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初年,予官粵東,偶患目疾,郭玉麓廉訪(祥瑞)授《眼科抄本》一卷,云傳自葉 天 傳 三光緒四年正月?lián)嵴闶拐吣喜穯⒄招r氏識 <目錄>卷十七\眼部
圖 yfxb3.bmp
瞳仁屬腎,大小 屬心,黑珠屬肝,上胞屬脾,白珠屬肺,下胞屬胃。
凡眼白珠有紅絲微痛者,用清散藥。宜左荊防湯∶荊芥八分,蔓荊子八分,赤芍八分,川芎八分,防風八分,車前子一錢,蟬蛻六分(去翅足),菊花一錢,生地錢半(切片),青葙
凡眼大角紅腫者,心火也。照前方加黃芩八分(酒炒),木通八分,加淡竹葉九片引。
凡眼白珠盡紅、腫痛生眵、流淚羞明者,火盛也,宜用涼血散火湯。生地二錢(切片),丹皮八分,赤芍八分,黃芩八分,防風八分,荊芥八分,歸尾八分,蟬蛻六分,柴胡八分,車前子一錢。如頭痛惡風或發(fā)熱加羌活八分,如眼痛不可忍、口渴加川連八分酒炒,或腫不消、紅不退加紅花四分。
凡眼小角淡紅或赤而痛者,心之虛火也,宜用養(yǎng)血散火湯。生地一錢(切片),丹皮八分
八分
若服此藥紅痛俱愈,但看物不明,去荊芥、防風,加沙苑蒺藜一錢(淡鹽水炒),菟絲子
凡眼黑珠周遭紅者,肝火也;蛲礃O,或微痛,宜用瀉肝湯。柴胡八分,防風六分,荊 芥六分,川芎六分,歸尾八分,赤芍八分,菊花八分,梔仁八分(酒炒),青皮八分,車前 子
凡眼弦作癢及爛者,風也。內(nèi)服下方搜風散,外點蕤仁膏。防風六分,荊芥六分,蕤仁 八分,刺蒺藜一錢,菊花一錢,蟬蛻六分,甘草四分,谷精草六分,赤芍八分,車前子一錢,加老生姜一薄片引。
外用洗藥∶羌活錢半,防風錢半,膽礬四分,冬桑葉七片,水煎熏洗;蛴白礬放熱水 浸融,常在癢爛處輕輕頻擦亦妙。
蕤仁膏方∶蕤仁(水浸去皮)一兩,研爛,用水兩碗熬至一酒杯,濾去渣燉熱,再下研 就
凡眼睛云翳遮滿黑珠,當瞳仁處稍薄者,看物不甚清楚,尚可以治,用撥云散加減治之
凡眼睛云翳遮滿珠,當瞳人處色綠不見瞳人,其翳凸起,名曰綠水泛瞳人,不治。
凡眼赤脈一條貫瞳人者,心火乘腎也。用加味導赤散。生地錢半(切片),木通八分,甘赤芍
凡眼大角長肉一塊及黑珠,名 肉攀睛。宜服加味導赤散,外點硝爐散。生地錢半(切 片),木通八分,紅花四分,赤芍八分,防風六分,荊芥六分,蟬蛻八分,甘草四分,歸尾八分,生姜一薄片引。痛者加黃芩八分,酒炒。癢者加蕤仁八分,刺蒺藜八分。
硝爐散∶浮水甘石不拘多少, 紅,童便淬七次,焙干,研極細末,水飛三次。再用羌 活、防風、蔓荊子、川芎、白芷、川連、黃芩、菊花各等分,煎濃汁、將甘石末拌透曬干聽 用。制過甘石一錢,火硝三分,頂上四六,冰片一分,擂勻點睛。
凡眼睛不紅不腫痛者,氣郁也。宜用開郁湯。柴胡六分,青皮八分,香附八分(酒炒),青葙子八分,防風六分,荊芥六分,決明八分,車前子八分,川芎八分,梔仁八分,生姜一薄片引。黑珠夜暮痛者,加夏枯草一錢。若有紅絲者,加歸尾八分,生地一錢。
凡眼睛不紅、不腫痛,眼胞下墜,視物不明者,氣虛也,宜服加減補中益氣湯。黃芩一錢(蜜炙),柴胡三錢,陳皮八分,茯苓一錢,升麻三分,枸杞一錢,川芎八分,炙草五分,白術一錢,歸身一錢,不用引。
凡眼睛不紅、不腫、不痛、眼胞不下墜,但視物不明者,肝腎虛也,宜服加味地黃湯。
熟地二錢(切片),山萸一錢,丹皮八分,川芎八分,山藥一錢,澤瀉八分,歸身一錢。加用丸 各 有
凡眼睛黑珠有白點及成塊,輕者為云,濃者為眵。宜服加減撥云散。防風六分,荊芥六 分,蟬蛻八分,車前子八分,木賊八分,柴胡六分,黃芩八分,青葙子八分,赤芍一錢,決 明八分,甘草四分,加老生姜一薄片引。
凡眼睛黑珠有云翳,眼角紅及有赤絲者。宜服加減撥云散。防風六分,荊芥六分,蟬蛻 六分,車前子八分,木賊八分,歸尾八分,黃芩八分,青葙子一錢,赤芍八分,菊花八分,生地錢半(切片),生姜一薄片引。痛甚流淚,生眵眼胞,或加川黃連酒炒八分。
凡眼睛黑珠云翳圍滿,有瞳人者可治,內(nèi)服撥云散,外點硝爐散。木賊一兩,防風六錢,柴胡六錢,青葙子八錢,蟬蛻一兩,黃芩六錢,菊花八錢,車前子八錢,共研極細末。早晨空心開水調(diào)服二錢,晚服一錢;蛴豬肝一塊,割開放藥末二錢填內(nèi)、用濕棉紙包好,置 灰中煨熟食之,亦可煎服之。藥用前方撥云散加減治之。
凡眼睛白珠有翳,或白,或桃紅,或醬色,或凸起,宜用撥云散加減治之。不紅不腫、無赤絲、只用撥云散,如紅腫有赤絲加歸尾、生地、赤芍之類。
防風五分,荊芥八分,決明八分,蔓荊子五分,歸身一錢,菊花八分,蕤仁八分,車前 子八分,丹皮八分,白芍八分,甘草四分,老生姜一薄片引。如有赤絲加酒炒黃芩八分,刺 蒺藜亦可加。
熟地(切片)二錢,歸身一錢,白芍一錢(酒炒),車前子八分,川芎八分,菟絲一錢,菊 不六味地黃丸加歸身、白芍、北五味、菟絲,可以常服。
生云翳者,宜服加減撥云散∶木賊、荊芥、赤芍、蟬蛻、生地、木通、防風、連翹、甘草、車前子,不用引。如紅腫者加川黃連五分。不紅不腫者用菟屎丸。
菟屢丸方∶望月砂一兩(要割禾后田中者方可用),木賊、蟬蛻、車前子各七分,防風、黃芩各五分(酒炒),共研細末,用荊芥一兩五錢,煎水泛丸。每空心開水服三四錢。
熟地六兩一錢,山藥三兩一錢,白芍二兩八錢,枸杞二兩一錢,菟絲子(酒煮)二兩一錢 三兩牡 黃柏
羌活、防風各錢半,菊花二錢,良姜八分,膽礬三分,肉桂、甘草各五分,清水一碗半,煎至一碗,每用半酒杯熏洗即愈。
頂上四六冰片二分五厘,真云麝子五分,血東丹三錢,掃盆二錢(即頂好輕粉)。上藥 四 塞
南星用醋磨,或紅茶時時擦之,數(shù)日自愈。
經(jīng)驗良方∶(要常服兩三月)雄雞肝不拘多少,石決明、石燕子各等分 透,將雞肝拌 勻
上通政袁密山(景云),廣西平樂人,常傳一洗眼方云∶宋元豐年間,有太守年七十,雙 每歲立冬日,采桑葉一百二十片,懸風處令自干,每月用十片,水一碗,于砂罐內(nèi)煎至八分去渣溫洗。每逢洗眼之日,須清凈齋戒,忌葷酒。
正月初五日,二月初一日,三月初五日,四月初八日,五月初五日,六月初七日,七月 初七日,八月初八日,九月三十日,十月初十日,十一月初十日,十二月初一日。
凡眼有 肉亦可洗。若初起切勿用此方,并忌陰人手。砂仁、桃仁、杏仁各一錢,焙干為末,再加銅綠、膽礬、明礬各一錢。以上共和為一處,用開水酒杯,再用雌雞膽內(nèi)清水三個和在內(nèi)調(diào)勻,再加入花針七根貯于水內(nèi),以瓷瓶或碗將口封固,埋入土內(nèi)三晝夜,取出去渣,每日洗眼珠,半月后翳退矣!
羌活一錢五分,防風一錢五分,菊花二錢,良姜八分,肉桂五分(不必上等),甘草五 分
當歸六分,炒山梔六分,蟬蛻四分,木通四分,羌活二分,草決明六分,茯苓六分,甘菊六分,引加車前子一棵,連根搗,沖藥服。如眼患狠,加郁李仁數(shù)分。
用茶葉梗(須青葉茶)燒灰,臨睡時點入眼內(nèi),次日云翳即退。
以下眼科七十二癥問答一卷,據(jù)萬邑文永周刊本謂∶傳自涿鹿李公方治永周精于醫(yī),手 錄之,注中稱豁然子者,永周別號也。光緒乙亥夏四月,余患目疾甚劇,金陵王鎮(zhèn)田先生謂 宜用苦寒重劑,爰授此書證之,遂服三黃湯七劑始愈。閱全書,詳審簡當,洵有異授,初刊 于道光丁酉,亂后已少傳本,因重梓之,以廣其傳。憶十年前,在粵東患目疾,得葉天士先 生秘傳藥方,亦已重梓,然其用藥至黃連而止,觀此又進一層矣。甚哉!醫(yī)道之難也,世之讀是書者慎諸。光緒二年丙子四月南昌梅啟照識于江寧藩署之瞻園。
第一問∶目有兩睛,猶天之有日月也。平空昏者何故?答曰∶皆因酒色過度,憂悉思慮 悲哭,或醉飽、臟血不勻,肝經(jīng)抑郁,則為患矣。宜點虎液珍珠膏,服明目流氣飲。
明目流氣飲∶治目中障翳,隱澀難開,血風冷淚,時時暴赤,視物不明,眼生黑花。大黃(炮)、牛蒡子(炒)、川芎、甘菊、白蒺藜(炒去刺)、細辛、防風、元參、梔子(炒)、荊芥 六分,水煎 第二問∶眼目赤腫者何故?答曰∶五臟熱邪內(nèi)攻,以致心火暴盛皆酒之所致也。宜點青 龍虎液膏,服洗心散、羊肝丸(方見七十一問)。
洗心散∶治肝熱傳于心經(jīng),積熱上攻,眼弦澀,睛疼,熱盛風多。赤芍、甘草、荊芥、生地黃、木通、大黃連、薄荷、當歸。水煎,食后服。
第三問∶眼有赤而不痛者何故?答曰∶肝實也。肝者,血臟也。肝實則血盛,盛則血氣上攻,侵貫瞳人,故赤而不痛。若痛至坐臥不得,宜點鳳麟羊腦玉,服瀉肝散。
瀉肝散∶大黃五錢,荊芥一兩,甘草一錢,共為末。每用熱湯送下二錢。
第四問∶目有赤而昏暗,起黑云,大角紅者,何故?答曰∶肝虛也。肝屬木,木生火,子盜母氣則昏暗,火發(fā)則木衰。若心火旺則血有余,貫大角,侵于瞳神,故既赤而又昏也。
宜點虎液膏。肝實者服瀉肝散(方見三問),肝虛者服補膽散,心火旺者服瀉心散。
補膽散∶治黑白內(nèi)外障翳膽虛者。肝膽以瀉為補。當歸、羌活、蒺藜、蟬蛻、荊芥、甘草各二錢,共為末。每服二錢,米湯下。
瀉心散∶治目赤疼痛,心火實者。甘草二錢,澤瀉五錢,黃連三錢,共為末。每服二錢,燈芯湯送下。
第五問∶目有大角赤痛者何故?答曰∶心實也。大角屬心,南方火位之象也。心火旺則大角赤痛,宜點青龍膏,服洗心散、三黃湯。
洗心散∶生地、薄荷、荊芥、防風、羌活、山梔、黃連、黃芩、北柴胡、石膏、甘草、川芎、菊花、龍膽草、淡竹葉各等分為末,日進三服。
三黃湯∶治熱淚傾出,沙澀睛疼,怕日羞明、胞腫者用黃連、黃柏、黃芩各等分,俱炒,水煎服。
第六問∶目有小角赤者何故?答曰∶心虛也。心屬火,火能生土,故火乃土之母。土實 則火虛,如子肥知母瘦也。宜點虎液珍珠琥珀膏,服補心散。
補心散∶治疼痛不已,當歸一兩五錢,川芎一兩,生地一兩五錢,粉草、遠志(去心) 一茯苓 砂、第七問∶眼有白翳多者何故?答曰∶肺屬金,金能生水。水若旺,滿面風膜,故塞肺竅 之精華,只肺托落,因干硬故氣澀之而為翳。金若不旺,則不能生水矣,水不能生,肺自干燥之故耳。宜點珍珠膏,服補肺散、洗心散。
補肺散∶當歸五錢,黃芩一兩,桔梗四錢,赤芍五錢,桑皮一兩,麻黃四錢,枳殼四錢,葶藶五錢,地骨皮八錢,甘菊四錢,元參八錢,白芷四錢,生地四錢,甘草四錢,金銀花 四錢,共為細末,每服三錢。
第八問∶目有翳而淚多不凝結者何故?答曰∶即是肺托落,肝虛也。宜點珍珠琥珀膏,服阿膠散、被肺散(方見七問)。
阿膠散∶白茯苓二錢,白術一錢,川芎一錢,阿膠(炒成珠)二錢,當歸一錢,姜三片,棗二枚,水煎,不拘時服。
第九問∶眼有怕日羞明何故?答曰∶脾實也。脾屬土,土受濕氣傳入肺,肺受心經(jīng)邪火 而傳于目。太陽受濕熱則勝脾土,土盛肌肉壅塞難開,乃是濕氣相傳,故怕日羞明。宜點珍 珠膏,服洗脾飲、密蒙丸。
洗脾飲∶治胞腫赤痛。當歸、天花粉、赤芍、黃芩、穿山甲(炒)、金銀花、羌活、白芷 密蒙丸∶(此方還有在后,看加減服)密蒙花、菊花、羌活、石決明(鹽水浸炒)、青精 石 第十問∶目有視物不真者何故?答曰∶脾虛也。脾屬土,肝屬木,木克土,青黃相爭,黃不勝青,故視物不真。宜點珍珠膏,服蒼術湯,補腎丸(方見十一問)。
蒼術湯∶蒼術(米泔浸炒)一錢二分, 本一錢,白芷一錢,羌活一錢,川芎一錢,甘草 第十一問∶目有黑花如飛蟬、蠅者何故?答曰∶腎虛也。腎屬水,水若枯,則腎虛。宜點虎液青龍膏,服豬苓湯、補腎丸。
豬苓湯∶五味子、熟地、豬苓、肉蓯蓉(酒洗)、枸杞子、覆盆子,不用引,水煎服。
補腎丸∶車前子(酒浸)一兩,石斛一兩(去根),青鹽、磁石(,醋淬七次,水飛) 二錢 空心鹽 第十二問∶眼有迎風流淚者何故?答曰∶腎虛也。肝木生風,腎水枯,不能滋木,木乃 腎之子,故見風流淚也!宜點鳳麟羊腦玉,服地黃丸。
明目地黃丸∶生地一斤(酒浸),熟地一斤(酒浸,九蒸),防風四兩,枳殼(去穣,麩 炒) 五十丸。
第十三問∶眼有赤筋攀睛者何故?答曰∶心火主血,肝木主筋,血浸于筋,肝心同源,相傳于目,故赤血眼多生攀睛。宜服三黃湯,不退再服當歸散,點珍珠膏。
三黃湯∶大黃三錢(酒炒),黃芩一錢五分,黃連一錢五分,水煎服。
當歸散∶當歸、白芷、羌活、甘草、梔子、牛蒡(炒),共為末。滾水調(diào)服。
第十四問∶目有白膜遮睛者何故?答曰∶肺金克肝木,風邪在肺,其金旺而木衰,故白膜遮睛。宜點珍珠膏,或點推云散,服連翹飲,四順清涼散。
連翹飲∶連翹、甘草、黃芩、梔子、薄荷、大黃(酒炒)、樸硝各等分,上為末,滾水 下 四順清涼散∶大黃(酒炒)、川芎、山梔、赤芍、歸身、枳殼、生地、香附、醋炒。甘草 推云散∶爐甘石五分,珍珠二分,瑪瑙三分,朱砂四分,熊膽一分半,黃連一分半,乳香六厘,沒藥六厘,麝香二厘,硼砂三厘,共為細末,點眼。請閱豁然子依方經(jīng)手制法。
第十五問∶目有遇風作癢者何故?答曰∶肝經(jīng)有風邪。肝屬木,一見風燥動即癢。宜點 虎液膏,服荊芥散。
荊芥散∶荊芥、甘草、蔓荊子、甘菊、白芍、香附、蒼術(炒)、草決明(炒)各等分,為第十六問∶目有早晨昏花者何故?答曰∶此為頭風注于目。頭乃諸陽之首,早晨昏則陽 衰,陽氣屬木,木旺寅、卯、辰時,故邪勝則生風攻于目也。宜點羊腦玉,服蒺藜散。
蒺藜散∶白蒺藜(炒)、芍藥、茯苓、甘草、防風、石決明(鹽水炒)、川芎(炒)、羌 活、第十七問∶目有日中時昏暗者何也?答曰∶胃腦損也。元氣即真元也,流傳于陰道,不歸陽道,在于午戍之時,寒氣漸生,故生腦損,以致早晚目昏。宜點珍珠膏,服寬中湯、太陽丹、瀉肺散,灸風府穴。
