qiáng)中,或謂之脾消,又謂之消腎。其證脾消者,飲食入腹,如湯潑雪,隨小便而出,皆旋結(jié)而白如脂,肌肉日漸消瘦不能起止,精神恍惚,口舌焦干,若不早治,必至虛陽興盛,不交而泄,是為強(qiáng)中,斃不久矣。
二石薺 湯 治強(qiáng)中,多因耽嗜色欲,或服丹石,真氣既脫,致消渴。飲水飲食倍常,虛陽常興,不交自泄,乃中焦虛熱注于下焦。三消之中,最為難治。
石膏 薺 (各一兩半) 人參 茯神 磁石( ) 葛根 黃芩 栝蔞根 知母 甘草(各一兩)上水五盞,豬腎一具去脂膜,黑豆一合約煮,至一半,去腎并豆,入藥五錢在盞內(nèi)再煎八分,空心服。下焦熱,夜間服。
薺 丸 治強(qiáng)中為病,虛陽盛舉,不交精泄,及服丹石,致成此疾。
薺 大豆 茯神 栝蔞根 人參 知母(各半兩)
上為末,用豬腎一具,煮爛,搗和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鹽湯下。入少酒糊丸亦好。
紫蘇湯 治消渴后遍身浮腫,心膈不利。
紫蘇 桑白皮 赤茯苓(各一兩) 郁李仁(去皮炒,三兩) 羚羊角 檳榔(各三錢) 桂心 枳殼(麩炒) 獨(dú)活 木香(各二錢)
上咀,每服四錢,水盞半,姜三片,煎八分,溫服。
瞿麥湯 治消渴飲成水氣,面目并足膝脛俘腫,小便不利。
瞿麥穗 澤瀉 滑石(各半兩) 防風(fēng)(三錢) 黃芩 大黃(各一錢) 桑螵蛸(炒,十四枚)
上咀,每服三錢,水一盞煎七分,空心溫服,良久再服。
葶藶丸 治消渴后成水病浮腫。
甜葶藶(隔紙炒) 栝蔞仁 杏仁(炒) 漢防己(各一兩)
上為末,煉蜜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赤茯苓湯下。
藍(lán)葉散 治渴痢,口干煩熱,背生癰疽,赤 疼痛。
藍(lán)葉 升麻 玄參 麥門冬 黃耆 葛根 沉香 赤芍藥 犀角屑 甘草(各一兩) 大黃(二兩微炒)
上咀,每服四錢,水一盞煎六分,溫服。
玄參散 治渴利,煩熱生癰疽發(fā)背, 腫疼痛。
玄參 芒硝 大黃(微炒) 犀角屑 羚羊角屑 沉香 木香 黃耆(各一兩) 甘草(三分)
上為細(xì)末,每服二錢,溫水調(diào)下。
忍冬丸 治渴疾愈后,預(yù)防疽發(fā)。
忍冬草(不以多少,根莖花葉皆可用,一名金銀花,一名左纏藤,洗浮用)上用米曲酒于瓶內(nèi)浸,以糠火煨一宿,取出曬干,入甘草少許,為末,即以所浸酒煮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至百丸,酒飲任下。一方以忍冬草煎服。此藤凌冬、不調(diào),三月開花五出,黃白相間,微香!锻饪凭贰貌环歌F器,將煮酒久窨取服,治一切風(fēng)疾,癰疽惡毒,仍可治五腫、飛尸、五痔、諸漏,并能止渴,真奇效。
桑椹∶治渴疾最效,桑椹熟時(shí)盡意食之。
牛乳∶治消渴,細(xì)細(xì)呷之,效。
蘿卜汁∶時(shí)飲少許。
澡絲湯∶治渴神效,煮繭絲湯收貯入罐,密封罐口埋地中,任經(jīng)數(shù)年。愈久愈好,遇渴疾取飲之頓效。家無蓄者,旋用絲綿煮湯服。
