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考研
醫(yī)學論文
醫(yī)學會議
考試寶典
網(wǎng)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wǎng)站地圖
中醫(yī)理論中醫(yī)臨床診治中醫(yī)藥術語標準中國方劑數(shù)據(jù)庫中醫(yī)疾病數(shù)據(jù)庫OCT說明書不良反應中草藥圖譜藥物數(shù)據(jù)藥學下載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中醫(yī)理論 > 中醫(yī)疾病診療 > 正文:機會性真菌感染 中醫(yī)治療診斷方法/治療方藥方劑
    

機會性真菌感染

  
疾病名稱(英文) motility mycotic infection
拚音 JIHUIXINGZHENJUNGANRAN
別名 深部真菌病,中醫(yī):肺熱病
西醫(yī)疾病分類代碼 感染性疾病
中醫(yī)疾病分類代碼
西醫(yī)病名定義 機會性真菌感染是指在一定條件下,如機體免疫力低下,原不致病的真菌,此時也可以致病。機會性真菌感染,可以成為播散性的,并侵及幾乎所有深部臟器,但侵襲性肺部感染常是臨床上的主要表現(xiàn)。
中醫(yī)釋名 中醫(yī)根據(jù)其臨床主要表現(xiàn)為發(fā)熱咳嗽、呼吸急促等,認為是因"內(nèi)臟失調"的內(nèi)傷基礎上發(fā)生的外感,由外邪侵肺而引起的肺熱病。
西醫(yī)病因 機會性真菌主要包括念珠菌、曲霉菌、隱球菌(它也是真性致病菌)、毛霉菌、鐮刀菌、地絲菌、毛孢子菌、球擬酵母菌、某些青霉菌等。這些主要是腐物寄生菌,只是在機體免疫功能受損害時才對組織進行侵襲,這一類除念珠菌外,肺是主要入侵門戶,故首先表現(xiàn)為侵襲性肺炎,多臟器損害和真菌血癥較真性致病性真菌病為多見。
中醫(yī)病因 中醫(yī)認為本征屬內(nèi)傷咳嗽,乃由七情饑飽等自內(nèi)而發(fā),損傷諸臟擾及肺臟功能而成,有內(nèi)臟失調病史,這有別于外感咳嗽,后者為六yin之邪自外而入侵肺臟而成。起初時多為表征,然后由表入里,屬實證。內(nèi)傷咳嗽多無表證,屬虛證,或為虛中夾實之證!度蚍健氛J為內(nèi)傷七情,外合六yin皆能單復倚互為病,《景岳全書》認為咳嗽之要,止惟二證,一曰外感,一曰內(nèi)傷,而盡之矣。而謂外感之咳是陽邪,陽邪自外而入,故治宜辛溫,內(nèi)傷之咳是陰病,是陰氣受傷于內(nèi),故治以甘平養(yǎng)陰。
季節(jié)
地區(qū)
人群
強度與傳播
發(fā)病率
發(fā)病機理 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的因素:1、抗生素、激素和細胞毒藥物的廣泛使用。認為機會性真菌感染,是抗生素、激素和細胞毒藥物世紀的產(chǎn)物。激素是重要的免疫抑制劑,它為機會性真菌對組織的侵襲創(chuàng)造了條件,但在宿主免疫功能正;蛴弥械葎┝考に貢r,機會性真菌感染并不常見,而當機體免疫功能受損害,又應用大劑量激素時,這種危險性就顯著地增大、其次,在大劑量、長期應用廣譜抗生素時,很容易導致體內(nèi)菌群失去平衡,使本來處于腐物寄生狀態(tài)的機會性真菌大量增殖,并對組織進行侵襲,最近證明了某些抗生素對機體免疫功能同樣有抑制作用。 