寬中湯∶青皮四兩,陳皮四兩,丁香四兩,甘草四兩,樸硝四兩,細辛五錢,濃樸二兩(姜汁炒),白豆蔻三兩,共為末。每服二錢,鹽湯送下。
太陽丹∶治太陽穴疼痛,名雷頭風。大川烏(炮)一兩,石膏( )三兩,白芷一兩,甘菊 十丸 瀉肺散∶治目中不清,視物不見。黑豆、白丑、澤瀉、當歸、枸杞,苦參各等分,水煎 服。忌酒煎炒發(fā)物。
第十八問∶目有昏花,迎風流淚,怕日羞明者何故?答曰∶風熱上攻于目也。宜點虎液 膏,服上清丸。
上清丸∶羚羊角鎊一兩,犀角鎊一兩,牛黃五錢,琥珀三錢,濃樸(姜汁炒)一兩,黃芩 地七共為末 第十九問∶目有日夜疼痛者何也?答曰∶陽毒之氣盛也!督(jīng)》云∶靜則血氣衰,注于陽道,寒邪克之,故日夜作疼,宜服撥云散。
撥云散∶白蒺藜(炒去刺)、羌活、獨活、防風、荊芥、生地黃、當歸、蛇蛻、蟬蛻、甘第二十問∶目有日中痛何故?答曰∶陽氣盛也。《經(jīng)》云∶陰靜則陽盛,陽火盛則旺于日中,見陽氣則道德,故知陰虛也。宜服洗心散(方見二問、五問)。
第二十一問∶目有浮眵白膜者何也?答曰∶肺金受熱也。血盛則熱,氣盛則寒,肺氣盛 則生膜,白乃肺之根也。肺受風邪浮散于目,故有白膜遮之也。宜點虎液膏,服四順飲。
第二十二問∶目有旋螺突出者何也?答曰∶是積也。積乃臟腑之源,毒攻于外,發(fā)于目,血結于肝,木之積也。宜服蟬蛻無比散,宜點推云散(方見十四問)。
蟬蛻無比散∶蟬蛻(去頭足),蛇蛻(微炒)各二兩,羌活三兩,當歸(酒洗)三兩,川芎( 兩,蒼術( 生冷油面等。
第二十三問∶目有瞳仁倒者何也?答曰∶五臟俱損也。外因五色,內(nèi)因五 味,精液妄行,菊花丸∶菊花四兩,巴戟一兩六錢,五味子二兩,肉蓯蓉(酒洗)一兩,枸杞二兩,共為第二十四問∶目有青膜遮睛者何也?答曰∶目乃腎水之源,精神之腑,五臟積熱,壅滯 氣血,沖掌肝木,故青膜遮睛也。宜點青龍琥珀膏,服洗肝散。
洗肝散∶薄荷葉、川芎、當歸、大黃、梔子、防風、羌活、甘草各等分為末。每服三錢,食后服。
第二十五問∶目有瞳人黃者何也?答曰∶黃風內(nèi)障也。五行應變,升降為先,若血氣衰 澀不能應目,故瞳人黃也。宜點珍珠散,服椒紅丸。
夜光椒紅丸∶川芎醫(yī)學.全在線52667788.cn一兩,白蒺藜(炒)五錢,防風五錢,蒼術(炒)二兩,熟地三兩,車前 珍珠五 第二十六問∶眼有白星散亂,頭昏眼花黑暗者何也?答曰∶氣血衰也。氣血者周流百脈,百脈一衰,六陽俱起,頭即昏眩,血脈不行,故生白星,昏花黑暗。宜服川烏散,點推云散(方見十四問)。
川烏散∶川烏(煨)、細辛、川芎、防風、生地、當歸、芍藥、甘草、人參、各等分為末 石膏二川丹∶石膏、川烏、川芎、防風、荊芥、川羌活、連翹、升麻、水煎服。
第二十七問∶目有粉青而昏者何也?答曰∶脾家風濕,瘀血滯精,宜服分昧散,點推云散(方見十四問)。
分昧散∶琥珀一兩,防風一兩,蔓荊子(炒)一兩五錢,元參一兩五錢,細辛一兩,牛 蒡 一兩,老膜散∶治翳膜極重者。珍珠二分,熊膽一分五厘,辰朱砂一分五厘,密陀僧一分五厘,蕤仁一分五厘,白丁香一分五厘,荸薺粉二分, 砂(飛過)五分,共為細末點之。請閱 豁 第二十八問∶目有赤脈下垂而昏痛者何也?答曰∶是肝家邪風所致。木生火,火乘風邪,故血妄行。宜服通血散。
通血散∶草決明、防風、荊芥、赤芍、當歸、大黃、山梔、羌活、木賊、白蒺藜,甘草 等分,共為細末,每服茶湯調(diào)服三錢。
第二十九問∶目有赤腫瞳人痛者何也?答曰∶腎水枯,心火旺,水不勝火。宜服洗心散 ( 第三十問∶目有沙澀流淚者何也?答曰∶脾家熱也。翻過眼皮,將針撥破紅點,銅烙熨 之平復。若熱淚睛痛,怕日羞明、胞腫。宜點推云散(方見十四問),服加味洗心散(方見 二第三十一問∶目有白珠多紅者及沙澀難開何也?答曰∶患目之后,多受風寒而氣血不通,九竅閉塞,以致肺氣衰弱,心火太旺,故心血欺凌肺金。宜點珍珠虎液膏,服和血補氣飲和血補氣飲∶防風一錢,黃芩一錢,蔓荊子一錢,白芷一錢,柴胡一錢,甘草五分,當 歸一錢二分,升麻六分,水煎服。
第三十二問∶目有眵淚如膿、赤腫而昏者何也?答曰∶腎虛心虛,名曰龍虎交困。宜服坎離丸、補腎丸(方見十一問),宜點推云散(方見十四問)。
坎離丸∶白術(土炒)、細辛、川芎、草決明(炒)、人參、羌活、當歸、五味、苦參、防 為末 第三十三問∶目有迎風冷淚多膜而昏痛者何也?答曰∶此肝木生心火,火旺而金衰,故 不得克制肝木,名曰東西合戰(zhàn)。宜點推云散(方見十四問),宜服瀉肝散、補膽散(方見三問 人參湯∶人參二錢,黃連五錢,蔓荊子(炒)三錢,甘草二錢,白芍二錢,黃柏(鹽水 炒) 第三十四問∶左右目互相赤紅何也?答曰∶血邪攻沖也。肝臟不足為風熱相爭,左右來 往脈有偏盛偏衰,故目互相赤紅也。宜敷赤頭散,服蠶紙丸、芍藥湯。
蠶紙丸∶晚蠶蛾、蟬蛻、菊花、羌活、谷精草、甘草,各等分為細末,蜜丸。每服三十丸,茶下。
赤頭散∶南星二兩,赤小豆三兩,共末,凈水調(diào)敷眼眶并太陽二穴,如干,以水潤之取效。
第三十五問∶目有暴生眵障、頭面腫痛者何也?答曰∶太陽火熱受風邪也。宜點珍珠琥 液膏,服川芎散、洗心散(方見五問)。
第三十六問∶目有縱橫赤脈沙澀,眵膜多淚,怕日羞明者何也?答曰∶飲食不節(jié),損傷 脾土,以致精神短少。況水屬太陽,其氣生肝木,木旺則生風,風濕相搏,故怕日羞明。點 珍珠琥液膏,服柴胡散、退血散。
柴胡散∶柴胡、菊花、元參、甘草、地骨皮、赤芍、黃芩、羚羊角,共為細末,白湯下。
第三十七問∶目有黑花當睛、墮淚難開者何也?答曰∶肝經(jīng)不足,內(nèi)受風熱,上攻于目,或血氣時行,暴赤腫痛。宜點推云散(方見十四問),服明目流氣飲。
第三十八問∶目有沙澀流淚,爛弦赤痛者何也?答曰∶宜用手法將眼皮翻過,用針輕輕 撥破斑瘡,取三四次。宜服清毒散,宜點推云散(方見十四問)。
清毒散∶治風濕眼痛。大黃、荊芥、牛蒡子、甘草,水煎服。
第三十九問∶目有年深月久赤脈貫睛目,淚出如傾者何也?答曰∶心火未除,肺氣相搏,故亦宜服瀉肺散。
瀉肺散∶桑白皮,茯苓,黃芩(炒)俱為細末。每服二錢,燈心湯下。
第四十問∶目有 肉攀睛,紅障壅上者何也?答曰∶用青龍膏一點,即用手法取之,再 點如痛者,加茶調(diào)散。
茶調(diào)散∶防風、羌活、柴胡、甘草、當歸、黃芩、生地、川芎、天花粉,各等分為細末,砂糖水調(diào)茶湯送下。
第四十一問∶目有烏睛突出而痛者何也?答曰∶心肝二經(jīng)受邪,以致毒瓦斯上攻。宜服洗心散(方見五問),后服洗肝散。
洗肝散∶赤芍、細辛、防風、遠志、桔梗、甘草、人參、羚羊角、黃芩各等分,水煎服。
第四十二問∶目有太陽穴如針刺痛,服藥不愈者何故?答曰∶心經(jīng)熱搏,上攻于腦。宜用清凈膏和雞子清涂數(shù)目,再用手法取之,再點珍珠琥液膏,又外敷赤頭散(方見三十四問),內(nèi)服洗心散(方見二問)加川芎,羌活。
清凈膏∶南星、薄荷、白芍,各等分為末,用雞子清調(diào)敷眼眶上。
第四十三問∶目有兩角爛弦者何也?答曰∶風邪外感,熱氣內(nèi)攻。先點推云散(方見十 四 第四十四問∶目有暴發(fā)赤腫沙澀難開者何故?答曰∶體虛脾弱,酒色過度。宜點珍珠琥 液膏,宜服人參敗毒散以散熱。
人參敗毒散∶人參、前胡、薄荷、羌活、桔梗、枳殼、陳皮、川當歸、川芎、半夏、茯苓、黃連、黃芩、梔子、生地,水煎服。
第四十五問∶目有棗花形如鋸齒者何也?答曰∶乃體濃而多熱,或飲酒而多濕,性多躁 急,致肝木受傷被風搖動,肝經(jīng)有損故也。宜點鳳麟膏,服蟬蛻無比散(方見二十二問),再 黃連敗毒散∶黃連、黃柏、黃芩、獨活、羌活、防風、當歸、連翹、 本、桔梗、人參、蘇木、甘草、黃耆,各等分,水煎服。
第四十六問∶目有臨臥而不見物者何也?答曰∶雀盲,含糊模棱,非至理也。宜先服蒼術豬肝散,蛤粉散。
蒼術豬肝散∶蒼術(米泔浸炒)八兩,谷精草一兩,共為細末,用豬肝一具煮爛,同前藥
蛤粉散∶蛤粉一兩,夜明砂一兩,黃蠟化開為丸如棗子大,用豬肝一具,入丸于內(nèi),麻線扎,米泔水煮熟,乘熱熏眼至溫,吃肝并汁,以愈為度。
第四十七問∶目有太陽穴疼痛,日夜呻吟何也?答曰∶七情之液盛,名曰頭風,宜點珍 珠散,服太陽丹(方見十七問),有翳點推云散(方見十四問)。
第四十八問∶目有拳毛倒睫,上皮搭下皮,有翳膜者何故?答曰∶膀胱經(jīng)熱也。宜夾起 上皮,灸一壯,用搐鼻散,服地黃丸。如不用夾,只用粉霜敷上亦好。
搐鼻散∶并治內(nèi)外障。麻黃一錢52667788.cn/shouyi/,歸身一錢,共為粗末,炒黑色,加乳香、麝香少許,再研細末吹鼻內(nèi)。
地黃丸∶熟地黃、川芎、人參、當歸、白蒺藜,共為細末,蜜丸,食后茶下。
第四十九問∶目有青膜遮瞳、視物不明者何也?答曰∶腎虛也。宜服巴菊枸杞丸。肝經(jīng) 虛熱,下弦白,星水眵障,服明目地黃丸(方見十二問),先點老膜散(方見二十七問),二三巴菊枸杞丸∶川巴戟(去心)三兩,菊花一兩,枸杞六兩,肉蓯蓉(酒洗)四兩,共為末,第五十問∶目有斑點者何故?答曰∶肝經(jīng)邪熱也。風氣相搏,宜服洗肝散(方見二十四
第五十問 詩曰∶偶然氣腫不分明,斑點如珠日夜疼。數(shù)粒茱萸無二樣,變來真是蟹睛形。烏珠攢 出針鉤破,速備珍珠散更明。此是良醫(yī)無價寶,濟人陰德不為輕(金仙作傳記)。
第五十一問∶目有小兒出痘、翳膜遮睛者何也?答曰∶浮翳可治,若視之如粉墻白者不治。若障濃者,點老膜散一二次(方見二十七問),再點推云散(方見十四問),并點蟬蛻無 比
第五十二問∶目有二三歲孩童患之者何也?答曰∶乳毒之故。若紅腫流淚者,宜服三黃丸。
三黃丸∶黃柏,黃芩,黃連,共為末,蜜丸,米湯下。
第五十三問∶目有出痘眼下皮漏膿者何也?答曰∶痘之余毒。用三棱針四周撥破,血出 為度,將金針蘸清凈膏點漏處(方見二十四問),宜點珍珠虎液膏,服白薇散。
白薇散∶白薇二兩,生地一兩,白蒺藜一兩五錢,防風一兩五錢,羌活一兩,石榴皮九 錢,共為末,枸杞湯下。
第五十四問∶目中珠上轉如月出東海之狀者何也?答曰∶名為扶桑翳。皆因肺被心火所 傷不安,心火炎炎,魄不守舍,肝家元氣不安。宜點珍珠散、洗心粉(方見五問),又服補 腎丸
補腎丸∶菟絲子、枸杞、白朱砂、青鹽、熟地、破固脂、石斛、巴戟天、酸棗仁、丹皮、小茴香、肉蓯蓉,共為末,蜜丸梧桐子大,朱砂為衣,鹽湯下。
第五十五問∶目有如轉轆轤漸生內(nèi)障者何也?答曰∶心腎虛耗,水火不交故也。宜點珍 珠虎液膏,服加味羊肝丸、返睛丸。
加味羊肝丸∶羊肝(一具去筋膜,瓦焙干)、細辛一兩,熟地一兩五錢,羌活一兩,五 倍 草決 每服五
返睛丸∶川芎一兩,白蒺藜五錢,白術(土炒)五錢,木賊五錢,羌活五錢,細辛五錢,防風二兩,熟地二兩,獨活二兩,白芷五錢,荊芥五錢,枸杞五錢,石決明五錢,甘草三錢,天麻二兩,菊花五錢,蕤仁四錢,生地五錢,車前子(炒)一兩,青葙子五錢,菟絲子五 錢
第五十六問∶目有患雞冠蜆肉者何也?答曰∶五臟之熱血侵貫,待白露或用刀割。宜點冰片虎液膏,服返睛丸即愈(返睛丸見五十五問)。
第五十七問∶目有小兒痘疹患目者何也?答曰∶痘乃胎毒。宜服黑豆丸、菟兒丸。
黑豆丸∶黑豆一升,黃芩一兩,黃連一兩,大黃一兩,甘草一兩,樸硝一兩,密蒙花一兩,用水三碗,藥、豆同煎,豆干為度,去藥。每服豆三十粒,細嚼米湯下。
菟兒丸∶谷精草(炒)五錢,黃連五錢,人參三錢,梔仁(炒)五錢,當歸七錢,薄荷(炒) 可。
第五十八問∶目有被物損壞其瞳者何也?答曰∶瞳神不破,宜服退血散,又服蕤仁丸。
蕤仁丸∶蕤仁(去皮油)六兩,黃連一兩,石決明( )一兩,元精石( )二兩,共為末,丸,重第五十九問∶目有上、下皮腫而硬者,服藥不退,用手法取之不效者何也?答曰∶要用手法五七次,宜服升麻葛根湯。
升麻葛根湯∶升麻,芍藥,甘草,葛根,水煎服。
第六十問∶目有不見黑白一片烏者何故?答曰∶是肝與腎受風邪也。宜點珍珠虎液膏,服明目地黃丸(方見四十八問)。
第六十一問∶目有紫色 肉堆滿眼者何也?答曰∶肝之虛熱也。肝木生心火,使血侵于目,將上下眼胞用法取之,宜點推云散(方見十四問),服瀉肝散(方見三問)、補膽散(方見
第六十二問∶目有白花如絮者何也?答曰∶肺金不能上應也。因于脾胃太弱不能生金,又兼心火太甚灼乎肺金,氣上升散行于目故也。宜服補肺散(方見七問)、點推云散(方見十
洗心散∶黃耆(蜜炙)、甘草、當歸、防風、升麻、荊芥、白芷,水煎服。
平胃散∶黑豆沙、澤瀉、當歸、枸杞、白丑、黃芩、共研細末服。
第六十三回∶目有肉痣者何也?答曰∶用手法微破之,點珍珠散,或在兩角可取去血,點推云散(方見十四問),宜服地黃丸(方見四十八問),服返睛丸(方見五十五問)。
第六十四問∶目有睛上浮翳與黑白不相粘者,何法治之?答曰∶可用手法將銅鉤鉤起上 皮,系于鬢上,再點珍珠虎液膏,或點水眼藥。
第六十五問∶目昏不痛,日出暴淚者何也?答曰∶腎陰虛,并心陽亦虛也。宜點珍珠散,服益陰腎氣丸。
益陰腎氣丸∶澤瀉、茯神、生地、丹皮、山藥、當歸、柴胡、熟地、人參、山萸肉、五味子、遠志各各錢,石菖蒲四錢,蜜丸,鹽湯下。
第六十六問∶目患花翳白陷者何也?答曰∶肺金被心火克制,金虛不能平制肝木,木反 侮金,腎水又枯,不能制,火更旺而肺金益虛。宜服補腎丸,點水眼藥。
補腎丸∶人參、白蒺藜、白術、杏仁、蒼術、蛤蚧、玉屑、白石脂、車前子、金櫻子、旋復花、五味子、黃精各等分,共為末。每服二錢,米湯下。
第六十七問∶目有卒然淚出如傾,陡然翳膜花者何也?答曰∶將錢合在上胞居中,用燈 芯火灸錢孔中一壯,將錢埋在灶前地下即愈。