天花粉∶治消渴之圣藥,大忌半夏,不宜發(fā)汗及利小水。
一方∶治消渴,用糯米二升,淘取泔水,隨意飲之,渴止勿服。
一方∶治渴,用黃連一雨,水一碗煎半碗,頓服之立止。
一方∶用栝蔞三十斤,水一石煮取一斗半,去渣,以牛脂五合煎水盡,以暖酒先服如雞子大,日二服,效。
一方∶用田螺五升,水一斗,浸經(jīng)宿飲之,每日易。
《食醫(yī)心鏡》∶治上焦煩渴,和中補(bǔ)脾,利大腸,解酒毒,以甘蔗削去皮,截寸長,食后嚼之,止渴。
一方∶用淡豉煮汁,任性飲之。
一方∶治消渴,小便多,飲水無度,用雉雞一只,去毛細(xì)切,合鹽豆豉作羹,食之效;蛑鬆,取汁二升飲之,并食肉,尤妙。
一方∶治渴不止,用白花鴿一只,去毛,以蘇煮之,飲汁。
一方∶治熱渴,以甜瓜去皮,食后徐徐吃之,煮皮作羹亦佳。
一方∶用冬瓜搗取汁飲之,或煨熟搗尤妙。
《經(jīng)驗(yàn)方》∶治消渴,下元虛損。牛膝五兩細(xì)銼,同生地黃汁五升,夜浸日曝,以汁盡為度,干為末,丸梧桐子大?招臏鼐葡氯,久服壯筋骨,駐顏黑發(fā),津液自生。
《衍義》方∶用栝蔞實(shí),九月十月取穣,以干葛粉拌,焙干,砂鍋內(nèi)慢火炒熟為度,研末,食后夜臥,以沸湯點(diǎn)二錢,大治肺燥熱渴。
《濟(jì)眾方》∶烏梅肉二兩,微炒,為末,每服二錢,水二盞煎一盞,入豆豉二百粒煎至半盞,臨臥服。
濟(jì)眾獨(dú)圣散∶治消渴,出子了蘿卜二枚,凈洗薄切,日干,為末,每服二錢,煮豬肉汁,澄清調(diào)下,食后并夜臥,日三服。
《圣惠方》∶治消渴,葛粉四兩,先以水淘粟米半升、濾出,與葛粉同拌令勻,煮粥食之。
又方∶霜降后,取葵根皮一握,水一斗煮三升,服之,酒渴傷寒妙。
一方∶晚蠶砂為末,每服二錢,冷水調(diào)下。
《肘后方》∶治大渴,日飲水?dāng)?shù)斛,小便赤澀者。麻子一升,水三升,煮數(shù)沸,取汁飲之無限,日飲數(shù)升,效。
《道藏經(jīng)》∶治消渴,用雄牛穿鼻橫木燒炭,存性為末,酒調(diào)一錢,不拘時(shí)服;虼欤鍦。
一方∶治消渴不止。大豆五升,粉草四雨,大黃一兩半,銼,用水一桶,煮三五時(shí),豆軟,盛于盆中放冷,令病患食豆,渴飲湯汁,食盡未已,再煮,服如前,必愈。
《食醫(yī)心鏡》∶治消渴,凡飲粱米、陳粟米、麥米,煮粥飲食之為妙。
一方∶用花梨,多食之止渴,飲酒人甚佳,無病患不宜多食。
《本草》云∶治消渴,收百草頭上露水飲之,瘥。
一方∶治消渴甚重者,取市上眾人溺坑水一盞服,勿令患人知,不過三次瘥。
唐本注云∶消渴不止,小便急數(shù),以羊肺一具,用小豆菜一把,煮熟,不拘時(shí)服之良。
一方∶止渴利小便,苦筍煮熟,任意食之。
經(jīng)驗(yàn)方∶牛肉味甘平無毒,止消渴,安中益氣養(yǎng)脾胃。牛肚醋煮和汁食之,主解消渴。牛腦子、牛乳,食之尤良。
一方∶用綠豆汁煮飲之,止消渴。
凡人睡臥勿張口,久成消渴及失血。
赤松子云∶臥閉目不息,十二通,治飲食不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