2.免疫受損害的情況在增加。如白血病、淋巴瘤和艾滋病的增加可能是一個重要原因。 3.一些新的內(nèi)科和外科治療方法的發(fā)展增加了機會性真菌感染的機會,尤其是心臟及深部臟器手術、臟器移植、氣管切開、胃腸道外高營養(yǎng)以及各種內(nèi)導管,將普通存在的機會性真菌帶入深部組織,從而導致機會性真菌感染。 4.人群年齡的老化。這是世界性人口發(fā)展的總趨勢。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加,使抗原特異性CD4+T細胞(這可保護性抵抗感染原-包括機會性真菌)和自體調控T細胞(這是預防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都下降了,由于免疫功能相對的降低,使產(chǎn)生機會性真菌感染的基礎性疾病如腫瘤和慢性阻塞性肺。–OPD)增多,這也是機會性真菌感染增加的一個因素。
中醫(yī)病機 1.溫邪上受,首先犯肺 肺主氣屬衛(wèi),為五臟之華蓋,位居上焦,上通口鼻,外合皮毛、因上感風熱溫邪;或從口鼻,或從皮毛,先犯上焦肺衛(wèi),外則衛(wèi)氣郁阻,皮毛開合不利,內(nèi)則肺氣不宣,肅降失職,故一般均具有風溫犯肺,少數(shù)初期有風寒束肺,繼則溫邪化熱,肺受炎迫的臨床證候。 2.痰熱壅遏,肺絡失和 肺金清降失權,勢必上逆,肺氣上逆則水液輸化不力,留滯肺絡,凝而為痰,或肺絡受傷,則咳鐵銹色痰或痰中帶血。復因溫邪化熱,灼津煉液,亦能成痰,因而氣道痹阻,痰隨氣逆,可出現(xiàn)壯熱煩躁,喘咳痰多,甚則痰聲漉漉,若溫邪不從外解,易于逆轉,因熱邪侵犯營血,內(nèi)陷心包,可突然呼吸急促,唇甲青紫,驚厥昏迷,甚至驟死,此外,溫邪亦可由衛(wèi)而氣,先犯于肺,不從外解,則里結而順傳于胃。 3.正虛邪陷,陽氣不振 由于邪氣鴟張,或由正氣虛弱,正不勝邪,可導致心氣不足,心陽不振等變癥,危象叢生,心陽不振則不能溫運血脈,同時因脈道瘀滯,又可加重肺氣的痹阻,兩者互為因果,形成惡性循環(huán)。心肺同病,則出現(xiàn)一系列的咳嗽痰壅,呼吸迫促,口唇青紫,肝臟腫大,四肢厥冷,脈象虛數(shù)等癥;若邪氣內(nèi)陷,陽氣驟脫,正衰不能敵邪,臨床上可見突然面色蒼白,額汗涔涔,四肢逆冷。脈微細或虛弱等,顯示陽云欲脫,中毒癥象嚴重,病情危重。 4.正虛邪戀,氣陰不足 經(jīng)過正邪劇烈交爭之后,可因氣陽不足,營虛衛(wèi)弱,或久咳久熱,耗傷肺陰,余邪留戀,臨床上表現(xiàn)可有四肢倦怠,言怯聲微,口渴,舌紅少津,或咳嗽痰少等癥,皆由氣陰兩虛所致。
病理 有大約10%的病例有胸膜炎,除肺炎外,根據(jù)多處尸檢報告,其它臟器按侵襲的頻率為腎、心臟、腸道、肝臟、腦、脾、甲狀腺、胰、胃、食道等。