第六十八問∶眼有野外忽然飛絲入目,疼痛不已,何法治之?答曰∶可以服糖煎散,點玉露霜一二次即愈;蛴镁┠c。如麥、稻芒屑入目內(nèi),用大麥煮汁洗之。塵物入目,用食鹽沖水洗之。又天絲入目,用鱔魚血點入,以燈心卷出即愈。
糖煎散∶防風、大黃、當歸、赤芍、荊芥、甘草、川芎、牛蒡子、防己各五錢,膽草四錢,水煎,入砂糖調(diào)服。
第六十九問∶目有順逆生翳,淚多羞明者何也?答曰∶胃受寒;脾受熱,心腎兩虛。宜服補心散(方見六問)、補腎丸(方見十一問)、點推云散(方見十四問)。
第七十問∶目有障如偃月而疼痛者何也?答曰∶肝經(jīng)不足,肺氣太過,為金克木。宜服湯泡散,又服補腎丸(方見六十六問)。
湯泡散∶當歸、赤芍、黃連、蟬蛻、共末,滾水泡。每服二錢,乘熱熏眼,溫服。
第七十一問∶目有內(nèi)障一聚一散如云掩者何也?答曰∶乃是五臟余毒風熱上攻,有進有退故也。宜服羊肝丸,點推云散(方見十四問),并點水眼藥。
羊肝丸∶羊肝一具(洗去筋膜),黃連三兩,當歸一兩,蕤仁(去油)一兩,先將羊肝 入砂
第七十二問∶目有障膜形如垂簾者何也?答曰∶頭風引邪不能四散,攻入于目。宜服二神散,點珍珠虎液膏。
二神散∶車前子、菟絲子(酒煮)、五味子、枳殼、熟地、當歸,共為細末,蜜水調(diào)下。
之功。
黃連、甘草、連翹、羌活各一兩,共末,蜜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白湯下。
芍藥、茯苓、防風、甘草、柴胡、羌活、獨活、川芎、青皮、紫蘇、荊芥、麥冬、連翹、石膏,水煎,飽時服。夏月加黃連。
當歸一兩,防風一兩,川連一兩,樸硝二兩,杏仁(去皮尖)二十枚,銅青二錢,郁李 仁 傾
瞽目重明經(jīng)驗方∶雄雞膽七個,繡花針七只,每膽用繡花針一只插入,膽管取絨線扎緊管口,用天泉水十六兩瓦瓶盛貯,將膽針浸于水內(nèi),蓋好勿泄氣,放在有風無日處,俟三年后,其水及膽汁俱化為膿汁,每日蘸汁搽眼上,約三個月能使眼障消去,瞽目重明。此方一料能治兩人。如有預為制好以備送人者,福壽加增,功德誠無量矣。
洗眼神效方∶昔彰德太守兩目不明已二十余年矣,無方可治忽有神人傳授此方,須于端午日午時取備,效驗如神。杏葉十片,無根水一碗,煎至八分,澄清洗之。此方依期洗至一年,目如童子,已醫(yī)好百余人。凡善士流傳抄寫濟人,獲福無量。洗目日期開載于后∶正月初八日,二月初十日,三月初五日,四月初一日,五月初五日,六月初七日,七月初七日,八月初九日,九月初七日,十月初十日,十一月初九日,十二月二十二日。
仙傳異授洗眼方∶此方專洗紅爛眼邊,或內(nèi)有蟲時常發(fā)癢,或內(nèi)有風,見風流淚,或從幼時痘后所得,終年累月紅爛眼邊,眼毛俱無,皆可洗治。輕者洗半月,重者一月,雖久患至數(shù)十年亦能除根,永不復發(fā),其效如神。惟不治時熱火眼。真正蘇薄荷凈葉,每二兩約用老姜八兩搗汁拌浸一二日,攤開陰晾干。每次用二錢,裝盛夏布口袋內(nèi),入茶罐內(nèi)加水一茶杯煎沸,每日熱洗三五次。眼要微開,初洗微痛,數(shù)日后變癢有效。夏月每日更換,冬月三日一換。如草薄荷則不見效。
治風爛眼方∶白礬、銅綠、花椒各等分,外加槐樹條六寸,水煎洗。
又方∶爐甘石(童便 過,研細末)三分,當歸二分,膽礬一分,用滾水沖泡,時時燉熱洗諸般風火時眼經(jīng)驗方∶明礬、銅綠各三錢(研末)、白果、烏梅肉,杏仁各三十個,先投
又方∶當歸、黃柏、防風、杏仁各一錢,甘草、銅青、膽礬各二分,水煎,先熏后洗。
之。
洗遠年雙目不明經(jīng)驗方∶桑樹皮一兩,燒灰,水一鐘煎八分,去渣,洗一年,雙目復明
又方∶黃連、桑葉、生姜,三味同煎湯洗,均經(jīng)驗。
洗時熱火眼紅腫疼痛方∶川黃連三分,黃柏,白礬,銅青各一錢,用水煎濃,露一宿,時抹洗之。
又方∶生姜切薄片,四圍貼皮上,極效。
又方,以童便洗之;蛞宰约盒”愕稳胙蹆(nèi),更簡便,尤效。
鍛石入目,生山梔煎濃汁,不住手連洗一二時,痛止腫消,奇驗。
雙目腫大,五倍子煎水洗之。
諸物入目,或麥芒入目,用大麥煮汁洗之。
天絲入目,遠近患眼翳目攀睛,幾欲成瞽均治。雞冠花子一錢,野菊花五錢,蔓荊子一錢,三味共煎水,先熏后洗,洗完又用陳柿蒂三個,放陰陽瓦上焙干研末,加冰片少許,水 調(diào)涂搽,不旬日即愈。
痘風眼迎風落淚,因痘后起者,無論年月遠久可治。枯礬、皂礬各一錢,川椒五分,清晨用滾水沖于碗內(nèi),上用棉紙隔著,將銅錢一個壓于紙上,待自來清水,每日早、午、晚溫洗三次。緊閉目,只洗眼皮,每服可用三日。
羊膽一個,入蜂蜜一錢,用線扎緊,兩手揉勻,白水煮一滾即取出,用涼水浸半日,去生水,傾內(nèi)汁點之,治眼皆效。
白太生子目未開時,取犬乳時時點之,犬子目開眼亦愈。
田螺一個,入鹽花少許,取汁時時點之,熱退痛止。
田中潔凈柔泥搓丸撳扁,貼兩眼皮,一夜兩次,立效。若睡熟,候醒方換。
雄豬油煉凈一兩,開口川椒三錢,入油內(nèi)煎枯去凈渣,以研細銅綠五錢入油和成膏,睡時敷眼邊周遭,次早洗去,連敷數(shù)夜即愈。
又方∶晚蠶砂,入麻油浸透研涂之。
鵝兒不食草,以此搐鼻,寒耳,貼目,真去障翳神藥也。
又方∶荸薺去皮搗爛(忌鐵器),瀝去渣,將漿汁用瓷盤陰干研細末。每一錢加冰片一分
荸薺搗汁灑紙上,候干燥、刮點目中即效。
又方∶胡椒、韭菜、廣皮、橘葉、菊葉、木鱉之類,皆可搗爛以棉裹塞鼻中,過夜則星自落。如日久者多寒幾次亦愈。
青果核,用茶水磨擦,神效。
又方∶用生地搗爛貼兩足心。并治小兒火眼尤驗。
又方∶蒼耳子,滾水泡,熏洗數(shù)次。
瓦缸一只,放大磚一塊,又放皮硝二三斤,每日叫童子以尿澆之,過數(shù)月取出放于靜室,到九日磚上出硝,掃下,每一兩加冰片一分,收之,點火眼大效。出磚之后,可又換大磚
一方,再浸再掃,預為制備,方便濟人,功德無量。
羯羊膽汁和白蜜等分,蒸熟研成膏,點之,一日淚止,二日腫消,三日痛定,神效。
又方∶爐甘石二兩(用三黃湯淬),海螵蛸、月石各一兩,朱砂五分,共為極細末,煉老
豬膽一個,用銀器盛之,隔湯燉成膏,入冰片少許,點之能退翳膜。又,膽皮曬干,捻成條子燒灰,點翳,重者亦效。
十二月桑葉不落下地者,煎湯洗之,自愈。
取親父右手中指尖刺血滴入,即如舊。
白菊花、川椒各三錢,青鹽,銅綠各二錢五分,膽礬三錢五分,烏梅一個(去核),花針 碗 刻 用始
用雄雞,有烏骨雞更好,肚內(nèi)有一紅色膽(如桃式。一名化骨,并非苦膽)用取三個,烏 枚 七其效如神。
眼胞紅腫,左好而右發(fā),纏綿不愈,故名流注。每日晨早,用食鹽擦齒后,仍將鹽水吐出洗眼,久則神效。
瓦松(又名瓦蔥)系屋上所生者,搗爛用紙攤放眼胞皮上,如干又換貼,神效。
又方∶三七,磨濃汁,涂點眼邊眶,亦效。
又方∶龍膽草一兩,于瓦器內(nèi)熬成膏,除火氣,點目極效。
令人口嚼母姜,以舌舐眼,每日六七次,以目明為度。
氈子一塊,不論新舊,用陰陽瓦焙成灰,研細末,隔紙攤放地上過一夜,退盡火氣,次日取起,量用真麻油調(diào)敷患處,每日量為換敷,十日后自能收功,切忌發(fā)物。
令患者仰臥,用黃鱔魚一條,剪去尾約半米長,使血滴在眼翳上,略閉少頃拭去。每日早、午、晚滴三次。輕者三日即愈,翳濃者多滴數(shù)日,以愈為度。但必須鱔魚血每次須換用一條,愈后戒食鱔魚。
白鹽頭一塊,早晨放燈上 至午后,研細末,燈草浸濕沾鹽點于翳上,三五日自去。
又方∶多食荸薺,十余日自退。
丁香二分,研末,黑棗一枚,去皮,同搗為丸,星在左目塞右鼻;星在右目塞左鼻,二日即愈。
無論幾日,紅腫如桃者俱可治。細刮指甲末,唾津和點,其絲自聚,拔出。
又,諸物入眼中,用燈心點指甲末于內(nèi)即出。
又,頭垢膩少許,點入即出。
蛔蟲揉爛取汁涂眼邊上,永不再發(fā)。如無蛔蟲,揉蛆亦可。
紋銀、青果二味,水磨濃汁,和勻搽之。
白礬 一兩,銅青三錢,同研細,每取半錢,以熱湯一合泡,澄溫洗眼,初必澀,宜閉 目坐待,少頃澀止,自然眼開。一日洗四五次,奇效。
取桑枝搗汁,用燈芯點之,自退。
當歸、白菊花各三錢,荊芥、防風、檳榔、陳皮各二錢,古銅錢十枚,同煎水。每服洗三日,每日洗三次。
谷精草五錢 石決明(用火 )五錢,共為細末,用豬肝炒藥末吃三四次自愈。或蒸吃亦
真明亮血竭、乳香、沒藥、掃盆、陀僧等分,共為細末,搽于患處即愈。
用黑羯羊肝一具,不要見水,不犯鐵器,以竹刀切開,納谷精草細末三四兩,瓦罐內(nèi)煮熟,不時空心食之,以愈為度。
用新鮮苦瓜開一孔,將頂上梅花冰片一分,真麝香半分入苦瓜內(nèi),用皮紙包封孔口,隔一宿瀝出水,以鴨毛涂搽。
又方∶取黑羊膽一個,桑葉焙枯研末;蜂蜜調(diào)和入羊膽內(nèi)陰干,蒸水搽之。
又方∶取豬膽一個,爐甘石火 一兩;草烏一兩,共為細末,入膽內(nèi)陰干,取出用三錢。另用 過爐甘石七錢,加梅花冰片少許為極細末點眼。
用原蠶砂新瓦焙為末,少加明雄黃細末,麻油調(diào)點。
云黃連兩分,粉甘草一分,梅花冰片一分,硼砂三分,共研極細末,入乳調(diào)點眼角,自消。
鲗魚膽七個,人乳一小杯,和勻,飯上蒸二次,點之自愈。
青礬、膽礬、銅綠、烏梅(去核、搗爛)等分,水調(diào),將針一只入藥水內(nèi),露數(shù)夜,其針
用真磁石吸之自出。養(yǎng)磁石法∶揀好磁石用淘金店內(nèi)針砂養(yǎng)之,久則生毛,可以吸鐵。
桑葉一兩,燒灰存性,水一鐘,煎八分澄清,洗至一年,不可間斷,其眼復明,勝于童子。
附,杞菊丸∶服此丸可保終身無目疾,更且不中風,不生疔毒。家園甘白菊一斤(酒浸焙研,苦者不用),北杞果一斤(酒浸焙研),煉蜜為丸,每服四五錢。兼用前桑葉洗之,更妙。
明雄黃研細末,水飛凈,候干,每用五厘以活雞剖取熱肝擂和,溫酒調(diào)服。
又方∶雞肝一個不落生水,車前子一錢研末,共搗和,飯上蒸熟,以夏枯草煎湯送下。
末二錢,合攏以線扎緊,砂罐內(nèi)淘米水煮熟,臨臥時一頓食完。
蒼術四兩,米泔水浸一夜,切片炒,研細末。每日用熟羊肝點食三錢,以酒送下,即愈
小紅棗十二枚(冷水洗凈去核),甘枸杞二錢,馬料豆四錢,水兩碗煎一碗,每早空心連
黃牛膽釀黑豆,俟百日取出,每夜吞一枚。奇效。
甘菊花、甘枸杞,等分研末,煉蜜為丸,時常服之。
歸身、枳殼、菊花、丹皮、白芍、防風、薄荷各八分;川芎、生地、白蒺藜各一錢,柴胡、荊芥各六分,燈芯三十根,水煎,食遠服。
又,明目方∶山蒺藜一斤,搗去刺,慢火炒青鹽二兩,每用五錢煮湯服之。
白菊花一斤,開口川椒六兩,共研末,地黃汁為丸如梧桐子大。臨臥時服五十丸,清茶 送下。
當歸、生地、芍藥、羌活、防風各一錢,川芎、白芷、薄荷各八分,生大黃二錢,水煎 服。
馬料豆一升,枸杞子四兩,水煮熟。每服三錢,湯送下。
女貞子(即冬青樹子)陰干,按若干歲服若干粒,風爛即除,極效。
蒼術、甘草、荊芥、刺蒺藜炒各一兩,研細末,每早服二錢,白湯送下。
柴胡、當歸、半夏、防風、荊芥、白菊花各一錢,白蒺藜、炒梔子各二錢,白芍三錢,甘草五分,水煎,食后服。
夏枯草、香附、桑葉、等分研末,每服三錢,麥冬湯下。
谷精草(炒)、小青皮(炒)、青黛、海粉、刺蒺藜、使君子肉各等分,研細末,每服三錢
熟地黃、麥冬、車前子等分,研末為丸,久服自愈。
用鞋刷自向腦后刷七下,即痛止腫消,初起尤驗。
又方∶鼻尖上爆燈火一灸即愈。
又方∶用生南星、生地黃等分,同研成膏、貼兩太陽穴,腫自消。
用南星以醋磨擦,或紅茶磨亦可,時時擦之,數(shù)日即愈。
凡小兒愛吃煙者,誤以煙渣入目,切不可用湯水擦洗,愈洗愈腫痛,恐至眼瞎。急用亂 頭發(fā)一團,或棕纓一握,緩緩揉之,煙渣自出即愈。
吐津于石瓶上,以人指甲磨濃,用骨簪蘸津點入眼內(nèi),連點三五次,塵屑一抹而出。
此上焦火也,宜清上防風湯∶防風一錢,荊芥五分,連翹八分,山梔五分,黃連五分,黃芩七分,薄荷五分,川芎七分,白芷八分,桔梗八分,枳殼五分,甘草三分。水煎服。鹿角燒灰存性,香油調(diào)搽并效。
此肺火也,宜清肺湯∶連翹、川芎、白芷、黃連、黃芩、荊芥、桑皮、山梔、貝母、甘草,水煎服。
又方∶肥皂一兩,益母草(燒灰)一兩,搗為丸,日洗三次,忌姜酒,自愈。
白附子、白芨、白蘞、白茯苓、密陀僧各等分,研細末,臥時將臉洗凈,用水和藥搽之,次早洗去,數(shù)日斑除。
白梅肉、牙皂、櫻桃枝、紫背浮萍各等分,研細末,蜜和為丸。每日用此洗面,久洗自去。
桑白皮灰一升,風化鍛石一升,生鮮鐵腳威靈仙酌量煎濃湯淋二灰,取汁再熬作稠膏,瓷罐收貯,點患處極效。并可點治腳上生雞眼亦效。
若不急治,至生遍身,不救。用鹿角燒存性研細末,豬油調(diào)搽極效。
螳螂足一爪(不用腿),瓜子仁一顆,同搗爛放在膏藥中央貼患處,不獨疔不外走,抑且
用燈芯成把擦摩,至極癢時,蟲從燈草粘出,將燈草浮水,蟲即可見。擦摩至十余次可以斷根。
面上生癬如錢大,抓之有白屑者。用綠豆捶碎,以紙蒙碗口,針刺多孔,以碎豆鋪紙上,鉗炭火一塊燒豆,豆灼盡紙將焦,去豆,揭紙取碗中流下豆水涂之。
又方∶雞蛋一個,浸在真好米醋內(nèi),七日七夜其蛋自化。治癬時,先以穿山甲刮破患處,即將醋化蛋絞汁搽之。
又方∶雄黃,滑石,硼砂各一錢,研細搽之。
以核桃樹葉擦之,或以臘梅花葉擦之。如老年人頭頸燥靨癢痛,以熟地汁涂之。均皆極效。
用小刀剃破,以鴨膽子研末搽之,數(shù)日自落。
又方∶小鼠子紅皮尚未生毛者,鍛石和搗極爛、陰干,臨用時以水潤濕點痣上,其痣自落。