病理生理 機體對真菌感染的防御機制分為非特異性的(正常的)和特異性的(免疫的)兩種,非特異性的機制構成防御的第一線,包括物理學的屏障,炎性反應和吞噬作用,這與防御細菌感染相似,真菌細胞壁的多糖很容易經(jīng)過補體活化的旁路,激活C3,使真菌與吞噬細胞、多形核白細胞和單核細胞發(fā)生粘連。 另方面C3a和C5a在引起發(fā)炎的過程中起了介體的作用。由于C3a和C5a刺激肥大細胞,使其釋放出化學介質,導致吞噬細胞和體液在感染部位聚集。多形核細胞、單核細胞和巨噬細胞是主要的吞噬細胞,它們吞進并破壞真菌細胞。它們殺滅真菌細胞是通過許多機制。其中重要的是在出現(xiàn)骨髓過氧化酶的條件下,這些細胞產(chǎn)生反應性氧中間產(chǎn)物(reaction oxygen intermediates,ROI)。另方面巨噬細胞的殺傷機制必須在淋巴因子(1ymphokines)活化后才能發(fā)揮。 一些體液因子也能增加正常宿主對真菌感染的易感性,黃體酮(progesterone)能特異地與白色念珠菌結合,從而增強了它與表皮細胞的粘連。 當真菌突破了第一道防線后,面臨著第二道防御機制--特異性免疫反應,事實證明,人和動物對真菌感染的抗體反應一般說是較低的。當細胞免疫功能受到損害時,容易發(fā)生真菌感染。
中醫(yī)診斷標準
中醫(yī)診斷 1.邪犯肺衛(wèi)型: 溫邪侵襲肺衛(wèi),衛(wèi)氣與之相爭則發(fā)熱,衛(wèi)氣郁阻則形寒怕風,肺主皮毛,皮毛開合失利,則無汗或少汗,肺氣不宣,肅降失職,則咳嗽或嗆咳氣急;邪在衛(wèi)分侵犯太陰經(jīng)脈,故頭痛、倦怠,舌苔薄白,脈浮數(shù),若風熱邪耗傷津液,則口微渴,舌邊尖紅。 2.熱盛痰壅型: 邪熱由衛(wèi)分入氣分,里熱轉甚,故但熱不惡寒,苔黃,脈數(shù),肺胃熱盛,津液耗損,不能上潤口舌,則口渴。肺失宣肅;故咳嗽氣急,肺氣壅滯,肺絡不和,故胸痛、胸悶,邪熱熏津灼液,故咳痰黃稠;肺絡之血內(nèi)溢。血隨痰出,或邪熱內(nèi)盛,腸胃燥結,則腹?jié)M便秘。3.正虛邪陷型主要為陽氣不振。
(1) 陽不振:肺主氣,肺為血之府,肺氣貫心肺,因外邪犯肺,肺氣閉塞,咳嗽痰壅,并導致血脈不暢,心陽不振,故面色蒼白,四肢厥冷,甚至心脈瘀滯而出現(xiàn)紫疳;因血運不利,致肝血瘀滯,故肝臟腫大,因血脈運轉功能減弱。故脈虛數(shù)或微細欲絕。(2)陽氣虛脫:由初起邪犯肺衛(wèi),繼則正不勝邪,熱毒內(nèi)陷,故發(fā)熱咳嗽,不久即出現(xiàn)面青汗多,肢冷,呼吸急促,昏厥。脈細微欲絕,危象叢生。 4.正虛邪戀型: 主要力氣陰不足。因久熱久咳,氣陰兩虛,余邪留戀證。肺氣既傷,陰液亦耗,故低熱汗出,神疲乏力,舌紅苔薄,脈細數(shù),因余邪戀肺,咳嗽痰少。
西醫(yī)診斷標準 深部真菌病診斷標準:
1. 有長期使用廣譜抗生素、糖皮質激素或抗腫瘤藥物史,有原發(fā)或繼發(fā)性疾病所致免疫功能低下者,如嚴重燒傷、肝病、腎病、糖尿病、血液病及癌腫等。
2.發(fā)熱、咳嗽、血痰、腹痛、腹瀉、頭痛及神志異常等表現(xiàn),可出現(xiàn)相應系統(tǒng)的體征,如肺部呼吸音減低或濕啰音、腦膜刺激征等
3.白細胞總數(shù)及中性粒細胞增多
4.根據(jù)病變的部位及性質酌情取痰、血、尿、糞、腦脊液及膿液等做涂片檢查真菌及培養(yǎng)。
5.有條件者以免疫學方法檢測病原菌抗原、抗體。
[附]臨床分型
1.肺型:發(fā)熱、咳嗽、咯粘液性痰或粘液膠凍樣痰,甚至痰中帶血及氣急。體征少,可有呼吸音減低或濁音,一般多無啰音。
2.胃腸型:有腹痛、腹瀉,重者伴咖啡嘔吐物、黑便或血便。
3.腦膜炎型:有發(fā)熱、頭痛,并日益加劇,惡心、嘔吐、眩暈等。 隨著病情發(fā)展,可有意識障礙、昏睡等。體征有輕度或中度頸部強直、克氏征及布氏征陽性、顱神經(jīng)癱瘓、巴彬斯奇征陽性等。
西醫(yī)診斷依據(jù)
發(fā)病
病史
癥狀 深部真菌病的臨床表現(xiàn)常常是非特異性的。從周身反應可以發(fā)熱、寒戰(zhàn)、白細胞增加,甚至出現(xiàn)中毒性休克。從局部來講,因為它幾可侵及人體的每個臟器、每個系統(tǒng),由于侵犯的部位不同,臨床就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表現(xiàn)。
體征 最常見的是肺炎,大部分有咳嗽和咯痰。約一半病例有血絲痰、血性痰和咖啡樣痰,相對說體征較少, 60%左右的病例可聞粗或細的濕性啰音。因此,臨床上可以出現(xiàn)各種表現(xiàn),尤其應注意的出現(xiàn)腦膜刺激征、腹瀉、血尿、肝、脾腫大等。
體檢
電診斷
影像診斷 X線胸像目前尚無公認的分類方法,根據(jù)我們的觀察,隨著病變不同的發(fā)展過程,大致可分為五個類型:紋理增粗間有小斑點陰影、局限性小片狀陰影、大片融合模糊陰影、空洞形成和圓形結節(jié)性真菌瘤。各型之間可以移行和重疊。
實驗室診斷 真菌培養(yǎng)培養(yǎng)需要的時間較長,陽性率很低,而且即使培養(yǎng)為陽性,對陽性結果(評價常常也是不肯定的,因為機會性感染的真菌常是人體內(nèi)的腐物寄生菌,污染的機會極多所以培養(yǎng)出的真菌未必就是負責感染的致病真菌,反之,培養(yǎng)陰性,也不能排除對它的診斷若在基礎病存在的條件下,出現(xiàn)深部真菌病的臨床征狀,若直接從痰的涂片上發(fā)現(xiàn)菌絲或孢子,或得到陽性培養(yǎng)結果,就表明深部真菌病存在的可能性,應立即采取積極的治療措施,如果取得兩次以上痰液培養(yǎng)的陽性結果,或采集的標本是在無菌條件下獲得的,如血液、腦脊液、腹水、胸水、支氣管肺泡洗液、中段尿或活檢組織中培養(yǎng)出真菌來,無疑是有助于確立診斷,要注意的是同時有幾種真菌,或真菌與其它致病菌或條件致病菌發(fā)生二重或三重感的問題,是比較普遍的。
血液
尿
糞便
腦脊液
其他診斷
免疫學
組織學檢驗
西醫(yī)鑒別診斷
中醫(yī)類證鑒別
療效評定標準 治愈:癥狀及體征消失;血、腦脊液等常規(guī)檢查正常,培養(yǎng)轉陰。
預后 機會性真菌感染的一個特點是常常并發(fā)于一個原始病或基礎病。這種基礎病為機會性真菌感染的發(fā)生和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條件,而機會性真菌感染又進一步加劇了基礎病,并成為基礎病重要的死亡原因,有報告癌腫病人末期有50%以上的和艾滋病病人有70%以上的最后死亡于周身性真菌病。
并發(fā)癥