又方∶皮硝,膽礬,五倍子各五錢,煎濃汁,筆蘸點痣,自落。
以生半夏研細末,水調(diào)涂之,青腫即消。
酸石榴一個去頂,白砒三分,研末入內(nèi),將原頂蓋好,過七日化水,取水將須稍浸良久,黑色到根。
又方∶鍛石、白堿、輕粉、黃丹各等分,研為細末,用滾水調(diào)搽,搽畢即以冷水洗之。
又方∶好墨一塊,填在鳳仙花粗梗內(nèi),外用麻扎緊,霜后取出,磨墨點之。
又方∶采鮮覆盆子榨汁涂之。
胡桃外面青皮壓油涂之。
狗膽汁涂之;虬兹、青犬皆妙。
熊膽、蔓荊子、等分為細末,和勻醋調(diào)涂之。
榧子三枚,胡桃兩個,側柏葉一兩,搗浸雪水梳頭,其發(fā)永不脫落,而且光潤。
黑豆一升,青石榴一個,捶碎入好醋三升,煮爛去豆,再煎至一升,收貯,每早敷發(fā)則黑潤。
川椒一兩酒浸,每日涂之,其發(fā)自長。
又方∶訶子三錢,青果五錢,三奈、官桂、樟腦各一錢,香油二兩,浸數(shù)日,每日手蘸油擦發(fā)處三十六下,日后短者長,無者生矣。
又方∶側柏葉陰干研細,以香油浸之,每朝蘸刷頭,生發(fā)且黑,洗頭發(fā)用豬膽汁入湯沐發(fā),潔凈而且光潤。
人忽耳后發(fā)際搔癢,小竅出血,用止血藥不效者,此名發(fā)泉。取多年糞桶箍燒灰敷之即止;蛴贸醇灼屑毮⿹街嘀,并治指縫出血及各處出血不止均效。
取飯甑蓋氣水常沐兒頭,久之生發(fā),自然黑潤。
大、小胡麻各一錢,枸杞根五錢,獨活一錢,車前草三莖,桂花枝頭三錢,絲瓜葉三片,鮮首烏二錢,天仙藤錢半,紹酒二斤,將各葉泡酒飲之。如遇須眉欲落、將酒涂于落處,并可止落。
預用活蜈蚣三條,浸油內(nèi)七日聽用。再量用生木鱉切片,水浸數(shù)日,入鍋煮極透取湯用。即令剃發(fā)將木鱉湯先洗頭癬,再以蜈蚣油搽頭,至愈日為止;蛴貌轂跷⒒鹬舜啵屑毴绶,醋調(diào),每日涂三次,戒食黑魚。
兩鬢忽然紅腫生疽,高突數(shù)寸,頭面眼鼻俱浮腫,狀異平常,此陰毒也。銀花三兩,白芷三錢,川芎八錢,當歸一兩,夏枯草三錢,未潰煎服一劑可消,已潰四劑可愈。
眉毛上忽生一毛,長尺余,觸著大痛,名曰血瘤,斷之即流血不止而死。陳艾一團,放瓦上燒煙,離長眉毛寸許熏之,即能縮短病除,至來年初夏再熏,永不復發(fā)。
用豬、貓頭上毛各一撮, 成灰,又雄鼠糞一粒研末,用清油調(diào)搽,立愈。
九節(jié)菖蒲一錢,九孔石決明(火 )兩錢,白通草五分,荷花瓣三片(不論紅白干鮮皆可
用好新鐵片三塊咬口內(nèi),將好磁石塞兩耳內(nèi),靜坐,其耳忽鳴,有頃刻即通者,有數(shù)日而后通者。
雄鼠膽汁,入麝香少許,滴入耳中,能開三十年耳閉,極效。如不能得,用龜尿滴之,亦大有奇效。
細辛、石菖蒲、木通各一分,麝香一厘,共為細末,用棉裹塞入耳中即通。
用小珍珠兩粒,以生半夏粉一錢,將珠入米湯內(nèi)打濕,滾半夏粉在上,約黃豆大,將絲棉裹好放入耳,七日即聰。
生地四錢,白芍二錢,懷牛膝二錢,(鹽水炒)丹皮二錢,知母二錢,(鹽水炒)廣皮一錢 錢,又方∶巴豆一粒,斑蝥三個,片麝各少許,共為細末,以蔥、蜜和研丸如麥形,用新棉 裹入耳中。如耳中響聲如雷,不必驚駭,俟三七日后乃取出,神效,此藥切忌入口。
用鐵刀磨水滴入耳中即愈。
又方∶用芭蕉根搗汁滴入耳中尤效。
又方∶用郁金磨水滴之亦效。
用生地黃切斷,紙包火煨,塞耳中,數(shù)次即愈。
海螵蛸一錢、枯礬一錢、麝香一分,干胭脂五分,共為細末,吹入耳內(nèi),即愈。
又方∶香附研末吹入亦愈。
此方并治痘出而即靨者。人牙 存性出火毒,加麝香少許,共研細吹之。如有痘出而即靨者,用酒服即出,此方兩治并效。
用海螵蛸一錢,枯礬一錢,麝香一分,干胭脂燒灰存性五分,共為細末吹入耳內(nèi)少許,即愈。大人小兒皆效。
又方∶枯礬研末,入麝香少許,或吹入耳內(nèi),或棉裹塞入亦可。
又方∶油胭脂,水粉,拌勻捻成末吹入耳內(nèi),亦愈。
陳皮、燈草燒灰各一錢,冰片少許,共研勻吹入耳內(nèi),即愈。
五倍子炒研為細末,水調(diào)敷之,自愈。
老雄雞,用好酸醋炒之,攤極冷,七炒七攤,須防蟲蟻,用清水少許加食鹽蒸吃。
又方∶真石菖蒲、木通、全蝎、胭脂邊各五錢,真麝一分,共為細末,用黃蠟三錢溶化,待微冷、入前藥和為丸如棗核樣,瓷瓶固收。用時以棉裹塞耳,兩日一換,以愈為度。
北細辛一分,石菖蒲一分,木通一分,皂莢半分,麝香五厘,共為細末,棉包塞耳中,少頃抽出即通。
用啟竅散∶熟地二兩,棗皮、麥冬各一兩,志肉錢半,棗仁、柏子仁、真云神各三錢,北五味二錢,石菖蒲一錢,服四劑耳中必響,再服十劑。外用龍骨一分,雄鼠膽一枚,真麝一厘,梅花冰片三厘,研絕細末,分作兩丸,棉裹塞耳,不可取出,過一晝夜即通。
用紙捻先于耳內(nèi)凈膿,再加枯礬、發(fā)灰、銀朱等分,麝少許,吹之。又剪鱔魚尾血滴之
白蘞、川柏,等分為末,酒調(diào)搽即愈。
漂蒼術,油頭發(fā),用大竹筒鉆一小孔,裝藥筒內(nèi),燒藥吹煙入耳,膿自流出。
如棉子大極痛,名耳定,用老鼠刺葉(又名十大功勞葉)剪取葉尖,瓦上 灰存性,研細
枯礬一錢, 龍骨一錢,黃丹二錢,海螵蛸二錢,麝香二厘,干胭脂七分,燒存性。共研細末,先用棉拭干膿水,再將藥末吹入耳內(nèi),即愈。
荔枝,瓦上 存性,研細末。麻油調(diào)敷耳外,內(nèi)疔即消。
白鲞魚牙齒一對用火,陳皮炒黃色一錢,冰片、麝香各五厘,共研細末。放入天蔥管尖內(nèi)塞入耳中,即愈。
以菜油少許滴耳內(nèi),其蟲即死。用貓尿滴入耳中,其蟲自出。取貓尿法∶用生姜擦貓鼻,貓即尿。
又方∶桃仁、松子仁各一個,搗爛將油浸透紙上,以紙捻入耳,諸蟲聞香即出,不必扒挖。
以龍爪蔥插入耳內(nèi),一時其尾自出。
用鱉甲燒煙熏耳,其蟲立死,無害。過后可服菊花湯三日,以解火氣之患。
黃柏、枯礬、海螵蛸、滑石、龍骨各等分,共為末,如濕用干擦,如干用豬油調(diào)敷,神效。
用生川烏,水泡透,削如棗核,塞耳,日夜換三次,即愈。得新鮮者更妙。
用木耳一撮,醋炒,白糖拌食。
取池塘內(nèi)久浸之竹,用刀劈開,取節(jié)內(nèi)水滴入耳中。
真田州三七,用酒磨搽之,立止。
用生鮮虎耳草搗取汁,滴入耳內(nèi),數(shù)次即愈。
即半邊頭痛。
川芎、白芷各三錢,明天麻(姜汁炒)二錢,京子二錢,黃芩、桔梗、羌活各錢半,枳殼 荷
又方∶甘松、山柰、白芷、川芎、 本、甘菊、羌活、防風、荊芥各一錢,北細辛五分,水煎服。三帖可除根。
又方,牛蒡子一兩,炒研為末,每服用赤砂糖三錢煎好,和燒酒調(diào)服,稍醉即取棉被蓋頭出汗,即愈。如汗少,將藥服盡,永不再發(fā)。
半邊或兩邊俱痛。
甘松、山柰、白芷、川芎、 本、菊花、防風、荊芥各一錢,細辛五分,水煎,臨臥服,蓋被出汗,即愈。
又方∶白槿樹花子三錢,僵蠶、升麻、款冬花、天麻各錢半,蔥頭二個,姜皮三片,水 煎,先熏鼻眼,待溫即服。如頭痛甚者須發(fā)汗,輕者不必發(fā)汗,四服即愈。
又方∶石菖蒲根,搗汁沖酒服。如無鮮者,即以干石菖蒲水泡,搗汁亦可。至多不過三四服即愈。
用舊小襯帽極油者燒灰,入姜汁一兩,煎水洗,極效。
又方∶細辛、白芷各等分為末。如熱痛用水,風痛用酒以筆調(diào)勻涂痛處,即愈。
又方∶上白面一杯,用水調(diào)勻作一圈,敷痛處,以食鹽填滿圈內(nèi),上加艾絨一丸,燃香火灸之,徐灸痛徐止,痛止勿灸。
又方∶蘿卜搗汁,用一匙加麝香少許調(diào)勻,仰臥注鼻孔內(nèi),左痛注右,右痛注左,兩邊俱痛,兩鼻俱注,均極神效。
又方∶陳蕎麥面作餅,乘熱貼于頭上痛處,外用包頭扎好,出汗,風毒盡收入餅內(nèi),兩次即愈。
又方∶生綠豆不去皮,裝入枕內(nèi),常久枕之,能治風熱頭痛,并能明目。
又方∶蘄艾葉四兩、白菊花四兩、用布袋盛之,加在枕上作枕睡,永久不頭痛。
本、細辛、香白芷、辛夷,共研細末,分為四份。用紙四條卷筒,將火點著以煙熏鼻,日熏二次,即愈。
又方∶天南星一個、艾葉五錢,燒煙熏之。
又方∶鲞魚頭從中分破,左痛用右邊魚頭,右痛用左,炭火上燒煙熏鼻,其痛即止。
又方∶ 本、牙皂,共為末,紙卷燒煙附鼻熏之。
又方∶細辛去葉一錢,雄黃三分,研細末。左痛吹左鼻,右痛吹右鼻。
又方∶牙皂、白芥子、研細末,頭痛時嗅少許入鼻內(nèi),并可除根,屢試屢驗。
川芎、白芷各二錢,共研末,用黃牛腦子一個,切片同藥末入瓦罐內(nèi)。加白酒燉熟,乘熱和酒食之,盡量一醉,睡醒如失。
又方∶雞蛋三個,入川芎末三錢,和勻炒熟,食數(shù)次即愈。
雞蘇薄荷葉四兩,荊芥二兩,羌活、防風、香白芷、炙草各一兩,細辛五錢,共為細末,蒸餅糊為丸。每服二錢,清茶送下。
采單瓣白鳳仙花一瓶,以燒酒浸滿蒸熟,冷去火性,隨量飲之,以出汗為度。
用蔥頭一握,煎湯,加童便一杯兌服,甚效。
全當歸(整的)五錢,川芎五錢,水煎服。
又方∶川芎、茶葉各一錢,水煎服。
又方∶生姜一大塊,破開入雄黃末于內(nèi),用濕紙包煨,乘熱貼兩太陽,均奇效。
烏梅一個去核,斑蝥二個去頭足翅,僵蠶一個,桂心不拘多少,用燒酒共捶爛作丸如綠豆大,貼痛處,以萬應膏蓋之,立刻起泡止痛,三日再揭去膏藥。如貼處肉爛,單用萬應膏貼數(shù)日,自可收功。
又方∶桑枝木燒灰,用開水淋汁,乘熱熏洗,亦即神效。
八月初一日清晨,取百草頭上露水磨墨,點兩太陽穴多次,頭痛可保不發(fā)。
生姜三片,皮紙包好,用水透濕,入灰火煨熟,以兩片貼兩太陽,以一片貼印堂中,用布縛之,即愈。
白羊頭一個,如常治法,日常食之,自愈。
每日早用茯神五錢,豆腐皮五張,煮服,即效。
本、川芎、防風各一錢,荊芥穗錢半,生金銀花二錢,如無生鮮即用干金銀花亦可。
枸杞藤一兩,煎水服。如遇風痛不止,急用煨姜貼太陽之法最妙。
白雞冠花向陽之子,曬干為末。每用一錢五分,黃酒調(diào)服。
馬兜鈴五錢,麻黃三錢,北五味二錢,甘草二錢,水煎去渣,入砂糖半鐘調(diào)服。
又方∶蒼耳子、辛夷花各三錢,水煎服。
又方∶豬肺一具,洗凈,入開口川椒,照人年紀數(shù)每歲三顆,裝入肺內(nèi)煮熟食之。
蘄艾葉半斤,黃酒五斤,煎服,即愈。
鵝兒不食草二錢,川芎一錢五分,青黛五分,冰片五厘,共研極細末,代作鼻煙。
野苧麻根,搗極爛敷之,即愈。
其癥頭面腮頸腫脹極大,形如蝦蟆,又名蝦蟆瘟。寒熱交作,甚者破裂出膿。不可敷藥,恐毒瓦斯入內(nèi),以致不救。久制人中黃三錢,溫水沖服。
又方∶馬桶砂,火 研末。每服二錢,開水下。
又方∶貫眾、黑豆(炒)、僵蠶各三錢,葛根二錢,甘草一錢,水煎服。外用井底泥調(diào)大又方∶用馬蘭頭,日敷數(shù)次,神效。
又方∶生大黃四兩,姜黃二錢五分,蟬蛻六錢五分,俱研細末,姜汁糊丸,每丸重一錢。蜜水調(diào)服,大人一丸,小兒半丸。外用靛青調(diào)涂患處,干又再潤涂之,極效。
又方∶用靛青花三錢,雞子清一個,燒酒一碗,共打勻吃下,即愈。
明朱砂、明雄黃、巴豆霜(去凈油)各一錢,真牛黃五分,共研細末,棗肉為丸粟米大,一歲一換,酒送下。
黑羊糞,瓦上焙干為末。每服一錢,糖湯送下。
生山藥一條去皮,蓖麻子兩個,同研貼患處。愈后忌食鱔魚。
肉色不變,不問大小,年深月久不愈,生山藥一條,蓖麻子仁十個,共研勻,攤帛上貼之。
生頭上如葡萄狀,黃柏一兩,乳香二錢五分,共為細末,槐花煎水調(diào)敷。
形如珠,始生頭上發(fā)中,相染不已。生蘿卜,搗爛醋浸,頻頻敷之。
用大芋頭,搗爛敷之,即愈。
用大鲗魚一只,破開納硫黃于內(nèi),放瓦上焙枯研細末,和麻油調(diào)搽,數(shù)次即愈。
頭痛時常發(fā)者,用手指挨撳頭上有一處掐著更酸痛者,即以筆記之,用斑蝥一個,去頭 翅足,研末,安于所記痛處。蓋以小黃蜆殼一個,用包頭扎好,過夜起一小泡,以針刺出黃水,其痛若失。試驗數(shù)人,愈后多年并不復發(fā)。
頭上忽生腫塊,甚者以致不省人事。以地膚子同生姜搗爛,酒沖服,蓋暖,汗出即愈。
生地(酒浸)三錢,白茯苓二錢,山萸一錢,山藥三錢(炒),丹皮二錢,澤瀉一錢,知母
生在頭頂上者始名腦疽。若正偏對口非同此癥,如飲食知味猶可救,用五圣湯∶銀花八兩,元參三兩,麥冬三兩,生黃 四兩,真臺黨二兩,水煎服,四服漸愈,改用十全大補湯,四服后再改用八味,恣飲可全愈。
治鼻流黃水,頭腦暈痛。
絲瓜藤,取近根處三尺許,燒存性為末。每用三錢,食后黃酒送下,極效。又,另用桃葉作枕。
有的頭皮內(nèi)有蛆出,以刀刮破皮,用絲瓜葉搗汁搽之,其蛆盡出即愈。如無絲瓜葉,以楊柳葉代之亦效。
有人腦中似如鳥雀啾啾之聲,耳內(nèi)常鳴,以芎歸湯治之,再以制南星、防風各一兩為末,以真黃牛腦子蒸熟搗丸,每服三錢,酒下,即愈。
有女子患乳癰,突然腫及頭面,以蚯蚓糞曬干為末,用開水調(diào)搽頭面,即全消矣。
頭面無故生小瘡,癢甚,次日即頭重如山,又次日面目青紫,用回生至圣丹,生甘草五 錢,銀花八兩,元參三兩,蒲公英三兩,川芎一兩,天花粉三錢,水煎,一服即愈。
又方∶用黑虎湯,元參八兩,柴胡三錢,生甘草一兩,以水十大碗煎至三大碗,二日服完。生于頭面,加川芎一兩,附子三分;前后左右加當歸二兩,甘菊一兩,附子三分。生于四肢,加附子五分、白術二兩,茯苓一兩,一服即愈。
用茄子花擦之即愈。
又方∶用紅花擦之,永不再發(fā),極效。
火焰蛇一條(蛇即紅白相間者),或烏蛇更妙,水一大罐,將蛇浸死,去蛇,用谷數(shù)升浸余