西醫(yī)治療 抗真菌藥物的發(fā)展較之抗細菌藥物為慢,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哺乳類的細胞和真菌細胞都具有真核細胞的某些特性,所以一些抗真菌藥物也同樣對機體正常細胞產(chǎn)生毒性作用。機會性真菌感染的病死率仍保持在80%左右,隨著分子真菌學的發(fā)展,進一步拓寬了抗真菌藥物靶位的發(fā)現(xiàn)和選擇。目前,可供抗機會性真菌感染的藥物主要有以下幾種:
1.兩性霉素B(amphotericin B)它與真菌細胞膜上的麥角甾結合,使真菌細胞膜產(chǎn)生多孔性,增加滲透性,使鈉、鉀和氫離子漏逸,最后導致細胞死亡。它也與其它類固醇如膽固醇有較少的結合,這可能與它的毒性作用有關。由于它的毒性作用,尤其對腎臟的毒性作用,使它的臨床應用受到限制,但它對大部分性致病性和機會性真菌病的療效較高,目前尚無適當?shù)奶娲幬,故仍被喻?黃金標準";近年來,為了減少它的毒性作用,進行了廣泛的研究,主要包括:①減少用量,聯(lián)合用藥。②補充鈉鹽,降低對腎臟的毒性作用。③應用前列腺素E抑制劑,以降低寒戰(zhàn)和發(fā)熱反應。④脂質體兩性霉素B的應用,既能保持甚至提高其療效,又能顯著地降低其毒性作用。最近又發(fā)展了一系列新的兩性霉素B的脂質劑型,包括兩性霉素B脂質復合物(amphotericin B lipid comp1ex, ABLC)小單層微囊(small unilemella vesicle, SUV)、兩性霉素B膠質散劑(amphotericin B colloidal dispersion,ABCD)和兩性霉素B甲基乙酯(amphotericin B methyl ester, AME)等;其脂質的成分、脂質分子的比例以及脂質體的大小,都直接影響它的殺真菌活力和毒性作用。這些都正在臨床觀察之中,其最顯著的意義在于它們迅速被網(wǎng)狀內(nèi)皮系統(tǒng)攝取,減少與蛋白質的結合,因而減少了對哺乳類細胞的毒性作用。
2.5-氟胞嘧啶(5-f1uorocytosin):它是胸腺嘧啶脫氧核苷酸鹽合成的抑制體,被胞嘧啶透明質酶攝取,并代謝為三磷酸5-氟尿嘧啶核苷和5-氟脫氧尿苷酸鹽。它們抑制了RNA的合成而改變了氨基酸池;抑制了DNA的合成而中斷了蛋白質的合成,所以嚴重地影響著真菌細胞的生長。其主要缺點是抑制骨髓和產(chǎn)生耐藥性,而且抗真菌譜較窄,但它開始時的作用迅速、急性毒性作用低和具有殺真菌作用,常與兩性霉素B及其它藥物聯(lián)合,選用于隱球菌病念珠菌病和曲霉菌病的治療。
3.咪唑類抗真菌藥 它們的作用機理是抑制依賴于細胞色素P450的羊毛甾醇14α去甲酶。它的吡咯環(huán)上的一個氮原子與這種去甲酶的紅血素分子結合,因而中斷了從羊毛甾醇向麥角甾醇的轉變,使羊毛甾醇的堆積在真菌細胞膜上,產(chǎn)生了阻滯作用;加上吡咯化合物可能抑制細胞色素C的氧化作用和過氧化酶的作用,因而影響真菌細胞膜的完整性,現(xiàn)在已發(fā)展到40多個品種,主要有以下幾種應用于臨床。①咪康唑(miconazole)和酮康唑(ketoconazo1e):在體外,它們具有廣譜的抗真菌活性,但臨床上并未取得預期的效果,尤其 酮康唑有明顯的副作用,如抑制睪丸酮合成的C17-20溶酶,產(chǎn)生抗雄激素的作用,包括男子女性型乳房、精子減少及男子性欲降低等。由于它抑制了依賴細胞色素P450酶的合成及腎上腺皮質類固醇的合成,而引起暫時性的、劑量依賴性的對ACTH反應的降低。它對肝臟具有不同程度的毒性作用。大約2%~8%的患者轉氨酶不正常。因此,酮康唑只被選擇性地應用于非免疫損害的病人及非腦膜性真菌感染,如副球孢子菌病皮炎芽生菌病、慢性空洞性和播散性組織胞漿菌病以及粘膜念珠菌病,包括慢性粘膜皮膚念珠菌病。不適用于隱球菌病、黃色酵母菌病或皮膚孢子絲菌病,尤其不適用于免疫受損害病人中的播散性或局部深部內(nèi)臟念珠菌病。實際上酮康唑對深部念珠菌病不如兩性霉素B有效。②伊曲康唑(itraconazole) :屬于脂溶性三唑類,抗致病性真菌作用較酮康唑為好,有較寬的抗真菌譜。它對曲霉菌和申克氏孢子絲菌都敏感、有較好的藥代動力學特性及較小的毒性。最近以鼠隱球菌病和肺曲霉菌病為模型,檢測了脂質體伊曲康唑的組織分布和抗真菌效率,表明它能增加在體內(nèi)的濃度和抗真菌效率。故除了兩性霉素B外,在嚴重的真菌病時,脂質體伊曲康唑可能是較好的一種劑型。它的副作用很少,而且多是暫時性的,包括胃腸道不適、眩暈、頭痛、性欲抑制(其睪丸酮水平正常)和白細胞減少、對肝臟的毒性很小,極少數(shù)病人有暫時性肝功不正常。它不影響睪丸或腎上腺產(chǎn)生類固醇。在用大劑量時,有些病例出現(xiàn)高血壓和低血鉀癥,對免疫機制不產(chǎn)生抑制。對于侵襲性曲霉菌病和曲霉菌瘤、念珠菌病和AIDS病人隱球菌病均有較好的療效?梢钥诜,并能長期使用。③氟康唑(f1uconazo1e):是一個氟置換的雙三唑化合物,它對免疫功能正常和受損害的病人的各種真菌感染都有效。能抑制真菌的C14去甲酶,而對哺乳類的酶明顯無效。故它是真菌細胞色素P450介導反應的比較特異的抑制體。它的藥代動力學與其它咪唑衍生物不同,不取決于給藥的途徑和劑型?梢钥诜妥⑸,其半衰期較長,成人為27~37小時,兒童為17小時。它能較好地穿透到各組織,特別重要的是能有效地穿越到腦脊液中,腦脊液與血清中濃度的比例為0.5~0.9。在腦膜病變的情況下,增至0.8~0.9。它亦可穿越到腦實質,所以它對腦膜和皮質下真菌感染同樣有效。而且它還能到達眼睛、肺、肝、腎、脾、陰道和皮膚。 90%以上由尿排出,其中80%為原藥。11%為代謝產(chǎn)物,因其主要由腎排泄;故腎衰病人要減量,如肌苷清除率為21~50m1/分鐘,則劑量減半,如清除率<20m1/分鐘,則劑量要減少75%。在各種動物模型中,對曲霉菌、皮炎芽生菌、白色念珠菌、隱球菌、粗球孢子菌和組織胞漿菌均有抵抗作用。已經(jīng)證明它是抑制性治療劑,主要用于治療AIDS和其它病人并發(fā)的隱球菌腦膜炎。比兩性霉素B好,對播散性念珠菌病同樣有效,副作用很少,少于5%的病人有惡心、其它有胃腸道癥狀和轉氨酶升高;不影響類固醇激素的合成。④其它:如沙康唑(saperconazole)、SCH39304 (SM8668)、SDZ89-485、ICI 195739和依萊克曲唑(electrazole, BAY-R-3783)等。均正在進行臨床前和不同臨床期的觀察之中。