又方∶瓦磚燒熱,用蔥煎雞蛋安放磚上,以頭就熱氣熏之,蟲出自愈。
又方∶用熬鴉片煙紙,熱水和濕,敷貼頭上,極效。
川椒殼、枯礬、樟腦、松香、輕粉,共為末,和淡豬油杵融,取青布包藥為條,將老松 節(jié)劈至半開,納布條于松節(jié)內(nèi),用火燒燃滴油,將瓷碟盛接,候冷搽患處,極效。并可治諸瘡毒。
或出血如疥,或痛癢,或干濕作癢,似蟲非蟲,外治不效,此氣虛也。宜服煎劑,蜜黃三兩,當歸二兩,防風二錢,漂蒼術一兩,麥冬一兩,酒芍一兩,銀花二兩,熟地、玄參各一兩,生甘草、荊芥、花粉各三錢,棗皮五錢,水煎服,十劑可愈;切勿減輕分量。
獨核肥皂一莢,將砂糖填滿其中,入巴豆兩粒,扎好,以鹽泥涂封, 存性為末,加檳榔一錢,輕粉五分,研勻,用香油調(diào)敷,敷時先剃頭,用灰湯洗過,又用熱水再洗,然后拭干搽藥。
又方∶用生黃豆炒黃為末,香油調(diào)搽。
又方∶蕎麥面炒黃一兩,硫磺五錢,研細和勻,或羊油或羊髓油調(diào)搽。
又方∶羊糞曬干,研細過絹篩,用老鼠煎油調(diào)搽,三五次即愈,且能生發(fā)。
又方∶芒硝二錢、牛膝三兩,以上二味用水煎,加童便半杯兌服,立愈。
又方∶用燒酒曲搗碎為末,真麻油調(diào)敷瘡上,或以布紙遮隔,干即除去再敷,連敷數(shù)次,其瘡自退,三月后長發(fā)更甚矣。
又方∶用杏仁炒熟,不拘多少,乳香、沒藥各一錢,共搗如泥,先以花椒水洗過頭瘡,每日擦抹三次即愈。
用生鵝油涂在頭上,將舊鞋底洗凈烤熱擦之,擦盡白皮,一連數(shù)日,即可凈去。
又方∶大鱔魚,搗爛敷之,亦效。
百草霜(要燒茅草者)、明雄黃各二錢五分,枯礬、榆皮各三錢,輕粉五分,鍛石窯內(nèi)燒
大蜂房,不拘多少,用生白礬末填孔內(nèi),以破罐底或瓦片盛之,房口向上,用炭火,令白礬化盡為度,候冷研細末,臘豬油和涂,三五次可以除根。
又方∶白礬,研細末,用豬膽汁調(diào)搽。
又方∶麥芽、元明粉、元參各二錢,共研細末,多用煙油調(diào)和,剃破連日擦之,不可間斷,不痛不癢,除根乃止,倘間斷仍恐復發(fā)。煙油即煙店煙葉榨出之油,總以煙油多為妙。
燒灰研末,以少許吹入鼻中。外用一錢,清水沖服。
又,獨蒜切開貼手腳心即止。左鼻貼左,右鼻貼右。
又,發(fā)燒灰,加烏梅一個火,共研末吹鼻中。
又,麥冬(去心)、生地各五錢,水煎服。外以薄荷塞之即止。
又,干蘿卜菜、豬精肉同煮食。
又,白芨研末,唾津調(diào)涂山根上,仍以水沖服一錢。
又,蘿卜搗汁半盞,入酒少許熱服。并以汁注鼻中。
又,白馬尿敷頭上即止。
又,藕節(jié)搗法飲之,并涂鼻中。
又,菜花五錢,水一鐘,煎服。
又,陳年金墨磨濃,以燈草醮塞鼻內(nèi)。
又,真香油以少許滴入鼻中。
又,以鹽湯水溫浸兩足。
又,多年尿器中垢,新瓦上烘干研細五錢,麝香少許,用溫水一碗調(diào)勻,緩緩服之,尤效。
又,大蒜二個搗敷足心,左患貼右足心,右患貼左足心,兩鼻出血,兩足心并貼,極效。兼治虛火上升,眼目腫脹。
又,山梔子燒灰吹之。
又,粟殼燒存性研末二錢,煮粥食。
又,蓼草根一團,塞鼻孔內(nèi)一時辰,則終身不發(fā)。
又,胎發(fā)、龍骨等分,焙成灰,同烏梅炙脆研細,吹入鼻內(nèi)。
又,淡紫草一斤,不用鹽隨作飯菜食,俱可以,五日或十日內(nèi)食完,永不再發(fā)。
止鼻血歌曰∶石榴花瓣可以塞,蘿卜藕汁可以滴。火 龍骨可以吹,水煎茅花可以吃。
又曰∶墻頭苔癬可以塞,車前草汁可以滴。火燒蓮房可以吹,水調(diào)鍋煤可以吃。又曰∶旱蓮草搗可以塞,婦人乳汁可以滴。粟殼燒灰可以吹,烏賊骨末可以吃。
絲瓜藤近根三五尺,燒存性為末,酒調(diào)服,即愈;蚶辖z瓜去皮去子,火 為末,酒下亦效。
赤芍、黃芩、 本、生地、黃連、石菖蒲、遠志、甘草各八分,水煎服。
石首魚腦骨二三十枚,火 為末。每服五分,酒下,先用一二分吹鼻中,不數(shù)服,更不復發(fā)。
又方∶百草霜研細,空心水調(diào)服一錢。
用秤星樹根常煎水服之。若成肺癰者,再用白芨研末,米湯調(diào)下。
川黃柏、檳榔,共為細末,豬油調(diào)搽,極效。
用馬蹄草放在壇子內(nèi),加香七醋平草上,將雞蛋一個安入,置本人床下,一夜換蛋一個,數(shù)日即愈。
用豆腐水煮硫磺三次,取凈硫磺二錢、輕粉一錢、金色陀僧一錢、白芷一錢、白礬五分,共為細末,以唾津涂藥末搽之。
又方∶硫磺五錢入布袋內(nèi),外用豆腐煮透,元明粉五錢,朱砂五分,冰片三分,共為細 末,晚間以唾津和藥末搽之。
用荸薺去皮,溫茶內(nèi)泡熱,多食即除根,不必服藥;蛴眯迈r側柏葉煎湯代茶,常服。
辛夷研末,麝香少許,和勻,以蔥白蘸塞鼻中,數(shù)次即愈。
蒼黃紙燒灰五分,胭脂渣燒灰五分,兌酒、醋各一匙,開水沖服二三次,即愈。
明礬一兩,蓖麻子七個,鹽梅五個,麝香少許,共搗為丸,棉裹塞鼻內(nèi),清水流出,息肉自下。
皂角、辛夷、石菖蒲,等分為末,棉裹塞鼻中即通。
生鼻準頭及兩邊,先紅后紫,久變?yōu)楹冢顬槔p綿,用荸薺不時涂之。
又方∶密陀僧一兩,研細,用人乳或蜜調(diào)和如薄糊,每夜略蒸,待熟敷面,次早洗去,半月仍好如舊。
亦酒渣粉刺之屬。硫磺、皮硝,各等分,研極細末,臨臥涂之。
連翹仁為末,每早服三錢,湯送下。另用硫磺研末,水調(diào)搽患處。
爛黃雞糞、荔枝肉,同搗爛涂上即愈。
又方∶百草霜敷之可止。
又方∶枸杞子煎湯,徐徐漱之,吞下即止;枸杞子根俱可用。或川芎煎湯、或麥冬煎湯、或黃柏煎湯作漱作飲。各方均經(jīng)有人效驗,故特記之。
又,五倍子燒研末擦之。
絲瓜蔓藤陰干,火 存性研末,擦牙縫,即止。
瓦松、白礬,等分水煎,徐徐漱之。
芥菜根燒存性研末,頻敷患處。
黃柏、青黛各一錢,冰片二分,共研細末擦患處。
蛔蟲瓦上焙干研細,加青黛、冰片少許,共研勻吹入。
又方∶青黛、黃柏、枯礬、五倍子(炒)、銅青、硼砂、開口川椒(炒)等分,共研細 末,
因延久已成多骨,或牙齦腫脹,齒縫出膿,或面無端腫痛;楝樹果去核,搗爛敷患處,數(shù)次即愈;并能退出多骨,真神驗秘方也,切勿輕視。
槐花略炒研末,以指頭蘸末涂牙關,血止為度。
又,牙根出血名牙瀉,草決明煎水噙之即愈。
人中白二錢,熟石膏二錢,牙硝一錢,輕粉五分,共研細末,頻擦,無論大小男婦,治之皆效。
月石、青鹽、沒石子各一錢,熟石膏二錢,洋青黛八分,共為細末,先用涼水漱口,然后將藥搽之。
雄黃精、明礬各三分,牙硝一錢,冰片三分,共為細末,每用一分擦患處,流盡涎,牙痛即愈。
又方∶青鹽、火硝、硼砂、蟬蛻各一錢,共研細末,不論風火蟲牙,擦上即愈;蚰茉 加冰片少許更妙。
又方∶海螵蛸為末擦患處。
又方∶川牛膝五錢,生大黃二錢五分,熟大黃二錢五分,共研末,擦之即愈。
生草烏、雄黃、胡椒、麝香、蟾酥等分,共為細末,用絹包噙痛牙上,痛立止。
又方∶巴豆一個,入火略燒去殼,胡椒三粒,同搗爛,用薄棉包藥放痛牙上,以痛齒咬定,流出許多涎水,勿令咽下,良久取出,痛即止。若一二個牙痛,多系是蟲牙,去胡椒,改換花椒尤妙。
又方∶烏梅一個,生甘草七分,冰片一分,共搗為丸,含口中,使其流出許多清涎,牙痛即愈。
辛夷、花椒、蜂房、防風各等分,煎湯漱之,痛立止。
又方∶生鮮地骨皮(即枸杞根),不拘多少,洗凈,削取嫩皮,石器搗碎,用河水半碗,井水半碗浸片時,將浸水漱口,熱即吐出易之。
又方∶桑根內(nèi)皮、槐根內(nèi)皮、柳根內(nèi)皮、榆根內(nèi)皮、楮根內(nèi)皮(俗名谷樹)、椒根內(nèi)皮、苦楝子根內(nèi)皮,均各三錢,搗爛,煎水一碗,溫噙數(shù)次。
又方∶杉木皮,煎湯漱之。
甘草五分,防風、青皮、荊芥各一錢,丹皮、生地、升麻各二錢,上七味為主,再看何牙痛加入何藥煎服。應加何藥?牙齒部位開列于后∶
左盡上牙屬膽∶羌活、膽草。
左盡下牙屬肝∶柴胡、梔子。
上左中牙屬胃∶石膏、白芷。
下左中牙屬脾∶白術、白芍。
上正門牙屬心∶麥冬、黃連。
下正門牙屬腎∶黃柏、知母。
上右中牙屬胃∶石膏、白芷。
下右中牙屬脾∶白術、白芍。
右盡上牙大腸∶大黃、枳實。
右盡下牙屬肺∶黃芩、桔梗。
以竹葉、生姜為引,水煎,二帖即愈。如滿口痛加人參五分。
元參、生地各五錢,麥冬二錢(去心),丹皮、澤瀉各錢半,以此方為主。后隨癥再加∶
如上四門牙屬心火,加條芩、木通、燈芯;
下四門牙屬腎火,加知母、黃柏、元參;
左邊下牙屬肝火,加膽草、白芍、柴胡;
左邊上牙屬膽火,加青黛,蘇葉;
右邊下牙屬肺火,加桔梗、桑皮、條芩;
右邊上牙屬脾火,加石膏、竹葉、元明粉。
以上俱加一錢,水煎服,對癥加藥,自是效驗如神。
松木節(jié)一小片,放痛牙上咬定,即愈。
又方∶用生大黃末調(diào)燒酒,刷腮外,痛即止。
苡仁根四兩,水煎含漱,冷即易之。
又方∶荔枝連殼燒存性,研末擦之,痛即止。
生石膏研末擦之,且能固齒。
木耳、荊芥等分,煎湯頻服。
又方∶菖蒲根于端午日午時,用鹽水泡之曬日中,過時取起,收入瓷瓶,勿令霉爛,用時,切一薄片貼痛處,即愈。
用磨房驢糞泥燒灰,趁熱將青布包咬痛牙處,俟流出涎,以碗加水接視之,見蟲在碗上,神效。
楊梅根皮、韭菜根白、廚房案板上刮下泥,三味相等,搗勻貼兩腮上,半時其蟲從眼角而出。
蒼耳三十個,川椒三十粒,小黑豆三十粒,陳臘醋一碗煎半碗,常溫漱。
五倍子一個,鉆一小孔,填鹽滿,火,研末,擦數(shù)次,永不發(fā)。
生地二兩,白蒺藜(炒去刺)二兩,制香附四兩,青鹽一兩五錢,沒實子大者四個,破故
公老鼠一個,剝?nèi)テと,盡用骨放瓦上焙干,再用白芷、川芎、地骨皮、桑皮、川椒、蒲公英、旱蓮草、青鹽、川槿皮各三錢,麝一錢(又方以香附一兩易之,可不必用麝),共研
槐枝葉、柳枝葉,不拘多少,切碎水浸三日,熬汁去渣,入青鹽、白鹽各二兩,同汁熬干為末,擦牙吐出洗眼。
細辛、生石膏各三錢,川椒、生礬、青鹽各二錢,共為末擦之。
又方∶姜黃、白芷、細辛各五分,共為末擦痛處,過后以鹽湯漱口。如遇外面赤腫,去姜黃,加川芎。
又方∶蓽茇、細辛、潮腦,三味共為細末擦牙,立刻滿口清涼,低頭流盡清涎,溫茶漱口,切莫咽下。一切牙痛多擦數(shù)次即愈。
火硝一錢,冰片二分,明雄一分,元明粉五分,共為末,擦患處,數(shù)次即愈。
又云∶一撮花椒水一鐘,細辛白芷與防風。濃煎漱齒三更后,不怕牙痛風火蟲。
如牙齒欲落不落,痛極難忍,飲食不便,不得不取去者,用白馬尾燒灰存性為末,點上痛齒即落。切不可粘連好齒,至要至要。
用陳白螺螄殼燒灰、加兒茶少許、冰片少許、研極細吹患處,一吹即愈。諸疳并治。
白礬一錢,硼砂一錢,為末,用大棗兩個裝入藥末,外包濕紙入火燒炭存性為末,加朱砂五分,冰片三分,共為末,指蘸擦牙,歇一二時,冷水漱盡吐出,去風除蟲定痛,極效。
用茄蒂燒灰研細,放地上去火氣,水調(diào)敷之。
生姜搗自然汁頻漱口,亦可為末搽之。
又方∶生黃柏八分、生黃連五分、兒茶少許,生研細末擦之。
又方∶干姜,黃連,銼末泡水噙之。
又方∶硼砂、兒茶、薄荷各一錢,青黛二錢,冰片五分,共為細末搽之均效。
紅砂糖調(diào)水漱口可解;或用大茴香煮羹食亦良。
兒茶四兩,桂花、硼砂、薄荷葉各五錢,甘草熬膏作餅,含口中噙化,名香茶餅。
橄欖核(燒存性)、鳳蛻(即抱小雞出后蛋殼,瓦上燒存性)、兒茶各三錢,共研細末,每
三焦實熱。黃連、黃柏、黃芩、梔子(炒黑)、細辛、干姜各等分,為細末,先用米泔水
又方∶陳白螺殼燒灰存性,加兒茶少許,研末,吹敷即愈。
大紅薔薇花之葉,忌火炒,研成細末,加冰片少許搽擦。如冬月無葉用根亦效。
人中白六分,龍骨二分,冰片五分,硼砂、黃柏、熊膽各一錢,研極細末,吹入患處,極驗。
又方∶人中白八分,青黛五分,雄黃二分,冰片五厘共研末,吹患處亦效。
用艾葉煎湯,當茶飲之。
薄荷泡湯含漱,并治口臭。又諸疾熱胎,用布蘸井水抹后,再用姜汁時時涂之。
生舌上出血不止即不救。五倍子(炙)、烏梅(去核,炙)各三錢,糠綠三分,共研細末,
糖醋時時含漱之。
又方∶百草霜,海鹽各等分為末,井花水調(diào)服。
樸硝、白礬,各等分研細,涂摻舌上,即愈。
蓖麻油,蘸透紙上作捻,燒煙熏之,即收入。
蒲黃頻摻舌上,如因寒起須加干姜末等分。
以冰片研細,搽之,即收。番木鱉(刮凈毛切片)四兩,川連四錢,水二碗煎一碗,將舌
此癥系腸胃中之遺毒。生大黃、天花粉各二錢,紅胭脂(系藥名)五分,以上三藥,浸麻
香薷一握,水煎濃汁飲之,治心煩躁熱并效。仍以槐花炒研末摻舌之方,最為效驗。又舌硬出血,木賊煎水漱之。
用生蒲黃研細末擦舌上,或用槐花末亦可,皆極效。又,隨用麥冬去心一兩,黃連五分,連翹三錢,燈芯二十根,水煎服,即愈。
陳醋一碗,五靈脂一兩,入銅杓內(nèi)煎,三沸為度,離火,即用竹箸攪勻,候冷,將醋少許頻含,待涎沫滿口即吐,勿咽下。吳江黎里鎮(zhèn)某以此方治重舌之癥,立見其效。
(兼治牙關緊閉。
金錢薄荷(焙干)一錢,青黛三分,冰片一分二厘,火硝一分,硼砂五分,僵蠶一大條(
蟹一只(火 存性),沒藥,共研細末勻。先用木賊草煎湯漱洗,后將藥末敷上,舌即長
生蒲黃、真紫降香、五倍子、好東丹(飛凈)各等分,研細末,頻擦患處,即能長肉。
如舌破腐爛,疼痛異常,飲食難進者;用地龍十條(即曲鱔),吳茱萸五分,共研,和生
因飲食而生者,舌忽腫脹。用韭菜汁以童便和服,即愈。
又,搶舌風穿后,余血流下,全不思食,用白礬一兩,瓦上焙枯研末,陳糯米酒沖服。