4.鯊烯環(huán)氧化酶抑制體 烯丙胺(al1ylamine)是從雜環(huán)螺旋萘(heterocyclic spironaphalene)衍生出來的一類抗真菌藥,它的抗真菌譜包括曲霉菌、念珠菌和申克孢子絲菌,其作用機理是抑制鯊烯環(huán)氧化酶,導致羊毛甾醇的缺乏。使麥角甾醇的生物合成缺乏來源,并產(chǎn)生鯊烯的堆積,致真菌被殺死。同時,由于細胞膜類固醇含量的改變,而中斷了殼質的合成,哺乳類膽固醇的生物合成對烯丙胺的敏感性較真菌為小,它不抑制細胞色素P450的去甲酶,所以不改變類固醇激素的水平。
烯丙胺的衍生物主要有:萘替芬(naftifine)、特比萘芬(terbinafine)、SDZ-87-469、KP-363和托萘酯(tolnaftate)。這些主要用于皮膚真菌病,都正在臨床觀察中。
5.其它 麥角甾醇生物合成的其它抑制體,如阿莫羅芬(amorolfine);細胞壁合成抑制體如棘念珠菌素(echinocandins)、多氧菌素(po1yoxins)、尼可霉素(nikkomycins)。普拉霉素(pradimycin)和貝那諾霉素;微管蛋白結合劑諾考達唑(nocodazole)等。以及許多植物中提取的具有抗真菌活性的物質,如殼質酶(chitinase)、葡聚糖酶(glucanase)、zeamatin、大蒜提取物等。都正在試驗觀察之中。
中醫(yī)治療 機會性真菌感染臨床主要表現(xiàn)為發(fā)熱和咳嗽,中醫(yī)辨證可分為以下諸型:
1.邪犯肺衛(wèi)型:治則辛涼解表,泄衛(wèi)透邪,方藥:銀翹散加減:銀花30g、連翹18g、桔梗9g 、薄荷6g、前胡9g、生石膏15g、元參9g、鮮蘆根30g。方中銀花、連翹、生石膏清熱宣透,薄荷疏表祛邪、桔梗、前胡宣肺、祛痰、止咳;蘆根、元參生津、養(yǎng)陰。
2.熱盛痰壅型:治則清熱解毒,宣肺化痰。方藥:麻杏石甘湯葦莖湯加減,炙麻黃6g、杏仁9g、 生石膏60g(先煎)、魚腥草30g、冬瓜仁15g、仁99、生薏仁30g、生甘草9g、鮮蘆根60g。方中麻杏石甘清宣肺熱而平咳喘;鮮蘆根清肺熱,生津液;薏仁、冬瓜仁、桃仁化濁行瘀。魚腥草解毒祛膿痰。
3.正虛邪陷型:主要為陽氣不振。
(1)心陽不振:治則:扶陽強心,宣肺開閉。方藥:四陽返本湯和三捫湯加減。人參、白術、炒干、甘草、陳皮、制半夏、制附子各9g;丁香茯苓、白豆寇各7g;炒神曲3.4g,沉香1.5克;加生姜三片,大棗兩枚。為了宣肺開閉,可加用麻黃(不去根節(jié))和杏仁(不去尖皮)。
(2)陽氣虛脫:治則:回陽救逆,固脫復脈。方藥:以參附龍牡湯,生脈散加減;人參、制附子各9g,生龍骨、生牡蠣各18g。為了養(yǎng)陰生津,可加麥門冬,為了改善心肌功能,可加用五味子,為了活血化瘀,可加用丹參赤芍、紅花和桃仁。4.正虛邪戀型:治則:益氣養(yǎng)陰,潤肺化痰。方藥:清金保肺湯加減。黃芩、陳皮、茯苓、貝母、人參各9g;麥冬、杏仁、桑白皮各6g、五味子、生地、炒白術各15g,甘草6g。
中藥
針灸
推拿按摩