百合一斤,山芝麻根一錢(去皮),貝母一錢,元明粉一錢,銀朱七分,加白面調(diào)敷。
又方∶赤小豆末敷之,均極效。
生大黃末,用蔥汁調(diào)涂四圍露頂,敷數(shù)次即愈。
用絲瓜燒枯存性研為末,水調(diào)搽數(shù)次即愈。
赤小豆研末,水調(diào)服,即愈;凡一切癰疽發(fā)背初起,皆可以赤小豆敷之,屢見奇效。
又方∶生大黃一兩,木香、姜黃、檳榔各三錢,共研細末,醋、蜜調(diào)敷,中留小孔,干則再換,連敷數(shù)次即愈。
又方∶用靛青調(diào)搽數(shù)次即愈。
(即撐耳風) 用栗樹子去肉,將殼煎水洗之,隨用靛花搽涂,干再復搽;蛴寐菇且源啄ゲ胫詷O效。
此方治撐耳風紅腫作熱,甚至大便閉結,小便黃赤,口渴身煩等癥。酒炒黃芩錢半,梔仁錢半,花椒二錢,連翹、牛子、防風各二錢,酒浸生地三錢,紅胡、薄荷、膽草(酒洗)、澤瀉、甘草各錢半,升麻五分,大便結加熟大黃二錢,水煎服二劑。外用燒酒調(diào)靛腳搽之,即愈。
(名羊胡瘡) 片糖(即廣糖)、白蠟,二味相和蒸融涂之,立愈。
烏梅搗泥為餅,塞滿牙盡處,張口流涎,隨手掇上。
患者須平身正坐,令人以兩手托住下頦,向腦后送上關竅,隨用絹條兜頦于頂上,須避風,外用天南星研末,姜汁調(diào)涂兩頦,過一夜即上,次日當再服煎劑,用下方∶臺黨參、制白術、白茯苓、制半夏各五錢,當歸、僵蠶各二錢,天麻、陳皮各一錢,川芎、甘草各八分,制附片六分,燈芯四十根,生姜三片,水煎服。
瓦松一枝,橄欖二個燒枯存性,加生姜汁、食鹽少許,共搗極爛涂敷,甚效。
生大黃三錢,丁香十粒,綠豆二錢,研細,開水調(diào)敷兩足心。
(即名翻唇疔) 昨有程姓婦,晚飯后嘴唇忽起疼痛,身發(fā)大寒大熱,次早頭面紅腫,牙關緊閉,勢甚險惡,即內(nèi)服煎劑,外用蛔蟲洗凈加冰片搗爛涂敷嘴唇,服藥后肚腹大瀉,嘴唇流出毒水,漸漸腫消紅退,數(shù)日全愈。惟雞、魚、羊肉、姜、椒辛熱發(fā)物,煎炒濃味,概宜禁口。元參三錢,生軍四錢,黃芩二錢,牛蒡子二錢,角刺尖二錢,忍冬花三錢,白芷二錢,木通三錢,麥冬(去心)三錢,酒洗全蝎尾八分,當歸二錢,麻仁四錢,水煎服,肚腹瀉后而愈。此近日 凡患嘴唇生疔,即查照卷十一頭面諸疔方內(nèi)在大腿彎中如刮痧樣,刮現(xiàn)紫筋,即用瓷針刺破,擠去惡血,最為嘴唇疔瘡救急捷妙之法。再以蛔蟲加冰片搗爛敷之,即刻瘡口流出毒水,腫消痛止,神效之至。
用兩手從臂上抹至兩拇指間四五十下,以繩扎住,以針刺少商穴,男左女右,出血即愈。重者再多刺,或刺七指、九指出血,更見速效。再以靛青花敷之;蛴贸嘈《寡屑毮,陳醋調(diào)敷,如干常潤之。
又方∶用升麻,川芎,連翹,牛子,白芷各錢半,黃連八分,水煎,食后服。如腫至太陽加羌活一錢,腫連耳后加山楂、柴胡各一錢。
夫咽喉者,左為咽屬胃,右為喉屬肺,乃一身之總要百節(jié)關頭,呼吸出納之門戶也。咽在喉之后,主食通胃,即為胃管,俗名食喉,又名軟喉者是也。喉在咽之前,主氣通肺,即為肺管,俗名氣喉、又名硬喉者是也。咽與喉同在舌下,舌是咽喉總系。又有會厭,居咽喉上,以司開闔,乃聲音之戶。凡吞咽必舌抵上,會厭即掩其氣喉,使飲食入咽而直下,不掩則飲食溢入氣喉必嗆。咽、喉、會厭、舌四者,交相為用,缺一則飲食即廢矣。
咽與喉,二物也。雖同在舌下而門路各別,喉者肺管,呼吸之門戶,主出而不納,通乎天也。咽者胃管,水谷之道路,主納而不出,通乎地氣。一出一納,實為一身之關要。云喉痹者,謂喉中呼吸不通,言語不出,而天氣閉塞也;云咽痛及嗌痛者,咽之低處名嗌,謂咽中不能納唾與食,而地氣閉塞也;云喉痹及咽嗌痛者,謂咽喉俱病,天地之氣并閉塞也。如此關要之地,是以病則命如懸絲,治之不急、術之不良、藥之不精,何能救人性命于危急之頃也。茲將臨癥要訣及寒熱虛實各種病癥,內(nèi)外方藥,各樣治法,逐項詳細注明,誠能細心揣摩,無患術之不精矣。
夫人五臟六腑十二經(jīng)脈,除足太陽經(jīng),其余十一經(jīng),皆內(nèi)循咽喉,盡得以病之,不獨肺胃也。但有陰陽、表里、風濕、寒熱、虛實、緩急、輕重之不同,不得其傳,何能辨認?臨癥看喉之訣,最要手輕眼快,切莫心粗氣浮。無令富貴貧賤,老幼男女,必令患者朝明處而坐,使人將患者靠扶其背,手托其頭。醫(yī)者用壓舌片或竹片或竹筷按其舌根,以便看其喉中左右、上下、內(nèi)外如何情勢;蚣t甚,或腫甚、痛甚、或微紅、微腫、微疼,或紅甚痛甚而不腫,或不紅不痛而只腫,或不紅不腫且色白而疼痛,或有形或無形,或來勢急發(fā)于頃刻,或從容柔緩起于數(shù)朝,或喉里喉外皆紅腫,或頭頸腮頤并腫紅,或因瘟疫大渴,或感風寒發(fā)熱惡寒,或已灌而不能速潰,或潰后余腫不消,或破爛,或誤針。既看其喉,再觀其舌∶有胎無胎,或黃或白,或潤或干,或灰或黑。又看兩唇∶淡紅淡白,紅甚而焦,或紫且黑。視表癥之真假,審二便之通澀,聞口臭之微甚,察飲水之冷熱,寒熱自分,虛實迥別。大抵咽喉病癥,因風熱者十之七,因火癥者十之三,因寒癥者百中不過偶有一二也。臨癥切宜詳細審辨,無非望聞問切。咽喉性命攸關,倘若潦草了事,貽誤非淺。常見富貴人及婦人輩,懶于下床,看喉者斷不可曲從,恐其床上看不明白,看視既已不確,下藥有何把握。最宜詳慎,不可忽略。此皆臨癥要訣,實屬心法真?zhèn)鳎缒茏袷囟,無不神乎其技矣。其辨癥治療,以及修治丹散諸法、并內(nèi)外醫(yī)藥各方,悉詳于后。是在臨癥者,視病之輕重緩急,酌量加減用之,活法靈機,從心之巧妙也。
凡喉癥初起,診右寸脈浮緊,肺風也;兩關浮數(shù),胃火肝風也;左寸浮洪,心火也;右寸遲沉,肺伏寒也;沉細者,肺伏熱也;右尺洪大,三焦火旺也;右寸浮洪而有力者,腎虛火也;紅腫而脈浮者,風火也;脈細數(shù)而浮者,虛火也;脈沉實爛而不腫者,毒也;細緩者,虛寒也;兩關脈浮者,非結毒也。脈略如此,細診詳參,以類推之可也。
口內(nèi)上 屬胃陰,下 屬脾陽。舌之中屬心,舌四圍屬脾,舌根亦屬心,小舌又名蒂丁,屬胃。喉之左右舌根屬肝,牙根上屬胃下屬脾。舌苔白主寒,舌苔黃主熱,焦則熱甚,黑則熱極。凡舌苔不僅論色,尤當分別或潤或燥。但潤澤者非真熱,焦燥者必無寒也。另有時疫白喉一種,起病惡寒發(fā)熱,切不可誤認為表,及到喉中現(xiàn)出白點白塊,尤不可誤認為寒。
倘妄投麻、桂、羌、獨,升散其毒,及犯參、耆、姜、附,補助其毒,雖有仙丹,不可救矣。凡患喉癥,一切勞腥油膩及姜椒辛熱發(fā)物,概當禁絕,至要至要。
白喉有時疫一癥,其發(fā)有時,其傳染甚速,或一人患發(fā),竟至傳染一家,甚至一鄉(xiāng)一村皆發(fā),其癥至危至險,最急最惡之癥也。若不急治即能殺人,而治者不得其訣,以致束手無策,然非臨癥日久莫能知。治此癥者有十難焉。
昔陳雨春先生論云∶此癥乃足三陰受病,傳之于肺,與他經(jīng)無涉,其有兼及他經(jīng)者,亦皆病后之傳變者也。何者此癥初起舌微硬,舌苔黃,頏顙微腫,喘渴心煩,夫十二經(jīng)中,惟 太陰之脈上膈兵咽,連舌本,散舌下;少陰之脈循喉嚨,挾舌本;厥陰之脈循喉嚨之后,上入頏顙,下絡舌本。凡病此者,兩關及左尺脈多沉數(shù)而躁,以此觀之,病屬足三陰明矣。時未傳及他經(jīng),不察其源,治以他經(jīng)之藥,其難一也。
大抵此癥初起,惡寒發(fā)熱,頭痛背脹,精神倦怠,遍身骨節(jié)疼痛,喉內(nèi)有極痛者,有微痛者,或尚有不痛者,初無形跡可見,的似傷風、傷寒表癥。若投以麻、桂、細辛、羌、防、升、柴、蘇散之類,致毒渙散,無可換回,其難二也。
彼其惡寒發(fā)熱,乃毒瓦斯初作于內(nèi)。至二三日,喉內(nèi)業(yè)已現(xiàn)出白點或白塊,寒熱自是消除。醫(yī)者不悟,誤以為表藥有功,豈知白喉現(xiàn)出,即不服表藥而寒熱亦除。其風熱喉癥,尚可 稍用表藥,或荊防敗毒散之類,惟白喉一癥,表藥最所當忌,其難三也。
按此病熱癥多而寒癥少。有以色白而指定為寒癥者,不知此癥初發(fā)于肺,肺屬金,其色白,為五臟六腑之華蓋,處至高之位,毒瓦斯自下熏蒸而上,肺病日深,故其白色日著。治宜解三經(jīng)之毒,使之下行,勿令積蓄于肺。若因色白擬為寒癥,以附、桂、炮姜熱劑投之,一遇火癥,是謂抱薪救火,愈熾愈烈,其難四也。
即有知白喉為火毒,不可輕用開提升散之品,使之上升,愈加壅塞,而起初即以芒硝,大黃下之,亦非所宜。不知此癥已傳至上焦氣分,與中,下焦無涉,既上焦氣分受傷又以硝,黃攻發(fā)太過,使中,下焦有損,元氣愈傷,其難五也。
見癥已確,服藥尤當守方。此種惡癥,有火毒最甚者,初起用消風敗毒、引熱下行之劑,治法良是,乃日服一劑,而白仍不退,藥力太緩,連服數(shù)日只得數(shù)劑,而白愈見有加,是猶杯水車薪,與事無濟。治者當詳審病源,或舌苔黃黑,或喉干唇焦,小便短澀微黃,大便泄瀉帶黑,是為火毒凝結,內(nèi)不能除,白何能退?遲延日久,以至愈發(fā)愈多,法當守方,急急救之。似此惡癥,每日必須三劑,方可有效。若病急亂投,另更別方,必致變生不測,其難六也。
察之既精,圖治不容稍緩,此乃瘟疫之變癥,殺人最速,過七日不救。庸醫(yī)辨癥未明,投以平淡之劑,不求有功,但求免過,是謂優(yōu)容養(yǎng)奸。迨延至五六日,毒已重矣,元氣傷矣。善治者不得不以猛劑攻之,然病已垂危,成則無功,一旦不起,病家不歸咎優(yōu)容之過,而反云猛劑非宜。此非誤于后,而實誤于前。其難七也。
有非白喉而轉為白喉者,初起喉痛紅腫,或惡寒發(fā)熱,或不惡寒發(fā)熱;或一邊腫名曰單蛾,或兩邊腫名曰雙蛾,治之稍緩,則氣閉不救。宜用土牛膝引熱下行,大便閉用大黃,否則不必用。此與白喉癥異治同,倘不預防,轉為白喉,為禍甚烈,其難八也。
又有勞癥白喉,陰虛火燥,痛極而水米難下,甚至腐爛,形容枯槁,面目憔悴。必須養(yǎng)陰補劑,使元氣充滿,而喉痛自愈。若以時行疫癥白喉誤認陰虛,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其難九也。
更有一種白喉,無惡寒發(fā)熱等癥,喉內(nèi)起白皮,隨發(fā)隨長,時作惡心,干嘔欲吐,的是寒癥,非附、桂不愈,即誤服消風敗毒之藥,亦無大損。若以時行白喉疫癥認作此癥,為害不淺。其難十也。
知此十難,臨癥審治,十不失一。咽喉系性命關系之處,務必細心詳察,切不可忽略。
照此法行之數(shù)十年,無不效驗。當茲時疫流行,不敢私秘,謹將治法、看法、方法以及吹喉藥散,一一開注于后,非敢云濟世之良方,亦足為刀圭之一助云耳。
夫白喉一癥,乃感天地不正之癘氣,即時行瘟疫之變癥也。南方最盛,近來北方亦往往有之。此癥醫(yī)家多不曾經(jīng)見,最易誤治,治不得法,無不斃命。其癥初起,作寒作熱,或頭痛背脹,或遍身骨節(jié)疼痛,心胸梗塞。喉內(nèi)或痛極,或微痛,或不痛,或喉內(nèi)微硬似卡非卡;驖u腫而漸漸即現(xiàn)小白點者,或先紅紫而后現(xiàn)小白點者,有隨發(fā)而白隨現(xiàn)者,有至二三日而白始現(xiàn)者;蛴砂c白條而長成白塊,漸漸滿喉皆白者,此極惡之險癥也。毒甚者,白點最易長大,是以五六日即斃命者,皆由喉中白塊長滿閉塞故也。發(fā)雖不一,治法皆同。凡遇惡寒發(fā)熱,有似感冒之癥,當問其咽喉疼痛否,必先看其喉中紅腫否,切不即用表散之劑。
倘遇白喉險癥誤用表藥,則輕者必重,重者不可救矣。務將患者坐向明亮處,使人扶靠,醫(yī)者用壓舌片或用竹筷,將舌壓平,詳細看視。果系白膜,如輕者,即以元珠丹用小竹管向患處不歇時刻連連吹之,使其吐出痰涎;即將除瘟化毒散、神功辟邪散酌量加減,煎服一二劑,無不應手而愈矣。倘遇白喉重癥,一時半刻,白塊愈長愈大,若不急急醫(yī)治,及至喉中白塊長滿,加以痰涎壅結,腫脹閉塞,滴水難下,雖有仙丹無能為也。是以白喉初起,切不可疏忽,必得急急醫(yī)治,吹藥服藥,刻不可緩。吹藥之時,尤必將舌根壓平,看明患處,務將吹藥對準患處吹之,如不曾吹中,再又補吹,方能見效,切不可敷衍了事,以人性命為兒戲耳。若在黑暗處,病者口不甚張開,舌又不曾壓平,隨便吹之,藥并不曾進喉,或在口中,或在舌上,吐痰涎時早已連藥一并吐出矣,何能見效?白喉重癥,每日服藥總非三四劑不可,倘或服藥之際半吞半吐,或每日只服一劑半劑,何能見效?咽喉之難治,往往如此,只謂醫(yī)藥無靈,殊不知實皆疏忽之咎也。即或服藥吹藥雖能按照此方,而緩緩試之,仍是無濟,病勢重而藥力輕,毒瓦斯內(nèi)攻,以致白塊愈發(fā)愈多,日甚一日,肺管閉塞,痰涎壅結,喉中時作鋸聲,不可救也。此乃遲延日久之誤。果能急急醫(yī)治,將元朱丹對準患處刻刻吹之,并宜留心看視,左邊白有幾點,右邊白有幾點,或白點漸漸收小,或白塊缺去,或白中稀疏,或白漸微薄,或白轉黃色,可無虞矣,久之必然退凈。
白塊自落,喉中鋸聲,音啞無聲,喉干無涎,兩目直視,痰壅氣喘,七日不退,面唇俱青,藥不能下,服藥大便不通,未服藥大便泄,大便連泄不止。
初起用粉葛、僵蠶、蟬蛻,以散風熱;以牛子、連翹、金銀花、土茯苓,消腫敗毒;生地、黃芩、元參、梔仁、豆根、麥冬、石膏清熱;木通、澤瀉、車前子,引熱下行。重者,再加馬勃、龍膽草。馬勃為喉科必要之藥。外用生鮮牛膝兜搗碎煎水,當茶湯時時服之;蛞陨r萬年青搗汁,或服或噙,或時常漱口為妙。喉癥輕者以除瘟化毒散主之,重者以神功辟邪散主之,再重者以神仙活命湯主之。輕則日服一二劑,重則非日服三四劑不可,將疫毒由上焦引至中焦,由中焦引至下焦從大便出。大便泄瀉,火毒下行,此為吉兆。大便閉塞,少加熟大黃,少加元明粉。如仍閉塞,改用生大黃、大便泄即去。輕者服十余劑即愈,重者竟有服至二三十劑者,總以白點退凈為度。其藥味、分量之加減,劑數(shù)之多寡,須臨癥制宜,總不外乎以上各藥,不必另更別方,連日趕緊服之,自然全愈,屢試屢驗。白點退完,當用清涼之品,以清心滌肺湯主之,日服一劑,消盡余毒。無須過服補藥,恐余毒未盡也。是在臨癥靈機活法行之。
以上白喉治法,凡單蛾、雙蛾、以及喉癰、喉痹、纏喉風、走馬喉風、風熱喉嚨,并喉內(nèi)紅腫等癥,總不外乎如此湯藥,皆可依法治之。其吹喉藥末,總以元朱丹為第一靈丹也。
無論老幼、男女、孕婦、小孩、單蛾、雙蛾、喉風、喉痹,以及纏喉、鎖喉、喉癰、喉癬,諸大險惡之癥,時行瘟疫白喉,并陰虛火燥、風熱紅腫、喉科七十二癥,皆可吹治。百 試百驗,萬救萬靈,誠起死回生之至寶靈丹也。
精制元明粉五錢(依法煉制,必要揀選明亮潔凈牙硝),漂凈朱砂一錢(用水漂凈,曬干極 得 結 婦
每年冬月,俟天氣嚴寒,將要凍冰之際,用皮硝四五斤,以大瓦缽盛之,用開水泡入溶化。另用大砂鍋一個或大銅鍋亦可蓋上新布一層,將溶化硝水由布上瀝過鍋內(nèi),以便將泥砂格去。再用大白蘿卜數(shù)個,切作數(shù)塊,并入鍋內(nèi),用小火漫漫煮之,俟蘿卜熟而且爛,將蘿卜撈去。再用蘿卜數(shù)個再煮,總以硝水咸藉蘿卜煮去為度,仍以新布蓋瓦缽上(均須洗凈泥砂),將鍋內(nèi)所煮硝水,漫漫倒入布上瀝過瓦缽內(nèi),去布。如此,泥砂咸味俱去,將缽放在露天當中凍露一宿,俟瓦缽內(nèi)結有明而且亮者為牙硝,取下攤紙上風干,裝入瓷瓶內(nèi)聽用。
缽底下結有泥砂者不可用,天氣稍為晴暖不結,必須大凍結冰天氣最妙。
喉腫喉閉險惡喉癥皆可通治。斑蝥(去翅足,糯米炒黃色去米)四錢,真血竭六分,乳香 口 處速
凡腮頰偏腫,咽喉腫痛,痰涎壅塞,滴水不能下咽者。用馬齒莧二斤,不見水,搗入白面八兩,陳醋一兩,和勻敷腫處;口含升降散,即能下咽,半日腫消如失。再酌服升降散,以清余熱。
此乃治瘟要藥。白僵蠶四錢(酒炒),全蟬蛻二錢,廣郁金六分,生大黃八錢,共為細末
明雄一兩、川連八錢、姜黃二錢、巴豆一錢(去凈皮油),共研細末,水糊為丸如桐子大及
初覺咽喉腫痛,即用硼砂含化,咽津吞下,可保無虞。
又方∶用巴豆一粒,將棉包好塞鼻孔中,男左女右。
切不可用針,恐防咽喉穿透,急用牙皂研細末吹鼻取嚏,其腫自破;蚣嬗醚涝砟┐渍{(diào)濃敷頸外,干又再敷,其腫即破。或仍以李樹近根處皮,磨水涂喉外,均極效。
麻雀屎二十一粒,砂糖少許,和成三丸。每用一丸,以薄綿裹之吞咽下,甚者吞至三丸即愈。
燈草燒灰,加冰片吹入,極效。
又,看頭上生有紅發(fā)即扯拔去之,其毒自解。
又,用吳茱萸研末,醋調(diào)涂足心,其毒自下。
又,食鹽燒紅為末,溫水調(diào),以鴨翅毛蘸掃患處,取吐痰涎,不可刺破。
珍珠二分(置豆腐中久煮易研),青黛五分,黃柏二分,薄荷一分,硼砂二分,川連一分
又方∶珍珠一分半,犀黃一分,真熊膽一分,麝香五厘,冰片一分,川連五厘,琥珀二分,瓜霜二分,飛雄砂分半,雄精二分,蒲黃三分,硼砂二分,孩子兒茶三分,共研細末,日夜頻吹,功效尤速。
又方∶真犀牛黃一錢二分,真梅花冰片一錢二分,制爐甘石三錢二分,硼砂三錢二分,真熊膽二錢,天竺黃三錢二分,制沒藥四錢,水飛青黛四錢,珍珠一錢二分,久制人中黃三錢二分,制乳香四錢,上藥共研極細末,瓷瓶收貯,不可泄氣。
又方∶水飛青黛五分、冰片三分、薄荷三分、硼砂五錢,人中白五分,滑石一錢,天花粉五分,元明粉四分,上藥共研極細末,瓷瓶收貯,勿令泄氣。
臘月初一日收豬膽五六枚,用黃連、青黛、薄荷、僵蠶、白礬、風化硝各五錢,裝入豬膽內(nèi),青紙包之,將地掘一孔,方深一尺,用竹橫懸,將青紙包膽掛在竿上,以物蓋定,俟立春日取出待風吹,去膽皮、青紙,取藥共研極細末。如有喉痛,以此日夜吹之。再加冰片少許更妙。
凡遇喉腫、喉閉急癥,用之極效。蛇床子一味,裝入新煙袋管內(nèi),作煙吸之,煙氣到口 喉閉即通。如喉痛危困急癥,夜深一時無藥,用力提頂心發(fā),立通。禿者提頂心皮亦可。
咽喉生瘡,鼻孔發(fā)爛,并非楊梅毒瘡也。即名天白蟻。白梅一枚(燒存性),枯礬一錢,穿山甲五分,雄黃五分,共研極細末,日夜吹入喉中,自愈。
凡咽喉疼痛,腐爛紅赤,舌腫,齒齦滲血,牙床潰爛,并治男婦大小嘴爛、走馬牙疳等癥。真青黛一錢,硼砂一錢,龍腦薄荷末五分,人中白一錢,粉口兒茶一錢,元明粉一錢,馬勃五分,梅節(jié)冰片五分,共研極細末,喉痛以竹管日夜吹之?谏酀,搽之極效。如病 甚者可加犀黃三分、珍珠五分,其效更捷。
統(tǒng)治各種險惡喉風及牙關緊閉等癥,屢試屢驗。神效。
土牛膝(即新鮮杜牛膝)選粗大肥壯者一大把,勿經(jīng)水勿犯鐵器,折斷搗取自然汁,加米 丹 鼻
用豬牙皂角和醋搗爛取汁,滴入喉內(nèi)四五匙,痰涎大吐后,以便將元珠丹吹入,再將所余之醋搗牙皂,涂敷痛處頸上外面,干即易之,其乳蛾即破,喉閉即開而愈,極效。
又方∶牙皂研細末一錢,以雞子清調(diào)如膠,緩緩咽下,取其吐出痰涎。
又方∶用蜒蝣(俗名鼻涕蟲)和陳鹽梅子或烏梅肉搗爛,含入口中,吊起毒涎吐盡,極效又方∶以萬年青根搗汁灌之,皆系取吐出痰涎之妙法。
凡治鎖喉風、喉閉險惡喉癥,總以取吐出痰涎為主,多有得生者。
又方∶用生白礬研極細末五分,雞蛋一個,取清去黃,將礬末入雞子清內(nèi)擾勻,灌入喉中,極效。
橄欖核(生研極細末)一兩,人退(即人指甲,砂炒)三錢,壁錢(即壁上 窩)一錢(瓦 竹管
生橄欖制法∶臘月中,收取爛橄欖,不拘多少斤,用雙層蒲包盛之,粗稻索捆好,交冬浸入糞坑內(nèi),至來年立夏后取出,去肉不可著水,埋無雨回廊土內(nèi)七日或十日取出,蘆席攤曬坼裂,勿經(jīng)雨露,放石臼內(nèi)打碎,再研極細末聽用。
壁錢制法∶平日預為收取壁上 蛛窩,用陰陽瓦鋪生白礬,以壁錢安置生白礬上,再以白礬鋪蓋上,庶免燒成灰,止須 枯存性。凡壁 窩在竹木上者不可用。
風化硝制法∶冬月用大白蘿卜挖空,中實滿皮硝,風干,至對年取用。夏用黃瓜或西瓜亦如法制。倘一時不有,或即用前精制元明粉亦可。
又方∶香瓜蒂風干,若遇咽喉脹結,不及措手,急取三四枚,或泡湯或嚼汁,咽下即開,后急用元珠丹吹之。
此散無論喉風、喉閉一切喉瘡喉毒等癥,均能吹治之,屢經(jīng)效驗。青魚膽一錢,黃瓜霜一錢,梅花冰片一分,共研極細末,用瓷瓶收貯,勿令泄氣。吹時俟喉中流吐痰涎即愈。
制青魚膽法∶冬月取大青魚膽,每個入糯米數(shù)粒在內(nèi),勿將膽中苦水傾出,掛在背陰處風干聽用。
制黃瓜霜法∶揀老黃瓜用竹刀將瓜蒂切下,挖去瓜子瓜瓤,用皮硝貯滿瓜內(nèi),仍將瓜蒂蓋上拴好,掛在有風無日處,待霜結瓜外,掃下聽用。倘瓜爛無霜,將硝倒出,仍可換瓜重制。每制必須多備幾條,恐防瓜爛。
又方∶用上好膽礬,冬月取青魚膽汁和勻成塊,瓷瓶內(nèi)陰干刮下,再加冰片少許,乳極細,瓷瓶收貯,吹喉極效。如牙關緊閉,口不能開,用鴨翅毛醮藥掃兩牙縫牙底,令其浸入喉內(nèi),流出痰涎,少頃口即開矣。其藥末陳過一二年尚可吹用。
治咽喉腫痛,滴水不下,吹之即能消腫止痛,簡便易制,而且極效。青鹽一錢,白礬一錢,硼砂一錢,元明粉一錢,共研極細末,吹之吐盡痰涎,即愈。
此方治喉痛咽哽,舌忽脹大,漸至如脬,或舌伸出不能縮入。此名霎舌,最為兇惡之癥,治之稍緩,即時氣絕無救。用皂礬放新瓦上 紅,取放地下候冷去火氣,研細末,撬開牙關,以指頭蘸礬末擦其舌上即醒。
又方∶元明粉三分,硼砂三分,青黛二分,膽礬二分,僵蠶五分,冰片二分,共研極細末,吹之即愈。此方治舌大如脬,并治風熱牙痛。
薄荷、硼砂各一錢,人中白,川連各八分,青黛、元明粉各六分,陳膽星五分,山豆根八分,冰片五分,共為極細末吹喉,神效。能治一切咽喉各癥。
番木鱉三個、水磨濃汁、用瓷器盛之曬干刮下,再加冰片一二分,研勻吹喉,極效。
半熟大梅子一百枚,五月五日午時,用食鹽、樸硝各四兩,水三碗,入壇內(nèi),將梅子浸之,其水約過梅子三指,浸過一宿后,再用豬牙皂、薄荷、白礬、硼砂、山豆根、白僵蠶、射干根、土牛膝各二兩,川黃連一兩,共研細末拌入,再浸七日,取出曬干,又浸又曬,總以汁盡為度,將藥末粘敷梅上,瓦壇收存。凡用取梅一枚,用新棉包裹含入口內(nèi),有水先咽五六口,后有痰涎吐盡,以口內(nèi)無痰涎只有清水,方去梅子。最為奇效。
熱結于喉,腫繞于外,且麻且癢者。用牽牛鼻繩燒灰,研細吹之,甚效。再以卷一咽喉門外治各方治之,無不神效屢試屢驗。
又方∶青魚膽汁裝入瓷盤內(nèi)曬干刮下,再加冰片少許乳勻,吹入喉內(nèi),能治一切喉癥。
屢見奇效。
若不預制,恐一時無處尋覓。平日預為收取蜒蝣,不拘多少,裝入瓶內(nèi),加多年陳鹽梅子肉壓之,或烏梅肉亦可,即化為水。遇患咽喉急癥,即取滴入喉內(nèi)少許,極效。如無現(xiàn)成收好者,急取蜒蝣一條,用鹽梅一個去核,包蜒蝣在內(nèi)扎定含口中,其水流至喉間咽下,立愈。
又方∶枯礬一錢,百草霜二分(取鍋臍蒂中之柴炭,必要鄉(xiāng)間燒茅草者為佳),共研細末
此二方與鄭一咽喉門臘月八日礬末套豬膽方,均須預制,為喉風急癥嘔痰消腫之要藥也
即纏喉風也。此陽癥之最急最惡者。突然而起,暴發(fā)暴腫,轉腫轉大,滿喉紅絲纏繞,疼痛異常,頃刻之間聲音不能出,湯水不能入,痰涎壅塞脹閉,勢如繩索絞喉,故名纏喉風。若不急治即能殺人,治之者必飛騎去救,不可稍緩,故人名走馬喉風。此等急癥治法,即查卷一咽喉門內(nèi)喉癥各方外治之法,用瓷針刺少商穴擠去惡血,或先于后頸窩處擦油少許,用銅錢一文往下順刮,如刮痧樣,即刻現(xiàn)點,用瓷針微微刺破,令人以口吮出惡血,不惟可以救急,而且斷根,永保不發(fā)。命懸頃刻,湯藥一時亦來不及,即或有藥,斯時何能下咽?況藥力遲緩,非外治不可救也。此法急喉皆妙。
此三癥亦纏喉風類也。大同小異,因其腫脹鎖緊咽喉,故名緊喉風。咽喉既緊不能出聲,故名啞瘴喉風。喉中發(fā)脹,舌脹退場門不能縮入,時時攪動,故名弄舌喉風。皆險證也。悉以治纏喉風外治之法先行治之,旋用元珠丹等吹藥,并將咽喉統(tǒng)治各煎方斟酌加減服之。
蛾子生在喉窩內(nèi)為落井蛾喉,不能窺探,急按魚尾穴及經(jīng)渠穴,查卷一單雙蛾喉便知。
用燈火三灸,再刺少商穴,擠出惡血,用元珠丹吹之,以加減甘桔解毒湯煎服。
此癥初生于耳前,形如瘰癧,漸攻咽喉,紅腫塞痛,妨礙飲食,治不可緩。以神功辟邪散或神仙活命湯,重加金銀花、浙貝母,煎服。如大便閉結,小便短赤,口渴喜冷惡熱,須加酒大黃二三錢。如再不通利,加元明粉五六分煎服。吹藥仍用元珠丹為極妙。
喉蛾、喉風、喉閉、纏喉、鎖喉、瘟疫、白喉、皆白喉痹。痹者痛也病也,不仁之謂也。陽癥者,乃實火患,臟腑積熱,熱甚生風,風火迅速鼓激痰涎,堵塞咽喉隘地,呼吸難通,以致頃刻之間牙關緊閉,不省人事。若不急治,多不可救。勢甚兇猛,藥力一時難以見效,先以后頸窩處用香油刮之,或急刺少商穴擠去惡血。諸外治法,詳見鄭一咽喉門內(nèi),次以元珠丹吹之,再將后開咽喉統(tǒng)治各方,看病之輕重,斟酌加減煎服。
亦急癥也。生喉間,形如靴釘,尖而且長,紫黑堅硬。初起麻癢,旋即大痛。即以除瘟化毒散加重金銀花煎服;騿斡蒙栈ㄟB梗帶葉三四兩煎湯燉服,或野菊花亦可。
又方∶用露蜂房、蟬蛻各用火 存性研末一錢,酒調(diào)服。輕者一服立愈,重者連進二服,少頃腹中大痛,痛止即愈。
即名爛喉。此癥初起,咽喉干燥,如茅草常刺喉中,痛而且癢,日久其色紫暗不鮮,漸漸腐爛,時吐痰涎,疼痛日增,飲食有礙。病源由腎水久虧,相火炎上。或因過食煎炙濃味 辛熱等物,積熱于胃,口臭口渴,舌燥苔黃,牙齦腫痛,口舌破爛,乃相、胃二火熏肺而成。斯疾治當補腎水,清胃熱,宜甘露飲。胃熱甚,或丹皮、石膏、銀花、牛子、連翹、粉葛、黃連,酌量加減用之,或知柏地黃湯亦可服。吹藥總以元珠丹為最妙。患者戒食雞、魚、羊肉、燒酒、煎炙、濃味、辛熱、發(fā)物,清心寡欲、淡泊調(diào)養(yǎng),方可醫(yī)治。不然,必致腐爛延開,旁生小孔,若蟲蛀蟻蝕之狀,多不可救。
此癥多因風熱。陽癥之輕者,初起或微紅微腫,不甚疼痛,飲食亦無相礙。不自提防,或因過食雞、魚、煎炙濃味、姜、椒熱毒發(fā)物,或又誤服姜附溫補熱藥,火上添油,熱毒愈熾,以致紅腫疼痛,漸漸腐爛成孔,愈爛愈寬。若不早為醫(yī)治,或再投以姜附熱藥,連小舌一并爛去者,多不可救。治法先以陳茶葉煎濃汁漱凈喉舌,用元珠丹頻頻向患處吹之。初進神功辟邪散數(shù)劑,再用甘露飲或知柏地黃湯,看病勢之輕重,酌量加減服之,非一月半月所能收功也。食后切忌煎炙濃味、雞、魚、辛辣、熱毒發(fā)物;酒,色尤須禁戒。調(diào)養(yǎng)半年,免致復發(fā);蛞匀酥悬S研末水沖服。極效。
此癥或單或雙,亦生喉旁,不紅不痛,飲食無礙。與蛾子異,不可妄作蛾癥治。有因病后而生,有不知不覺而生;蛞辉聝稍露,或數(shù)月而愈,有數(shù)年而不愈者。法宜看平日體氣寒熱虛實,緩緩治之。仍以元珠丹時常吹上瘤處,久久自然全愈。切不可動用刀針,一經(jīng)潰爛,反致不救!