中西醫(yī)結合治療 辨證中尤應注意機會性真菌感染除溫邪侵肺外,由于正不勝邪,邪毒內(nèi)陷,幾可累及五腑六腑,故有分肺咳、脾咳、,乙咳、肝咳、腎咳等。應根據(jù)所及臟器所司,臨床上主證表現(xiàn),依《溫病條辨》中所說:"凡溫病者,始于上焦,在手太陰。""肺病逆?zhèn)鲃t為心包:上焦病不治,則傳中焦,,胃與脾也;中焦病不治,即傳下焦。肝與腎也。始上焦、終下焦。"予以適當辨證論治。不贅。 其次,應強調的是機會性真菌感染,常常是在免疫功能降低的基礎病上發(fā)生的。所以抗真菌感染的同時,要加強對基礎病的治療。特別是給予適當?shù)拿庖哒{節(jié)劑,以改善病人的免疫功能,這與中醫(yī)邪正與虛實的辨證關系是一致的,機會性真菌感染的全過程,始終處于邪正斗爭中,當"邪氣盛則實"時,治當祛邪為主,當邪盛正衰時,治當祛邪扶正,甚至扶正尤急。
護理
康復
預防 對于機會性真菌感染易感人群,應該采取積極的預防措施。
1.嚴密監(jiān)視。尤其對癌癥患者在應用強力細胞毒化療和放療而引起的長期顆粒細胞減少,或應用激素治療而引起的細胞免疫損害、或大劑量廣譜抗生素的使用而引起菌群失調的情況,若發(fā)現(xiàn)發(fā)熱、咳嗽、腹瀉、尿血、意識障礙以及原來顆粒細胞減少而現(xiàn)在出現(xiàn)顆粒細胞增加等,都是機會性真菌感染的危險信號,應采取抗真菌藥物進行預防。對用以預防的抗真菌藥物的選擇經(jīng)過了廣泛的研究,以口服或靜脈注射每天400mg的氟康唑為較佳方案。此外,應用重組人的細胞因子,如粒細胞克隆刺激因子(G-CSF)、粒細胞。巨噬細胞克隆刺激因子(GM-CSF)、巨噬細胞克隆刺激因子(M-CSF)以及輸給外周血干細胞,可以明顯地減少侵襲性真菌感染的危險。最近的重組細胞因子如白細胞介素1、3、6,干細胞因子以及成血二戊烯肽都可改善骨髓再生不良,從而增強了殺菌功能和減少侵襲性真菌病的危險。
2.曲霉菌主要是空氣傳播,并曾在室內(nèi)引起過暴發(fā)性流行,所以強調在高危險病室要安裝空氣凈化裝置?擅黠@地減少這種流行的機會。在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使用廣譜抗生素時, 應警惕和預防菌群失調,以防止侵襲性念珠菌病的發(fā)生。
歷史考證 中醫(yī)學對機會性真菌感染強調了預防為主的思想,如《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夫病已成而后藥之,亂已成而后治之,譬猶渴而穿井,斗而鑄錐,不亦晚乎。"《內(nèi)經(jīng)》主張"避其毒氣","虛邪賊風,避之有時"!端貑枺ㄟz篇)刺法論》強調"正氣存內(nèi),邪不可干"。這些都與機會性真菌感染的預防的策略完全一致。一方面強調對致病性真菌感染的避免和控制,另方面必須增強機體防御功能。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申明 -誠聘英才 - 網(wǎng)站地圖 - 醫(yī)學論壇 - 醫(yī)學博客 - 網(wǎng)絡課程 - 幫助
    醫(yī)學全在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6007007號
    百度大聯(lián)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wǎng)站 中網(wǎng)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