此癥初起,惡寒,發(fā)熱,口渴,舌生苔刺,頭面赤腫如匏瓜,目不能開,咽喉疼痛腫脹閉塞,語言不出,口流涎水。此乃時行瘟疫癘氣為病,最為兇惡之癥也。及至牙關緊閉,不省人事,不可救矣。捷法莫如初起時,即用外治之法,最為急救之良方。先以香油搽后頸窩,如刮痧樣刮現(xiàn)紅點處,即用瓷針刺破,令人口含吮去毒血數(shù)口。隨又勒刺兩手少商穴,擠去惡血。再用 鼻散或熏鼻等法,查照卷一咽喉門外治各法,急急施治,或可有救。以神功辟邪散連進數(shù)劑,取吐痰涎各方皆可施治。仍以元珠丹吹之。惟此疫癥最易傳染,凡在側看視之人,須用辟瘟五良法防護自己,以免傳染為要。
其法有五∶切莫空腹入瘟病家看病,能飲者須飲雄黃燒酒,不能飲者食大蒜、涂雄黃酒于鼻中;蛴萌笋R平安散,或用紫金錠水磨涂鼻孔,一也;每看病畢即浣手,開瓶取 鼻散之取嚏,二也;用明雄黃、朱砂、蒼術、北細辛、牙皂、紫紅降香、檀香、鬼箭羽、甘松、廣木香、公丁香、丹參、排草、山柰,以上各一錢,麝香五厘、冰片三分,合研極細。合時擇上吉日于凈室中,勿令婦人、雞、犬及孝服人見。用紅綢縫三角袋盛之,佩帶身上,并掛門戶上方內(nèi);蛟偌尤牖㈩^骨,斧頭木尤妙,三也;至病家行坐莫離客位,切不可起貪yin邪念之心,四也;丹參炒二兩,鬼箭羽炒二兩,小紅豆子炒熟二兩,各研細篩,合勻煉蜜丸如梧桐子大,飛過朱砂為衣,曬干,每日空心用白滾湯服五丸,五也。辟瘟良法,無法于此,醫(yī)者、病家,并宜制用,使已病者易愈,未病者不染,不僅患喉癥者之受益已也。
治瘟疫毒瓦斯及臭毒痧脹腹痛等癥。冰片、麝香、飛過明雄、飛過朱砂各五分,牙硝一錢,共為細末,瓷瓶緊收勿泄氣,男左女右以少許點目大 。用此入時疫病家則不沾染。此散并治六畜瘟,亦點六畜眼大 。
此癥生咽喉之兩旁,狀若蠶蛾,一邊生者為單蛾,兩邊俱生者為雙蛾。亦有形如棗、栗、如乳頭者,故又名乳蛾。病甚者,初起仍作寒作熱,切不可投以表藥,若誤用表藥其腫愈甚。凡紅腫無形為痹,有形是蛾。其癥紅腫疼痛,痰涎壅塞,飲食阻礙,無非積熱所致。但有輕重之分,重者即以老蒜敷經(jīng)渠穴法最為捷效。查照卷一外治各法治之,多用元珠丹時時吹上,再以除瘟化毒散主治。各方煎服,以紅退腫消痛止為度。近時惡俗,竟多妄動刀針,以致腐爛,久不收功,即或暫愈久久復發(fā),為害非淺。咽喉最忌刀針,倘若誤傷蒂。ㄋ酌∩),多不可救,慎之慎之為要。
孕婦喉痛用藥大有不同,即平常無病服藥,亦須當知忌避,而胎前產(chǎn)后尤有分別。如芒硝、大黃、穿山甲、皂角刺、附、桂及雄黃解毒丸、開關散等藥,皆所禁用。其清解法中,必兼保護安胎為要。輕癥、緩癥,以除瘟化毒散或連翹散加減服之。重癥、急癥,或刺少商穴擠去惡血,或刮后頸窩令人吮出毒血,或用老蒜和輕粉搗爛敷經(jīng)渠穴。如牙關緊閉,以巴豆油紙捻熏其口鼻,查照卷一咽喉門喉癥各方外治之法,最為效驗穩(wěn)妥,實為救急之捷法。
如喉中痰涎壅塞,即以前方蜒蝣梅子,或制青魚膽,或橄欖核,或香瓜蒂泡湯取吐痰涎,各方皆可用之。不惟孕婦不忌,抑且極其效驗。吐去痰涎開關后,仍以元珠丹多多吹喉中痛處。依法治之,自然全愈。
至于產(chǎn)后喉痛治法,與胎前又不相同。產(chǎn)后惡寒、發(fā)熱、身痛、咽喉痛,因是產(chǎn)后百脈空虛。氣虛故惡寒,血虛故熱,營衛(wèi)筋骨失養(yǎng)故身痛,虛火上浮故咽喉痛,切不可認為表癥,誤用表散發(fā)汗,以致變癥百出,有不測之禍。不獨表散當禁,及一切極苦極寒之劑,皆不可犯。所謂胎前不宜熱,產(chǎn)后不宜涼之意也。產(chǎn)后用藥,較胎前更難,尤宜慎之,至要至要。如喉痛輕緩,可以無須服藥,即用元珠丹多多吹入喉中痛處,自然全愈。稍重者,或再以卷一咽喉門及本卷前開簡便經(jīng)驗各方,酌量用之,無不神效。此為喉癥之輕者,誠恐產(chǎn)后服藥有誤,致生他病,是以不如不服藥之為妙也。如系咽喉急癥,或痰涎壅塞,牙關緊閉,仍以外治之法急速治之。或用生礬、雞子清取吐痰涎等方,次用元珠丹吹藥。若少壯婦女,體氣強實,或產(chǎn)后已有多日,未便拘于前說,亦不能不將喉癥各方酌量加減服之,方能有濟。
倘若兼有別項病癥,尤須按癥醫(yī)治。如惡露不行,小腹脹痛拒按,可加益母草四五錢(要青色嫩而有花有葉者為佳,不要老黃枯梗),或加蒲黃篩取凈粉、五靈脂醋炒各二三錢?傊a(chǎn)后元氣大虛,新血未生,凡有頭痛發(fā)熱,咳嗽,咽干,喉痛諸癥,多屬虛中變現(xiàn)之象,切忌妄投克伐之劑,遇胎前產(chǎn)后用藥大有分別,尤不可不慎也!
幼小之病,稍大者能言,若數(shù)月嬰孩有病不能告人,人何以知其喉痛也,當細察其形。
每吮乳便啼哭,或不能吮乳,必令抱兒與明亮處仰其頭,以箸按其舌根(竹箸恐其擢喉,或以手指剪去指甲,將指頭按舌更妙),看喉中有何形色紅腫否,并看明舌上兩邊及上 、牙齦諸處,或生上 癰,或鎖喉毒,兜腮癰、木舌、重舌、重 、重齦、馬牙、鵝口瘡之類,務看明白,以便查照各部,按法施治,不容稍緩。嬰兒臟腑嬌嫩,最不耐病,且以乳為命,不能吮乳,延至二三日,胃中空虛,雖服對癥之藥,若無胃氣營運,多難見功。胃氣一絕,神丹不可為矣。如系喉癥,急以指頭剪去指甲,更要剪去尖鋒,磨光磨平(以免擢傷嬰孩喉舌),將元珠丹粘在指頭上,用指輕輕搽入嬰孩口內(nèi),或又搽在乳母乳上使其咽下,頻頻搽之,喉癥即愈。稍重者,將煎方令乳母代服之,以喉愈為度。雞、魚、姜、椒、羊肉、辛熱發(fā)物,乳母必須禁口。幼小嬰孩口不能言,務要刻刻看視,不可稍為疏忽。用久制人中黃泡水灌之奇效;蛴镁I絹將人中黃包裹如橄欖式泡濕,就向嬰兒口邊如吮乳樣,亦妙。
其人平日常有咽干、喉燥、齒痛、舌痛、夜熱、夜咳之癥,偶然受熱,或食熱物,或犯房勞,即患咽喉疼痛、紅腫、或紅甚而不腫,夜甚于晝,脈洪數(shù)或細數(shù)。此陰虛也,皆由腎中真陰虧損。人之腎中有水有火,水即真陰,火即真陽,所云相火、龍火,即此火也。水火同宮,水不虧足以濟火,足以制火,火藏水中,自不為患;水一虧,則火無所濟,而無所制,遂得逞其炎上之性。腎之脈絡挾咽,循喉嚨,系舌本,火不藏源,熱必循經(jīng)絡浮越上沖而為咽痛,故名陰虛喉痛。雖皆由于火,而陰陽虛實與陽癥喉痛又有分別。陽癥之火,起于六腑陽分,是后天有余之火,實火也,故用苦寒咸寒以直折之;陰虛之火,起于腎經(jīng)陰分,是先天不足之火,虛火也,不宜苦寒,惟大補其水以濟之以制之,并引導斂納之測是矣,宜用六味地黃東加麥冬、五味,或加酒浸大生地、元參、酒蒸懷牛膝。愈后以六味地黃湯、人參固本丸酌量加減,常久服之,并戒酒色、新雞、子鴨、魚、蝦一切助火之物,能清心寡欲,藥始有效,否則不免反復難治。
此癥非盡屬咽喉也,皆由陰虛火炎,肺腎兩傷;蚩人,或吐血,或潮熱、喉干舌燥,時痛時止。治與陰虛喉痛大略相同,或以銀花四君子湯合參麥散,兼顧脾胃為要。然而甚不易也。必其人絕酒色,戒氣怒,禁食新雞、子鴨、鵝、羊、魚、蝦、煎炒濃味,姜、椒辛辣發(fā)物,方可有效!
咽喉寒癥從來稀少,百中不過偶有一二也。其癥咽喉疼痛,既不紅又不腫,或且微帶白色,口不渴,喜飲熱湯而不能多飲,小便清而且長,腹疼腹冷,大便泄瀉,手足厥冷,身重惡寒,喉間清涎成流而出,時作干嘔欲吐,舌苔潤而且滑,其脈沉而微細,乃足少陰腎經(jīng)中寒癥也。由其人腎中真陽本虛,寒邪乘虛直中其經(jīng),逼其微陽上浮而為咽痛,是無陽純陰之癥,故名陰癥喉痹。當知陰陽喉痹兩癥,病源如冰炭之珠,故用藥有天壤之隔,況咽喉寒癥從來本不多有,果系前項陰寒之癥,尤須審視的確,分認明白,方可用藥。無論冬夏,當用四逆湯,姜附理中等湯自愈。切忌表散清降寒下等劑。如非寒癥,誤用姜附則不可救矣!
咽喉聲啞,須分暴久。暴病得之,皆可治之癥,如喉痛起于四五日間,是暴病也,將喉痛醫(yī)治痊愈,聲音自開。如咳嗽聲重,吐稠痰、惡寒、發(fā)熱、頭痛、咽喉紅腫,其聲嘶啞,此熱結于肺寒束于外也。也用清涼之劑煎服,用元珠丹吹之,俟喉稍愈,再用蘇葉、荊芥、防風、枳桔二陳湯劑下散之;蛞虼蠛按蠼、聲嘶微痛失音者,當用補中益氣湯,皆治暴病失音之成法。至于久病失音,虛勞癥也,謂之金破不鳴,故多不可治。
硼砂一兩,元明粉三錢,膽星二錢,百藥煎三個,訶子肉二錢,冰片三分,共研極細末,用大烏梅肉一兩搗如泥,作丸如龍眼核大。每用一丸噙化咽之奇效!
統(tǒng)治各項喉癥初起,以及瘟疫白喉、纏喉、鎖喉、單雙蛾、風熱火喉等癥。此系數(shù)十年經(jīng)驗良方,切勿妄加修改。
粉葛二錢,僵蠶二錢,大生地三錢,豆根二錢,蟬蛻一錢,冬桑葉二錢,炒梔仁二錢,黃芩二錢,木通二錢,浙貝母三錢,生甘草一錢,生青果三個引。如無生青果或干橄欖亦可,水煎服。輕者不過三五劑,以愈為度。如紅腫不退,再服后方。
粉葛二錢,僵蠶(炒)二錢,大生地四錢,馬勃二錢(絹包煎),蟬蛻一錢,金銀花二錢,加久
龍膽草一錢,金銀花二錢,黃芩三錢,生地四錢,土茯苓五錢,生石膏三錢,木通二錢,馬勃三錢(絹包煎),車前子二錢,浙貝母三錢,蟬蛻一錢,僵蠶三錢,用生青果三個,水
以上三方皆系各項喉癥歷年經(jīng)驗,白喉重者尤須守方多服,自有奇效。如或風熱喉痛或紅或腫喉癥輕者,均可酌量加減服之。此誠喉科起死回生之至寶仙方也。
生地三錢,浙貝母二錢,黃柏二錢,麥冬三錢(去心),知母二錢(炒),天花粉二錢,甘度。
生玉竹五錢,懷山藥四錢,茯苓三錢,天花粉二錢,大生地三錢,女貞子三錢,酒芍二錢,制熟地四錢,寸麥冬三錢(去心),制首烏四錢。
陰虛火燥喉痛酌量加減方。天冬三錢(去心),大生地二錢(酒浸),酒黃芩二錢,丹皮二枇酌量
即六味地黃東加知母,黃柏。熟地八錢,酒蒸山萸肉二錢,酒浸丹皮(去骨)二錢,云苓
臺黨參五錢,生首烏四錢,懷山藥四錢,甘草一錢,金銀花二錢,冬桑葉二錢,云茯苓三錢。以上各方,無論何項喉癥皆可統(tǒng)治,大同小異,總不外乎如此等藥,其余隨癥加減之藥,開注于后,酌量用之。
如白喉兼微黃左邊甚者加黃連、牛子、羚羊角;喉腫加馬勃(系喉科最要之藥,馬勃必用綢絹包煎,用線扎好,以免煎出如同糊粥令人難吃)、金銀花、蟬蛻;紅腫加赤芍、豆根;口苦加黃芩;口渴加生石膏、天花粉;痰多加浙貝母、川貝母、茯苓;涎甚加僵蠶;頭痛加粉葛、菊花;大便閉結加生大黃,如再不大便,再加玄明粉三四分,加入藥碗內(nèi)沖服,不入火煎。喉痛重癥,初起每多作寒作熱,非外感也,切忌表散之藥,如誤服羌活、防風、荊芥、蘇葉等藥,其腫必甚,而且喉腫一時難消。其余生地、玄參、連翹、木通、知母、黃柏、天冬、麥冬之類,皆可收為常用之藥。
制熟地一兩,天門冬六錢,臺黨參二兩,大生地六錢,寸麥冬六錢,蜜為丸。每服五錢
尋取韭菜地內(nèi)蚯蚓搗爛,和麝香,冰片涂喉間外面即愈。如無冰片、麝香,只用蚯蚓( 即曲 )搗爛敷之亦可。
又方∶用巴豆七粒,細辛八分,共研細末以綿裹之,左邊喉痛塞左鼻孔,右邊喉痛塞右鼻孔,痛止腫消即速去之。
又方∶牙皂研細末,用雞子清調(diào)敷頸上,干再換之。
如咽喉腫脹閉塞,口不能開,藥不能吹,水不能下,急用生附子一枚,故紙五錢研末,和勻作為膏藥二餅,大如茶鐘,貼腳心中央名涌泉穴,冬月以火烘之,約一時久喉即開,即可吹藥服藥矣。
用生白蘿卜搗汁碗許,加入研細雄黃末五分,玄明粉五分。如喉中腐爛者,以羊毛筆蘸汁洗掃。如不腐者即以汁頻頻漱口,吐去毒涎。然后吹入元珠丹喉藥,極效。
此方得自仙授,屢經(jīng)效驗,藥雖平淡,功效甚大,幸勿泛視。嬰孩減半,孕婦不忌。
紫石英四錢(解煤毒),六神曲三錢(消面積),蒲公英四錢(解喉毒),杏仁泥五錢(消痰
用人參,三七為細末,頻搽傷處即愈。
又方∶用劉寄奴為細末搽傷處。
又方∶用真凈滴乳香(去油)、真凈沒藥(去油),二味等分,去凈油后,再用紙放置微小硬
凡為諸骨所鯁,骨大難咽者,以鵝翎入喉探吐之,或用筷子重按舌根,即吐;蛴冒咨疤且淮蟪,和銅綠末半匙,入麻油少許,茶湯調(diào)服,即吐出。如不吐,用牙皂研細末,吹入鼻中取嚏,即出。骨小者,用威靈仙三錢煎濃法,時時噙咽,其骨自軟如棉而下。又谷皮樹搗爛取汁或煎湯,噙咽皆可。
又方∶用硼砂一塊含化咽汁,脫然而失。
橄欖研爛,水沖連渣服。如無鮮者,即用橄欖核磨濃汁多飲亦效。有鯁傷重至數(shù)日不出者,用鯉魚鱗皮燒灰水調(diào)服,或用真象牙磨濃汁飲極效。愈后戒食鯉魚。
有人因食甲魚,其骨鯁喉,延至半月,諸藥不效,飲食難下,舉家倉皇,有鄉(xiāng)老傳方,取甲魚生眼珠,以腐皮裹之,拼命吞下,即愈。又傳云∶凡卡某魚之骨,即取某魚生眼珠以豆腐皮包之,拼命吞下,無不立效!
用香油煎滾溫服。
又方∶用水仙花根搗汁服;蛴秒u毛燒灰水沖服;蛴苧麻根搗汁飲之。
仍以象牙磨汁飲之;蛴萌酥讣谉掖等牒碇屑聪。
諸般魚骨及竹木刺入喉中,清水一碗,用濃墨筆寫癸水化為龍行在上,一氣飲之。倘若不下如法再服一次,未有不下者。
又法∶立西向東,右手捏劍訣,左手捏三山訣,捧水一杯,以劍訣書符于水面上,令患者吞其符水,其骨自化。
又,符水法∶用凈水一碗,立西向東,左手托碗,右手捏訣如前,口中念咒語,空書符于水面上,飲之神效。
速用鐵斧磨水灌下喉,即愈。
取雞冠血入喉,將銅盆盛水置面前,將冷水向小兒一噴,錢出吐落盆中。
以水灌鴨,將鴨倒懸取鴨涎,服之即化。
通治一切咽喉急癥,豬牙皂一兩,真麝香一錢,梅花冰片一錢,射干片一兩五錢,炒牛蒡子一兩五錢,大玄參三兩,苦桔梗二兩,凈滑石八兩,凈雄黃二錢,生甘草一兩,共為末,用好醋及冰糖法煉為丸如高梁子大。每服一錢,小兒七分。此方專治一切喉癥。惟性太烈,體氣結實者方可用,若虛弱人則忌,當用元參救苦膏。
大元參五兩,甜桔梗三兩,凈梅片八分,枇杷肉五兩(如無此以浙貝母一兩五錢代之),生甘草一錢,共為末,或煎膏或為丸均可。大人重者五錢輕者四錢;小兒減半。
雞蛋一個,開一小孔,采綠萼梅花蕊將開者七朵,入蛋內(nèi)封好蒸熟,去花吃蛋。如此七次痊愈。
又方∶用貓公茨根去粗皮煮雞婆蛋,至蛋將熟打損殼再煮,吃蛋時,以所煮之湯咽下。
一歲用蛋一個,蛋多作三四次服完。隔十余日集蛋又用銅錢草(又名滿天星),照前法煮食
一又方∶立夏后采九頭獅子草(又名五爪金龍),治男病用左手扯,治女病用右手扯,扯時已 以生肌散摻之。
附生肌散∶生石膏(以甘草水飛過七次)用一兩,明豆砂三錢,月石五錢,頂上梅花冰片
此肝火郁結而成,用消瘰丸服之奇效。治愈者不可勝記。
無參,飯上蒸曬干研末,牡蠣用醋 碎,貝母去心蒸,各四兩,共為細末,煉蜜為丸。
每服三錢,開水下,日服二次。
此丸治男女大小頸項頦下耳之前后結核累塊,連珠 串,不疼不痛,或破微疼,皮赤潰爛,久不收口,年近者一料收功,年遠者服兩料無不全愈。真香梗芋艿十斤去皮,慎勿烘炒,用竹刀切片曬極干磨成粉,以開水泛為丸。早晚每服三錢,甜酒送下,如不吃酒者,米湯送下。或不磨粉為丸,即吃燥片酒下亦可。屢試屢驗勿以價廉物微而輕忽之也。若將此方廣傳窮鄉(xiāng)僻壤貧苦之人,功莫大焉。并治喉癬亦效!
用生蘿卜皮貼之,若不消連貼數(shù)次自愈。